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知识点巩固练习含答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3735662 上传时间:2024-02-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知识点巩固练习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知识点巩固练习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知识点巩固练习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知识点巩固练习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知识点巩固练习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知识点巩固练习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知识点巩固练习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知识点巩固练习含答案班级:_ 姓名:_一、 积累回顾。1祖国有景:这学期我们游览了富饶的_、景色诱人的_、美丽又整洁的_,还聆听了大自然中许多美妙的声音,_、_、_是大自然的音乐家。2古诗有韵:“_,霜叶红于二月花。”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层林尽染的绚丽景象;“_,孤帆一片日边来。”写出了天门山的磅礴之美;“_,淡妆浓抹总相宜。”表现了西湖的柔和之美;“两岸猿声啼不住,_。”写出了长江三峡的壮丽之美。3人物有情:有长长胡子的_,还有_的列宁,_的孙中山和_的白求恩,他们的优秀品质让人敬佩。4经典有理:“仁慈隐恻,_。_,_。”告诉我们:仁义、慈爱,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

2、都不能抛离;气节、廉洁在最穷困潦倒的时候也不可亏缺。二、 把下面的古诗补充完整并填空。1_,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_。绝句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诗中的“飞”字写出了燕子的_,“睡”字写出了鸳鸯的_。2竹外桃花三两枝,_。_,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是_为惠崇的画所题。这是一以_(时间)景物为背的_图。诗的前三句写了六样景物,即_、_、_、_、_和_。3_,小溪泛尽却山行。_,添得黄鹂四五声。三衢道中三衢道中的作者是_代诗人_,这是一首_诗,写诗人行于_的见闻感受。三、 日积月累。1灯不拨不亮,理_。2在这次龙舟模型制作比赛中,因为有了同学们的帮助,我才能获得冠军,正应了那句俗语

3、“一个篱笆三个桩,_”。3山行的作者是_代诗人_。原诗是:_。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_。4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的作者是_(国家)作家_。文中写到小女孩_次擦燃火柴,分别看到了_、_、_、_。5在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文中,老母鸡为了_,请求老屋再站_(多久),老屋答应了老母鸡的请求说明老屋具有_的品质。四、 知识回顾。 1.停车坐爱枫林晚,_。 2._,孤帆一片日边来。 3.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两句诗是“_,_。” 4.一个篱笆_,一个好汉_。 5.金色的草地文中,中午,草地是_色的,因为_。 6.从在牛肚子里旅行文中我们知道一个科学小常识:_; 从富饶的西沙群岛

4、)文中我们知道西沙群岛是一个_的地方。五、 按课文内容填空。1._,泰山移。2.二人同心,_。3.一个篱笆三个桩,_。4.老屋到现在还站在那儿,边_,边_。5.胡萝卜先生的一根胡子吸收了果酱的营养,一路走一路长,被男孩_,被鸟太太_,还会被_(根据自己的想象填写)表现了胡萝卜先生_的精神。六、 根据课本内容填空。1居住在国外的爷爷,每逢中国的传统节日就更思念自己的家乡,思念自己的亲人。这真是“_,_”啊!2动植物总是给我们传递一些信息,正如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所写的“_,_”,它们告诉我们春天到来的信息。3环境对人有很大的影响,正如古人说的“_,_”。4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讲诚信、守诺

5、言的_,聪明机智、帮助老百姓惩治县官的_,以及慢性子的_和急性子的_等人物,还认识了植物朋友_、动物朋友_等。七、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_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_。橙红色是给_,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2.山行中表现诗人对深秋枫林景色无比喜爱的诗句是_,_。3.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中,老屋为_、_、_提供了帮助。4.一个篱笆_,一个好汉_。八、 课文内容巩固。(1)陶罐与铁罐,这是一则_(体裁),讲的是国王御厨中两个罐子的故事,铁罐自以为_,看不起_,经常奚落它,而陶罐并没有与它_,许多年后,_出土为文物,而铁罐则化成为_,这则故事告诉我们_。(2)鹿角与鹿腿,_差点让鹿送了命,而

6、_则让鹿从狮口逃生,截然不同的态度,阐明了一个道理:_。(3)池子与河流,这是一首_,通过_之间的对话,表达了他们_。池子_;河流_。他们最终的命运_:_。九、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绝句的作者是_代诗人_,诗中既有“_”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睡”的静态写照,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2.三衢道中是一首纪行诗,写诗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见闻感受。“_,_”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_的情怀。 3.惠崇春江晚景是_代诗人_题在宋代画家惠崇所画的春江晚景上的一首_,诗中抓住_、_、_、_、_,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江南春景,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春天的_之情。十、 按课文内容填空。

7、1望着远处两岸的青山和那只从远方而来的小船,我想起了“_,_”这两句古诗。2眼前的洞庭湖水光与夜色交融,湖面十分平静,我想用“_,_。”这两句古诗来描绘此情此景。3富饶的西沙群岛讲述了西沙群岛是_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那里_,_,是个_的地方。十一、 根据课本内容填空。1鲜花朵朵,_,_。要是我们_,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_;五点左右,_;七点, _;中午十二点左右,_;下午三点,_;下午五点,_;_在七点左右_;_在晚上八点开花;_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2蜜蜂的作者是_国著名的昆虫学家_,他创作了著名的科学著作_。这篇课文介绍他做了一个实验,证实了

8、蜜蜂飞回来,靠的不是_,而是一种_。3_,野渡无人舟自横。十二、 根据本单元所学内容填空。1.大青树下的小学中描写的小朋友们_不同,_不同,大家一起学习、生活,从中可以感受到各族小朋友之间的_。2.“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_,_。”这是_代诗人_的作品。此诗通过动静结合,描绘了_的情景,表现了_。3.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让我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是“_”。我将一直保持这个学习方法,使自己的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十三、 日积月累,填一填。1灯不拨不亮,_。2一个篱笆三个桩,_。3_,最是橙黄橘绿时。4意欲捕鸣蝉,_。5_,霜叶红于二月花。6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_,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

9、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_,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十四、 回忆课文内容填空。1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按照_的顺序写出了小兴安岭_的景色,最后总结: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_,也是一座巨大的_。2海滨小城一文写了海滨小城的海边、庭院、公园和街道等场景,发出了“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_又_”的感叹。3祖国处处是美景,从李白的“两岸青山相对出,_”及“两岸猿声啼不住,_”我们可以欣赏到天门山和白帝城的美景;从苏轼的“水光潋滟晴方好,_”我们可以领略到西湖的风光;从刘禹锡的“遥望洞庭山水翠,_”我们可以体会到洞庭湖的秀美。十五、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古诗描写了许多可爱的动物,让大自然显得趣味盎然。你看,绝句中的“ _,_”写出了燕子的轻巧灵动和鸳鸯的自由自在;惠崇春江晚景中的“ _,_”写出了鸭子们最先感知到春天的江水已经变暖;三衢道中的“ _,_”写出了黄鹂的鸣叫衬托出深山的幽静,表现出诗人游兴未减,兴致更浓。2.我们学习了许多寓言故事,也积累了不少寓言故事,懂得不少道理。如伊索寓言中的_以及克雷洛夫寓言中的_等;我知道池子与河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我还知道一些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如_、_ 等。3.纸的发明这篇课文告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