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方审核评估准则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3734871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3.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方审核评估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二方审核评估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二方审核评估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二方审核评估准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二方审核评估准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方审核评估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方审核评估准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方审核评估准则( 质量)审核评估项目审核评估标准及权重评估 得分质量认 证及资 质(20)1、质量体系 认证(5) 是否获得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A 是(5);B 否(0)2、产品质量 认证(10)是否有国内权威认证机构的认证或检测(提供证书、报告)A 是(10);B 否(0)3、国家质量 许可(5)能否提供国家主管部门核发的资质证明:A 是(5);B 否(0)质量管理(220)1、文件管理(25) 质量体系管理流程兀善,不存在漏缺项:A 是(5); B 否(0) 适用标准(国际标准、国家/行业产品标准)得到识别、管理:A 是(5); B 否(0) 质量目标(年度质量工作计划、质

2、量目标分解情况)制订并监测、 分析:A 是(5); B 否(0) 所有检验工艺文件是否完备,能指导关键工艺的检验:A 是(5);B 否0 管理文件、技术文件及更改是否进行台帐登记管理,更改按照要求 执行:A 是(5);B 否02、人员资格及 培训(10) 检验人员和关键/特殊工序的人员是否经过操作、质量培训,能提供 培训记录A是,且能提供培训记录5;B是,但不能提供培训记录 2 ; C否 0 三年内是否有质量培训计划(提供培训内容) A有 5; B否 03、生产设备(10) 设备资源充足、设备及工装的日常点检、一级维护(操作者)二级 维护(维护部门)储存、仓库、物流是否使用合适的设备(发现不

3、付一处扣1分):得分=10X(执行维护设备数量/设备总数量)-扣分4、检测设备(10) 建立计量仪器、仪表及设备管理程序,检测设备并得到妥善保管:A 是(5);B 否(0) 检验用仪器、仪表及设备是否定期检定并在合格期内:得分=5X(检定合格期内仪器、仪表数量/需检定仪器、仪表总数5、工作环境(5)量) 工作环境适宜,符合要求,建立恰当的管理机制(超出范围适当解 决措施):(静电保护,温度、照明、湿度等车间、库房)A 是(5);B 否(0)6、顾客质量管 理(10)顾客需求方法及实施所知的短期中期/长期的客户需求、评审、顾客沟通:A完全按要求进行(10);B否(0)7、设计控制(20) 设计开

4、发质量控制程序建立应用:A 100%符合流程(20)B 60%以上符合流程要求(10)C完全不按流程进行(0)质量管理(220)8、供方管理(15)是否有对供方进行评估(请提供供方评估的标准和主要记录)A是10; B否0审核评估项目审核评估标准及权重评估 得分供方的信息系统是否完备(供方主要数据的存储、管理)A是5;B否09、采购物资质量控制(15)进货质量程序的建立和应用检查和测试数据单,样品表格,录,拒收批次,标识,可追溯性、不合格处理A 100%落实良好5 ; B 70%以上落实2B管理混乱,落实程度很差0记 原材料的主要技术参数是否具备检测手段A完全具备10B部分具备(8099%)3C

5、不完备(小于 80%)0 不具备检测手段的原材料是否规定验证办法并执行,或能提供供方 的质保书(当上评估项为B时,继续评估本项。A 是(5); B 否(0)10、工序质量控 制(40) 明确制造和控制流程,并设立关键的工序质控点并能提供控制记录, 进行过程能力指数测量和管理:A设立了质控点且记录非常完备10B设立了质控点但记录不完备5C没有全部设立质控点0 原材料和零件的标识和可追溯性: A标识明晰,追溯性较好10 ;B标识混乱,无法实现追溯 0 是否有文件确保不使用过期的原材料A有10; B否0 现场考察是否存在过期的原材料A不存在 10; B否011、人员操作(10) 检验人员和关键/特殊

6、工序人员在现场检查中的操作是否符合规范: A全部符合规范10; B大部分符合规范5 ;C大部分不符合或全部不符合 012、特殊过程质 量(5) 特殊过程清单,运行办法,运行记录,参数控制,记录,监控实施跟踪 (适用时):A设立要求并运行非常良好5B设立要求并运行一般2C没有建立相关要求控制013、产品外协(5)对外协产品,有无验证办法并实施提供记录、监控文件规定)A 是(5); B 否(0)14、顾客财产(5) 是否建立顾客财产(图纸、样品等)管理流程,并按照要求实施管 理:A建立管理流程并严格实施5;B未建立流程,但进行了管理且有效。3;C未建立流程,且未进行管理0。15、成品库房控 制(1

7、0) 产成品包装、发运、仓储明确需要的标识并在包装上落实,严格执 行先入先出(FIFO ),保质期、定期检查A 100%落实,良好10 ; B 70%以上落实5B标识、管理混乱 0审核评估项目审核评估标准及权重评估 得分二、质 量管理(220)16、出厂检验(15) 出厂检验项目覆盖技术协议规定常规项目的程度:A完全覆盖(100%)5B部分覆盖(8099%)3C覆盖率较低( 80%)0 出厂检验常规参数的AQL值和技术协议要求的比较:A更小(5) ; B等于(3) ; C低(0)能否按照技术协议的要求,按期进行周期试验并提供记录:A 能(5)B 否(0)17、质量改进(5)未来有没有质量改进计

