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唇腭裂患者牙槽突植骨术后的正畸治疗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3732021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析唇腭裂患者牙槽突植骨术后的正畸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分析唇腭裂患者牙槽突植骨术后的正畸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析唇腭裂患者牙槽突植骨术后的正畸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唇腭裂患者牙槽突植骨术后的正畸治疗(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析唇腭裂患者牙槽突植骨术后的正畸治疗【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腭裂患者牙槽突裂植骨术后正畸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在2006年4月 至2008年1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唇腭裂患者行牙槽突修复术后的正畸治疗患者作为 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6例患者经正畸治疗后反牙合解除, 前牙达对刃牙合关系或建立正常覆牙合,磨牙达到I类或过矫正到口类磨牙关系。替牙期组 疗效比恒牙期组显著,原有凹面型侧貌得到明显改观。通过对上前牙缺失及畸形、龋齿美容 修复,患者语音和咀嚼功能得到进一步改善,患者自我感觉良好,大大提高了生活自信力和 生存质量。结论正畸治疗通过消除不良牙合因素导致的颌间关系不调,不

2、仅能达到改善颌、 面形态的目的,同时消除咀嚼肌的不协调活动,达到改善功能的效果。【关键词】唇腭裂;牙槽突植骨;术后;正畸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较常见的先天畸形,唇腭裂术后唇腭裂患者仍存在着明显的颜面及牙颌 畸形,且错颌的发生率很高,上恒切牙旋转和舌倾是唇腭裂患者替牙期切牙较严重的错位, 常造成美观和心理障碍及不良语音的产生1。牙槽突植骨术后正畸治疗是唇腭裂患者序列治 疗中的重要部分,对消除患者自卑心理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 36 例8岁以上唇腭裂患者行牙槽突裂植骨修复术后正畸治疗体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以便指 导临床提高其修复效果,为今后此项研究的长期效果积累资料。1资料与方法

3、1.1 一般资料我院2006年4月至2008年1月收治唇腭裂牙槽突植骨术后畸形患者36例,其中男22例, 女14例。年龄916岁,平均13.5岁。其中双侧完全性唇腭裂3例,左侧裂20例,右侧裂 13例。本组替牙期(913岁)26例,恒牙期(1416岁)10例。诊断为安氏I类错牙合11 例,皿类错牙合25例。1.2方法1.2.1矫正方法替牙期主要解除反牙合,调整上、下颌骨间横向和前后向关系。在上颌扩弓治疗(上颌 分裂基托矫治器等扩弓装置)的同时可配合上颌前牵引,促进上颌骨的生长发育。矫治旋转 或舌倾的上颌恒切牙。埋伏牙开窗,导萌。恒牙期采用固定矫正器开展并排齐上牙弓,必 要时配合轻力皿类牵引或高

4、位牵引头帽及下颌补偿性拔牙等,调整牙合关系。1.2.2固定保持及修复戴用活动保持器,保存治疗龋坏牙,根据牙齿缺失及畸形情况设计选用活动修复体或烤瓷冠 /桥修复,保持矫治效果。2结果本组36例患者经1840个月(平均30个月)正畸治疗后反牙合解除,前牙达对刃牙合关系 或建立正常覆牙合,磨牙达到I类或过矫正到口类磨牙关系。替牙期组疗效比恒牙期组显著, 上颌牙槽骨有向前生长的趋势,上下齿槽座间关系改善,原有凹面型侧貌得到明显改观。通 过对上前牙缺失及畸形、龋齿美容修复达到了长期稳定疗效并增进了美观,患者语音和咀嚼 功能得到进一步改善。患者自我感觉良好,大大提高了生活自信力和生存质量。3讨论 唇腭裂是

