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的六大对策建议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3728965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的六大对策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的六大对策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的六大对策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的六大对策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的六大对策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的六大对策建议(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心整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的六大对策建议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生活于社会的最底层,他们风餐露宿、缺少关爱,时刻面临各种疾病和平安的威逼,甚至沦为乞讨的工具,其生存权、受教化权及开展权遭到漠视,这说明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救助及权益爱惜问题的紧要性和任务的艰难性,客观上须要政府和社会力气对这类人员进展分类救助和干预,在公民权利和社会秩序中找寻某种平衡。对此,应接受预防和救助相结合的方针。一方面从源头治理,削减未成年人外出流浪;一方面加强救助爱惜工作,努力实现应救尽救。统一相识,增加紧迫性此时此刻削减一名流浪儿,将来就可能多一名合格公民;此时此刻建一所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中心,将来就可能少建一座监狱。各级领导应转变

2、观念,站在关切祖国将来、表达执政为民、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充分相识做好预防未成年人外出流浪和救助爱惜流浪未成年人工作的重要性,强化守土安民的责任,协调各方面的力气,切实做好爱惜未成年人的工作。外出流浪未成年人较多的地方政府应以预防为主,明确各方面的责任,建立必要的通报、检查、督办制度,重点做好集中外出流浪地区和屡次外出流浪未成年人及其家庭的工作,有效防止未成年人外出流浪。中心城市应以大局为重,多担当一些社会责任和社会管理本钱,以救助爱惜为主。要对救助工作进展整体规划和部署,建立以救助中心为平台,以社区救助网点为依托,以社会联动救助为补充的救助体系,形成救助爱惜流浪未成年人的长效机制。完善法律制

3、度,保障未成年人权益要以立法形式对未成年乞讨者实行“强制性”救助。救助管理方法规定,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接受“自愿原那么”;在未成年人爱惜法中明确指出:公安机关、公共场所管理人员等发觉未成年流浪乞讨人员的应引导、护送到临时救助场所,但规定流浪乞讨儿童只有在单独乞讨的状况下才会被公安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送往未成年人救助场所。而对于以家庭为组织、以亲人为名义限制未成人乞讨的行为,目前从法律上难以进展有效的鉴别及限制,这是当前对未成年乞讨者实施救助及权益保障的法律盲点。因此,对待新状况新问题,均须要有更完整的立法应对。为此,对于未成年人而言,乞讨行为在立法上理应制止,在救助效劳上应当履行义务,救助制

4、度上应强调公安、城管等帮助民政部门对未成年人实施“强制性”的救助。加重追究其监护人的法律责任,借鉴国外经验,对紧要不履行监护义务的父母可以剥夺其监护资格,托付他人照管,在法规中参与“未成年人监护托付制度”,明确受托付监护人的职责,以爱惜未成年流浪乞讨人员的根本权益。同时,对贩卖、租用、拐骗、组织、教唆、胁迫未成年人行乞的不法分子进展查处,直至追究刑事责任。另外,还应建立全国流浪未成年人状况通报制度。在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责任的前提下,定期通报各地救助站救助流浪未成年人的信息,包括流出地、流浪缘由、救助护送接收等状况,对重点流出地区、重要案例进展跟踪监视和必要的检查,督促各级政府部门做好预防工作和

5、救助爱惜流浪未成年人的工作。同时,还应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纳入中心财政转移支付的范围,对欠兴盛地区开展救助工作赐予必要的支持。加强救助根底条件建立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爱惜机构的投入,改善救助环境和条件。一是针对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中心及救助站“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实际,在对救助站房屋设施进展必要改造的根底上,尽快实行“分区管理、专人专职管理”。二是将救助流浪未成年人的经费足额纳入财政预算。三是适当配套专业人员,如特教、心理老师等。考虑到编制限制,可以接受“聘用制”,但应适当提高聘用人员的待遇。四是整合资源,调动党政机构、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慈善机构等各方面的踊跃性,通过无偿供应

6、闲置房屋设备、捐资捐物等,加强救助中心、网点、救助学校的建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同改善救助条件,提高救助实力。创新未成年人救助制度基于未成年人身心未成熟、自理实力较弱、非独立自主性等特点前提,应接受主动发觉、即时甄别、强制护送、立刻救助的手段。相关部门在对成年人乞讨者接受引导救助、即时救助、昼夜救助和流淌救助等踊跃救助方式的同时,应创新对未成年人救助的方式,做到主动出击、刚好发觉、即时甄别、强制护送至救助站或儿童爱惜中心进展救助,实行一步到位的救助。救助要依据不同的受助对象须要,做到分类救助:1、对于具备物质生活条件而脱离主要是离家出走或被拐骗行乞的未成年人原有生活环境和人际网络、存在心理

7、障碍的受助者,须要救助人员进展科学的心理救助、精神引导,帮助他们慢慢摆脱沟通障碍,实现社会回来。2、对于长期被限制流浪乞讨的未成年人而言,那么通过文化学问教化、行为矫治、心理疏导、法律救济等救助内容进展挽救和关爱。3、对于户口所在地不详、原籍亲属或单位不愿接回的残疾、痴呆、重病的未成年乞讨者,由民政部门联系福利院、精神病院等进展安置。条件成熟的城市,还可逐步开展寄养制度,将这局部无家可归、无人认领的未成年人托付符合条件的志愿家庭代养。转变救助工作方式方法各级救助站中心要尽快转变角色、转变工作方式方法,在提高救助效劳质量上下功夫。一是完善人性化管理的规章制度,标准救助工作人员的行为,增加他们的爱

8、心和工作责任感。二是开展主动救助。组织救助工作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建立救助队伍,实行流淌救助效劳,努力实现应救尽救。三是生活救助和思想救助相结合,加强教化疏导,开展必要的心理询问和行为矫正,促进流浪未成年人的身心安康。四是灵敏运用信息网络等技术,加强信息沟通和沟通。如通过网络发布沟通信息,实行双向查找,提高了工作效率。当然,对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救助做到“分类救助,按需施救”是以救助站工作人员的素养为前提的。为此必需拥有一批合资格的救助人员,救助人员必需进展社会工作专业的系统学习,具备及救助对象建立专业关系的实力,包括良好的沟通实力、对效劳对象境况的个别化的同感实力、对效劳对象无条件的真诚

9、、接纳、关切的价值度等;对效劳对象的问题进展分析、判定、准备、干预和评估的实力。此外,救助队伍还应广泛吸纳卫生、法律、心理等专业人士的参与,以提高救助人员的整体水平,获得良好的救助效果。源头治理,健全农村社保体系对未成年流浪乞讨者的救助真正产生长远的效果,实现保障民权、民生的根本目的,还必需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未成年流浪乞讨者的救助供应连续性的制度链条。 “返乡就等同于死路一条”,使未成年人流浪街头,以行乞的手段维持生计。为此,对未成年流浪乞讨人员实施救助,就必需建立根本统一的全国性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教化保障、养老保障等制度,使农村弱有所保,痛有所医,幼有所学,以削减未成年人流浪乞讨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