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生语文现状分析及教法策略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3704335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学生语文现状分析及教法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农村学生语文现状分析及教法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农村学生语文现状分析及教法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学生语文现状分析及教法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学生语文现状分析及教法策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学生语文现状分析及教法初探房县野人谷初中 丁章军内容提要 当前农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轻视语文学科,致使语文成绩不理想甚至倒退。是什么原因呢?笔者进行了探讨,并对解决办法进行了初步尝试。关键词 农村学生语文现状分析及教法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素质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让学生学好语文,是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农村学生语文水平较低,常常让“教者费力,学者吃力”,双方都吃力不讨好,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学生自身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持久性。首先,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持久性是导致语文水

2、平低的主要原因,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成绩好,可大多数学生懒惰成性,不愿多动脑、动手、动口,没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即使老师不断鼓励甚至督促,也常常出现学生“一曝十寒”或者“偷工减料”自欺欺人的情况。其次,学生学习方法不当是语文水平低的又一重要原因,迄今为止,仍有部分学生学语文只盲目地学“课本,”课外阅读极少甚至没有,积累太少,不能见多识广,使课内外知识不能很好结合,语文科与其它学科不能有机融会贯通,语文与生活脱节,这种方法学语文,面对时代的进步,学生早已到了“捉襟见肘”的程度。再次,少数学生性格太胆小、内向,整天闷坐着,不愿参加各种活动,有的甚至可以整天坐着不说不动,更不必说上课答问,

3、沟通很是艰难,这样的学生语文能力自然就极不如人意。二、环境的影响,使学生失去了许多学语文的兴趣和机会。第一、地理条件限制,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教学设备差,使学生想看的看不到,想听的听不到,见少识少,没有条件和机会积累丰富的知识。第二、“电脑热、英语俏”的影响,使很多学生认为学好英语、电脑是求生的法宝,语文科也慢慢成了“豆芽科”。第三、学校少数教师“重理轻文”思想的影响,使得很多学生认为:语文一天、两天不学,甚至一月、半月不学都跟得上,语文在中考中即考不到高分,又考不到低分,对中考影响不大,因而,把学习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专研数、理、化上,轻视了语文学科的学习和日积月累。 第四、少数不负责的语文教师

4、教学马虎了事,得过且过,顺天悠,阅读成了对范文的解剖(而不是赏析),作文课成了对学生的惩罚(不是对生活的真情挥洒,而是围绕题目或话题的编撰),一节课下来意义不大,收获甚微,让学生失去了学语文的机会和兴趣。第五、经济意识的增强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少数学生及家长的“知识无用”的想法仍然存在,他们认为读书只是混张文凭,不如早出校门早挣钱。尽管如此,作为一名负责人的语文教师,我们没有理由放弃学生学语文的机会,没有任何理由不鼓励学生学好自己的母语。只要找准病源,对症下药,相信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一定会提高,语文水平一定会提高,“有志者,事竟成”。那么,怎样提高农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语文水平呢?我肤浅的认

5、识是做好以下几方面。一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魏书生说“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语文教师提高语文教学的前提条件,教师通过多种渠道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一旦产生了兴趣,就像冲破重重阻力进入空间轨道的飞行器,基本上可以靠惯性自行动转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呢?其一,加强教师自身语文水平和教学艺术的提高,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基础。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教师的不学无术”。一个教学效果优良的老师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知识丰富,语文教师只有做生活的有心人,做信息的采集者,不断吸收各种知识,引入知

6、识活水,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旁征博引,左右逢源,加强对学生的熏陶,诱使学生学好语文。其二,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比如:课本剧的表演,朗诵比赛、背诗歌比赛、成语接龙、对联搜集、谜语猜测、板报比赛等,让学生学会查找资料,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养成勤动脑、动手、动口的好习惯,在竞争中领略成功的喜悦,刺激学生学语文。其三,多表扬,多鼓励,多发现学生闪光点,为学生每一个优点喝彩,为学生每一个进步叫好,鼓励学生不断进步,不断前进,增强学生学语文的信心。其四,利用第二课堂时间让学生欣赏名家名篇、名段、甚至名歌词,让学生领悟其中丰富内涵,领会语言学科的博大精深,学生自然就会有深入学习的欲望。二是教给学生学习语

7、文的方法。与其绣了给人看,不如更把金针度与人。语文课程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与理科相比,语文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学语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没有时间的限制,地域的约束,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生活处处有语文,教好语文就得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学生学起来就轻松了。“积千累万,不如养成好的习惯,”因此,教师要不断鼓励并适当要求学生长期坚持利用工具书自学的习惯,长期坚持课外阅读的习惯,长期坚持多观察、多思考、多练笔、多积累的习惯,长期坚持诵读文章的习惯。只要学生坚持做到多听、多看、多说、多读、多写,具有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一定能提高农村学生语文的综合水平。语文学习的方法不只这些,教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农村学生的语文水平一定会大有改观。面对时代严峻的挑战,语文教学任重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会有更多的教师用自己更多更先进的方法,激发农村学生禁锢的热情,激活他们沉睡的潜能,开启他们幽闭的心智,放飞他们囚禁的情愫,使他们真正体会到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是色彩缤纷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