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好老师 (2)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3710709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做一个好老师 (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做一个好老师 (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做一个好老师 (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做一个好老师 (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做一个好老师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做一个好老师 (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做一个好老师 当老师并非是我从小的梦想,倒是父母一直希望我当一个老师,工作稳定又有假期而且还受人尊重。大学毕业前的实习,我和班里很多同学一样去了学校实习。就是在这个阶段我的观念渐渐发生了转变,从原来的不想当老师到想要把老师作为自己终生的事业而非谋生的职业来做。这里我想谈的并非是我的观念如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是想就此引出如何当一名好老师的思考。 既然我选择了老师这个职业,我就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当好一个老师的问题。记得在培训期间一位老师曾说过,当一个好老师必须做到六点: 1学会学习 这里的学习既包括对人的研究,也包括对事的学习。老师从事的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果能善于观察、研究、思考,处理

2、好各种人际关系,那么相对来说,这个老师的工作就会做得得心应手些。 2学会分享 与学生分享知识,并且善于表达知识。同时也应该把自己好的学习方法拿出来与学生分享。学生在学校里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学习文化知识,老师不仅要“授之与鱼”,更应该“授之与渔”。 3学会宽容 我觉得这一点也是最难做到的。这里包含了对人对事的宽容。老师对优等生有偏爱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那么能不能分一点给后进生呢?或许这样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呢。老师在学校里也要注重自身的愉悦,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老师就像一个巨大的染缸,学生好比尚未着色的布料。投入了不同颜色的染缸中,染出来的布必定是不同的。 4学会选择 选择学习的对象,合作的对象

3、,处事的方法。我认为老师这个岗位是需要经验累积的。因此,作为年轻老师,就必须虚心谨慎地向老教师学习,同时要做一个有心人。 5学会合作 老师其实是处在一个巨大体中的一员,学会与学生、其父母以及其他任课老师的合作就会让我们的工作如鱼得水。 6学会创新 我认为这一点是尤其重要的。记得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老师的工作同样需要创新。要尝试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课堂。这样我们才不至于落后。 除了以上六点,好老师应该有着开阔的的胸怀,勇于接受各种批评与自我批评,充满爱心与责任感。做一个好老师很不容易,对于一个新老师来说更是认识肤浅。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思

4、考和探索,才有可能向之迈进一步。老师是一个受人尊重的职业,那么就让我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这一点,努力做一个好老师。在当今科学知识飞速发展的时代,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在自身素质修养方面,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要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指导教育的灯塔,是一位教师不断开拓创新、走向成功,成为专家型教师的必备素质。因此,我认为我们现在的教师首先应是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教师应有哪些教育的新理念呢? 一是教育的人文理念,即教育要以人为本,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作为我们教育的目的。 二是教育的感悟理念

5、,即我们的教学要摈弃陈旧的“灌输”的教学模式,代之以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等教学模式; 三是教育的创新念,它有二层含义,其一是我们教师要不断创新,运用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感知、感受、感悟知识创造条件;其二是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我们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是教育的开放理念,即我们教学要具有开放性。一方面,开放是创新的前提,我们教学要提倡争鸣,允许学生以批判性的思维对教材和教师的讲述提出质疑,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点,并予以激励;另一方面,我们教学不能沉没在故纸堆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世界、关注人类自身的发展。 其次要有强烈的责任感

6、.人民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每天在做着一件又一件平凡的事情,然而这些事情都连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更连着祖国的前途、民族的未来。我们教师要忠实地履行职责,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2004年12月,中宣部、教育部联合组织的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五位教师的模范事迹和今年2月中宣部、教育部和中共重庆市委联合组织的重庆开县抢险救灾、保护学生优秀教师群体报告团的先进事迹,都感人至深,发人深省。我看了他们的事迹后一直在思考,他们能那样做不是很好的证实了他们有强烈的责任感吗?他们真正是育人的模范,我们教师的楷模! 我们当代教师应有哪些责任呢?教育部部长周济认为至少面临三项责任: 一是岗位责任,

7、就是要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是教师职业的本质特征。 二是社会责任,人民群众把子女送到学校,就是把家庭美好的希望寄托给了学校,我们教师有责任把学生教好、保护好、培养好,有责任让家长放心满意,有责任促进教育公平,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三是国家责任,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要求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这个转化工作主要依靠教育来承担,这是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对民族、对未来所肩负的重要责任。 第三要有无私奉献的爱心 我们教育战线上的广大优秀教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师爱更多地温润在平凡的日子里。可谓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

8、范。就学生而言,我们都知道,所有的学生无论是智商高的还是智商低的,无论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家庭条件差的,无论是安静听话的还是调皮捣蛋的,都十分需要老师的关爱。教师的爱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烛光,是开启学生心灵窗户的钥匙。 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当今做好一名教师的基础。我们作为一个教师,跟其他专家不一样,需要各方面的知识,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的感召。孩子年龄越小,他们对教师的期望就越高,他就越把教师当成是百科全书。在他们眼里教师是无所不知的,如果教师是一问三不知,他们就非常失望。所以教师要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做一个知识渊博型的教师。如今是现代教育时代,我们要不断学习掌握现代教育

