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3734113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涂山小学 段红 “践行团结互助,提高小学生公民素养”是我校德育的研究课题,一年多来我积极致力于在班务工作中,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下面谈谈我的几点见解:一、小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融于集体。今年我担任的是一年级的班主任工作,我发现我班的学生大都是“独苗苗”或“小幺儿”,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全家人围着这些“小太阳”转,于是让孩子们滋生了娇生惯养的习气,只会汲取而不会付出,导致很多学生形成了孤僻、自私、不合群等不良心理。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小伙伴和谐相处,不会谦让,缺乏爱心,不重视他人的感受,不尊重他人的权利。一旦触犯了自己的利益,往往会有过激的怨恨甚至攻击行为。因此,我

2、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他们融入集体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之中。在集体活动和生活学习中得到成功的喜悦,渐渐形成开朗、勇敢的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我的班务工作的重点,不管是在处理日常、事务,还是在我的语文教学中,经常教育学生在集体中明确自己的地位、责任和义务,有一分光发一分热,尽自己所能与别的同学合作好,学会与人和谐共处,养成合作的好习惯。二、合作意识的培养融于学生的交流交流是沟通理解的工具,交流是合作协调的桥梁。通过交流使学生听取不同意见,有的可以通过深入探讨使大家对事物认识得更深刻,更全面。检验学生交流的深度与广度如何?主要听他们的表达,因此,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从组织学生开展经常性的交流做起非常重要。

3、凡当老师的,都可能遇到过,课堂上总有那么一些学生的小手举不起来,他们中间有的运用言语能力比较差,有的对事物或问题没有理解,更有的缺乏自信,怕说不好,会出现尴尬的场面针对诸类情况,教师必须有的放矢。首先应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找出重难点,接着就要组织好学生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发言,教师始终要把不会说话,不想表达的孩子,放在心中。在巡视学生讨论时,要帮助个别学生消除自卑害羞的心理障碍。有意识地安排他们做发言对象,提前邀请他们做好代表全组发言的准备,这样做将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一个孩子,只要有机会训练两、三次,就可以得到转变和发展。的确,教学活动中,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十分重要,但是怎么编排小组,也

4、不可忽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在编排小组时,心中一定要想到全体学生,千万不要歧视差生,要除了照顾身高之外,尽量做到每一个讨论交流小组中都有优秀的学生,普通的学生和表达能力差一点的学生。在建立班级学习讨论小组时,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一般每组四个人,每组的一号为组长,负责小组学习的组织工作,二号为能力较强的,三号是较好或一般的学生,四号是不善于言语或学习上需要帮助的学生。针对学习内容的不同及学习难度按不同的顺序进行交流,如在初读课文时,由组长负责组织小组齐读全文,或分人分节朗读,或指定单独朗读,其余学生给他指出毛病,给他示范,让他们互相交流。这样既避免了有些后进生在小组学习活动中没有发

5、言锻炼的机会,又避免小组学习活动无组织、盲目性地胡说。从而让每一个合作者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合作的优越性,让他们愿意合作。三、小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也依靠家长、老师的合作教育不是学校的专利,它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因此,在学生刚刚跨入小学大门的时候,给老师、家长、孩子搭建一个沟通的平台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我利用家长会、一些节假日以及平时的家庭作业,给家长和孩子,家长和老师创造一个合作的机会,增进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同时,这也加强了教师和家长的交流,为班级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四、让小学生在合作中滋长融于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合作的升华,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当他融入集体之中,个人的潜力

6、创造才能得到发展。正如马克思说的:“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是发展其全面才能的手段。”今天的学生将来不论在哪个岗位,都会加入一个或大或小的团队。有些同学还可能亲自组建一个团队,领导一个团队。无论你是团队的成员或是团队的领导,都需要一种团队精神。而这种团队精神的实质就是集体主义的表现。它要求在集体中有事要大家商量,个人要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为了让大多数学生尝试到团队精神的重要和建设形成团结力量的不易。我采取了学生轮流担任班干部、值日生的管理方式。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学会为集体做事,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因此,我认为应该从小培养小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矫正其不良习惯。变孤僻为开朗,变消极为积极,让孩子们在小伙伴的友爱,家长、老师的关爱中学会与人和谐共处,养成合作的好习惯,使其快乐、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