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设计的一些常识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3713559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场地设计的一些常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场地设计的一些常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场地设计的一些常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场地设计的一些常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场地设计的一些常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场地设计的一些常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场地设计的一些常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场地设计的一些常识知识要点第一章场地分析【知识要点】1 建筑退界一一用地红线、道路红线、蓝线、城市绿线、城市紫线;2防护距离一一古树名木、地下工程、高压线、卫生隔离;3防火间距一一多层、髙层;4. 日照间距一一日照间距系数;5. 日照分析一一太阳方位角、太阳髙度角;6. 防噪间距一筑物与噪声源之间;7 建筑髙度控制;8通视要求一一停车场、停车库岀入口;9现有地形一一标髙、地形髙差、坡度分类、坡度分析;10.边坡或挡土墙退让一一建筑物与边坡或档土墙的上缘、下缘的距离。自然条件第一节基本知识一. 自然条件1 地形条件地形条件的依据是地形图(或现状图)。地形指地表面起伏的状态(地貌)和位于地表面的所

2、有固定性物体(地物)的总 体,主要是采用等高线来表示地形。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 为等髙线间距,其疏密反映了地面坡度的缓与陡。根据坡度的大小,可将地形划 分为六种类型,地形坡度的分级标准及与建筑的关系见表11 O表1-1地形坡度分级标准及与建筑的关系类型坡度值 坡度度数 建筑区布置及设计基本特征平坡地3%以下001043基本上是平地,道路及房屋可自由布置,但须注意排 水缓坡地3%10% 10435043*建筑区车道可以纵横自由布置,不需要梯级,建筑 群布置不受地形的约束中坡地10旷25% 5043宀14002建筑区须设梯级,车道不宜垂直于等高线布置, 建筑群布置受到一定限制陡坡

3、地25%50% 14002 26034r建筑区车道须与等髙线成较小锐角布置,建 筑群布置与设计受到较大的限制急坡地50% 100% 260341 450李道须曲折盘旋而上,梯道须与等高线成斜角布 置,建筑设计需作特殊处理悬崖坡地100%以上450车道及梯道布置极困难,修建房屋工程费用大,一般 不适于作建筑用地注:摘自建筑设计资料集6(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进行地形坡度分析时,需要根据一定的坡度,求出等髙线间对应的长度d。等髙线截距d的计算公式为:d二h/iM式中d一与需要坡度相对应的等髙线截距(m);h等高距(m);i路线坡度(%);M所用地形图的比例尺分母数。在地形图中,用地物符号表示地物

4、(地表上自然形成或人工建造的各种固定性物 质),如房屋、道路.铁路、桥梁、河流、对应的等高线截距树林、农田和电 线等;用文字、数字等注记符号对地物或地貌加以说明,包括名称注记(如城镇. 工厂、山脉、河流和道路等的名称),说明注记(如路面材料、植被种类和河 流流向等)及数字注记(如髙程、房屋层数等)O2. 气候条件气候条件的依据是统计资料。几年来,应试时常涉及的是气象中的风向和日照。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一般用8个或16个方位来表示。可以根据风玫瑰图来 了解。在某鮎情况下,为了更清楚地表达某一地区不同季节的主导风向,还可分别绘制 出全年(实线围合的图形)、冬季(12月-2月)(细实线围合的图形

5、)或夏季(6 月-8月)(细虚线围合的图形)的风玫瑰图。日照是表示能直接见到太阳照射时间的量。太阳的辐射强度和日照率,随着纬度 和地区的不同而不同。太阳高度角是指直射与水平面的夹角。同一时间,纬度低, 太阳髙度角大;纬度髙,太阳髙度角小。太阳方位角是指直射水平投影和正南 方位的夹角,正南为0。,午前为负值。我国一年之,冬至日的太阳高度角最 小,夏至日的太阳髙度角最大。在计算日照间距时,以冬至日或大寒日的太阳 髙度角和方位角为准;而在同一时间,纬度低太阳髙度角大,纬度髙太阳髙度 角小。在建筑设计资料集1(第二版)中,根据建设场地的纬度值,可以 查得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数值,用于有关日照间距的实际