8、划(提供计划书):A 是(5); B 否(0)18、内部审核(5)建立内部申核管理程序并按照规定进行,能提供有效的申核记录:A 是(5);B 否(0)客户 管理(20)1、协议签订(10)是否愿意与公司签定质量维持协议和质量赔偿协议:A 是(10); B 否(0)2、客户投诉(10) 客户投诉处理机制、流程建立并应用,发生质量问题后,是否能 按用户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整改:A是(提供整改记录)5 ; B否0 客户投诉次数为?A从来没有5; B 1-4次/年2;C 10以内次/年1 ; D 10以上次/年0。四 产品质 量及评 价(30)1、实物质量(15)连续一年以上每月成品质量合格率水平

9、连续上升:A 是(5); B 否(0) 现场抽测产品的关键质量指标和标准(技术协议)的符合程度: A各项全部合格(10) ; B非全部项目合格(0)2、周期试验(5)能否按照技术协议的要求,按期进行周期试验并提供记录:A 能(5);B 否(0)3、可靠性测 试(5)建立产品可靠性试验的流程、可靠性质量目标明确、试验结果得到妥善保存:A 能(5); B 否(0)4、评价分析(5) 产品失效及效果分析(试验、生产及市场过程反应的典型质量问 题的分析处理报告)A 是(5); B 否(0)五 环境表现(30)1、体系、产 品环境认证(5)获得第二方环境管理体系或环境标志产品认证:A 是(5); B 否

10、(0)2、环境因素 及其运行控制(20)是否存在的工业“四废”(若有该项划V,并审查处理方式) 废水()、废气()、废渣()、噪声() “四废”的处理方式是否符合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A 符合(10) B 一般不符合(5)C 严重不符合(0)是否存在有毒有害的物品(指药桶、油漆和稀料桶等包装物品类) 若有请列出: 上述有毒有害物品的回收处理是否符合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A 符合(5) B 一般不符合(2) C 严重不符合(0)不适 用条 款审核评估项目审核评估标准及权重评估 得分 可能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员工的环境行为、环保意识和操作能 力A员工环境行为较规范,环保意识强,能力胜任(5)B员工环

11、境行为不太规范,环保意识、能力一般,)C员工环境行为很不规范,环保意识、能力差(0)五 环境表 现(30)3、产品满足 环保要求(5) 跟踪国际、国内对产品的环保要求,并实施相关要求:A跟踪要求且产品达到环保要求,有第三方检测、认证证明(5)B开始跟踪要求,准备实施相关产品环保要求(2)C对环保要求不清楚或不准备跟踪要求并实施(0)初始得分:单项加权得分(R质量)=初始得分X320/ (320-适合分)=推荐性意见:审核员(签字):年 月曰第二方审核评估准则(技术)审核评估项目审核评估标准及权重评估得 分设计 开发 (210)1、研发业绩(40)一年内是否获得国家纫部科技成果奖、专利A 是(1

12、0); B否(0) 前一年新产品的个数占总产品个数的比重A 大于 50%(10); B3050%(5)C1030%(3); D小于 30%(0) 前一年新产品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重A 大于 70%(20);B5070%(10)C 3050%(5);D1030%(3)E 小于 10%(0)2、技术开发工具先 进性(40)开发用软硬件是否便于我公司开发应用A可全部应用(40);B可部分应用(20);C不能应用(0)3、样品(30) 样品提供的准时性:A准时提供(30);B推迟1周(15)C推迟2周;D推迟2周以上(0)4、技术参数(30) 关键技术参数是否元全满足公司的要求: 得分=30X(满足

13、要求的参数个数/总参数个数)5、产品成熟程度(20) 是否进入成熟期,应用方案成熟A应用方案元全成熟 (20); B应用方案不成熟(0)6、技术资料的元备 性(30)所提供的技术资料是否完备A第1次提供样品的时候技术资料就已经完备30 B第1次提供样品的时候技术资料不完备07、产品技术标准(20) 产品技术标准的先进程度:A国际先进标准水平20B国家/行业标准水平10C低于国家/行业标准水平0生产 工艺(60)1、关键工艺先进性(30) 关键工序使用工艺的新旧程度:得分=30X(已使用年限 小于10年的工艺数/总工艺数)2、关键工序工艺设 备先进性(30) 关键工序采用设备的先进程度得分=30X关键工序使用自 动化设备的数量/总工序的设备数)技术开 发支持(30)1、客户技术服务(30)是否能根据公司的“特殊要求”开发新产品:A 是(10); B 否(0)是否能模拟用户的使用状态对产品进行验证:A 是(10); B 否(0)是否愿意为*公司的技术开发提供技术支持:A 是(10); B 否(0)初始得分:单项加权得分(R技术)二初始得分X300/(300-不适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