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场无害化处理制度范本(5篇)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3713533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鸡场无害化处理制度范本(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鸡场无害化处理制度范本(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鸡场无害化处理制度范本(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鸡场无害化处理制度范本(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鸡场无害化处理制度范本(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鸡场无害化处理制度范本(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鸡场无害化处理制度范本(5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鸡场无害化处理制度范本一、规模养殖场应严格按照动物无害化处理规程进行病害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二、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应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下进行。三、无害化措施以尽量减少损失,保护环境,不污染空气、土壤和水源为原则。四、无害化处理的方式一般为高温、深埋和销毁。五、采取深埋的无害化处理场所应在感染的饲养场内或附近,远离居民区、水源、泄洪区和交通要道。六、对污染的饲料、排泄物和杂物等物品,也应喷洒消毒剂后与尸体共同深埋。七、无法采取深埋方法处理时,采取焚烧处理。焚烧时应符合环境要求。鸡场无害化处理制度范本(二)为了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尽快彻底扑灭动物疫病,消灭

2、疫源,规范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工作,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根据_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特制定本制度:一、当养殖场的畜禽发生疫病死亡时,必须坚持五不原则。即不宰杀、不贩运、不买卖、不丢弃、不食用,进行彻底的无害化处理。二、养殖场根据养殖规模在场外修建了一个无害化处理室进行焚烧处理。三、当养殖场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除对病死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还应根据动物防疫主管部门_决定,对同群或染疫的动物进行扑杀,进行无害化处理。四、无害化处理过程必须在驻场兽医或上级防疫部门的监督下进行,并认真对无害化处理的畜禽数量、死因、体重及处理方法、时间等进行详细的记录、记载。五、无害化处理完后,必须彻底对其圈舍、

3、用具、道路等进行消毒,防止病原传播。六、掩埋地应设立明显的标志,当土开裂或下陷时,应及时填土,防止液体渗漏和野犬刨出动物尸体。七、在无害化处理过程中及疫病流行期间要注意个人防护,防止人畜共患病传染给人。安顺市吉泓农业生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_年_月鸡场无害化处理制度范本(三)为了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尽快彻底扑灭动物疫病,消灭疫源,规范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工作,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特制定本制度:一、当养殖场的畜禽发生疫病死亡时,必须坚持五不原则。即不宰杀、不贩运、不买卖、不丢弃、不食用,进行彻底的无害化处理。二、养殖场根据养殖规模在场外修

4、建了一个无害化处理室进行焚烧处理。三、当养殖场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除对病死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还应根据动物防疫主管部门的决定,对同群或染疫的动物进行扑杀,进行无害化处理。四、无害化处理过程必须在驻场兽医或上级防疫部门的监督下进行,并认真对无害化处理的畜禽数量、死因、体重及处理方法、时间等进行详细的记录、记载。五、无害化处理完后,必须彻底对其圈舍、用具、道路等进行消毒,防止病原传播。六、掩埋地应设立明显的标志,当土开裂或下陷时,应及时填土,防止液体渗漏和野犬刨出动物尸体。七、在无害化处理过程中及疫病流行期间要注意个人防护,防止人畜共患病传染给人。安顺市吉泓农业生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_年_月鸡场无害

5、化处理制度范本(四)一、发病动物、送至待宰圈后病死或死因不明的动物、经检疫确认为不可食用的动物产品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二、不得随意处置及出售、转运、加工病死或死因不明的动物。对死亡动物及发病动物不得随意进行解剖,由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所采取临时性的控制措施。三、对非动物疫病引起死亡的动物,应当在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所指导下进行处理;对病死但不能确定死亡原因的,应立即采样送至县级以上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尸体要在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所监督下进行深埋、化制、焚烧等无害化处理。四、在对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采样、诊断、流行病学调查、无害化处理等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个人防护和消毒工作。五、无害化处理按照病害

6、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规程(gb16548-_)的规定进行。六、对污染的饲料、排泄物等,应当喷洒消毒剂后与尸体一起进行无害化处理。七、定点屠宰场必须具备动物、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基本设备。实施集中焚烧、掩埋的,屠宰厂要配备专用车辆、包装容器及相关的消毒设施。八、对病死、死因不明动物及检疫不合格动物产品的各项处理,应按规定做好相关记录、归档等工作。鸡场无害化处理制度范本(五)一、发病动物、送至待宰圈后病死或死因不明的动物、经检疫确认为不可食用的动物产品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二、不得随意处置及出售、转运、加工病死或死因不明的动物。对死亡动物及发病动物不得随意进行解剖,由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所采取临时性

7、的控制措施。三、对非动物疫病引起死亡的动物,应当在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所指导下进行处理;对病死但不能确定死亡原因的,应立即采样送至县级以上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尸体要在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所监督下进行深埋、化制、焚烧等无害化处理。四、在对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采样、诊断、流行病学调查、无害化处理等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个人防护和消毒工作。五、无害化处理按照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规程(gb16548-_)的规定进行。六、对污染的饲料、排泄物等,应当喷洒消毒剂后与尸体一起进行无害化处理。七、定点屠宰场必须具备动物、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基本设备。实施集中焚烧、掩埋的,屠宰厂要配备专用车辆、包装容器及相关的消毒设施。八、对病死、死因不明动物及检疫不合格动物产品的各项处理,应按规定做好相关记录、归档等工作。第1页共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