6、计算。3. 地质条件工程应质、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的依据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般包括以下三个 方面容:(1)场地岩土条件地层结构、地下水情况、地震、不良地质现象、地表水体等方面及其对工程的影 响。(2)场地岩土条件评价地基土的均匀性、地基土的承载力标准值、场地地震效应、对不良地质现象的评 价Q(3)结论与建议有无不良地质现象,是否适宜建筑,各地层承载力标准值取值,地下水类型和稳 定水位标髙、抗震设防烈度等级。建设条件、城市规划设计条件二、建设条件建设条件包括了区域环境条件和周围环境条件,前者是指场地在区域中的地理位 置和环境生态状况与环境公害的防治,后者包括下列容:1周围道路交通条件场地是否与城

7、市道路相邻或相接,周围的城市道路性质、等级和走向情况,人流、 车流的流量和流向。2 相邻场地的建设状况基地相邻场地的土地使用状况、布局模式、基本形态,以及场地各要素的具体处 理形式,是基地周围建设条件调研的第二个重要组成部分。场地要与城市形成良 好的协调关系,必须做到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3. 基地附近所具有的一些城市特殊元素场地周围已存在一些比较特殊的城市元素,比如城市公园、公共绿地、城市广场 或其他类型的自然或人文景观等,对场地设计会有一些特定的影响。4 现状建筑物现状建筑物的用途、质量、层数、结构形式和建造时间。5 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场地设施主要有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两大类。前者包

8、括商业与餐饮服务、文 教、金融办公等,后者是指基地现有的道路.广场、桥涵和给水、排水、供暖、 供电、电信和燃气等管线工程。6 现状绿化与植被基地中的现存植物是一种有利的资源,应尽可能地加以利用,特别是对场地中的 古树和名术,更应如此。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国稀有的 以及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或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7 文物古迹场地如有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文物存在,应注意保护。三、城市规划设计条件城市规划设计条件由当地的规划管理部门根据城市规划确定,是场地设计的前 提,必须遵守。在设计时应了解清楚,掌握以下这些规定。1 用地红线征地界线是由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划定的供土地使用者征用的

9、边界线,其围合的 面积是征地围。征地界线包括城市公共设施,如代征城市道路、公共绿地等。征地界线是土地使用 者征用土地,向国家缴纳土地使用费的依据。用地红线是指各类建筑工程项目用地的使用权属围的边界线,其围合的面积是用 地围。如果征地围无城市公共设驗用地,征地围即为用地围;征地围如有城市公 共设施用地,如城市道路用地或城市绿化用地,则扣除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后的 围就是用地围。2 道路红线道路红线是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边界线,一般由城市规 划行政主管部门在用地条件图中标明。道路红线总是成对出现,两条红线之间的 线性用地为城市道路用地,由城市市政和道路交通部门统设管理。3. 建筑控

10、制线建筑控制线(也称建筑红线、建筑线),是有关法规或详细规划确定的建筑物、 构筑物的基底位置不得超出的界线,是基地中允许建造建筑物的基线。实际上, 一般建筑控制线都会从道路红线后退一定距离,用来安排台阶.建筑基础、道 路、停车场、广场、绿化及地下管线和临时性建筑物、构筑物等设施。当基地 与其他场地毗邻时,建筑控制线可根据功能、防火、日照间距等要求,确定是 否后退用地红线。4. 城市绿线在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 912002、J 2172002)中,城市绿线是指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确定的各种城市绿地的边界线。用地位置不同,城市规划对该 地段的绿线要求不同,应按当地规划管理部门的要求执行。5.

