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中学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3695683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中学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XX中学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XX中学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XX中学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XX中学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中学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中学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中学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本实验室各类突发事故和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健全应急机制,有效地控制事态的发展,尽可能地减少伴随的灾害损失和伤害,将发生事故造成的灾害降低到最低限度,确保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证正常的工作秩序,维护实验室稳定。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发生于实验室内部的、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的、危害实验室员工健康以及社会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所有事件。主要包括:由于停电、火灾因素引起的实验室其他紧急事件。(1)有害有毒化学试剂的实验室污染事件;(2)实验室人员受到实验室内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侵害事件;(3)有毒有害化学试剂被泄漏出实验

2、室事件;(4)由于停电、爆炸、火灾因素引起的实验室其他紧急事件;(5)压力容器事故处理和救援;(6)火灾、地震和所有其他紧急状态。三.组织机构及职责(一)校长:XXX学校安全第一责任人(二)分管校长:XXX学校教学安全工作分管负责人(三)教务主任:XXX学校实验室管理工作分管负责人(四)教研组长:理、化、生教研组教科研工作负责人(五)实验室管理员:1、XXX物理实验室负责人2、XXX化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危险废弃物管理负责人3、XXX生物实验室负责人岗位职责:(1)组织制定安全保障规章制度;(2)保证安全保障规章制度有效实施;(3)组织中心员工的应急救援培训;(4)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

3、事故隐患;(5)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6)负责现场急救的指挥工作;(7)及时、准确报告安全事故。应急电话:火警:119匪警:I1.O医疗急救:120四.预防和管理(一)火灾爆炸1.加强易燃物和强氧化试剂的管理,燃物和强氧化试剂分开放置;2,进行加热或燃烧实验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3,使用易挥发的可燃物质,实验装置要严密不漏气,严禁在燃烧的火焰附近转移或添加易燃溶剂;4 .实验室内严禁吸烟;5 ,对实验室的灭火器材和消防栓定期检查、更换;6 实验结束离开实验室前,仔细检查各明火设备是否熄灭,电源是否关闭;7 .使用气体时,应严防气体发生器或导气管发生堵塞;8 ,对在反应过程中估

4、计会有爆炸危险的,则使用防护屏和护目镜。(二)化学中毒及泄漏1.购买有毒化学品必须先履行相关的审批手续,具备合适的存放地点,并有专人保管;9 一切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必要时戴上防毒口罩或防毒面具;10 .有毒药品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规定的限量使用;11 有毒的废物、废液必须经过处理后再排放;12 禁止在实验室内饮食或利用实验器具贮存食品,餐具不能带进实验室;13 手上如沾到药品,应用肥皂和冷水洗除,不宜用热水洗,也不可用有机溶剂洗手;14 皮肤上有破伤,不能接触有毒物质;15 实验室经常注意通风,即使在冬季,也适时通风。五.应急程序(一)实验室火灾应急处理1.发现火情,现

5、场工作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处理,防止火势蔓延并迅速报告;2,确定火灾发生的位置,判断出火灾发生的原因,如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物品、自燃物品等;3.明确火灾周围环境,判断出是否有重大危险源分布及是否会带来次生灾难发生;4明确救灾的基本方法,并采取相应措施,按照应急处置程序采用适当的消防器材进行扑救;包括木材、布料、纸张、橡胶以及塑料等的固体可燃材料的火灾,可采用水冷却法,但对资料、档案应使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剂灭火。易燃可燃液体、易燃气体和油脂类等化学药品火灾,使用大剂量泡沫灭火剂、干粉灭火剂将液体火灾扑灭。带电电气设备火灾,应切断电源后再灭火,因现场情况及其他原因,不能断电,需要带电

