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典故汇编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3714771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子典故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孔子典故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孔子典故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孔子典故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孔子典故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典故汇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孔子典故汇编【乘桴】chngf也作乘桴浮于海、浮海叹、桴泛、桴可浮、海可浮,鲁叟乘桴等。桴,木筏。孔子有自己的政治主张。他曾说:“假如我的主张行不通,那就乘着木筏渡海离开好了。那时跟随我的,恐怕只有仲由(孔子弟子子路的字)。”(论语公冶长)后以此典指避世远遁,也泛指航海等。【待贾而沽】dijirg也作待沽、待贾、待价而沽、待贾沽等。贾,通“价”。沽,通“酤”,卖。春秋时,子贡向孔子请教:“有一块美玉,是该把它藏在盒子里呢,还是应该寻一个好价钱卖掉?”孔子说:“卖掉吧!卖掉吧!我正在等一个好价钱呢!”论语子罕)后以此典比喻怀才者要等到有人赏识重用才出来效力。也用以讽刺某些人把自己当作商品,等待高

2、价出售。【盗泉】doqun也作盗泉水、盗水。春秋时,孔子有一次路过盗泉,口很渴,但他因为讨厌“盗泉”这个名字而不肯饮水。(尸子卷下)后用此典喻指丑恶的事物。另作不饮盗泉、渴辞盗泉、去盗泉,指宁死也不肯接受不义之物,保持清白节操;盗泉一饮,指沾染丑恶事物。【割鸡焉用牛刀】gjynyngnido孔子十分重视礼乐教化,把它当成治国兴邦的大事,他的学生子游在武城做县令时,积极兴办教育,推行孔子的主张。一次,孔子来到武城,听到一阵阵弹琴、唱歌、读书吟诗的声音,便笑着对子游说:“割鸡哪里用得着杀牛的刀?”子游反驳说:“您曾教导我们,治理百姓的人若懂得礼乐教化,就能够爱护百姓;被治理的百姓受了教化,就会善良

3、温顺,遵守法律。我正是按您的教诲来施政的啊!”孔子听了子游的话后,立即收敛笑容,严肃地对在场的几个学生说:“子游的做法是对的,我先前的话是开玩笑的。”(论语阳货)后用此典比喻大才小用或小题不必大作。【孔席墨突】kngxmt也作墨突不黔、席不暇暖等。黔,熏黑。孔,儒家创始人孔子。席,坐席。墨,墨家创始人墨子。突,灶的烟囱。春秋时,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率领学生周游列国,到了一地后,往往席子还未坐暖,就又动身前往别处了。墨子为了实现自己的主张也是四处奔走游说,在一地住下后,往往烟囱还没熏黑,就又赶往别处了。(文选班固答宾戏)后以此典形容忙于事业,奔走不停,也形容短暂停留。【鸣鼓而攻】mnggr

4、gng鸣鼓,击鼓。春秋时,季孙为鲁国大夫,但他的财富甚至超过了周公。孔子认为这违背了礼法,可是,他的弟子冉求却帮助季孙聚敛财富。孔子生气地说,冉求不是我的弟子,可以大张旗鼓地讨伐他。(论语先进)后以此典喻指公开申明罪状,群起讨伐。【拾尘】shchn也作拾堕尘、拾煤等。春秋时,孔子率领弟子周游列国,曾在陈、蔡受困,绝食七天之久。弟子颜回讨回米来做饭。饭将熟时,有煤炱(ti,凝聚的烟尘)落人饭中,他觉得米饭虽被弄脏,但弃之可惜,就取来吃了。这事恰好被孔子看见,他深知颜回的为人,不至于私下吃饭,一问才知真实情况。他于是对弟子感叹地说:“亲眼所见尚不可靠,你们要记住,真正了解一个人不容易啊!”(吕氏春

5、秋任数)后以此典喻指因误会而生猜疑。【素王】swng孔子不是帝王,也没担任过很高的官职,但是他品德高尚,学问渊博,整理和保存了大量中国古代文献,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倡“仁”和“礼”,对后世影响极大。西汉司马迁作史记时,把他列入“世家”即把视为王侯,后世历代统治者都称孔子为“至圣先师”。(史记)后以此典代指有帝王的品德却没能当上帝王的人,儒家用以称代孔子。【望尘莫及】wngchnmj颜渊,也叫颜回,是孔子的弟子。一次,他对孔子说:“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意思说,先生行走我也行走,先生快步走我也快步走,先生奔跑我也奔跑。这些我都能跟上先生。等到先生脚不沾

6、地迅疾飞奔,我就只能干瞪着眼落在后边了。孔子说:“颜回,你的话怎么理解呢?”颜回说:“先生说话,我也能跟着说;先生辩论,我也能跟着辩论;先生谈论大道,我也能跟着谈论大道。这些我都能跟上先生。至于先生您不说什么却能够取信于大家,不表示亲近却能使情意传遍周围所有的人,不获高位、不凭权势却能让人们像滔滔流水一样涌聚于身前,我就做不到了。”(庄子)后用此典作为对人敬佩之词,表示自己远远落在后面。另作后用亦步亦趋,指一味追随和模仿别人。【韦编三绝】wibinsnju也作编三绝、绝韦编、三绝韦编、韦编绝、韦三绝等。韦编,用熟牛皮绳系联的竹简。绝,断。孔子晚年喜欢研究易经,相传曾作十翼阐述易经的义理。由于反复阅读、钻研易经,竟把连结竹简的牛皮绳都翻断了好多次。(史记孔子世家)后以此典赞誉刻苦治学、勤奋读书。【以貌取人】ymoqrn春秋时,鲁国人澹台灭明,字子羽,他想拜孔子为师,开初,孔子见他外貌丑陋,不愿收,经子羽诚恳要求,才勉强收下。经过一段时间考察,发现他不仅人品很好,学问也不错。孔子于是感慨地说:“吾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意思是说,我凭外貌判断人,错看了子羽。(大戴礼五帝德史记仲尼弟子传)后用此典喻指以外貌作为评价人物的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