9、技术,成为能运用网络信息资源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文盲的定义是:现代文盲是不能识别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不能应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与管理的人。作为一名有现代教育意识的中学教师要与时俱进,掌握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以上是我个人认为做一名人民教师要能做到的几个方面,当然当好一名人民教师要做到的还很多很多,如要胸襟宽阔、为人真诚、乐于助人、具有合作精神、敢于挑战自我等等。我想只要我们能不断的、认真的去完善自我,用我们的一腔爱生、敬业的热情去做好教育工作,就能成这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我想,身为人民教师首先就以师德来规范自己,无德妄为师! 教师应该端庄大方,

10、并要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当然,一个教师的人格魅力才是最吸引学生的,这需要丰富的内涵和修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一蹴而就的。外在形象:不戴夸张首饰、不化浓妆、衣着干净整洁大方、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行为规范自己必须恪守。女老师不仅要有女性的温柔,还必须有男性的刚毅,才能同时得到男女生的信服。 做一名小学教师应该是自然、端庄、大方;衣着要整洁、朴素、大众化,色彩明快而不过份艳丽,也不能过份修饰、浓装艳抹,应以学生乐于接受而又不分散其注意力为准。还要注意自己的内在形象,即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所体现出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这是教师内在的文化底蕴和知识的积淀。 “优秀”是要通过许许多多艰苦的奋斗换来的形容词,

11、尤其是一名青年教师。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现如今,社会赋予老师的责任和要求也随着城市的不断进步而提高。总结一下为八字可以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重点,树立自己一名优秀的教师形象。教师应内有自觉能动和创造的主体意识,外有昂扬的精神面貌。 保罗韦地博士将“友善的态度”即爱学生,善待学生,放在了第一位。 日本一家报刊,对千名学生进行调查,有52.8% 的学生希望老师温和、可亲、具有爱心;而喜欢渊博知识型老师的只占31.1%。由此可见,在教师的素质中,师爱占了多么大的比重,有时,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因为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它可以使人精神愉快,给人以温暖和动力。爱,是每一位学生都希望得到的精神雨露。

12、如果教师用这种殷殷的师爱建立起师生间真挚的感情,就会收到神奇的教育实效。因此,一名优秀教师形象的核心是热爱学生。 教育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活动。但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内因的作用是教育取得成果的关键。师爱正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动力。爱犹如春雨,不管滋润了哪一位性格不同的学生的心田,都会产生巨大的效应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产生向上的力量,进而自厉进取。正因为如此,学生渴望爱的抚育,有时甚至超过对知识的最求。教师新形象的体现就是对学生的真挚、无私和自然的爱意的流露。 师爱,蕴含着对儿童少年,对教育事业的高度责任心,而高度的责任感又反映了教师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爱。教师从平时的教育实践中提高

13、工作的责任感,学会耐心细致地做小学生的知心朋友。今天教师的形象,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关注,去思考。因为,教育是与我们每个人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事业,而教师,是教育事业中的脊梁。 教师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职业,其对象是洋溢着活泼可爱的青少年儿童。因此新时期的教师要特别重视自我形象设计,确立崭新的教师职业形象,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学方法的改革应以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让其原意学、容易学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老师不仅要管“教”,更要管学”。教师要切身体验学生的苦与乐,那才是真正的优秀教师。如果要以内在的素质和外在的形象来衡量的话那也只有八个字来概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积累教育机

14、智给自己增值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越来越得到尊重,从原来的“家有三斗粮,不做孩儿王”和“臭老九”到现在的被美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足以说明社会和人民群众对教师的敬重与期待,因此,作为教师,应该从“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型,在教育工作中积累教育机智,不断使自己增值。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经常会遇到一些事先预料不到的情况,如何应对这些偶发事件,就显示了一位教师的教育机智。教师的教育机智,它包含了教师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也包含了教师对工作、对学生的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师德修养。这是教师的热情和智慧的统一。怎样才能获取教育机智而增值自己呢? (一)、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育机智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心理品质

15、,突出表现为对突发事件的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和灵活、机智、巧妙的处理。而这一切只有在沉着冷静的心理状态下才能产生。无论发生什么事,教师都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地调整原定的计划,灵活地处理好一切问题。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紧密结合。一位学者提出这样一个公式:成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可见心理素质的极端重要性,它是给自己增值的基础。 (二)、具有优秀的职业道德 教师对工作对学生的态度,不但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也直接影响教育机智的形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不热爱教育事业,不热爱不尊重学生,就不会形成教育机智。譬如点名表扬的方法非常可取,但点名批评可不能在众目睽睽之下,无论是教师、学生都一样;因为这样做会给他们的自尊心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只有从内心审处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才能产生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当时情景需要的教育机智。只有一生敬重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尽职尽责,千方百计做好每一件事情,这才是增值自己的关键。 (三)、遵循科学的教育规律 教育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有它自身的客观规律。只有学习和努力遵循教育规律,熟悉学生的身心和年龄特点,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真正的教育机智,不是教师灵机一动的产物,而是教师长期坚持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