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原因综述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3683876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7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当前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原因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浅谈当前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原因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浅谈当前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原因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浅谈当前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原因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浅谈当前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原因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当前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原因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当前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原因综述(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 题 目:浅谈深圳市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及治理对策 专 业:行政管理(自考本科学段)学生姓名:杨清玲准考证号:040414100685指导教师:岳经纶完成时间 2016 年 09 月 07 日窗体顶端浅谈深圳市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及治理对策摘 要:由古至今,城市一直是人类社会文明和发达的象征,它不仅是人口聚居地,也是国家和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的中心,在社会经济中占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城市环境污染却越来越困扰着居民生活,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点计划,良好的环境也是城市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本文通过分析深圳市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原因,力求得出有效防治水污染的

2、改善建议。关键词:水质污染;原因分析;城市化;窗体底端目 录前言.4一、我国城市环境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4 (一)城市大气污染:看不见的污染.4(二)城市污水污染:腐水难收.6(三) 城市声污染:六根难静.9(四)城市光污染:人工昼夜.10(五)城市固体垃圾污染:扔不掉的扔.11二、 造成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11(一)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公共基础设施薄弱11(二)城市缺少合理的布局规划,功能区混乱12(三)城市企业追求高利润,环保意识薄弱.12(四)环保规章制度不健全,监督管制薄弱.12三、改善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的建议.13(一)提高人们防治城市污染的环保意识.13(二)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

3、设,工业污染物排放监控.13(三)针对相应的污染性质,制定合理的治理措施. 14参考文献.14前 言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工业发展、城镇化提速以及人口数量的膨胀,我国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水污染形势。因此,努力做好水质保护工作和水污染防治工作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一、 深圳市水环境现状调查 (一)深圳市水环境地理位置深圳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与惠州市相连,西至珠江口伶仃洋与中山市、珠海市相望,南至深圳河与香港毗邻,北与东莞市、惠州市接壤。 深圳市河流受地质构造控制,以海岸山脉和羊台山为主要分水岭,其地形地貌的特点决定了河流水系的分布和走向,小河沟数目多、分布广、干流短是

4、深圳市水系的一个特点,整体划分为珠江三角洲水系、东江中下游水系和粤东沿海水系三个水系。珠江三角洲水系:西部和西南地区诸河流,流入珠江口伶仃洋,主要河流有深圳河、大沙河、西乡河和茅洲河。东江中下游水系:主要为东北部河流,发源于海岸山脉北麓,由中部往北或东北流,流入东江中、下游,主要河流有龙岗河、坪山河和观澜河。粤东沿海水系:河流发源于海岸山脉南麓,流入大鹏湾和大亚湾,主要河流有盐田河、葵涌河、王母河、东涌河等。根据2003年全市河道堤防普查成果,依据深圳市水系分布特点和河流地理特征,把深圳市1948.69Km2地域面积划分为九个分区进行资料整理,各分区名称及排序如下:茅洲河流域分区;观澜河流域分

5、区;龙岗河流域分区;坪山河流域分区;深圳河流域分区;珠江口水系分区;深圳湾水系分区;大鹏湾水系分区;大亚湾水系分区。按我市地域范围统计,集雨面积大于1km2的河流共计310条,其中独立河流98条(内陆河流仅8条,90条为直接入海河流)。在这310条河流中,流域面积大于100km2的河流有5条(即:深圳河、茅洲河、龙岗河、坪山河、观澜河);流域面积大于50km2,小于100km2的河流有5条(即:丁山河、沙湾河、布吉河、西乡河、大沙河);集雨面积大于10km2的河流69条;集雨面积大于5km2的河流106条。 深圳的淡水来源主要由本地水库的蓄水能力和外地引入水源构成。 截至2015年底,深圳市蓄

6、水水库共有164座(中型12座,其它为小型水库),几个主要中型水库的蓄水能力如下:自然降水通过山地和河流注入水库。深圳地形地貌的特点,决定了河流水系分布基本特点是小河众多,大河稀少。河流长度为1488.85km,全市独立河流93条,一级支流136条,二级支流77条,三、四级支流24条。全市流域面积大于100km2的河流共6条,分别为观澜河、茅洲河、龙岗河、坪山河、深圳河和石岩河。深圳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雨量充沛,但降水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是不平均的。(1)空间分布不均:东南多,西北少;(2)全市降水时间分布亦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3-7月份,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5%,而11月

7、至次年3月降水稀少。由于深圳自身水系和蓄水能力的限制,尤其是在枯水季节,深圳严重依赖外地水源引水。2015年,全市供水量19.90亿立方米,其中境外引水量16.44,占比高达82%。 深圳市境外引水工程包括东深、东部两大引水工程。批准境外引水指标15.93亿m3/年,2006实引水量11.9m3。境外引水工程已建及在建各级配套辅配水支线14条,总长190.58km。境外引水工程情况:其他的供水来源还有:地下水源、污水处理回收再利用、雨水利用、海水利用等,所占比例较小。(二)深圳市水环境存在的问题1、水资源严重匮乏 深圳的水库山塘总库容6.11亿立方米,每年可提供原水3.5亿立方米。人均拥有水资

