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情感题”配套检测(含解析)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372368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情感题”配套检测(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浙江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情感题”配套检测(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浙江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情感题”配套检测(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浙江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情感题”配套检测(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浙江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情感题”配套检测(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情感题”配套检测(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情感题”配套检测(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情感题”配套检测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8分)春江晚景张九龄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兴来只自得,佳气莫能传。薄暮津亭下,馀花满客船。注那:同“哪”。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1)本诗描绘的是春日江景,除了“江林”外,还有和两个意象也能说明诗歌描绘的对象。(2分)参考答案:津亭客船(2)本诗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江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答: 参考答案: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颔联则直接抒发作者在征途中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前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景色3分

2、,情感1分,两者关系2分) 江畔林木茂盛,花儿盛开,天上云朵落日相辉映,景象明丽。征行逢此佳景,惊喜之情顿生。自觉春思渺然,赏心自得,其中佳趣,莫可言传。日落西山,整个江面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水面泛着金光。飘落的花瓣伴着晚霞洒落在渡口的客船上,这样一幅绮丽迷人的景象,怎不让人赞叹。 2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1)(2)题。(8分)双调碧玉箫关汉卿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正清樽斟泼醅,有白衣劝酒杯。官品极,到底成何济!归,学取他渊明醉。(1)“官品极,到底成何济!归,学取他渊明醉”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官品极,到底成何

3、济”表明对做官的厌倦;“归,学取他渊明醉”,借用陶渊明归隐的典故,表明作者想要归隐田园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抒发了作者想要与仕途诀别、归隐田园的思想感情。(答“对现实的不满、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可以,每点1分)(2)赏析画线句子写景的特色。(6分)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写景方法从寓情于景、色彩运用、写景顺序三个角度分析。“红叶”“山溪”“松径”“黄菊”等意象,表现高尚情怀,“堪题”“偏宜”“满”“绕”等表现赞美、欣喜之情。参考答案:景中寓情。作者以乐观豪情去写秋景的生机,“堪题”“偏宜”,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色彩鲜明,用词准确。如用“红”“黄”写叶、菊的不同颜色,用“

4、满”“绕”准确生动地写出了叶的数量、菊的形态。景致描绘由远及近,有层次感。一、二句写全景,是远景;三、四句写局部,是近景。(每点2分,要结合全曲分析,意思对即可)秋天的景色值得描绘,火红的枫叶漫山遍野;幽邃的松径,更使人神清气爽,金灿灿的菊花团团盘绕菊园。空闲时,端起光洁的酒杯斟满家常酒开怀畅饮,酒喝完了就会有纯朴的老百姓前来劝酒。出仕做官,纵然品级升到极限,最终能会有什么救助呢?所以不如学陶渊明归隐以醉解忧。 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8分)咏蜂姚勉百花头上选群芳,收拾香腴入洞房。但得蜜成甘众口,一身虽苦又何妨?蜂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

5、甜?(1)请赏析“百花头上选群芳,收拾香腴入洞房”两句诗。(3分)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可以先明确句意,再从艺术手法方面考虑。需要结合诗句内容,从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和语言特点三方面分析。参考答案: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人格化手法),把蜂当成人来写,形象生动可感。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对蜂的动作描写细腻可感,如“选”“收拾”“入”等,把蜂的忙碌写得活灵活现。语言幽默风趣,如把花称为“群芳”、蜂房称为“洞房”。(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2)这两首诗的情感是否相同?试做分析。(5分)答: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先表明

6、自己的观点,然后分别结合诗歌内容作答。抓住姚诗中“蜜蜂采花造福人类”这一主题,分析蜜蜂品质和作者情感;抓住罗诗中“蜜蜂辛劳采蜜,却利人不利己”的主要意思来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一是对蜜蜂的情感,一是对不劳而获之人的态度。参考答案:不相同。姚诗认为蜜蜂勤劳采花,最后酿成蜜,虽然辛苦奔波,但是想到能为众人带来幸福,辛苦又算什么呢?赞美了蜜蜂大公无私、造福众人的高尚品质,也表达了作者为公为民的情怀。罗诗认为蜜蜂勤劳采蜜,但最后的成果都被他人享用,自己什么好处也没有。作者对蜜蜂劳作的意义产生怀疑,认为蜜蜂不值得如此辛苦。作者用蜜蜂来影射世上那些争利积财者,他们往往徒劳无益。既有同情又有嘲讽。(答出“不相

