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应具备的态度与意识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3686896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者应具备的态度与意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管理者应具备的态度与意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管理者应具备的态度与意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管理者应具备的态度与意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管理者应具备的态度与意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者应具备的态度与意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者应具备的态度与意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者应具备的态度与意识“内化态度(Internalization Attitude ):是在思想观点上与他 人的思想观点相一致,自己所认同的新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 信念,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态度体系。这种态度是持久 的,并且成为自己人格的一局部。” 内化态度就是主动承受外部思想来改造自我的意愿。一、责任V.S权力者的权利下属的支持,在有些团队中,似乎有一种不合情理的思 想,有的人认为“管理者”是一个职位,可以“管”很多人,职位 说明书描述的越详尽,“管”的就越细致,因而,有时管理者是独 断专行的、不承受意见的、保卫着自身地位的。管理者就好比是大 海,大海需要给鱼提供平台,以供他们生

2、活,大海似乎也在维持着 该领域的生态平衡,或者您可以理解为这是大海的责任;其实管理 者也是一种责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效劳。二、领导V.S管理管理者不同于领导者,其功能不同 管理者注重短期效益,以执行为目的,以任务为导向,伴有催促、控制过程;领导者是思 想者、标杆、偶像,更多考虑长期开展。领导者具备管理能力,但 管理者不一定具备领导能力;所以两者角色不可互换。马拉车的故事一匹马拉着一辆车在行进的过程中突然停止。 问题:鞭策马,还是去打车? 团队就好比这辆马车,管理者如同一匹马,车就是下属。团队不前 进,问题出在管理者身上,管理者去打车,马车不会前进。三、创新V.S经验21 世纪,从众心

3、理转向叛众心理, 领导应具备创新精神,加强学习。英国养牛挤奶,把BP机放在牛身上,到挤奶时间,就呼BP机, 机身震动,奶牛一一回来挤奶。农民创新了挤牛奶的方法,降低了 本钱让效益得到了提高。四、协作V.S强迫在团队管理过程中,管理者是可以不是管理者,会议可以没有领 导,即使有,那个人完全可以不是您,以平常视角协同工作,而不 是领导姿态强迫分配,团队目标一致,结果才能到达预期。管理者 的责任是协调统一团队愿景和个人愿景不一致的队员,而非强迫, 才予以到达平衡。五、新思维模式长久以来,管理者的通用工具是管理方法,往往在企业竞争中,新 的思维模式非常重要。这是因为信息时代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与 经验

4、不再是有效的方法。与其苦苦追求管理方法,不如深入研究新 的工作方法,引导下属改革工作方式,众多技巧伴随着的是提高效 率。催促不再是催促,是引导;控制不再是控制,是新的工作方 法。管理者应有的16种态度xx-09-09 15:52一位资深总经理提供了身为管理者应该具备的16种态度:1、要积极:忘记背后,一切向前;正面。2、要负责:“掩饰自己罪过的,必不亨通。”3、要儆醒:“你们知道分辨天上的气色,倒不能分辨这时候的神 迹。”4、要果断:“你要详细知道你羊群的景况,留心料理你的牛群。”5、要顺服:顺服主权的人,才有资格担任领袖。“你既在最小的事 上有忠心,可以有权柄管十座城。”6、要自律:“唯独认

5、识神的子民,必坚强行事。”7、要谨言:何时说话、何时沉默;一旦说出必坚守;说正面的话。“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如同金苹果掉在银网子里。”8、要慎行:和颜悦色、温暖开朗、平易近人;对的时间做对的事 情。9、要勤奋:凡事尽心竭力,必得丰厚的报酬;自觉自发、不计较、 乐意、勤勉。“这些事你要殷勤去做,并要此专心,使众人看出你 的长进来。”10、要真诚:“假设在光明中行”11、要有爱:关爱下属,彼此相爱启发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带动 同仁形成风气。“只是我告诉你们这听道的人,你们的仇敌,要爱 他!恨你们的,要待他好!”12、要关心:关心他人是尊重他人的首要表现,将注意力放在他身 上。“要彼此相顾,激发爱心,

6、勉励行善。”13、要鼓励:鼓励可激发他人的潜能;振奋士气、鼓舞人心、高举 他人是成就伟大事业的关键。14、要饶恕:工作与感情分开;对于“毒根”“扰乱”“污秽”以 及工作失误,事前告诫,可饶恕三次,量化可让下属的行为更加谨 慎。15、要温和:不粗鲁;“我亲爱的弟兄们,快快地听,慢慢地 说;慢慢地动怒,因为人的怒气并不成就神的义。”心平气和、沉 着自假设地解决问题;容忍、再容忍,不能忍的时候,慢慢地发 怒,一对一处理,关心的态度。16、要喜乐:“散步亮光,是为义人;预备喜乐,是为正直人。” 因神而欢欣,因心靠神而喜乐,并把喜乐带给众人。管理者需具备的三种意识四种技能xx-09-09 18:56 管

7、理者之所以成为管理者,除了自身具有胜任岗位的素养和技能 外,还因为其具备了以下三种至关重要的意识。一、问题意识 管理者是因为问题的存在而存在,如果世界太平,人皆良者,那么 社会、组织均无须管理。管理者应该是问题的终结者,矛盾的化解者或转化者,除此,便在 这个层面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管理者的问题意识表现在三个层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预 防问题。问题的存在是一个常态,只是我们是否用心,是否善于从平常中去 发现不寻常,找到问题所在,这是管理者的根本功,也是其成为管 理者的先决条件,在于其是否有这种敏感的嗅觉,是否关注到了事 物开展过程中的细节,看见一般人所看不见的东西。发现问题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