5、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不仅影响面部美观,而且影响发育,同时给儿童 及家长造成心理创伤。很多唇腭裂患者都存在较严重的牙颌畸形,由于存在牙槽突裂隙,裂 隙处牙齿萌出受阻,手术正畸治疗时需行牙槽突植骨术以便恢复良好的咬合关系,达到上颌 正常或基本正常形态,恢复正常的语言功能3。植骨修复可恢复牙槽突骨性结构的连续性, 稳固上颌骨牙弓,为牙齿提供骨组织支持,并为上唇和鼻底组织提供一个稳固的支架3。目 前,911 岁是公认的最佳年龄,此时尖牙根形成 1/22/3,手术既可恢复牙弓的完整,矫正 鼻底塌陷畸形并修复口鼻腔瘘,又可为得到完好的牙列及尖牙的正常萌出奠定基础4。大于 15 岁的牙槽突裂者行植

6、骨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为外科正畸矫治上颌骨发育不足奠定基础,同时 修复口鼻腔瘘。此时虽失去了牙齿在植骨区萌出的机会,但仍可利用正畸治疗将错位牙移至 植骨区,以获得较完好牙列5。本组36 例患者,911 岁19 例,1216 岁17 例,均达到了 预期效果。经牙槽突植骨的唇腭裂患者在正畸治疗开始前必须明确牙槽突植骨是否成功,否则正畸治疗 对牙槽裂隙旁的牙齿会造成永久损害5。上颌前牵引是改正唇腭裂上下颌骨发育不调的一种 有效方法。对上颌发育较差且偏远中者应在青春迸发期前通过前移上颌骨阻断性矫治 皿类骨 性错牙合。研究表明6,上颌前牵引可刺激骨缝组织改建使上颌长度增加和上颌前分明显前 移,而上颌后缘相对

7、于颅底位置无明显前移,治疗过程中应避免过度前倾上前牙。早期阻断 性矫治可获得正常的口腔功能环境和咀嚼活动,减少面部畸形,清除或减轻严重的骨骼关系 不调,为恒牙期常规正畸治疗提供一个较好的基础。恒牙期唇腭裂患者的上颌常需不对称扩 弓,上颌磨牙舌倾者较颊倾者腭开展扩弓效果更为稳定。随着反牙合解除,颌间关系改善, 以及尖牙、双尖牙正常关系的建立,使患者口颌系统功能运动逐渐协调。同时,恒牙萌出和 功能活动的刺激均促进了上颌骨的生长发育,尤其是上磨牙的萌出使下颌后下方旋转矫正前 牙的反牙合及磨牙皿类关系。上、下前牙齿槽高度明显增加,上、下颌前部垂直距离增大, 明显减轻了下颌的过度闭合,改善了患者面型。本

8、组36 例患者经正畸治疗后,反牙合全部 解除,替牙期者疗效明显优于恒牙期者,尤其是原有凹面型侧貌的改善与年龄成反比,美容 效果满意。综上所述,牙槽突植骨术后正畸治疗是唇腭裂患者序列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不断进行 宣传使患者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尽量在发育高峰期前进行矫正,不但能取得更好疗效,而 且可避免正颌外科手术的痛苦及昂贵的费用,使患者重拾自信心,提高生活质量。参考文献:1林晡.唇腭裂术后正畸治疗的探讨.口腔医学, 2000, 20(4):197-198.2张新华,李继洲.植骨术在唇腭裂术后鼻畸形整复中的应用.中国基层医药, 2003, 10 (10):999-1000.3王海燕.唇腭裂患者牙槽突植骨术后的正畸治疗分析.中国社区医师, 2011, 13(266): 95.4李锦峰,周洪,任战平.正畸-正颌联合防治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中国美容医学, 2009, 18 (3):3007-3010.5蔡智芳.唇腭裂患者牙槽突植骨术后的正畸治疗.山东医药, 2010, 50(16):67-68.6薛传鹏,范化琪,李亚法.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治疗唇腭裂术后错牙合畸形.实用口腔医 学杂志, 2008, 24(4):593-59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