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024届新高考名篇名句默写易错题精选练习(新高考Ⅱ卷)(共25题附参考答案)

上传人:lu****9 文档编号:51371403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2024届新高考名篇名句默写易错题精选练习(新高考Ⅱ卷)(共25题附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2024届新高考名篇名句默写易错题精选练习(新高考Ⅱ卷)(共25题附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2024届新高考名篇名句默写易错题精选练习(新高考Ⅱ卷)(共25题附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2024届新高考名篇名句默写易错题精选练习(新高考Ⅱ卷)(共25题附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2024届新高考名篇名句默写易错题精选练习(新高考Ⅱ卷)(共25题附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2024届新高考名篇名句默写易错题精选练习(新高考Ⅱ卷)(共25题附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2024届新高考名篇名句默写易错题精选练习(新高考Ⅱ卷)(共25题附参考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周邦彦苏幕遮中“_ ,_ ”两句写出荷花的清新美丽、动态可掬,被王国维誉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2)论语的魅力在于简短而直白的对话,阐述了做人、致仕、治国等方方面面,如“ _ , _”(论语学而)就是在阐释君子勤勉力行、向善向上的精神风貌。(3)“雪”是诗词中常见意象,诗人常以“雪”为喻,或描摹人情物态,或昭示志趣高洁,如“_,_”。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归有光项脊轩志中“_,_”两句所描写的情境,与王维“人来鸟不惊”之语

2、有异曲同工之妙。(2)杜甫在登岳阳楼中描绘出洞庭湖分断吴楚、吐纳日月的极其恢宏的气象的两句是“_,_”。(3)老汪站在镜子前,看到自己的两鬓已生华发,他突生感慨,吟咏起古人的诗句“_,_”。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登高中从时间和空间着笔,表现诗人客居他乡、疾病缠身而漂泊孤独的诗句是:“_,_。”(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3)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揭露和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_

3、,_?”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五代史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满招损,谦得益”,结合庄宗得天下、失天下的史实,得出“_,_”的结论。(2)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中“_,_”两句用白描手法静态描写了房屋周围树木茂盛的景象。(3)小刚最近发表了一篇题为漫话成语,巧学文言的学术论文,文中提到了我国的成语有很多都来自古诗文,比如“善始善终”就源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里的“_,_”这句。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提出了“_,_”“用人纳谏”策略,这后来成为初唐的治国方略。(2)陆游书愤中的“_,_”

4、两句,慨叹世事艰难,追述了作者年轻时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3)学校组织研学旅行,你和同学们一起来到风景名胜区-洞庭湖。面对烟波浩渺、气象万千的“八百里洞庭”,你不禁吟咏起描写洞庭湖景色的诗句“_,_”。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在介绍种树经验时说到,为了保持树木的天性,种树人要做到“_,_”,这个比喻十分恰当,对育人也颇有启发意义。(2)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连用西汉张良和唐将李筌的典故,来论证即使没有高人传授也可保家卫国的句子是“_,_”。(3)“人间”常作为展示生存环境或表达生命体验的载体在古诗词中出现,比如“_,_”。名篇名

5、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卫灵公中,提到了“_,_”的可贵品质,孔子主张这种不强人所难的品质是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践行的。(2)春江花月夜中运用想象和“鱼雁传书”的典故,含蓄表达相思之苦的句子是“_,_”。(3)古人焚香、熏香,既有生活需要,也是一件雅事。我国古代诗文中就有不少描写焚香、熏香之事的句子,比如“_,_”就很好。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指出,“_,_”,说明变法上合先王之道,下利国家百姓,驳斥“生事”罪名。(2)李凭箜篌引中“_,_”两句,用夸张的手法,写长安城门前的冷气寒

