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培智实用语文教材十二册教(学)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3721093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1.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培智实用语文教材十二册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上海培智实用语文教材十二册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上海培智实用语文教材十二册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上海培智实用语文教材十二册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上海培智实用语文教材十二册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培智实用语文教材十二册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培智实用语文教材十二册教(学)案(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单元 备课时间月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生字,会读会写会组词,认识部首“阝”。2.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认读本单元词语,了解“日月潭”所在地理位置及形成原因。4、学习比喻句像(日潭像圆圆的太阳,月潭像弯弯的月亮)。5.学生能用课文中的“一边一边”“像”造句。能力目标1.逐步学会从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理解识记生字。2.逐步学会读课文的插图。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日月潭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的爱祖国的山山水水和加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让学生能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体会出那里的美丽迷人。教学难点怎样让学生理解“一边一边”“像”,并且能用他们造句。教学方法第1

2、课日月潭教学用具图片、课件教学时数4课时第1课 日月潭日月潭:日月潭位于中国某省南投县鱼池乡水社村,是某最大的天然湖,仅次于曾文水库的第二大湖泊,中国最美的湖泊之一,由玉山和阿里山之间的断裂盆地积水而成。日月潭四周群山环抱,潭水清澈见底,能见度达10米以上,风景非常优美。日月潭中有一小岛远望好像浮在水面上的一颗珠子,名拉鲁岛,以此岛为界,北半湖形状如圆日,南半湖形状如弯月,日月潭因此而得名。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理解描写日月潭的美丽景色的句子。 2、理解课文,知道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3、认读词语:大湖、小岛、分成、两半、碧绿、明珠、附近、四周、茂密、树林 、倒映、非常、美丽、日月潭、

3、某省、湖水相连。 4、学习比喻句像(日潭像圆圆的太阳,月潭像弯弯的月亮)。5.学生能用课文中的“一边一边”“像”造句。过程与方法:1、逐步学会从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理解识记生字。2、逐步学会读课文的插图。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日月潭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的爱祖国的山山水水和加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让学生能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体会出那里的美丽迷人。教学难点:怎样让学生理解“一边一边”“像”,并且能用他们造句。教学教方法:讲读法教学准备:1、知识经验的准备:日月潭的简介2、教学媒体的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教学时间: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生词、生字、读图)备课时间月日 上课时

4、间: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我们一起想去看看?(日月潭)2、谁知道“潭”什么意思?(深水池)师讲解潭和小河的区别。3、日月潭是怎样形成的?(日月潭位于中国某省南投县鱼池乡水社村,是某最大的天然湖,仅次于曾文水库的第二大湖泊,中国最美的湖泊之一,由玉山和阿里山之间的断裂盆地积水而成。是某外来种生物最多的淡水湖泊之一。1二、生词。出示图片。问1:这是什么?日月潭问2:哪X图片是日潭?哪X图片是月潭?三、学习生字1、老师X读课文,请学生注意课文中的生字读音。2、学生初读课文,根据要求学习课文中的生字。(1)读准字音(2)分析生字的间架结构(3)找出课文中与生字有关

5、的词语,初步理解意思。3、黑板出示生字,分别请学生讲解各个生字。4、齐读生字及词语a、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自己在课文中不懂的地方b、初步学习课文中的二类字及词语。C、学习本课生字。岛字音:do部首:鸟组词:(小岛)(岛上)笔画:7结构:上下鸟:鸡、鸭、鹅、鸽、岛:(小岛)小岛把潭水分为两半。相字音:xing部首:木组词:(相关)(相中)笔画:9结构:左右木:校、枝、样、林 、床、机、板 (湖水相连):两岸湖水相连,像碧绿的大玉盘,小岛就像玉盘中的明珠。珠字音:zh部首:王组词:(水珠)(珠子)笔画:10结构:左右王:玩、班、现、玻、璃 (明珠):小岛就像玉盘中的明珠。树字音:sh部首:木组

6、词:(树林)(树苗)笔画:9结构:左中右木:校、枝、样、林 、床、机、板、相 (树林):山上是茂密的树林。常字音:chng部首巾组词:(常常)(非常)笔画:11结构:上下巾:师、帖、帮、带、帕、布 (非常):山林倒映在潭里,湖光山色,非常美丽。四、读课文回答问题。1、看图说说这是什么地方?2、看地图了解某在哪?3、说说是什么把潭水分开的。(小岛)五、课后作业抄写生字。第二课时(总览全文,了解课文大意,精度第一、二自然段)一、复习生字。1、读词语小岛 湖水相连 明珠 树林 非常 二、复习生词:读句子岛(小岛)小岛把潭水分为两半。相(湖水相连):两岸湖水相连,像碧绿的大玉盘,小岛就像玉盘中的明珠。