8、源量不足200立方米,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2,世界平均水平的1/37,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世界水危机标准,全市现状水资源储备量仅能满足20天左右的应急需要,深圳因此成为全国严重缺水城市之一。2011年深圳市用水总量达19.55亿立方米。深圳各区除大鹏新区外,其他各区都以境外引水供应为主。 与此同时,我市的用水需求量确在逐年增加。据统计,截止到2014年年末,深圳市常住人口约1077.89万人,比13年年末增加15.00万人。1995年2008年,随着深圳市人口的增长以及经济的发展,全市总用水量呈增加趋势,也从7.10亿立方米增加到18.47亿立方米。可喜的是,在政府的努力下,用水量逐年上升

9、的势头的到控制,2015年总用水量19.90亿立方米。2、水源水质状况 1、饮用水水质:深圳市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IE类标准,赤坳水库、清林径水库、松子坑水库等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良好,符合饮用水源水质要求。但是河流水质污染仍较严重。根据2014年第三季度广东重点河流水质状况显示,水质污染严重的前五位依次是茅洲河、观澜河、深圳河、独水河和石井河,其中前三条河流就位于深圳。并且茅洲河已经是连续两个季度位居首位,成了珠三角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不仅有三条河上了省的“黑榜”,与上年同期相比,深圳还有大沙河和坪山河水质由类变为劣类,水质明显变差;布吉河、观澜河和凤塘河水质污染程度显著加重

10、,茅洲河和新洲河水质污染程度明显加重,西乡河水质污染程度有所加重。深圳市人居委分析,茅洲河、布吉河、大沙河、凤塘河、新洲河水质有所下降主要是受目前在建的河道整治工程施工影响。2、水库水质:松子坑水库、梅林水库、罗田水库、清林径水库、赤坳水库、径心水库、铜锣径水库和枫木浪水库水质为优,达到国家地表水类标准,其中松子坑水库达到类标准,其他水库水质良好,达到类标准。与上年相比,罗田水库和松子坑水库水质有所改善,其他水库水质基本保持稳定。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 3、河流水质:部分河流上游河段水质相对较好,深圳河、龙岗河、坪山河上游水质分别达到国家地表水、类标准;主要河流中下游水体仍普遍受到

11、污染,水质劣于地表水类标准,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总磷和生化需氧量。与上年相比,观澜河污染程度有所减轻,新洲河、福田河等河流污染程度有所加重,大沙河、茅洲河、龙岗河、坪山河、凤塘河和沙湾河水质基本保持稳定。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 4、近岸海域水质:东部近岸海域海水水质良好,符合国家海水水质第二类标准,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化学需氧量和悬浮物,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与东部相比,西部海域水质污染比较严重,并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主要污染物是活性磷酸盐、无机氮和大肠菌群。二、造成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一)小河径流小,自然净化能力低。 径流小是深圳河流的先天硬伤。深圳市河多,但基本上都是小河,雨水

12、少、山泉水小,雨源性0特点突出,深圳用水量近80%依靠从境外引调水。而深圳作为一个极度缺水的城市,对淡水极度渴望。这种渴望的表现就是建水库,水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深圳用水紧张的局面,但却导致中下游的径流更小。径流小,河流的自净能力就弱,很小比例的污水流入河中就足以导致河流黑臭,而深圳的废水产生量又相当巨大,这就使得污染负荷大与环境容量小的矛盾十分突出。(二)规划建设局部与河流协调不足 近年来,我市虽已全面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河流综合整治步伐,建成运行了一大批治污设施,相应的管理也不断加强,但仍然难以全面有效应对污染排放压力。有的河流局部河段没有纳入该区域法定图则的范围。由于规划之间缺乏有效的

13、协调和衔接,城市规划体系中对水系保护不足,导致沿河两岸没有预留、控制出足够的河流综合整治用地,对今后的河流综合整治形成巨大压力,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前期工作推进难度大。此外,因为城市规划基本农田用地占用现状河道及河道整治用地,部分其他建设项目用地红线也划入现状河道或河道整治用地范围内,需做大量协调工作,导致前期工作进展缓慢。而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占用河道蓝线范围,甚至填堵河道、覆盖河道、改变河网现象依然存在。受早期城市建设管理理念和做法等历史原因制约,城市总体规划与水务规划衔接不够,城市开发建设与排水设施建设衔接不足,水务用地被挤占现象严重,法定图则和基本农田规划等对治河治污项目考虑较少,水环境治理项

14、目普遍遭遇选址难、用地征拆难等问题。此外,雨污混流普遍,污水处理效益不佳;污泥设施处理处置能力严重偏低,不足目前需求量的一半;原特区外污水管网建设滞后,缺口大于全市存量;支流河道整治进展缓慢;水源保护区内仍存在较多建成区,部分道路、余泥渣土弃置场、果园菜地等建在水源保护区,对水源地水质安全构成隐患。(四)跨界河治理不同步深圳的界河和跨界(跨市)河也不少,其中大的有茅洲河、龙岗河、坪山河、观澜河、深圳河等干流和一些支流。因为存在着许多不同步的情况,使得深圳在跨界(跨市)河的治理上也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而界河和跨界河流的支流整治工作也存在与干流不同步的情况。由于支流整治、支管网建设投资大、雨污分流涉及千家万户的排水管网接驳等难题,推进难度很大。(五)污水管网建设严重滞后虽然我市污水处理能力已经超出全市污水产生量,但由于污水收集能力不足,原特区外24座污水处理厂中,横岭、水头等15座污水处理厂实际处理量不同程度低于设计处理规模。目前深圳建成污水管网4268公里,仍有缺口约4600公里,由于污水收集能力不足,每天约有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