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第五中学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3700332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江津第五中学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重庆市江津第五中学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重庆市江津第五中学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重庆市江津第五中学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重庆市江津第五中学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庆市江津第五中学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江津第五中学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一、明确目标(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 (1)、区分真理和谬误。 (2)、说明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 (3)、阐释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 2、能力目标:能解析实例明确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自觉追求真理、不迷信权威和书本。(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2、如何理解“认识在循环往复中的前进和发展(三)学法指导:小组讨论法 探究法 点拨法二、课前预习案(一)教材助读 (1)真理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1.含义:真理是标志_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_的正确反映。2.基本属性: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_。

2、真理只有 个,真理面前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w.w.w.zxxk.c.o.m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 ,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2.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 来说的,都是主观与_、理论与_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方法论】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要正确对待真理和谬误。(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1.认识具有反复性。(1)从认识的_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2)从认识的_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

3、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2.认识具有无限性。原因: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_。作为认识主体的_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_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_的。追求真理是一个_的过程。3.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_或 。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实践中不断地向前发展。【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综合探究二:求真务实 与时俱进1.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依据: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统一的。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_和_相符合。与时俱进,就是我们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 ,把握

4、 ,富于 。因此, 、 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二)预习自测判断以下观点的正误(打“”或“”),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1)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2)真理和谬误二者有明确的界限,不容混淆,是完全对立的关系。“我的疑问”(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三、课堂探究案合作探究一观点:苹果掉到牛顿头上,砸出了牛顿经典力学;砸我头上可能我只是觉得味道还不错。思考:为什么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合作探究二辨析:(1)实用主义者詹姆士认为,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 (2)任何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因此任何真理都是相对存在的。四、我的

5、知识网络图五、课堂检测案1温家宝总理指出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指导2010年的各项工作,其中科学发展观属于( )意识 认识 真理 科学理论AB C D2下列关于真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B真理是人的思维结果C真理是对规律的反映 D真理是主观的3毛泽东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是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这句话表明( )A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B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C真理就是科学理论 D只要参加实践,就能获得真理 “我的收获”(反思静悟,体验成功) 六、训练案1.泰戈尔说:“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这说明( )A真理与谬

6、误相互区别 B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C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2.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统一表现在( )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界限是明确的 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与谬误是相互依存,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A B C D3.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体现的哲理是( )A创新是对既有理论的突破和抛弃 B认识在实践中多次反复而无限发展C意识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 D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4.2012年楼市“疯狂”,房价将继续上涨,房价将彻底崩盘,房价将深度调整,业内人士莫衷一是。这说明( )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7、 B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C真理和谬误的界限是不容混淆的D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会导致对同一个对象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5(2010黑龙江哈三中学段考试)罗马诗人卢克莱修曾说:“站在岸上看船在海上颠簸是一件乐事,站在一座堡垒的窗前看下面的战争和它的种种经过是一件乐事,但是没有一件乐事能与站在真理的高峰目睹下面谷中的错误、漂泊、迷雾和风雨相比拟的了。”这给人们的启示是( )A要不断地追求和探索真理 B追求终极真理是人生的乐事C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实际的反映 D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深化6暴力拆迁,极端对抗针对“拆迁”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国务院法制办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制定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8、(征求意见稿),拟取代原有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并于2010年1月29日正式公开征求民意。这说明( )A认识是实践的发展动力 B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唯一途径C认识是在反复中无限发展的 D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7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的这些特点告诉我们应该(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否定和推翻真理 在实践中改变和动摇真理A B C D非选择题材料一: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度,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于球面认识的不断深入,这

9、一定理的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材料二: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度。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度。由此,人们关于空间的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度”作为两千多年的真理也存在局限性,这说明什么?6.2预习自测:(1)错。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片面。理由:真理是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与客观对象不相符合的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

10、律的错误反映。在同一范围内,二者有明确的界限,不容混淆。二者相互依存。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该观点只看到了二者的对立而没有认识到二者的统一。课堂探究案合作探究一:1、 (1)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客观条件:具体的实践水平,特别是社会实践所达到的广度与深度的制约。主观条件:受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的限制。(2)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合作探究二(1)错。理由: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由于它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因此,对实践有重要的指导和

11、促进作用。在此意义上,真理是非常有用的。但是,有用的事物,即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东西,不一定是真理。该观点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2)对。理由: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都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有限认识,要随着客观事物和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承认真理和具体性和条件性就必然承认真理的相对性。但真理具有客观性,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必然承认真理的绝对性。任何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者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课堂检测案:DAB训练案:CBBDACA二、(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也会变成谬误。(2)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