8、下决心解决问题,使问题到此为止,却须要有勇气和信心,更须甘愿承担责任,更为重要的是对管理者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量,是一种技能的表达,是对产生问题根源的探究,以及对多种资源的综合运用,是对于良好结果的保证, 必须准确把握好天、地、人等要素,促成事物向更好的方向开展。 更为高级的问题意识是要有一定的预见性,能够预知到问题的存 在,并做好相关预案,绝非临时抱佛脚,而是把握可能性,并做好 万全之准备。一些惨-案的发生,本质上是管理者的低能,或无能所 造成,其实,就是管理者缺乏对问题的掌控,使之超越了理想的范 围,转向了更加恶劣的局面,功夫只在素日训练的自我锤成。二、目的意识 当我们把目标制定得越来越高的

9、时候,我们却忘记了最初的根源, 只是一味地奔跑,却离最根本的需求相去甚远。为了不使我们的行 为南辕北辙,我们必须时刻牢记一个简单而朴素的道理- 为什么比怎么办更重要,目的比目标更重要。管理者必须做对的事情,而绝非做更多的事情。我们的思维应该是 目的、目标、方案、行动、评估,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够正确地思 维,并在正确的轨道上平安前行。那种天马行空地飞越,往往却是 不接地气,迷失了自己,远离了组织和团队。目的.明确,为使命而战。否那么,就是一种绝对的背叛。三、价值意识 任何管理者的行为,可以概括为两种,一是维持,二是增值。 维持只是按部就班的活动,增值那么须要有所创新,是一种更高价 值的行为,它会

10、为企业带来更高的价值,对管理者要求就只有一个 做有生产力的事情。我们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我们不是把工作做完了就好,而要把工 作做好。价值的意识就是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地把正确的事情做正 确,这便是管理的全过程。对于个人、家庭、组织、社会等,都是 至关重要,不仅仅是企业的需要。美国被称为大师中的大师的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提出了管 理者的三大任务:1、界定机构的特定目的和使命;2、使工作丰富有生产力,使具有成就感;3、处理社会的影响和承担社会责任。据此,作为管理者,无论在哪一个层别,都应明白须有何等作为 了。提出了“顶层设计”的概念,如果你是处于高层,恐怕还需要 有更多的意识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

11、,管理更多的就是承担责任, 拥有责任心就是管理者最为根本的意识。管理者的技能 不管什么类型的组织中的管理者,也不管他处于哪一管理层次,所 有的管理者都需要有一定的管理技能。罗伯特李卡茨(Rober tLKatz)列举了管理者所需的三种素质或技能,海因 茨韦里克对此进行了补充。综合来说,管理者需要具备的素质或 管理技能主要有:1、技术技能技术技能是指对某一特殊活动特别是包含方法、过程、程序或 技术的活动的理解和熟练。它包括专门知识、在专业范围内的 分析能力以及灵活地运用该专业的工具和技巧的能力。技术技能主 要是涉及到“物” ( 过程或有形的物体 ) 的工作。2、技能人事技能是指一个人能够以小组成

12、员的身份有效地工作的行政能 力,并能够在他所领导的小组中建立起合作的努力,也即协作精神 和团队精神,创造一种良好的气氛,以使员工能够自由地无所顾忌 地表达个人观点的能力。管理者的人事技能是指管理者为完成组织 目标应具备的领导、鼓励和沟通能力。3、思想技能思想技能包含:“把企业看成一个整体的能力,包括识别一个组织 中的彼此互相依赖的各种职能,一局部的改变如何能影响所有其他 各局部,并进而影响个别企业与工业、社团之间,以及与国家的政 治、社会和经济力量这一总体之间的关系。”即能够总揽全局,判 断出重要因素并了解这些因素之间关系的能力。4、设计技能 设计技能是指以有利于组织利益的种种方式解决问题的能

13、力,特别 是高层管理者不仅要发现问题,还必须像一名优秀的设计师那样具 备找出某一问题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的能力。如果管理者只能看到 问题的存在,并只是“看到问题的人”,他们就是不合格的管理 者。管理者还必须具备这样一种能力,即能够根据所面临的现状找 出行得通的解决方法的能力。这些技能对于不同管理层次的管理者的相对重要性是不同的。技术 技能、人事技能的重要性依据管理者所处的组织层次从低到高逐渐 下降,而思想技能和设计技能那么相反。对基层管理者来说,具备 技术技能是最为重要的,具备人事技能在同下层的频繁交往中也非 常有帮助。当管理者在组织中的组织层次从基层往中层、高层开展 时,随着他同下级直接接触的次数和频率的减少,人事技能的重要 性也逐渐降低。也就是说,对于中层管理者来说,对技术技能的要 求下降,而对思想技能的要求上升,同时具备人事技能仍然很重 要。但对于高层管理者而言,思想技能和设计技能特别重要,而对 技术技能、人事技能的要求相对来说那么很低。当然,这种管理技 能和组织层次的联系并不是绝对的,组织规模大小等一些因素对此 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