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风扇的模拟控制系统的设计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3687086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风扇的模拟控制系统的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电风扇的模拟控制系统的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电风扇的模拟控制系统的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电风扇的模拟控制系统的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电风扇的模拟控制系统的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风扇的模拟控制系统的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风扇的模拟控制系统的设计(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书课题名称:电风扇模拟控制系统设计姓 名:学 号:院 系:专 业:指导教师:时 间:设计项目成绩评定表一、设计任务及要求:1、设计任务:设计一个电风扇模拟控制系统。2、要求:1、用四位数码管实时显示电风扇的工作状态。2、设计一个“定时”键,用于定时时间长短设置。3、设置一个“摇头”键用于控制电机摇头。4、设计过热检测与保护电路。指导教师签名:年 月 日二、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签名:年 月日三、成绩评定:指导教师签名:年 月日四、系部意见:系部盖章:年 月日设计报告书目录、设计目的1二、设计思路1三、设计过程13.1、系统方案论证13.2、系统硬件设计电路图23.3系统软件设

2、计8四、系统调试与结果9五、主要元器件与设备9六、课程设计体会与建议96.1、设计体会106.2、设计建议10七、参考文献11一、设计目的1、熟悉集成电路的引脚安排。2、掌握芯片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3、了解面包板结构及其接线方法。4、了解电风扇的组成及工作原理。5、熟悉电风扇那的设计与制作。二、设计思路1、设计系统硬件电路。2、设计系统复位电路和时钟电路。3、设计单片机电源电路。4、系统软件的设计。三、设计过程3.1、系统方案论证本设计采用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件,系统框图如图2所示图1电风扇模拟控制系统框图其工作原理为:1. 初始加电时,电风扇不加电,四位数码显示器不显示,只有按

3、下“自然 风”、“常风”和“睡眠风”任一按键,电风扇开始工作。同时,定时器只要不 进行新的时间设置,电路就将按系统默认控制负载定时工作的时间方式自动开始 运行。2. 电路允许用户随时通过按键开关自行输入设置新的定时时间参数,其范 围可在1分钟至990秒之间任意设置。3. 在进行时间参数设置和整个定时过程中,系统采用四位数码管显示,最 高位显示风类,后三位显示定时时间,做“百位、十位、个位”的倒计时显示, 同时用数码管上小数点的同步闪亮作为秒显示,显示直观、准确。4. 在整个定时状态下,电路具有允许用户随时自行选择使用“自然风”状 态,也可选择使用“常风”和“睡眠风”状态。5. 过热检测与保护电

4、路不用传感器,用信号源产生的正弦信号代替传感器 “感应”出的信号,若信号幅度大于10mV,则电机停止转动。6. 按下“摇头”键,“摇头”电机先正转30ms,再反转30ms,如此往复。 32、系统硬件设计电路图该系统已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由电源电路,时钟电路,复位电路, 显示电路,键盘,电机组成。图 2是系统硬件电路图。til丄图2系统硬件电路3.2.1系统复位电路和时钟电路复位电路:首先形成单片机最小系统,在89C51单片机芯片XTAL1、XTAL2加入时钟 电路,RST加入复位电路,EA加入高电平。89C51的复位是由外部的复位电路来实现的。复位电路分为上电复位和手动 复位,我们采用

5、的是上电+手动复位,正常工作时按下S1键,9脚变成高电平, 单片机复位,按键松开,通过电容放电,9脚回到低电平。采用的是12MHZ晶 振,所以 C=10uf,Rl=8.2K,R2=200Q。如图 3时钟电路:89C51单片机的时钟信号通常有两种方式产生:一是内部时钟方式,二是外 部时钟方式。采用内部时钟方式:89C51单片机各功能的运行都是时钟控制信号 为基准,有条不紊的工作。因此,时钟频率直接影响单片机的速度,始终电路的 质量也直接影响单片机系统的稳定性。89C51内部有一个用于构成振荡器的高增 益反相放大器,该高增益反相放大器的输入端为芯片引进XTAL1,输出端为引脚 XTAL2。这两个引