7、珠(明珠):小岛就像玉盘中的明珠。树(树林):山上是茂密的树林。常(非常):山林倒映在潭里,湖光山色,非常美丽。三、初读课文。1.跟读课文,回答问题: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在某省南投县玉山和阿里山之间)那你们还知道我国还有那些大湖?洞庭湖 、某湖、大明湖。是什么把湖水分开的?为什么一个叫日潭,一个叫月潭?读一读:日潭像圆圆的太阳,月潭像弯弯的月亮.2、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4自然段)3、再读课文。出示课文中第一段文字。(请学生朗读)师:同学们第一自然段讲了什么?(结合地图让学生知道日月潭在某省。出示ppt)。出示第二段文字。(学生齐读)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第二自然段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8、(出示ppt,看图理解,并给学生解释“碧绿”的意思,用图片形象的展示碧绿这个词的意思。)师:同学们,这幅画面美不美啊?两潭湖水相连,像碧绿的(大玉盘)小岛就像玉盘中的(明珠)。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读,想象和感受一下这美丽的景象。师:大家还记不记得刚才老师为大家讲解了日月潭的来历?那位同学还记得?站起来给同学讲一讲?(请学生讲述,之后鼓励)师:这一段中,第一句话就为我们讲述了日月潭的来历。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老师用红颜色标出来的词语?(出示:一边一边/像),一边一边,是一个并列词语,连接两个同时进行的动作。例如:妈妈一边做饭一边说话。/我一边看书一边思考。师:同学们理解了吗?(请学生造句)师:像

9、。在这里是一个比喻词,就是把一个物体比喻成与它相近或相似的物体。例如:小明的脸像红红的大苹果。/弯弯的月亮像镰刀。(请学生造句)第三课时(精读第三四自然段)一、复习:通读课文。1.出示生字新词,个别朗读,A类生能给生字组词并能解释重点词语的意思;B类生能给生字组词;C类生能正确认读生字新词。2.通过提问“日月潭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说出词语“美丽”二、精读第三、四自然段。1、出示第三段。(学生齐读)师:同学们,第三自然段是怎样描述日月潭周围美丽的景色的?(让学生找出来,并为学生解释茂密和倒映的意,插入插图形象生动的表现出来)。2、出示第四段师:谁来告诉老师,在这一段中,作者是怎样抒发自

10、己的感情的?师:所以,我们一定要热爱自己祖国的山山水水,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从小事做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怎么保护环境)师:好了,我们的课文学完了,同学们,我们的日月潭美不美啊,那就让我们再次来感受一下它的美丽。(学生齐读课文)3、总结课文 4、家庭作业 (1)、背诵第二自然段。(2)、用“一边.一边.和“像”分别造两个句子。十、板书设计一、 日月潭的地理位置:某 二、 日月潭的来历及美丽日月潭 三、月潭周围的美丽景色景色 四、作者抒发的感情第四课时(课后练习)一、比一比,再组词。鸟( )日( )珠( )岛( )明( )株( )二、写出下列字的部首。潭( )岛( )相( )附( )树( )三、

11、组词。因( )( )传( )( )叫 ( )( )阵( )( )四、读词语大湖、小岛、分成、两半、碧绿、明珠、附近、四周、茂密、树林 、倒映、非常、美丽、日月潭、某省、湖水相连。五、仿句练习造句1、妈妈 一边 做饭 一边 说话。 ( )一边( )一边( )。2、我 一边 看书 一边 思考。( )一边( )一边( )。3、日潭 像 圆圆的太阳。 ( )像(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备课 备课时间 : 8 月 25 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生字,会读会写会组词,认识部首“车”。2.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认读本单元词语,了解“大自然的语言”中三种语言,明白“朝霞不出门,

12、晚霞行千里 。”“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4、学习观察身边大自然的各种变化,学会观察自然景物的方法。5.学生能用课文中的“越越”造句。能力目标1、正确的朗读课文,并能懂得一些大自然的语言。2.逐步学会读课文的插图。情感目标学会仔细观察生活,学会获取大自然语言的方法,让大自然的语言为我们服务。教学重点懂得大自然的语言教学难点怎样让学生理解“越越”,并且能用他们造句。教学内容第2课大自然的语言 第3课 雪第4课雷雨教学用具图片、课件教学时数3课时3课时3课时第2课大自然的语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生字,会读会写会组词,认识部首“车”。2、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

13、文。3、认读本单元词语,了解“大自然的语言”中三种语言,明白“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4、学习观察身边大自然的各种变化,学会观察自然景物的方法。5.学生能用课文中的“越越”造句。能力目标:1、正确的朗读课文,并能懂得一些大自然的语言。2.逐步学会读课文的插图。情感目标:学会仔细观察生活,学会获取大自然语言的方法,让大自然的语言为我们服务。教学重点:懂得大自然的语言。教学难点:怎样让学生理解“越越,并且能用他们造句。教学方法:讲解法、观察法、谈话法等。教学用具:图片、课件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生词、生字、读图)备课时间:8月26日 上课时间:一、大自然的语言:“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1、导入新课:人类有语言,大自然也有它们的语言,俗话说“蚂蚁垒窝要落雨”,意思是蚂蚁开始垒窝天就快下雨了。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大自然丰富多彩那么,这些丰富多 彩的物候现象与人类有何关系呢?为什么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呢?带着这些疑 问,我们一起来学习大自然的语言。二、生词。出示图片。问1:这是什么?问2:那X图片画的什么呀?灬三、学习生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