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汇总7篇)

上传人:工****文 文档编号:513682396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8.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案(汇总7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语文教案(汇总7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语文教案(汇总7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语文教案(汇总7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语文教案(汇总7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教案(汇总7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案(汇总7篇)(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教案(汇总7篇)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导语:在前几课,我们观赏了阿里山的云雾,领略了江南的美景。同学们想不想到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去旅游?那里有一处令人神往的湖泊青海湖。(板书课题)2演示一组照片后,简介青海湖(1)先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课前搜集、了解到的有关青海湖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教师对搜集信息能力强的同学给予表扬。(2)教师作适当补充:青海湖蒙语叫“库诺尔”、藏语叫“错温布”,也就是“青色的湖”的意思。青海潮的流域面积比湖面大10倍,有50条短

2、河从三山的四面八方汇入,没有出海的通路,因而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湖水含氧量少,含盐量最大,是一个咸水湖。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默读课文,想想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了青海湖。三、自主诵读,合作交流1现在请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给你的同桌听,并跟同桌交流自己喜欢的理由。2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四、重点品读、感悟1你认为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写得好,好在哪儿?2“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这句话的意思?五、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附:板书设计教

3、案点评: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怎样描写青海湖的。教学的难点是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这句话的意思。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己发现问题,在读书、思考、讨论中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运用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教师适当给予点拨。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书写3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让学生明白各种卫星的用途。3、激发孩子探索科学知识的爱好,培养孩子爱科学,学科学的品质。教学重点、难点:认识生字,正确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

4、地朗读课文。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1、课件出示星空图(配有音乐):老师这里有一张美丽的图片,请大家欣赏。你看到了什么?2、教师用绘声绘色的语言导入:在浩瀚的夜空中,群星闪烁,行星家族在不断的壮大,你想了解其中的秘密吗?今天我们学习13课星星的新朋友。(学生读课题)星星有哪些新朋友,聪明的你们一定会在认真读书中找到答案。二初读识字1、自由读文教师提出读书要求: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起来有困难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学生自由读书)2、认识生字(课前布置预习)请你把圈出的生字借助拼音认真读两遍,再和同桌互相听读及时纠正错误的读音。(学生自学,教师巡视)3、检查识字(1)

5、字音:教师出示本课14个生字,指名认读,一遍领读,再开火车读。读后指出生字中读音重点、难点。(2)字形:这些生字中那些是你的老朋友,你怎么认识的?那些是你的新朋友,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学生交流记字方法)(3)字义:认读生字带出的词语(本课中的),再口头扩词。4、检查读文老师找几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听清字音,句子读得是否正确。教师质疑:星星有哪些新朋友,赶快到书中找找吧,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它们得名字。三感情朗读教师质疑:小星星的新朋友中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你最喜欢哪一个?找到有关于它的内容仔细读一读。(学生自由读,读后把最喜欢的朋友介绍给大家。)根据学生汇报学习重点段落。段落一

6、:(课件出示)一颗星星自豪地说:“我是气象卫星,专管预报天气的。”这位朋友用什么语气介绍自己呢?“专管”什么意思?这段话带怎样读?(指导朗读)段落二:(课件出示)另一颗星星神气地说:“我叫通信卫星,能够传送电视、电话、广播的信号。20_年北京举办奥运会,可以通过我向世界各地转播。”“神气”会是什么样子,它为什么神气?用什么样语气读这段话?(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教师范读、分角色读)四指导写字1、出示“专”“另”“介”三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在田字格中位置。2、教师范写“专”字。3、学生练习书写,写后展示评价。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小小的船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美妙精巧的儿童诗。诗

7、歌以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图。展现了孩子想飞上月亮、遨游太空的美好愿望。全诗韵律和谐,语言通俗易懂,充满了儿童情趣。课文插图生动形象,能引起孩子对夜空无限的暇思,对美丽神奇夜空的深切感受,对大自然的由衷热爱。设计理念看月亮、数星星,是孩子们非常爱做的一件事。教学本课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丰富、生动的画面之中,情境之中,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想像世界,让他们自由想象,自由表演,自由体验,自由诵读。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愿意倾吐自己的感受,释放自己的真情。激发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学目的1、认知目标:认识8个会认字,会写天、两、儿、只4个

