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儿童桡骨颈骨折的诊治共识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1.03KB
约5页
文档ID:513700826
儿童桡骨颈骨折的诊治共识_第1页
1/5

儿童桡骨颈骨折的诊治共识导读 对于儿童桡骨颈骨折的共识认为对于骨折倾斜角度在30°以内 的,选择通过保守治疗便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在儿童肘关节骨折中,桡骨颈骨折排在第三位在儿童时期的发 病率较高,约有5%〜10%,并且好发于4〜14岁,这是因为儿童发 育阶段,桡骨骺板与干骺端还没有完全闭合,此处较为薄弱,关节囊 和韧带的强度明显强于骺生长板肥大细胞层的强度,所以此处在受到 外伤暴力时容易发生桡骨颈骨折而脱位少见,受伤外力主要为传导暴力对于儿童桡骨颈的治疗,目前对于儿童桡骨颈骨折的共识认为对于骨折倾斜角度在 30°以内的,选择通过保守治疗便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而骨折成角范围在 30°-60°之间的治疗则是相对有争议性,对于通过儿童的后期自我塑性能力得到塑性矫正,可以接受的成角大小,现在仍 没有统一标准,但有一点目前可以明确的是,患儿年龄越小其后期自 我塑形能力就会越强多数学者认为在任何年龄阶段,对于成角小于 30°,移位小于 2mm 以内的骨折均是可接受的范围,而对于成角大于 60°的骨折不管在任何年龄阶段都是不能接受,需要手术治疗的我们对于手术的病人,一般分为分步操作:1、正骨手法复位:待患儿麻醉起效后,患肢常规消毒铺巾,所有患者均先予尝试手 法整复,在整复前仔细阅片明确骨折成角移位方向,先一手拇指于桡 骨头外侧进行触诊,准确找出移位的桡骨头位置,以此达到手摸心会。

一助手以双手握住上臂,术者一手握住前臂远端做持续拔伸牵引,以 另一手拇指按压桡骨头前外侧,剩余四指置于前臂近端尺侧,由尺侧 向桡侧推,以此增加肘关节桡侧间隙,同时按住桡骨头的拇指用力向 上、向内侧推挤,与此同时握住前臂的另一手轻缓地来回旋转前臂, 使骨折远端来回转动,从而使骨折复位当原先本可以触及的骨折远 端已消失,肱桡关系位置触诊恢复正常则说明骨折已经成功复位骨 折复位后,术者拇指仍按住桡骨头不松开,然后另一手将肘关节轻缓 地屈曲至90°如果整复时出现桡骨头翻转的情况,首先将肘关节置于 伸直内收位,术者先用拇指指尖将翻转的骨折块的上端(即桡骨头关 节面的内侧缘)向尺侧顶按进入肱桡关节间隙,然后再用拇指在骨折 块的下端(即桡骨头关节面的外侧缘)向内上方推按,使其复位2、弹性髓内钉复位固定(CIMP技术)术中透视,如闭合复位成功或使成角小于45°,直接使用桡骨弹性 髓内钉固定或者使用 CIMP 技术纠正残余成角后固定,具体操作步骤:术前根据 X 线片对桡骨髓腔最狭窄处的直径进行测量,所选髓内 钉直径应为桡骨髓腔最窄部位直径的2/3根据桡骨的生理弧度适当将 弹性髓内钉进行预弯;但如果需要行 CIMP 技术可以选择不对弹性髓 内钉进行预弯,因为弹性髓内钉本身的弹性有利于桡骨颈骨折复位。

