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安徽省高考考试说明文科数学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3715884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安徽省高考考试说明文科数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1安徽省高考考试说明文科数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1安徽省高考考试说明文科数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1安徽省高考考试说明文科数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1安徽省高考考试说明文科数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安徽省高考考试说明文科数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安徽省高考考试说明文科数学(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2011安徽省高考考试说明:文科数学I.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II.考试内容和要求一、 考核目标与要求(一) 知识要求知识是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必修课程、选修系列1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包括按照一定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对知识的要求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略(二

2、) 能力要求能力是指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略(三) 个性品质要求 略(四) 几点说明 略二、考试范围与要求(一)集合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2)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3.集合的基本运算(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3)能使用韦恩(Venn)图表达两个简单集合间的关系运算。(二)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1.函数(1)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2)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3)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4)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函数奇偶性含义。(5)会运用函数的图像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2.指数函数(1)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2)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3)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及其单调

4、性,掌握指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4)知道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3.对数函数(1)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了解对数在简化运算中的作用。(2)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及其单 调性,掌握对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3)知道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4)了解指数函数 ( ,且 )与对数函数 (a0,且a 1)互为反函数。4.幂函数(1)了解幂函数的概念。(2)结合函数 的图像,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5.函数与方程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与根的个数。6.函数模型及其应用(1)了解指数函数、

5、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增长特征,结合具体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增长、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2)了解函数模型(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在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三)立体几何初步1.空间几何体(1)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2)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测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3)会用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两种方法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 示形式。(4)会画某些建筑物的视图与

6、直观图(在不影响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尺寸、线条等不作严格要求)(5)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2.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理解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并了解如下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同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此平面内。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 直线。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条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2)以立体几何的上述定义、公理和定

7、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理解以下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两个平面垂直。理解以下性质定理,并能够证明: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该直线的任一个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两个平面平行,则任意一个平面与这两个平面相交所得的交线相互平行。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3)能运用定理、公理和已获得

8、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四)平面解析几何初步1.直线与方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掌握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3)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4)掌握确定直线位置关系的几何要素,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了解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5)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6)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2.圆与方程(1)掌握确定圆的几何要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2)能根据给定直线和圆的方

9、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根据给定两个圆的方程判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3)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4)初步了解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3.空间直角坐标系(1)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会用空间直角坐标表示点的位置。(2)会推导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五)算法初步1.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1)了解算法的含义和算法的思想。(2)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2.基本算法语句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輸入语句、輸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的含义。(六)统计1.随机抽样(1)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了解

10、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方法。2.用样本估计总体(1)了解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率分布表,会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2)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 作用,会 计算数据平均数和标准差。知道平均数与标准差是样本数据基本的数字特征。(3)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4)会用随机抽样的基本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变量的相关性(1)会作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的散点图,会利用散点图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2)了解最小二乘法的思想,能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

11、归方程(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不要求记忆)。(七)概率1.事件与概率(1)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了解概率的意义以及频率与概率的区别。(2)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2.古典概型(1)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2)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 随机事件所含的基 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3.随机数与几何概型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八)基本初等函数(三角函数)1.任意角、弧度(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的概念。(2)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2.三角 函数(1)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2)能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推导出的正弦、余弦、

12、正切的诱导公式,能画出的图像,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3)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0,2 上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图像与x轴的交点等),理解正切函数在 内的单调性。(4)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5)了解函数 的物理意义;能画出函数 的图像。了解参数 对函数图像变化的影响。(6)会用三角函数 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了解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九)平面向量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1)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2)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和两个向量相等的含义。(3)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2.向量的线性运算(1)掌握向量加法、减法的运算,理解其几何意义。(2)掌握

13、向量数乘的运算及其几何意义,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3)了解向量线性运算的性质及其几何意义。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1)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2)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3)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4)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1)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2)了解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3)掌握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会进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4)能运用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会用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5.向量的应用(1)会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

14、(2)会用向量方法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与其他一些实际问题。(十)三角恒等变换1.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1)会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 的余弦公式。(2)会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推导出两角差的正弦、正切公式。(3)会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推导出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和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能运用上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括导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但不要求记忆)。(十一)解三角形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2.应用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十二)数列1.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1)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像、通项公式)。(2)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特殊函数。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1)理解等差数列、等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