6、灭火时,应使用沙子或干粉灭火器,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或水。可燃金属,如镁、钠、钾及其合金等火灾,应用特殊的灭火剂,如干砂或干粉灭火器等来灭火。5 .依据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别、危害程度级别,划定危险区,对事故现场周边区域进行隔离和疏导;6 .视火情拨打“119”报警求救,并到明显位置引导消防车。(二)实验室爆炸应急处理1.实验室爆炸发生时,实验室负责人或安全员在其认为安全的情况下必须及时切断电源和管道阀门;7 .所有人员应听从临时召集人的安排,有组织的通过安全出口或用其他方法迅速撤离爆炸现场;8 .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安排抢救工作和人员安置工作。(三)实验室中毒应急处理实验中若感觉咽喉灼痛

7、、嘴唇脱色或发缙,胃部痉挛或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则可能是中毒所致。视中毒原因施以下述急救后,立即送医院治疗,不得延误。1.首先将中毒者转移到安全地带,解开领扣,使其呼吸通畅,让中毒者呼吸到新鲜空气;2,误服毒物中毒者,须立即引吐、洗胃及导泻,患者清醒而又合作,宜饮大量清水引吐,亦可用药物引吐。对引吐效果不好或昏迷者,应立即送医院用胃管洗胃。孕妇应慎用催吐救援;9 .重金属盐中毒者,喝一杯含有几克MgS04的水溶液,立即就医。不要服催吐药,以免引起危险或使病情复杂化。碑和汞化物中毒者,必须紧急就医;10 吸入刺激性气体中毒者,应立即将患者转移离开中毒现场,给予2%5%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吸氧。气

8、管痉挛者应酌情给解痉挛药物雾化吸入。应急人员一般应配置过滤式防毒面罩、防毒服装、防毒手套、防毒靴等。(四)实验室触电应急处理1.触电急救的原则是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生命。有人触电他人要切断电路,不能直接接触。平时要注意不要用湿手、物接触电插销,实验后应及时切断电源;2,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用手直接触及伤员。使伤者脱离电源方法:切断电源开关;若电源开关较远,可用干燥的木橇,竹竿等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或带电设备;可用几层干燥的衣服将手包住,或者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拉触电者的衣服,使其脱离电源;11 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视其神志是否清醒

9、,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如神志不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通畅,并于5秒时间间隔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膀,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12 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用人工肺复苏法正确抢救,并设法联系医院接替救治。(五)实验室化学灼伤应急处理1.强酸、强碱及其它一些化学物质,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作用,发生这些化学灼伤时,应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再分别用低浓度的(2%5%)弱碱(强酸引起的)、弱酸(强碱引起的)进行中和。处理后,再依据情况而定,作下一步处理。化学灼伤、碱灼伤:先用水洗,再用2%醋酸溶液洗;酸灼伤:先用大量水洗,再用NaHCo

10、3溶液洗;13 溅入眼内时,在现场立即就近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冲洗时,眼睛置于水龙头上方,水向上冲洗眼睛冲洗,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切不可因疼痛而紧闭眼睛。处理后,再送眼科医院治疗。(六)创伤临时急救1.烫伤:应涂上苦味酸和灌油;14 割伤:应以消毒酒精洗擦伤口,撒上止血粉或缠上创可贴。若为玻璃割伤,应注意清除玻璃硅。(七)乙块气瓶使用规定乙烘气瓶的漆色必须保持完好,不得任意涂改。乙焕气瓶在使用时必须装设专用减压器。回火防止器,工作前必须检查是否好用,否则禁止使用,开启时,操作者应站在阀门的侧后方,动作要轻缓。使用压力不超过0.05MPa输气流量不应超过1.5-2.O立方米/时瓶。使

11、用时要注意固定,防止倾倒,严禁卧入使用,对已卧入的乙烘瓶,不准直接开气使用,使用前必须先立牢静止十五分钟后,再接减压器使用,否则危险。禁止敲击,碰撞等粗暴行为。使用时乙怏气瓶不得靠近热源和电器设备。乙烘气瓶阀冻结时,严禁用火烘烤,可用10。C以下温水解冻。乙烘气瓶内气体严禁用尽,必须留有不低于规定的余压。使用状态下氧气瓶和乙烘瓶的安全距离是5米,乙烘距明火安全距离10米(高空作业时是与垂直地面处的平行距离)。不使用状态下,氧气瓶和乙烘瓶的安全距离为2米。存放的时候为分开存放(专库专用)。工作完毕,应将氧气瓶、乙烘气瓶的气阀关好。检查操作场地,确认无着火危险,方准离开。六.后置处置1.上报与部门

