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浙江考前地理复习新课标高考地理复习试题:专题卷03 地球运动规律 高考仿真卷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3699197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浙江考前地理复习新课标高考地理复习试题:专题卷03 地球运动规律 高考仿真卷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年浙江考前地理复习新课标高考地理复习试题:专题卷03 地球运动规律 高考仿真卷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年浙江考前地理复习新课标高考地理复习试题:专题卷03 地球运动规律 高考仿真卷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年浙江考前地理复习新课标高考地理复习试题:专题卷03 地球运动规律 高考仿真卷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年浙江考前地理复习新课标高考地理复习试题:专题卷03 地球运动规律 高考仿真卷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浙江考前地理复习新课标高考地理复习试题:专题卷03 地球运动规律 高考仿真卷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浙江考前地理复习新课标高考地理复习试题:专题卷03 地球运动规律 高考仿真卷 Word版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专题卷03 地球运动规律 高考仿真卷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5真题示范天津文综,1011)2015年某日出现了日食现象。在四幅日照图中,深色阴影为夜半球,浅色阴影为当时可观测到日食的地区范围。读下图,回答12题。1发生日食的这天,在上图所示四地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2在上图所示四地中,观测者正朝西南方向观测日食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 (2015真题示范安徽文综,3233)下图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

2、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为MJ/m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完成34题。3图中M日最接近()A春分日 B夏至日C秋分日 D冬至日4a、b两点太阳辐射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为()A太阳高度 B白昼长短C海陆位置 D天气状况 (2015真题示范上海地理,2829)下图为甲、乙两地某日从日出到日落太阳高度角日变化示意图,其中甲地位于北半球。5据图推测,乙地位于()A东半球赤道上 B东半球北回归线上C西半球赤道上 D西半球北回归线上6据图推测,该日应该是北半球的()A春分日 B夏至日C秋分日 D冬至日 (2015真题示范福建文综,1112)图2为某摄影爱好者在图1中广袤草原上拍摄的“日出”

3、美景。读图完成78题。7摄影爱好者拍摄“日出”美景的方向和北京时间分别是()A东南7月1日06时B东北7月1日06时C东北1月1日12时D东南1月1日12时8拍摄“日出”美景的地点是图1中的()A甲 B乙 C丙 D丁 (2015经典模拟辽宁五校)下列甲图为地震波典型时距曲线(表示地震时纵波和横波到达不同地震台站所需的时间)图,乙图为某次地震时,M、N、Q三地震台站测得不同的震中距,并以此为半径绘成大小不同的圆。读图完成911题。9关于图中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W1和W2两者皆无法通过地幔BW1造成的破坏最大CW1和W2可以在任何物质中传播D能通过地核的是W110若M台站测得纵波和横波时距差

4、为6分钟,则M台站的震中距最接近()A3 000 km B3 500 km C4 500 km D4 000 km11依据M、N、Q三地震台测得的震中距判断,此次地震震中位于()A B C D二、非选择题(共2大题,共56分)12 (2015经典模拟上海浦东)(26分)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图中的度数为经度,箭头表示地球公转方向。回答问题。(1)指出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2)说明该图所示日全球昼长的分布规律以及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3)比较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自转速度大小。(4)判断该图所示日北半球的节气以及这天过后上海白昼长短的变化情况。(5)计算此刻地球上

5、与甲地处于同一天的经度范围。13 (2015经典模拟浙江嘉兴)(30分)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 材料二酒泉深居内陆,有航天发射的诸多优势,“神舟”系列均在此成功发射。除酒泉、太原、西昌三大发射中心外,我国还在海南文昌建设第四个航天发射中心。 (1)请简述图中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2)写出图中甲、乙区域年日照时数范围,并分别分析原因。(3)分析文昌在航天发射方面的突出优势。高考仿真卷1A2.D第1题,该日晨昏线经过极点,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甲、乙、丙、丁四地中甲地与赤

6、道的纬度差最小,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A项正确。第2题,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交点上,就观测者而言,甲、乙、丙三地太阳均位于东南方向,丁地太阳位于西南方向,故D项正确。3B4.A第3题,如仅考虑纬度因素的影响,没有太阳辐射的区域即为出现极夜的区域。图中最左侧和最右侧日期时,6634N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图示为北半球,则该日为北半球冬至日。图中a点所对应的日期至b点对应的日期结束,北极点为极昼,说明图中a点对应的日期为北半球春分日,b点对应的日期为北半球秋分日,据此推知M日对应的日期为北半球夏至日,B项正确。第4题,据上题分析知,a、b两点对应的日期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全

7、球昼夜等长,B项错误;海陆位置因素据该图无法判断,C项错误;大气上界不存在天气状况的差异,D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a、b两点的纬度不同,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即春分日、秋分日时,两地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a点纬度较b点低,与b点相比,a点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太阳辐射量较多,故a、b两点太阳辐射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太阳高度,A项正确。5C6.B第5题,甲地位于北半球,此日甲地昼长为12小时16分,北半球处于夏半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乙地昼长恰好为12小时,乙地只能位于赤道上。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出现在北京时间24点,可计算出乙地经度为60W,乙地位于西半球。C正确。第6题,此日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6

8、634,且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可计算出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H90当地与直射点的纬度差90(0X)即X2326,故B正确。7D8.C第7题,由图示纬度可推知该地区在赤道附近,日出地方时在6时前后,结合经度可知该地区与北京时间的时差在6个小时左右,故而A、B项错误;若是拍摄月份为7月,日出方位应该为东北方向,若是1月,则日出方位为东南方向,D正确。第8题,根据等高线分析,图中甲、丁两地东侧地势较高,此时不能看见日出景观;乙地临近湖泊,不属于广袤草原;而丙地等高线稀疏,属于广袤草原,且东南侧视野广阔,是拍摄日出的最佳地点。故选C。9B10.C11.B第9题,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快,横波引

9、起地面左右摇晃破坏力大,纵波可以通过液体和固体,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传播同样的距离,W1用时长,说明其速度慢,应该为横波; W2用时短,说明其传播速度快,应该为纵波。B正确。第10题,根据图甲可知,在5 000 km距离时,纵波和横波时距差为6分钟,结合选择项可知,4 500 km最接近,C正确。第11题,依据M、N、Q三地震台测得的震中距判断,此次地震震中位于图乙三个圆的交汇处,即点,B正确。12【详细分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公转方向、晨昏线判读、时间和日期计算、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和计算等关于光照图的基本知识。答案(1)(0,120E)。(2)全球昼长相等,均为12小

10、时;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3)线速度从大到小依次是丁、乙、甲、丙;角速度四地相等。(4)春分;白昼变长。(5)60W0180(日界线)。13【详细分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年日照时数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增。第(2)题,从纬度、海拔、天气状况等方面分析年日照时数的长短。第(3)题,从文昌的纬度、海陆位置、海上运输等方面分析。 答案(1)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增。(2)3 600小时甲3 800小时。甲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中,该处海拔较高,空气稀薄,且深居内陆,周围为山地环绕,降水量极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2 400小时乙2 600小时。乙位于祁连山东南段,可受到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晴天偏少,日照时间较短。(3)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快,利于航天器发射,节省燃料;海上运输方便,可以运输大型火箭;四面环海,发射更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