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蒙德里安风格派艺术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3684735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蒙德里安风格派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蒙德里安风格派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蒙德里安风格派艺术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蒙德里安风格派艺术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蒙德里安风格派艺术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蒙德里安风格派艺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蒙德里安风格派艺术(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浅谈蒙德里安风格派艺术.精品文档. 浅谈蒙德里安风格派艺术摘要:蒙德里安彼埃蒙德里安(Piet Cornelies Mondrian;1872年3月7日-1944年2月1日),荷兰画家,风格派运动幕后艺术家和非具象绘画的创始者之一,对后代的建筑、设计等影响很大。 风格派以几何图形为绘画的基本元素。蒙德里安是几何抽象画派的先驱,与德士堡等组织“风格派”,提倡自己的艺术“新造型主义”。认为艺术应根本脱离自然的外在形式,以表现抽象精神为目的,追求人与神统一的绝对境界,亦即今日我们熟知的“纯粹抽象”。蒙德里安早年画过写实的人物和风景,后来逐渐把树木的

2、形态简化成水平与垂直线的纯粹抽象构成,从内省的深刻观感与洞察里,创造普遍的现象秩序与均衡之美。他崇拜直线美,主张透过直角可以静观万物内部的安宁。关键词:蒙德里安 风格派 艺术 影响 一、风格派产生的历史背景:一战期间,荷兰作为中立国而与卷入战中的其他国家在政治上和文化上相互隔离。在极少外来影响的情况下,一些接受了野兽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等现代观念启迪的艺术家们开始在荷兰本土努力探索前为艺术的发展之路,且取得了卓越不凡的独特成就,形成了著名的风格派。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彼埃。蒙德里安二、蒙德里安生平简介:彼埃蒙德里安生于荷兰中部的阿麦斯福特,逝于纽约。他出身于一个严格信奉加尔文教的家庭,父亲

3、是位小学教员,要求儿子也从事教育.。但最终,,他的儿子还是拒绝了这一职业,并在两个公共学校获得了图画教学证书之后,进了阿姆斯特丹美术学院,成为一名勤奋刻苦,颇受教师赏识的学生。然后,他经历了一个困难时期,画的很多,卖掉的很少,靠在博物馆临画卖和绘制科技挂图过活。他主要画阿姆斯特丹周围的风景,并经常重复一个题材。例如,他以同一角度多次重画杜旺德里兹农庄,他的颜色尽管以灰和暗绿为主,却往往柔和秀美。他的画风爽直,笔法也非常肯定。1903年,他在荷兰布拉拜特信奉天主教的农民地区住了很长时间,这似乎给他的绘画展开了新的前景。宗教问题使他着迷,他读着“神智学协会”出版的书籍,并在几年之后,成为它的会员。

4、他爱画孤立的村舍,淡紫色和灰色的神秘森林内景。1908年夏,他到瓦尔申岛东布尔的首次旅行彻底改变了他的画风,颜色有了光泽,淡紫色渐渐消失,从而使浅兰色、白色、玫色、金黄色得以自由驰骋(一系列的沙丘,西卡拜尔之塔,19081911年)。一些朋友劝他前往巴黎,荷兰画家吉克尔把自己在蒙巴纳斯的画室借给了他。于是,蒙德里安于1911年底来到巴黎.,他马上受到立体派的影响,画出作为本世纪绘画中对确定主题进行不断抽象化的唯一组画-著名的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十五天,他回到荷兰看望生病的父亲。在阿姆斯特丹,他得知了开战的坏消息。停战之后,他才急迫地回到巴黎。在这四年半中,他住过东布尔、斯赫维宁根、阿姆斯

5、特丹、拉兰的小村镇。他继续探索抽象画,并在1915年画出一种横、直线的节奏,预示着即将出现的新造型主义和纯造型派。这时,他认识了瑟奥凡杜斯堡,两人一起创立了斯蒂尔杂志,于1917年10月出了创刊号。蒙德里安在该时期中写作要多于绘画,他在斯蒂尔上发表了一些长篇理论文章,其中有几篇采用了对话的形式,其中一篇自然现实与抽象现实堪称抽象艺术的基石。1919年初,蒙德里安回到巴黎,继续就横、直的新造型艺术主题进行长期思考。在直至去世的二十五年中,这一工作从未停止。他画的背景先为灰色,后为兰色,从1922年起,固定为白色。构图经常是稍有变动的重复(1929到1932年间为正方形画幅)。在颜色中,他偏爱红色

6、。他这一中心时期的某些作品含有红色的长方形,有时占着色面积的三分之二。他很少展出作品,只卖给极少的收藏家。谦逊地生活在一间以新造型主义原则布置和油漆的画室里。他极少去宣传自己,然而却驰名世界。三、主要艺术特征: 风格派从一开始就追求艺术的“抽象和简化”。它反对个性,排除一切表现成分而致力探索一种人类共通的纯精神性表达,即纯粹抽象。艺术家们共同关心的问题是:简化物象直至本身的艺术元素。因而,平面、直线、矩形成为艺术中的支柱,色彩亦减至红黄蓝三原色及黑白灰三非色。艺术以足够的明确、秩序和简洁建立起精确严格且自足完善的几何风格。1.把传统的建筑、家具和产品设计、绘画、雕塑的特征完全剥除,变成最基本的