12、协调:当实验室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及时上报当地卫生管理部门,报告程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对于有毒有害化学试剂丢失的事件,立即上报公安部门,并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尽快查明下落;并与当地卫生部门配合协调,搞好相关区域的食品、饮水、环境卫生监督。对于实验室人员受到感染和侵害事件,积极与医疗部门协调,提供有关资料,尽早确诊,尽早治疗,把危害降低到最小。2 .善后与恢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完成后,工作重点应马上转向善后与恢复行动,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实验室正常秩序。3 .调查事故原因,追查责任人,对全员进行相关安全教育,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制定可行的整改方案。

13、XX中学实验室危化品危险源控制制度为保证实验室日常工作的安全,实验室应开展对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及实验室工作的安全检查,安全检查应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人员能力与健康状况、环境、设施和设备、物料、工作流程等的安全检查;实验室活动所有阶段可预见的危险源,如机械、电气、高低温、火灾爆炸、噪声、振动、呼吸危害、毒物、辐射、化学等危害;或与任务不直接相关的可预见的危险,如实验室突然停电停水,地震、水灾、台风等特殊状态下的安全。一、安全1、新进人员必须了解实验室安全卫生制度,必须了解灭火器的放置位置、使用方法及紧急情况时的逃生之路。2、实验室严禁吸烟,连接仪器的电线必须使用护套线或花线

14、。实验室不得随地吐痰、乱抛杂物,不得大声喧闹。3、实验室的设施、药品摆放要合理,易燃、易爆的化学药品不得放在靠近烘箱、水浴锅等有热源的位置。使用钢瓶,其位置必须固定,属可燃性气体则该实验室门上应有禁火标志。实验室内所用药品必须严格分类排放整齐,易燃、易爆、试剂必须限量、分散存放,专人妥善保管,没有防爆功能的冰箱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试剂。剧毒、贵重药品以及贵重金属制品必须存放在保险柜中,由二人保管。具体要求可见GB15603-1995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4、无论化学品的浓度高低,接触化学品后应清洗接触过的皮肤,离开实验室前宜洗手。5、操作实验室的仪器和设备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工作结束后应

15、全面检查室内水、电、煤气、门窗等,确保安全后方可离开。6、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起因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随便混合化学药品。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混合物在受热、摩擦或撞击时会发生爆炸。每使用一种新的化学药品之前必须了解该药品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毒性、安全使用方法以及出现危险时的处理方法。对于剧毒、易燃、易爆及毒性较大的化学药品的实验,必须有二位以上人员在场才可进行,并切实做好可能发生事故和危险的安全防范措施。严格做好剧毒危险品的领用、使用与登记保管。7、实验进程中必须有专人在场且必须集中精力,实验人员不得随意离开工作岗位,若需短时间(如半小时内)离开现场,则务必请其他工作人员暂代处理;遇到实验异常现象,必须及时采取必要措施,保证实验安全;遇到实验设备的异常现象,必须及时终止所进行的实验,作进一步的检查,消除隐患后才能继续做实验。凡确有必要通宵进行实验的,须由各项目负责人报实验室主任登记备案。实验过程中出现试剂喷洒、溅落在皮肤上,应立即进行清洗处理,尽快将受伤人员移至安全、通风处,并在现场设置警示标志直至事故得到妥善处理,防止事态扩大和蔓延,同时报告主管和部门主任采取进一步的处理,必要时就医。8、实验结束时必须及时关闭水、电、气等,并清洗仪器,保持桌面整洁,确保安全后方可离开。9、对于实验室三废的处理应根据环境保护暂行条例中的规定严格执行。9. 1严格按规定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