6、脚跨接石英晶体振荡器(简称晶振)和微调电容,就构成一个 稳定的自激振荡器,如图4时钟电路所示,是89C51内部时钟方式的振荡器电 路。电路中的电容C1、C2典型值通常选择30pF,对外接电容虽然没有严格要 求,但电容的大小会影响振荡器频率的咼低。振荡器稳定性和起振的快速性。晶 振的频率越高,则系统的时钟频率也就越高,单片机的运行速度也越快,此次实 验我们选择的晶振是12MHZ晶振。晶振为12MHZ时的机器周期的计算:一机器周期=12个振荡周期,1个振荡周期T=1/f,时钟频率f=1/T,一机器周期= 1/Tx12,若晶振=12MHZ,一机器周期= 1/12x12=1uS外部时钟方式时把外部已有

7、的时钟信号引入到单片机内,此方式常用与多片18aXTAL1989C51单片机同时工作,以便于各单片机的同步。30pfT1图4时钟电路3.2.2 AT89C51单片机电源电路电路主要分为:变压、整流、滤波、稳压四个部分。电流进入电路,通过 一个220V变9V的电源变压器把220V的交流电压变为9V的交流电压,然后通 过整流器把9V交流,功率为15W左右。变压器次级线圈输出的9V交流电压经 过全桥QD2进行全波整流,C19滤波,7805稳压后,输出稳定的+5V直流工作 电压。如图5图5电源电路3.2.3 稳压芯片7805稳压芯片7805系列为3端正稳压电路,TO-220封装,能提供多种固定的输出电

8、压,应用范围广。内含过流、过热和过载保 护电路。带散热片时,输出电流可达1A。虽然是固定稳压电 路,但使用外接元件,可获得不同的电压和 电流。外形图及引脚排列如图6所示。TO-220GND1. tn put12. GND3. Output图6稳压芯片7805它的主要特点:输出电流可达1A输出电压有:5V过热保护短路保护输出晶体管SOA保护功能框图如图7所示。图7稳压芯片7805内部结构图32.4 集成块74LS245功能74LS245是我们常用的芯片,用来驱动led或者其他的设备,它是8路同相 三态双向总线收发器,可双向传输数据。74LS245还具有双向三态功能,既可以输出,也可以输入数据。当

9、89C51单片机的P0口总线负载达到或超过P0最大负载能力时,必须接入74LS245等总线驱动器。当片选端CE低电平有效时,DIR二“0”,信号由B向A传输;(接收)DIR二“1”,信号由A向B传输;(发送)当CE为高电平时,A、B均为高阻 态。由于P2口始终输出地址的高8位,接口时74LS245的三态控制端1G /1G和 2G/2G接地,P2口与驱动器输入线对应相连。P0口与74LS245输入端相连,/E 端接地,保证数据现畅通。89C51的RD和/PSEN相与后接DIR,使得RD且PSEF /PSEN有效时,74LS245输入(P0. i-Di),其它时间处于输出(P0. i-Di)。32

10、5集成块74LS06功能74LS06器件包含6路反相缓冲器/驱动器,带有高压集电极开路输出,可连 接高电平电路的接口(如MOS),可驱动高强度电流负载,当然也可以充当反相 缓冲器用于驱动TTL输入。74LS06的额定输出电压为30 V,74LS06的最大吸 取电流为40mA。74LS06兼容大多数TTL电路。74LS06的输入是二极管钳位式,可以把传 输产生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大大简化了电路的设计。74LS06典型功耗为175 mW,平均传输延迟时间为8ns。六高压输出反相缓冲器/驱动器(OC, 30V)简要说明:7406为集电极开路输出的六组反相驱动器,其主要电特性的典型 值如下:10ns

