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368916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模式 和运营机制的内涵及实践框架材料汇编一、研究背景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的内涵及实践框架材料是基于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的总结性评估整顿出来的。本次总结性评估是对电大试点项目进行全面检查与评价,客观地鉴定试点项目获得的成果,要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理、以评促发展。评估目的是增进广播电视大学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确立教学模式、完善管理规范、提高教学质量, 使其在实现国内高等教育大众化、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化社会目的中发挥重要作用。规定通过试点进一步摸索总结电大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增进电大向建设现代远程教育

2、开放大学方向发展。试点是要摸索、总结出电大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把试点对电大发展的作用和效果作为核心指标。评估核心是检查广播电视大学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应用性高等专门人才培养模式与否已基本形成。评估重点: 即在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 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框架及相应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的改革和建设的成果。与中期评估相比,评估观测点有了进一步的深化:从对试点的结识到试点对电大总体发展的增进; 从试点教学条件的创立到条件的完善和应用; 从试点规章制度建立到实行状况检测和经验推广; 从教学、管理形式的变化到教学与管理模式的确立; 从注重质量保证措施到试点教育最后质量和效果的核查。二、核心概念的内

3、涵描述和理论框架(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基本框架和实践模型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引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的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行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教学内容和课程管理和评估制度教学方式和措施人才培养模式=目的+过程与方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l 明确的培养目的和规格l 实现该目的和规格的教育过程l 实行该过程的管理和评估制度l 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措施和手段在此基本上,各试点单位根据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思想、理论和特点,为培养面向基层应用型的专门人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种媒体资源,结合本地特点创设出能发挥学

4、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学习方式,通过办学系统对学习过程提供有效的支持服务和管理,使学生达到培养目的的规定,对此培养过程所总结的具有指引意义的经验,就应当是适合本地的实践模型。(以上摘自任为民在总结性评估网上培训会上的发言)2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现代开放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使教育对象达到拟定的培养目的和质量规格规定,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和多种媒体,对远程教育系统及要素进行优化设计,形成的以学生个体化自主学习为主的创新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方式。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重要表目前五个方面: 第一、建设适应成人在职学习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第

5、二、建立“天地网结合、三级平台互动”的传播系统和应用环境。第三、构建导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第四、形成贯穿教学全过程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增进学生保持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第五、完善远程开放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根据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高档专门人才的客观需求,在对的的教育思想(涉及国家拟定的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 的指引下, 对学校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的进行恰当的定位; 根据培养目的, 设计培养规格;根据培养目的与培养规格制定培养方案; 根据培养目的、培养规格与培养方案选择培养途径并予以实行。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后所反映出来的培养成果(人才

6、培养的类型、规格、质量等) , 反馈到社会, 接受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外显特性的评价,即学校向社会输送的毕业生群体与否适应本地区社会、经济、科技、文化以及教育发展的需要; 反馈到学校自身,接受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 即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群体的人才培养质量与否符合学校的专业培养目的的定位;并且,人才培养成果还必须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予以评价。当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后所反映出来的培养成果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 或者滞后于社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时, 学校必须对人才的培养目的、培养规格与培养方案、培养途径进行调节。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层次第一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即全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是学校

7、总体积极适应社会的体现。在国家的经济体制、科学技术体制进行重大变革或者教育思想观念与教育体制进行重大变革的时候,高等学校为了适应这种重大的变革, 进行全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它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一方面优化学校的专业总体构造,并对每一种专业, 涉及增设的专业、合并后的专业重新定位其培养目的、设计其培养规格、制定其培养方案、选择其培养途径。第二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是专业整体适应社会的体现。当专业的人才培养成果(毕业生的质量,涉及类型与规格,知识、能力、素质构造)反馈给社会,社会觉得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外显特性) 不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不太符合时代发展

8、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时候,学校应当以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类型、规格规定为参照基准,对专业的培养目的、培养规格进行调节,进而根据培养目的与培养规格,调节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 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符合时代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第三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重要是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的改革,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局部适应社会的体现。当某一专业的人才培养成果用原先定位的培养目的予以评价时, 学校觉得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内部质量特性) 不能较好地符合学校的定位和专业的培养目的时,应当以学校的定位和拟定的专业培养目的、培养规格为参照基准, 对该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进行调节,使之更好

9、地符合学校定位与专业培养目的、培养规格的规定, 即更好地与培养目的、培养规格相协调。(摘自曾冬梅等从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二)教学模式1.教学模式的内涵和外延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引下, 环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 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内涵:特定的教学理念参照性的教学环境和活动构造+相匹配的教学方略外延: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教学实践2从不同角度理解和解释教学模式n 从设计和组织教学的角度按照不同教学目的设计的操作系统n 从实行教学的角度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措施n 从教与学的角度规定了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活动3电大教学模式