进针点借助C臂机透视定位,桡骨远端骺板近侧大约2cm处为进 针点的位置,然后做一纵型皮肤切口,长度约1.0〜1.5cm,谨慎剥离, 避免对桡神经浅支以及邻近肌腱造成损伤,显露桡骨干骺端用开孔骨锥垂直于骨皮质插入,慢慢地旋转开孔骨锥进入骨皮质, 然后进入方向逐渐与桡骨长轴成45 度角,继续沿着此方向直至透过骨 皮质所开孔应该比所选的弹性髓内钉要略大(可再次使用 C 臂机透 视明确骨锥的位置以及所进深度,开孔时注意避免损伤骺板)将弹性髓内钉安装于插入器上并用杆状扳手拧紧,髓内钉上有一 条激光标记,注意将此标记与插入器的一段端保持齐平,因为这样可 以不在使用 C 臂机透视的情况下控制髓内钉的方向,避免反复的透视 弹性钉在插入髓腔时,髓内钉的顶端应该先与骨皮质呈垂直角度,待 插入后然后旋转 180 度,使髓内钉与髓腔保持平行,并顺着桡骨髓腔 轻轻将髓内钉敲打至骨折线位置下注意调整髓内钉使其弯头朝向桡 骨颈近侧骨折线保持肘关节内翻,以此使肱桡关节桡侧的间隙增大,轻轻敲打髓 内钉对其施加轻柔的轴向应力,以此解除骨折端的嵌插,然后再将髓 内钉旋转 180 度利用髓内钉的弯头来勾住移位的桡骨头以此实现复 位。

为避免发生皮肤激惹的情况,髓内钉的尾端露在骨皮质外的长度 最好不超过 5-6毫米,冲洗缝合切口3、克氏针撬拨复位(PKWL技术)在尝试手法闭合复位及 CIMP 技术失败,可予直接行 PKWL 技术 患者仰卧位,伸直肘关节,将前臂旋前使桡骨头移位突出最明显的部 分旋转到桡侧,此时其位于肘肌与伸肌总肌的表浅部位,在骨折处将 局部皮肤向远端牵拉,避免克氏针撬拨时皮肤张力过大选用直径 2.0mm 或 2.5mm 的平头克氏针逆行插入骨折端,当克氏针尖端触 及桡骨骨质,再调整角度使克氏针尖端置入骨折断端,透视确认克氏 针插入骨折断端,通过杠杆原理,将克氏针尾部抬起可同时使用手 法复位,术者拇指挤压近端骨折块的远端,由远端向近端挤压,将移 位、成角的桡骨颈骨折复位,如透视见移位的挠骨颈骨折尚未解剖复 位,但骨折成角已经小于45°,可配合弹性髓内钉CIMP技术协助复位 及固定,具体操作如上述4、 切开复位(取肘后外侧(Kocher)入路)患儿取仰卧位,患肢置于手术桌上,适当屈肘,前臂旋前有利于 避开桡神经深支,沿上臂外侧中线从肱骨夕卜上髁向近端1cm,向远端 沿肘肌方向达尺骨皮下缘,向两侧行全层厚度深筋膜皮瓣并翻开,辨 认并进入肘肌和尺侧腕屈肌间隙,为显露桡骨头将尺侧腕屈肌以及少 部分旋后肌从关节囊上剥离并牵向前方,把肘后肌牵向后方,沿尺骨 外侧副韧带前方及旋后肌脊前方 1cm 切开关节囊及环状韧带,显露桡 骨头及颈,于骨膜下剥离显露骨折端,清除断端卡压的组织,将骨折 端进行复位后,用两根克氏针从桡骨头的侧方斜行进入,穿过断端至 远折端固定,并将针尾留在切口外面以便于日后拔除,冲洗缝合伤口。

5、 术后即刻功能锻炼 在骨折复位固定后,嘱咐患儿可作腕关节和手指屈伸活动,并用力握拳和作肩关节功能锻炼,但是禁止作旋转活动,石膏固定 4 周左 右,予拍片后拆除石膏解除固定,并配合我院协定方(上肢洗伤方) 熏洗患肢肘关节,开始指导患儿进行肘关节屈伸功能及前臂旋转功能 锻炼结论:对于骨折成角大于30°的,不仅限于O' Brien口型,同样对于 O'Brie nM型都应该优先尝试手法整复,正骨手法在O'Brie n口型骨 折中更容易实施;正骨手法配合 Metaizeau 法可提高骨折复位效果, 尤其是O' Brien口型桡骨颈骨折,并且骨折并发症少,创伤小,但对 于成角过大的整复仍需要克氏针撬拨辅助版权声明:本站所注明来源为 "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 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 ,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