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后服务安全应急预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3713701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课后服务安全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课后服务安全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课后服务安全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课后服务安全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课后服务安全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课后服务安全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课后服务安全应急预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后服务工作安全应急预案为满足小学生课后服务需求,根本解决宽敞家长实际困难,解除家长后顾之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切实办好人民满足的教育,受家长委员会和全校家长的托付,为保障课后服务规范、有序、高效地实施,特制定学校课后服务安全预案。一、组织机构组长:校长副组长:副校长组员:全体班主任(一)组长职责:1.如遇突发状况,尽快到事故现场,了解和把握事故状况,把握局面,阻挡事态进展,并研究事故处理的具体策略。2.在第一时间向教育局报告状况。3.组织力量并全程指挥其他各职能人员投入工作。4.认真执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部门的有关指示。(二)现场把握人员及职责:1.如遇突发状况,尽快到事故现场,把握现场

2、,做好人员的疏散自救工作,维护秩序,防止发生混乱局面。2.组织班主任管理好学生。(三)后勤保障人员及职责:1.做好通讯联络,车辆调配,道路畅通,医疗救护的后勤工作。2.做好上级来人和家长的接待,必要时为上级工作组现场办公做好后勤服务工作。(四)信息资料人员及职责:1.采集突发事故全过程的各种信息资料。2.撰写有关突发事故的书页报告,做好取证材料。尽早向知情者、见证人调查事故起因,把握好事故的第一手资料。(五)通信联络人员职责:1.在第一时间向教育局办公室通报状况。2.做好学校内部的通信联络工作。二、安全防范措施(一)对学生提前离校及家长延迟来接的保障方法1.学校保安及学校安全处相关人员维护好学

3、校门口的秩序,禁止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并时刻关注学校的安全状况,同时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严禁车辆进入校园,做好封闭管理工作。2.每17:00放学时段都有值周领导和保安在学校负责校的学生安全。3.对家长延迟来接的孩子,由学校安排管理人员组织进行安全有序的活动。(二)加大课后服务时间段15:30-一17:00的安全管理。1.值日老师要坚守岗位,值日老师如因事、因公等状况不能参与值日,应提前向值周领导告假,值周领导要加强抽查和记录工作,并与老师考核酬劳挂钩。2.严禁学生在走廊上追逐打闹及大声喧哗,防止学生伤害事故;严禁学生在教学楼内从事危险性体育活动;严禁学生破坏公共设施及教室里的物品。3.加强操

4、场上值日的巡察,消退安全隐患,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4.由于课后服务采取学生家长及学生自愿原则,15:30有个别学生离校,不参与学校课后服务的,为了学生的安全,告知家长务必担当起监护责任,签订“学生放学后不参与学校课后服务安全协议”书,并按时到校接孩子。三、课后服务管理1.课后服务老师要认真负责,要科学合理要安排活动内容或作业辅导。2.参与学校课后服务的学生,要在相关老师的带领下进入课后服务,有事须向老师请假。3.室外活动时,要留意活动安全。4.离校回家务必向老师办好离校登记手续。学生不听从学校的安排而私自进行的活动由服务老师进行教育管理。小学课后服务应急预案为加强学生课后服务安全教育和管理,深

5、入地开展应急疏散工作,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处置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切实保障在校参与课后服务师生身体健康、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应急疏散工作原则和启动条件: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反应迅速、措施落实、安全有序”的原则,开展在校参加课后服务师生的应急工作。学校周边地区和校园内发生或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时,立即启动本预案。二、课后服务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学校成立课后服务突发事件应急疏散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应急工作。组长:*副组长:*成员:班子

6、成员、各课后服务指导教师。职责:(1)全面负责课后服务突发事件应急工作,进行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参与课后服务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2)执行上级有关指示和命令,领导小组成员按其所在部门的职能、职责各负其责,认真做好应急工作;(3)接到预警时,负责对参与课后学生进行应急避险知识的强化宣传,组织在校师生安全有序疏散,突发事件发生时,按照分工和职责,迅速开展应急抢险和疏散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4)妥善做好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三、应急准备1.利用现有的宣传阵地和载体宣传应急知识,使在校参与课后服务的全体师生熟悉应急预案,掌握应急避险技能。2.领导小组成员按照职责分工做好