10、的演进u 统一入学考试 + 班级教学+广播电视授课u 免试入学 + “不组班教学” +(卫星电视授课和VI广播)u 入学测试自主学习(卫星电视网+电信网+计算机网)(协作学习和集中辅导)教学模式的几种概括:n 以课程为单元组织教学模式n “滚动式”教学模式n 小构成员资源互补学习:知识和智能的互补、学习条件互补(贵州)n 小组协作学习模式:案例分析、专项讨论、大作业、实践教学、网上学习(江西)n 教学导学-助学自学模式(辽宁)+互学(新疆)n 学时配给模式:13收视、13辅导、13自主(四川)n 五导与五助模式:导观念、学习技术、筹划、内容、措施;助学习环境、资源、解惑、互动交流、社会实践(湖

11、北)n 自主学习模式:时间安排、措施指引、内容分析、媒体使用,涉及预习、自学材料、网上辅导、网上自测、作业、课件使用、调查研究(沈阳)n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n 以自主学习系统为特性、多种教学媒体和辅导手段综合应用的教学模式 n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性学习n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西安交大)n 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教与学的主体模式(中心都市)n 以卫星电视、音像媒体为主,计算机及网络为辅的教与学的模式(地市如下)n 以双向视频和视频直播系统为基本的远程课堂模式(贵州、广西、新疆)(摘自孙绿怡副校长的教学模式浅释和有关试点电大研究成果)5如何改革并构建教学模式1)确立教学理念n 提

12、高教学境界:远程教学 开放学习n 调节教学关系:教师中心 学生中心n 更新设计思路:系统论 关系论2)创设教学环境n 教学环境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动态组合n 信息 知识 智慧, 智慧是什么n 优质教学资源与网络课程3) 强化教学活动构造n 活动的前提“自主” 独立与协作n 自主的精髓“体验” 知、情、意、行的亲历n 构造的核心“互动” 消除误解、支持服务4)设计教学方略n 方略的作用:消除“教”与“学”之间的“对立性”n 教学方略:问题型、案例型、实践型、探究型、协作型、个别化型n 方略共用原则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教学模式的框架要素n 网络环境 前提n 自主互动 核心n 合伙探究 互补

13、n 适时指引 核心n 有效控制 保证n 阶段评价必要6教学模式构建的完善与优化n 加强理论性归纳与演绎n 提高综合性过程与主导n 突出简要性本质与形式n 坚持应用性操作与移植(摘自徐皓有关教学模式改革的若干结识和思考)(三)教学管理模式教学管理模式是根据教学管理思想和规律形成的教学管理过程比较稳固的管理程序及其措施的方略体系。教学管理模式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学管理模式,是基于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引,根据教育教学规律,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适应个别化自主学习方式的具有现代化和网络化特性,基于多级的系统管理运营,同一的教学质量原则,

14、资源建设的整合与共享,提供多功能学习支持服务,教学全过程质量监控的教学管理模式。教学管理模式要解决好三个关系:l 开放教育一定要有可控系统l 要适应成人的特点,在管理上要有灵活性l 管理是服务,要加强服务观念,要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她们的积极作用,强调服务的同步,不能放松了检查和监督。(摘自任为民在总结性评估网上培训会上的发言)(四)运营机制高等教育的运营机制是指高等教育系统的各个构成要素之间、以及与高等教育系统运营密切有关的其她社会经济因素之间互相联系和互相作用的工作方式。这种互相联系和作用的方式影响着高等教育系统各构成要素之间的构造及其功能的发挥。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机制,是

15、指高校在较长时期内,在不断发展、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工作运营的原理、方略、程序与制度等。三、省级电大研究成果摘编(摘自李力试论教学模式的内涵发掘与理论创新)(一)上海电大在远程开放教育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以培养可以适应社会需求并能积极发展的合格当班人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3”教学模式:根据教学模式内涵和构建的理论规定,上海电大的教学模式具体表述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学习者自主学习为中心、教育者引导学习为前提、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和手段支助学习为基本的导学自学-助学三维互动教学模式”,简称为“导学-自学-助学”教学模式、 “3L教学模式”或“三学模式”。(二)山西电大导学群是山西电大根据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规律与特点,在中期评估中创立的一种立体式、全方位的为开放教育学生提供完善学习支持服务的教学与管理模式。导学群是由“一种中心、二个枢纽、四大功能、六位一体”构成的一种有机联系的整体系统构造。一种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二个枢纽导学主任和导学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