7、同”1分,分析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第一首:在百花丛中采花蜜,在蜂房中不停忙碌的蜜蜂,只要采得蜂蜜能成为大家口中的甘甜,即使一生辛苦又有什么关系呢?第二首:不管是在平平的地面还是在高高的山峰,所有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们占领。它们采尽花蜜酿成蜂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那些醇香的蜂蜜呢? 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8分)过湖北山家施闰章注路回临石岸,树老出墙根。野水合诸涧,桃花成一村。呼鸡过篱栅,行酒尽儿孙。老矣吾将隐,前峰恰对门。注施闰章:清代诗人,顺治十八年,分守湖西道。康熙六年,清廷裁撤道使,被罢官。次年春,诗人东游吴越,此诗大约作于游历途中。(1)这首诗的体

8、裁是,从内容上看,本诗可以说是一篇诗体的。(2分)参考答案:五言律诗(答律诗也可以)桃花源记(2)请分析诗歌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6分)答: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题时要读懂诗歌,结合注释和作品内容来分析诗人的情感。诗人描写的“树”“野水”“桃花”都是清新恬静的山村景色,以乐景写乐情,表现对农家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向往。“老矣吾将隐”表明自己对归隐山水田园的急迫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参考答案:对明净祥和的田园景物和恬静融洽的农家生活的向往与喜爱之情;对官场生活(或不自由的尘世生活)的厌倦之情;归隐山水田园的迫切之情。(每点2分)在回家的路上经过靠近石头

9、的岸边,老树的枝头伸出墙外面。很多小小的流水汇合流淌在两山间,山村里面的桃花全部开了。小鸡们嬉闹着抢着过篱笆,儿孙们积极给爷爷添酒尽孝心。当我老了的时候,我也要这样的归隐,恰好我家门前就有一座山峰。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8分)题李亮功戴嵩牛图黄庭坚韩生画肥马,立仗有辉光。戴老作瘦牛,平田千顷荒。觳觫告主人,实已尽筋力。乞我一牧童,林间听横笛。注韩生:韩干,唐代画家,善画马。立仗:指做仪仗。戴老:戴嵩,唐代画家,善画水牛。觳觫(h s):因恐惧而发抖。(1)这首诗前四句和后四句分别运用了、的艺术手法。(2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前四句作者分别列举了韩干画的做

10、仪仗的肥马和戴嵩画的荒田间的瘦牛。这种艺术手法称作“对比”或者“衬托”。后四句运用了拟人手法,瘦牛哀告主人,已经筋疲力尽了,愿在林间听听牧童悠扬的笛声,好好地休息。参考答案:衬托拟人(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答: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本题在鉴赏过程中,不但要细读本诗,了解诗人境遇、主观志向,明确注释中点明的诗句背景,还要做到知人论世,根据平时所了解的诗人思想,进行综合思考。“对瘦牛的同情”“仕途失意的悲痛”“对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三者综合考虑,才能不遗漏要点。参考答案:瘦牛疲惫不堪,恐惧得发抖地向主人请求回到林间休息,表

11、达了作者对负重任劳的瘦牛的深深同情,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仕途失意的悲痛与对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的向往。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8分)始闻秋风刘禹锡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注本诗当是刘禹锡晚年所作,沈德潜曾评价此诗:“下半首英气勃发,少陵操管不过如是。”君:秋风对诗人的称谓。我:秋风自称。飕飗:这里形容遒劲、清爽。拳毛:卷曲的马毛。(1)本诗的前两联主要运用了、的表现手法。(2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结合注释可知,首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西风拟人化,刻画了情深义重的秋风形象。颔联以“飕飗”与“颜状”作对比,表达诗人对物是人非的感慨。参考答案:拟人对比(2)与杜甫登高诗中的颈联相比,本诗尾联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答: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登高的颈联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两句诗表达了杜甫羁旅漂泊、孤独老病之悲;本诗尾联体现了诗人对秋风的喜爱之情,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