11、 蓝线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按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长期保留的河道规划线。为保 证河网、水利规划实施和城市河道防洪墙安全以及防洪抢险运输要求,沿河道新 建建筑物应按.规定退让河道规划蓝线。6 城市紫线城市紫线是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围线,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 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围界线。7. 交通控制交通控制包括以下三方面:(1)基地交通出入口方位给定机动车出入口的方位、禁止机动车开口地段和主要人流出入口方位。(2)停车泊位数场地应配置的机动车停车车位数,包括室外停车场、室停车库。另外,还包括场 地应配置的自行车

12、车位数。(3)道路地块各级支路的位置、红线宽度、断面形式、控制点坐标和标高等。8. 建筑髙度(1)建筑限髙建筑限髙是指场地建筑物的最高髙度不得超过一定的控制髙度,这一控制髙度为 建筑物室外地坪至建筑物顶部女儿墙或檐口的髙度。(2)建筑层数建筑层数是指建筑物地面以上主体部分的层数O(3)住宅平均层数即场地所有住宅的平均层数。9. 容积率容积率是指场地地面以上的总建筑面积与场地用地总面积的比值,是一个无量纲 的数值。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屹)/场地用地总面积(m2)(1-2)10. 建筑密度建筑密度是指场地所有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占场地总用地面积的比例(%)o即: 建筑密度二建筑基底总面积(m2) /

13、场地总用地面积(m2) XI00%(1-3)式中,建筑基底总面积按建筑的底层总建筑面积计算。11. 绿地率是指场地绿化用地总面积占场地用地面积的比例。绿地率二绿化用地总面积(m2)/场地总用地面积(m2) X 100%(1-4)场地的绿地包括:公共绿地、专用绿地、防护绿地、宅旁绿地、道路红线的绿地 及其他用以绿化的用地等,但不包括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公共绿地面积的计算起止界线一般为:绿地边界距房屋墙脚15m;临城市道路 时算到道路红线;临场地道路时,有控制线的算到控制线;道路外侧有人行道 的算到人行道外线,否则算到道路路缘石外1.0“处;临围墙、院墙时算到墙 脚。但不应包含宅旁(宅间)绿地,

14、以及建筑标准日照.防火等间距或建筑四 周附属的零散、小块绿地。12. 建筑形态建筑形态控制主要针对文物保护地段、城市重点区段、风貌街区及特色街道附近 的场地,并根据用地功能特征、区位条件及环境景观状况等因素,提岀不同的 限制要求。建筑形态控制容有:建筑形体、艺术风格.群体组合、空间尺度. 建筑色彩、装饰小品等等。道路红线对场地建筑的限制第二节 规规定一、道路红线对场地建筑的限制A.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规定:4. 2. 1建筑物及附属设施不得突出道路红线和用地红线建造,不得突出的建筑突 出物为:地下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包括结构档土桩、挡土墙、地下室、地下室底板及 其基础

15、、化粪池等;一一地上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包括门廊、连廊、阳台.室外楼梯、台阶.坡道、 花池.围墙、平台.散水明沟、地下室进排风口、地下室出入口.集水井、采光 井等;一一基地连接城市的管线、隧道、天桥等市政公共设施外的其他设施。4. 2.2经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允许突出道路红线的建筑突出物应符 合下列规定:1在有人行道的路面上空:1) 2.50m以上允许突出建筑构件:凸窗、窗扇、窗罩、空调机位,突出的深度 不应大于0. 50m;2) 2.50m以上允许突出活动遮阳篷,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度减lm,并不 应大于3m;3) 3m以上允许突出雨篷、挑檐,突出的深度不应大于2m;4) 5ni以上允许突出雨篷.挑檐,突出的深度不宜大于3叽2在无人行道的路面上空:4m以上允许突出建筑构件:窗罩,空调机位,突出 深度不应大于0. 50m。3建筑突出物与建筑本身应有牢固的结合。4建筑物和建筑突出物均不得向道路上空直接排泄雨水、空调冷凝水及从其他设 施排出的废水。4. 2.3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用地红线围另行划定建筑控制线时,建筑物 的基底不应超岀建筑控制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