7、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制定安全保障措施,加强对重点部位、设施、路线等安全检查。3.在校园内显要位置张贴应急疏散路线图。4.明确各班级、各学生小组的具体负责人,熟知应急疏散路线和其他相关注意事项。四、课后服务期间各类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理程序(一)意外伤害事故1.强化平时教育,防患于未然。2.阻止学生在校园、马路等处乱跑、追逐等危险活动。3.组织学生外出实践活动,必须向校长请示、报告,并有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4.建立教师首问责任制,课后服务活动的组织者或首位发现突发事件的教师,为第一责任人。如发现学生身体受到意外伤害时,应立即报告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疏散指挥部,同时拨打120,及时送伤者到医院诊治。5.

8、如发生重大伤害事件,由应急办公室及时报告县教育局和相关部门。6.责任人及时通知受伤者的家长。7.各责任单位在学校善后工作组的指导下,妥善处理事故。(二)课后服务期间消防事故1.配备好必备的防火安全设施、设备,及时检查电器设备。2.发生火灾时,切断电源,迅速搬离危险品、易燃易爆物品,先用灭火器灭火;火势蔓延,立即向“119”消防指挥中心报警,并立即报告学区及县教育局。3.学校利用校园播音系统或钟声发出紧急集合信号,迅速开通全部安全通道,课后服务教师立即到班级指挥学生紧急疏散,及时将参与课后学生带至远离火源的安全地段。4.在消防车到来之前,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组织身体健康的教师利用灭火器械参加

9、扑救。消防车到来之后,校内人员积极配合专业消防人员扑救或做好辅助工作。5.配合消防部门,做好自救工作,要阻止学生救火。6.尽可能地保护好现场,做好涉及本案的有关证人证事记录。(三)课后服务期间食物中毒事件1.课后服务期间,师生出现不明病因的肚痛、胸闷、恶心、乏力、昏沉、呕吐、水泻等症状,各班主任、值日教师应马上报告校长。2.立即采取救护措施,迅速拨打110、120,与医院联系,及时诊治,并立即向教育局及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包括:时间、地点、中毒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等)。3.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师生名单,并查询他们的身体状况。4.根据事态发展情况,迅速与家长联系。5.如实汇报有

10、关情况,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诊治、调查、事故处理工作。6.课后服务期间,服务教师要严禁学生吃零食等或给学生发放食品。(四)课后服务期间突发传染性、流行性疾病1.做好课后服务期间传染性、流行性疾病的预防和公共卫生工作,宣传防治知识,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2.在课后服务的场所做好必要的消毒工作。对可能受到危害的该班学生和任课老师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3.坚决杜绝染病学生带病参加课后服务,必须由医院出具诊断证明已康复并不再存在传染危害后方准参加课后服务。(五)自然灾害1.宣传有关台风、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知识,增强在校师生防灾意识,提高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救本领。2.定期和不定期排查校园的房屋、电器设施

11、、消防安全设施、树木、窗户等安全方面的隐患,发现问题及时补救。3.接到上级指令或天气监测预报、预警信号,应立即停止服务假。通知家长来接学生回家。4.暴风、暴雨天气,要有秩序地组织学生安全返家,对低年级学生、幼儿园幼儿做好必要的护送工作。5.学校领导及全体教师在接到台风、暴雨信息时,随时待命,做好有关工作。发现灾情时,服务教师在下班前切断电源,检查和加固校内悬挂物等,关好活动场所门窗。(六)课后服务期间防外来暴力侵害事故。1.课后服务期间,锁好大门,任何人不得进入校园。2.学校内如发生不良分子行凶等暴力侵害时,应先制止侵害,立即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同时及时拨打110、120等电话请求援助。3.保护好事故现场,及时将事故信息上报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4.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置工作。本应急方案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