11、15ns 155mw引出端符号:1A6A输入端1Y6Y输出端 极限值:电源电压7V,输入电压5.5V,输出截止态电压30V 工作环境温度7406 070C存储温度-65150C如下图3.2.6 LED显示电路根据设计要求并综合各方面因素,可以采用AT89C51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 用动态扫描法实现LED数字显示,驱动信号用单片机的定时器完成,显示电路 如下图8所示。图8 led显示电路图3.2.7直流电机原理直流电机是一种能实现机电能量转换的电磁装置,它能使绕组在气隙磁场中 旋转感生出交流电动势,并依靠换向装置,将此交流电变为直流电。其产生交流 电的物理根源在于,电机中存在磁场和与之有相对运动

12、的电路,即气隙磁场和绕 组。旋转绕组和静止气隙磁场相互作用的关系可通过电磁感应定律和电磁力定律 来分析。3.3系统软件设计3. 3.1占空比技术在一串理想的脉冲序列中(如方波),正脉冲的持续时间与脉冲总周期的比 值。例如:脉冲宽度lys,信号周期4ys的脉冲序列占空比为0.25。在一段连续工 作时间内脉冲占用的时间与总时间的比值。在CVSD调制(continuously variable slope delta modulation)中,比特“ 1的平均比例。在周期型的现象中,现象发 生的时间与总时间的比。占空比是高电平所占周期时间与整个周期时间的比值。 如图9T占空比二t.T图9占空比3.3

13、.2程序框图如图10,程序见附件2、可预置时间的定时电路,并进行组装和调试。当输人1Hz的时钟脉冲信 号时,要求电路能进行减计时,当减计时到零时,能输出低电平有效的 定时时间到信号。3、调试报警电路。4、定时抢答器的联调,注意各部分电路之间的时序配合关系。然后检查电 路各部分的功能,使其满足设计要求。五、主要元器件与设备单片机AT89C511片集成电路 整流桥一1只,三端稳压块一1。电 阻 20002 只,8.2KQ1 只,5.1kQ4 只,10001 只, 47004 只。电 容 极性10uF1只,100 uF2只0.1 uF1只非极性30 pF1只。三极管 3DG121只,85501只其

14、它发光二极管一1只,共阴极显示器一3只,晶振12M,按钮一5只。六、课程设计体会与建议6.1、设计体会本设计报告主要介绍了用单片机实现的模拟电风扇的设计方法。系统介绍了 该电路的硬件构成和软件工作过程,系统以AT89C51为核心,主要采用中断控 制系统,结合所学的单片机的知识,实现系统的功能要求。设计中很好的使软、 硬件相结合,基本上达到了设计的要求。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对单片机及其 附属电路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课本上的知识有了近一步的掌握,也深刻明白了自 己的不足。完成本次课程设计的过程,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经历了兴奋、自信、失 落、奋发、所悟、完成几个过程。课程设计时,仔细阅读设计的题目

15、和要求,以 为没什么困难的,所用的知识书上都有。可是当我动手开始做的时候,才发现其 中的算法,设计是那么繁琐。经过一天的努力,毫无结果。失落的心情油然而生。 于是,再到图书馆和网上查找资料,在经过借鉴很多类似的资料,文献后,总算 是有点眉目了。埋头苦干的过程是痛苦的,尤其是在思考算法和程序框架时,迷 茫,烦躁,特别是当苦思出来一个结果,又被自己推翻,心痛的无法言绘,在这 不断循环中,终于最后完善了程序。其中的煎熬是很痛苦的,深刻明白攻克自己“未知领域”的困难。但当课程设计完成时,那感觉是甜蜜的,没有耕耘,哪来 得收获的喜悦,不懂付出怎么能知道回报的快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付出才 会有回报,就在这样的痛与快乐的交换中,我学到了知识,学到了做人的道理。这次的课程设计,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