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加速度测量的十种方法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3685693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7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力加速度测量的十种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重力加速度测量的十种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重力加速度测量的十种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力加速度测量的十种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力加速度测量的十种方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力加速度测量的十种方法方法一、用弹簧秤和已知质量的钩码测量将已知质量为 m的钩码挂在弹簧秤下,平衡后,读数为G.利用公式G=mg得g=G/m.方法二、用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调节水龙头阀门,使水滴按相等时间滴下,用秒表测出门个(n取50 100)水滴所用时间t,则每两水滴相隔时间为 t =t/n,用m尺测出水滴下落距离 h,由 公式 h=gt 72 可得 g=2hn7f.方法三、用单摆测量(见高中物理学生实验)方法四、用圆锥摆测量.所用仪器为:m尺、秒表、单摆.h (见图1),用秒使单摆的摆锤在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用直尺测量出 表测出摆球n转所用的时间t,则摆球角速度w =2 n n/t t

2、g 0 =r/h 所以 mgtg 0 =m w 2r由以上几式得:g=4 n 2n2h/f.将所测的n、t、h代入即可求得g值.方法五、用斜槽测量,所用仪器为:斜槽、m尺、秒表、小钢球按图2所示装置好仪器,使小钢球从距斜槽底H处滚下,钢球从水平槽底末端以速度v作平抛运动,落在水平槽末端距其垂足为H 的水平地面上,垂足与落地点的水平距离为 S,用秒表测出经 H 所用的时间t,用m尺测出S,则钢球作 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v=S/t.不考虑摩擦,则小球在斜槽上运动时,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得:mgH=mv2/2.所以g=v2/2H=S2/2Ht2,将所测代入即可求得 g值.方法六、用打点计时器测量.所用仪

3、器为:打点计时器、直尺、带钱夹的铁架 台、纸带、夹子、重物、学生电源等.将仪器按图3装置好,使重锤作自由落体运动 .选择理想纸带,找出起始点 0, 数出时间为t的P点,用m尺测出0P的距离为h,其中t=0.02秒X两点间隔数. 由公式h=gt2/2得g=2h/t2,将所测代入即可求得 g.方法七、如图4,标有刻度的粗细均匀的 U型管装有适量的水固定在小车上, 用不计质量的弹簧秤拉着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作匀加速运动,弹簧秤读数为F,用天平测出整个小车装置的质量为 M,小车运动时两液面高度差为厶h, U型管两管相距为L.设U型管水平部分横截面积为 S,则这段液体质量为 m= pS- L,p为水的 密

4、度.整个系统以加速度a=F/M沿水平方向运动,作用在该段水的合作力应为F=ma= pS LF/M.这个合外力由两臂液柱的压力差提供,即F= pg S A h.所以p g S A h= p S LF/M.由此可得:g=F L/M A h,将所测 F、L、M、 Ah代入可求得g值.方法八、将方法七中的 U型管换成有刻度的玻璃缸(如图 5)内径为D,其 它条件不变,水与小车一起作匀加速运动时,液面上下高差为Ah,这时测力计的读数为F,整套装置质量为 M,加速度a=F/M.在液体斜面上取一微小体积元,设其质量为m,所受重力为 mg,它还受到下面液体给予的支持力N,这两个力的合力是产生加速度a的合力,即

5、mg tg a =ma.又tg a = A h/D,所以g=F D/M A h,将所测 D、F、M、A h代入即可求g.方法九、在小车上固定一个“丄”形支架,上面装有量角器量角器的圆心处挂有一重锤线,如图 6所示用天平测出整套装置的质量M,测力计质量不计,用测力计拉着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匀加速运动时,测力计读数为F,重锤线与竖7)團T直方向夹角为a,整套装置的加速度为a=F/M,摆球受重力 mg和绳子张力T,其合力产生加速度 a.即mgtg a =ma,. g=a/tg a =F/Mtg a .将所测 F、M、a代入即可 求得g.方法十、取半径为R的玻璃杯,内装适当的液体,固定在旋转台上.旋

6、转台绕其对称轴以角速度3匀速旋转,这时液体相对于玻璃杯的形状为旋转抛物面(如图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公式推导如下:N.由动力x,质量为 m,受重力 mg、弹力取液面上任一液元 A,它距转轴为 学知:Ncos a -mg=0(1)Ns in a = m x (2)两式相比得tg a = 3 2x/g , 又 tg a =dy/dx,二 dy= 3 xdx/g , y/x= 3 2x/2g./ g= 3 2x2/2y.将某点对于对称轴和垂直于对称轴最低点的直角坐标系的坐标x、y测出,将转台转速3代入即可求得g.以上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有的是粗略的,有的是较精确的,有的是可以 实际做的,有的是不能做但原理上是合理的“理想实验”.这些方法多数是力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本文的目的是使学生开拓视野,起到“思维训练性实验”课的作用.(江苏邳县官湖中学李永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