7、集合结构单体,或者称为元素。 把这些几何结构单体进行结构组合,形成简单的结构组合,但在新的结构组合当中,单体依然保持相对独立性和鲜明的可视性。 3.对于非对称行的深入研究于运用。 4.非常特别地反复应用横纵几何结构和基本原色和中性色四、新造型主义对现代设计的影响蒙德里安及其荷兰“风格派”,作为一种艺术运动,并不局限于绘画。它对当时的建 筑、家具、装饰艺术以及印刷业都有一定的影响。事实上,“风格派”内的许多成员正是各艺术领域的积极活动家。提到蒙德里安,我们马上会想到那些规格不同的矩形方格子。某些美术评论家认为蒙的作品只适用于广告设计、家具、印刷品和建筑装潢,根本谈不上“绘画”二字。这种批评其实是

8、抽象的,因它离开了时代特征,当时蒙德里安不这样认为,他一步一步地走上绘画几何学的抽象构图道路,是沿着立体派和未来派的单纯化结构而来的。蒙德里安的新造型主义具有与传统的视觉语言完全不同的特性,它强调抽象、简洁的形式美,追求纯粹、秩序的美学原则,在抽象与纯粹中透露出一种鲜明的现代性,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在现代平面设计、家具设计、建筑设计以及服装设计等领域都可以看到蒙德里安新造型主义的影响。1920年,蒙德里安与凡杜斯堡共同为风格杂志设计了一个新封面(图2),这是新造型主义在平面设计领域的有形注解。这个简洁明快的封面采用了粗体无衬线字体,字体的大小变化结合非对称的水平、垂直方向的文字排

9、列,在变化中获得一种平衡。在室内与家具设计领域,受蒙德里安新造型主义影响最大的设计师是里特维尔德(gerrit rietveld,1888-1964年),他于1919年成为风格派的一员。里特维尔德设计的著名的红蓝椅(red and blue chair)(图3),是新造型主义在三维领域最重要的探索之一,被现代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这把椅子在1917年最初设计的时候只有黑、白、灰三色,里特维尔德在1918年接触了蒙德里安的作品以后,将椅子的颜色改成了与蒙德里安绘画中相似的色彩,使它看起来更像蒙德里安绘画在三维领域的实现。蒙德里安的新造型主义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也很大。它单纯化、水泥方块般的造型特质

10、,在现代建筑的成功运用莫过于里特维尔德的施罗德住宅。20世纪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gris le corbusier,1887-1965年)设计的法国朗香大教堂(chapelle notre dame du haut)则体现了新造型主义的色彩魅力。色彩的运用不仅能使空间更加鲜活生动,让人们更容易接受和欣赏作品,而且更适合于拿来进行关于抽象形式的实验。如果说里特维尔德设计的乌德勒支市郊的住宅体现的是蒙德里安造型观念在建筑领域的结构和空间上的演绎,朗香大教堂则直接把蒙德里安的抽象绘画搬到了建筑的外观装饰上,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在这栋建筑的侧面我们可以看到一幅熟悉的几何图形与原色完美结合的作品

11、(图4)。墙壁和门窗的不规则排列与其中使用的直线元素一起形成一种不对称中的平衡感,原色的不规则使用则使这种平衡感更加轻盈而生动。这种抽象的构图组合,使人联想到艺术家的画布,尽管这些矩形是由门和窗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建筑似乎成为一种可以走动的绘画,这种对观者进行的空间换位,使他们不再是站在绘画作品面前,而是感觉被置于绘画之中,因此有了一种参与感。法国时装设计大师伊夫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nt,1936-2008年)在1965年设计了一系列直筒无袖连衣裙(图5),设计的灵感直接来源于蒙德里安的新造型主义。裙子的颜色和线条的运用完全采用蒙德里安绘画中的色彩和构图,蒙德里安的造型观念正好契合圣罗兰男装女穿的设计理念,圣罗兰进一步将这种略显坚硬的线条与女性柔软的身躯成功地结合在一起。正是这一经典作品,代表了圣罗兰在服装设计界的杰出成就。从对以上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建筑与实用艺术作为一种贴近生活的艺术表达方式,比绘画更容易摒弃叙述性和自然主义式的表现方法,能更好地演绎新造型主义抽象与纯粹中的现代性,并通过形式上的平衡感,实现我们自身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平衡,消除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使我们的环境和生活变得更为和谐。 现 代造 型艺术 彼埃。蒙德里安鉴 赏 班级: 论 姓名: 文 学号: 指导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