6、光,皇城仙府,全被箜篌声所消融。(3)小张在创作历史剧苏东坡的剧本时,引用苏轼“_,_”一句作为台词,借助“酒杯”这一道具刻画了被贬黄州后的诗人形象。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_,_”两句,孔子并未直接向弟子发问,而是先从自己谈起。(2)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作者苦寻关切之人无果,在不经意间回首后才发现“_,_”,惊喜之情溢于言表。(3)小刚国庆假期到洞庭湖旅游,他想引用和洞庭湖相关的古诗词名句发朋友圈,比如“_,_”就不错。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牧在阿房宫赋里用“_

7、,_”两句高度概括地描写了阿房宫被烧的情形。(2)荀子在劝学中以蟹为例,论述“用心躁也”的危害的两句是:“_,_。”(3)翻阅史册,我们会发现一条规律:忧虑劳苦方可兴盛,贪享安逸必遭祸害。其实,类似的意思古人早有表达,如“_,_”。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诗经大雅荡中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与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中“_,_”两句意思相近。(2)李白的蜀道难中“_,_”两句,借描写行人置身蜀道的感受从侧面衬托其高与险。(3)杜鹃相传是蜀王杜宇死后灵魂所化,又因其叫声如“不如归去”,于是在古诗词中的杜鹃就成为了凄凉、哀伤的象征,如“_,_”。名篇

8、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木长”就必须“固其根本”,“流远”就必须“浚其泉源”,从而推理出“_,_”的观点。(2)雁门太守行中的“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和燕歌行中的“_,_”都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写出诗人在战场上的见闻。(3)时间一往直前,转眼被推向高三。小安同学懊悔过往的放纵,更迷茫未来的出路。你写给他一张纸条“_,_”,诚如古人之言,珍惜当下,出发向前。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表现屈原自动地远离污浊,像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境地的句子是“_,_”。

9、(2)曹操短歌行中“_,_”两句,仿用了管子形势解中的话:“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3)小刚创作了一幅有树、山、天、江、月等景象、境界阔大的风景画,他还在上面题写了两句非常应景(包含树、山、天、江、月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物象,境界开阔)的古诗:“_,_”。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在客至中,描绘主人待客之简、家境之贫,对宾主脱略形迹、兴致盎然的场面却毫不着墨的两句是“_,_ ”。(2)姚鼐在登泰山记中,写出了日观峰西面诸峰因有无被日光照耀而呈现出不同颜色,并为其赋予人的体态特点的两句是“_,_”。(3)小文在阅读古代诗词

10、时,发现有的作品会将乐器与清冷的环境联系在一起,从而营造出独特的氛围。你认为小文读到的句子可能是“_,_”。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认为自己种树的诀窍不是让树木活得长、长得快,而是“_,_”,其观点对育人治国颇具启示意义。(2)同为月下泛舟,苏轼和张孝祥都留下了千古名句。赤壁赋中“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与念奴娇过洞庭中“_,_”两句,都以宽广的水面衬出了船之渺小。(3)“浊酒”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常见意象。借一壶浊酒,浇胸中块垒,在古诗词中并不鲜见,如“_,_”。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

11、子中的空缺部分。(1)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_,_”两句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善始善终”这个成语,也容易让我们想到诗经中“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告诫。(2)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以“_,_”展示了自己虽头发稀疏而依然稳稳立身天地间的形象。(3)城墙和护城河在古代城市防卫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古诗文中常同时举“城”“池”的形象进行写作,如:“_,_。”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蜀道难中,“_,_”两句引用神话传说来描述蜀地与秦塞的连接。(2)陆游书愤中,“_,_”两句只用六个名词组合,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恢复山河的志向具体化。(3)古诗中常有“沧海”这个意象,或展现宽阔胸襟,或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如“_,_”。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近来班上攀比、游玩之风颇盛,魏老师在课上建议同学摘录谏太宗十思疏里的“_”和“_”两句作为座右铭,勉励大家要节俭、游玩要有节制。(2)古人常发生命之思:有感喟止命短暂的,如赤壁赋中的“_”;有的则表示虽然个人的生命短暂即逝,但人类存在则足绵延长久的,如春江花月夜中的“_”。(3)古人对“窗”别有情怀,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