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___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3697884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2___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课题2___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课题2___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课题2___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课题2___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题2___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2___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2 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宾县满井中学:王松玲【教学设计思路】由于在现阶段的教学条件下,原子这种微观粒子既看不见也摸不到,只能靠分析宏观现象去诱发学生想像,因此,这对于初学化学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借助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和一些关于微观粒子运动变化的动画或图片,这样,既能诱发学生想像,加强对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又能把抽象变为生动,增强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兴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2、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3、初步学会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

2、资料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象、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 3、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2、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重点】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排布。【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回顾:1.什么是分子? 2. 什么是原子? 3.分子与原子的区别: 4.用分子和原子知识解释化学变化的实质: 过渡启发: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在化学反应里不能再分。用其他

3、方法能不能再分呢?认真听题;思考并回答。由回忆旧知识引入课题,不仅巩固了旧知识,又体现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原子的结构。认真聆听老师讲解。一、原子的构成发挥想象,说说你对原子的最初认识,原子的外形可能是什么样的?教师点评,肯定学生。(观点同19世纪末前的科学家,如道尔顿。当时人们都认为原子不可分)。那原子是否像同学们想像的那样呢?阅读课本53页“原子的构成”这一部分的内容。1)原子由哪两部分构成?原子核由什么构成?2)质子、中子、电子的电性和电量怎样?播放动画(几个小粒子绕着一个大粒子作高速运动):根据动画,你能说出原子的构成吗?教师讲解:对,确实是这样。其中居于原子中

4、心的大粒子就是原子核,原子核带正电;小粒子就是电子,电子带负电,它们在原子核外的一定范围内作高速的运动。猜想:原子不能分。学生发挥想象说:1、原子可能是一个实心球体。2、原子可能像一个乒乓球。3、原子可能像一个樱桃。自主学习阅读课文思考问题观看原子构成的动画,小组交流后汇报。原子原来不是一个实心球,而是一个空心球,几个小粒子围绕着一个大粒子运动。但这些粒子是什么呢?培养学生善于想象的精神,体验探究学习过程。问题激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感知原子可以再分。引导学生正确表述原子的构成。原子核还能不能再分呢?播放(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图片:科学研究表明:原子核也不是简单的、

5、不可分割的,它由质子和中子两种粒子构成。科学研究还发现,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请学生找出不同种类原子的区别。屏显表2: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氢101碳666氧888钠111211氯1718171、不同种类的原子之间有哪些区别?2、同一原子的质子、中子、电子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3、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吗?再请学生根据表2来得出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的关系。根据原子的构成(由带电的质子、电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引导学生分析整个原子显不显电师生一起以碳原子为例,分析得出: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巩固练习: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弹

6、爆炸正是利用原子核裂变时产生的巨大能量,这说明原子核还能再分。观察表格分析思考原子中: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即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粒子构成。在碳原子中,6个质子和6个中子构成了原子核,6个电子在原子核外的一定范围的空间里作高速的运动。由于碳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带6个单位正电荷,而核外有6个电子,带6个单位负电荷,两者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让学生知道,科学知识都是通过科学研究得出的。培养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会从图表中得出有效信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7、力。通过实例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整个原子不显电性的认识。原子 , 原子核体积大小的比较【思考】电子在核外的空间里做高速的运动。它们会相互碰撞打架吗?电子在核外运动有没有可遵循的规律呢?引出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电子在核外是按照能量由低高,由里外分层排布的。离核最近的电子层为第一层,次之为第二层,依次类推为三、四、五、六、七层,离核最远的也叫最外层)出示图片我们可以用一个更简明的图形来表示原子的结构及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提问:如何把核外电子分层排布形象地表示出来?【思考】下列1-18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中(54页部分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上述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讨论问题:1、核外

8、电子总是先排哪一个电子层,请你举例说明。2、第二层最多可以排多少电子?3、最外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目是多少?巩固练习: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中按要求将质子数为12的镁原子和质子数为8的氧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画出来思考:分析下图三个不同区域中,各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和元素的分类有何关系?基础练习元素的分类四、课堂小结:让学生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与感悟。学生体会原子很小原子核更小阅读54页找出排布特点排布特点1:电子在核外是分层排布的认真聆听老师讲解识记歌诀观察思考问题比较和讨论,回答:总结排布特点2: 1、原子的第一层最多排2个电子。 2、第二层最多排8个电子。3、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只有1层

9、的不超过2个电子)。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总结元素的分类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 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发言:收获与感悟培养学生的分较能力。肯定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通过阅读分析、比较归纳的方法来学习有关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着手,自主归纳得出结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板书设计】 课题1:原子的结构一、原子的构成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二、核外电子的排布 1、电子层:电子经常出现的区域 2、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核外的电子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的现象 3、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 4、元素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