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3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3702400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3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3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3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3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3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3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3新人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3新人教版教学目标:一、知识能力: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3、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二、过程方法:通过自读自悟,发现问题,而后结合资料小组学习讨论交流,最后拓展延伸。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习惯。2、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师:同学们,我们地球分为五大洲四大洋,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学生回答)可是,五大洲是怎么形成的呢?现在,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了解吧!2、分学习小组学习课

2、文: (1)、自读课文,边读边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2)、小组内交流不懂的问题,再读课文,思考: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做了些什么? 3、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复述课文,并说说读了课文之后的感受。二、探究课文,领悟道理 1、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看看巴西大陆突出部分的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去的海岸线形状,是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惊人的吻合。2、反复读第5自然段,了解魏格纳的“假想”是什么,理解“大陆漂移”的意思;并联系上下文,体会魏格纳的这一假想是在反复地、仔细地端详地图上的一块块陆地和一条条海岸线的形状之后才得出来

3、的。3读第7自然段,要让学生理解,魏格纳发现了一个什么重要的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作者是如何推理的 中龙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中龙是爬行动物,不可能飞渡重洋。中龙当时是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的。所以,巴西和非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三、总结课堂,迁移升华 1、交流学习了课文,有什么感受和启示。围绕“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让学生体会到: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魏格纳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几个因素。2、学生可以继续交流查阅到的有关大陆漂移学说的其他资料。附送: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六单元测试题-小学四年级新课标人教版 班 级: 姓 名: 学

4、号:成 绩:一、看拼音写词语。bo li dio k gng din pn xun shn hng bo f hi xi ln du png hng zn tng hungrndw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X K b1.C om几( )乎 j j 画舫( ) fng fng战车千乘( )shngchng堤( )岸 d t 数( )不清 sh sh 同胞( )po bo三、把下列词句补充完整。1、气( )雄伟 神( )气( ) 久( )沙场 金( )辉( )2、本无价,皆有情。 一径竹阴,月笼纱。 树红树碧, 远近秋。 三面柳,一城山色。四、我会读下面的词语,并把搭配合适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5、关切的 石头 静静地 走过灿烂的 目光 猛烈地 躺着平稳的 情谊 沉着地 打击深厚的 阳光 匆匆地 应对五、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 远看长城,它像,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2.、十五的月亮像 一样高悬在天空。3.、小丽那红扑扑的脸蛋就像。六、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单:独立的,孤独的;项目种类多,结构不要复杂;记载事物的纸片;只,仅。 1、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重。(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2、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多么简单!()3、今晚折演出内容在节目单上写得明明白白。( ) 4、有了大家的关心,小青再也不感到孤单了。( )七、选词填空。平稳平衡1、走搭石时

6、,走得快才容易保持()。2、如果搭石不()走过的人就会跌落到水中。 希望期望 愿望1、那位青年正满情怀()地等待着他期待已久的好消息。2、儿子在家庭会上立下军令状表示决不辜负大家的()。3、维护和平是世界人民的共同( )。八、按课文原文填空。 1、送元二使安西 , 。 , 。2、进入秋天,天气 ,家乡的人们会根据 ,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 ,按照 的间隔,在小溪里 摆上一排,让人们从 ,这就是 。九、阅读。(一)阅读颐和园片段,回答问题。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jin)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

7、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sng)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li)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g)。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新 |课 | 标|第 |一| 网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玻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fng)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j )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tio),隐隐约

8、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墙和城里的白塔。 1、第一自然段写了长廊的和两个特点。 2、用“”画出文中每个自然段的过渡句。3、阅读第三自然段,这段话中,作者写了、的景物,最详细写的是,它的特点一是“静”,作者用“”来比喻它;二是“绿”,作者用“”来比喻它。4、理解文中画“”的句子。 (5分)(1)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这句运用的方法,突出长廊的特点。(2)一座八角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这个三层建筑是。作者抓住了和两个方面来写这个三层建筑。5、读完了颐和园片段,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一写(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作业。 昨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坐上太空船,在太

9、空里游玩。| 太空的景色美极了。向上看,天空不再是蓝色的,它变成了一幅幕布,上面缀满了闪闪发光的星星,竟像无数好奇的眼睛望着我。太阳红着大圆脸孤零零地停在左边,如同一团火球,放射出刺人的光芒。向太空的右方看,是地球的边缘,上面盖着一层淡蓝色的霞光,既像轻烟,又似薄雾。忽然,太空船机械失灵,从空中直往下坠落。我望着太空船里成百上千个按钮,不知按哪一个才好,一时手忙脚乱,急得大喊“救命啦”!|我从梦中惊醒过来,睁开眼睛一看,原来自己不是在太空船里,而是在床上,我舒了一口气,心还在扑扑地跳个不停,只见月光透过窗口照在桌子上,那里放着一本我昨天新买的科学幻想故事太空历险记。1、给短文选一个合适的标题写在上面的横线上。新 -课-标 -第- 一-网A、太空历险B、太空景色真美丽 C、梦游太空2、文章已经用“|”把短文分成了三部分,请你写出第二部分的段意。 。3、用“”画出第二自然段中的中心句。4、文中的比喻句“上面盖着一层淡蓝色的霞光,既像轻烟,又似薄雾”是把 比作 和 。5、第二自然段中,作者的观察顺序是从 到 ,再从 到 。十、写作。同学们,在你成长的道路上,一定得到过许多人的关心和帮助,比如精心呵护你的父母、教你学习知识的老师、遇到给你帮助和安慰的同学请认真想一想那些让你感动的事,请你以“谢谢你, ”为题,写一篇文章。字数在400字左右。 系列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