8、生字。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难点:理解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之间的联系,发挥想像,体会晴朗夜空的美丽景色。教具准备挂图、录音机、录音带、小黑板、卡片教学时间2课时一、趣味猜谜,激发兴趣。1、猜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学生猜)。2、你们平时见到的月亮是什么样的?3、多么神奇的月亮,现在老师带你们到美丽的夜空去看看。二、情境导入,入情入境。1、出课文插图,请同学认真观察,说说看到了什么?亮船就在大海里飘啊飘!同学们

9、,想不想上去坐坐,让我们闭上眼睛跟着音乐,展开想象的翅膀,开始飞翔。2、放歌曲小小的船,让学生到太空去感受一下。(学生可以边听边随着音乐比动作。)3、学生说说听完歌曲后的感受。师小结:太美了,太令人陶醉了,有位叶圣陶老爷爷把它写成了一首儿歌,便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小小的船。三、出示课题。1、船字谁会读?谁还想读?大家一起读。你们都见过哪些船?2、在船的前面加个小小的,你读一读,你感觉这艘船怎么样?(小小的、很轻、很可爱)3、那你读给大家听一听。4、多可爱的一只小船,让我们来轻轻地读课题。四、初读课文。(过渡语:现在让我们到文章中去,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轻轻打开课本68面,准备好了吗?先听听录音机

10、智里的叔叔是怎么读的,可要仔细听好每一个字。)1、听录音机范读。(过渡语:同学们喜欢这首儿歌吗?那我们自己来读一读。注意碰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拼读或请教同学、老师。)2、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儿歌。3、挑战读。谁愿意来读读儿歌?(读完其他同学评价。)谁向他(她)挑战。4、齐读儿歌。5、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并说说为什么?五、课间放松。学生边唱摘星星边跳舞。六、认读生字。(过渡语;表演得真好。连淘气的字宝宝都呆不住了,它们也跟着跳出了课文,变成了一颗颗小星星,跑到这儿来了。现在我们来做摘星星的游戏。每个星星后面都有一个字,谁读对了,星星就跟谁回家。)1、做摘星星的游戏。这时上来做游

11、戏的学生可以带同学读,也可以当小老师考考同学,也可就读音方面给同学提个醒。(过渡语:看来同学们都和这些字宝宝交上了朋友,我相信,不用拼音朋友的帮忙,你们也一定能认识它们,对吧?)2、开火车读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3、学生交流记住生字的方法。4、你能用哪个字来组词或说一句话?5、齐读生字卡片。七、学写天两两个生字。1、学生说说这两个字的笔顺。2、学生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在写时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3、教师范写。4、学生书写。5、同桌互相交换欣赏所写的字,说说别人写的字哪些值得自己学习,还有哪些地方你可以当小老师指出它的缺点。6、教师检评。八、布置作业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读课文,

12、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2、采用多种方式的朗读形式,将学文感受蕴涵在朗读中,体会情感。3、理解“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一句话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的思乡之情。教学重点:品读课文,再现“摇桂花”的情景,感受“摇花乐”,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教学难点:理解母亲所说的那句话的真切含义。教学模式(或方法):情境教学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情境导入金秋十月,丹桂飘香。虽然现在漫步校园,我们已经闻不到那阵阵诱人的桂花香。但是今天我们将继续跟随作家琦君的脚步,一起回到她的童年,与他共同迎接这一场姗姗来迟的(桂花雨)齐读课题。二、精读感悟师:作者喜欢桂花不仅因为

13、桂花很香,更难忘的是摇桂花时的情景板书:摇桂花。那你们想不想和作者一起摇桂花呢?师:光想还不行。摇桂花还有讲究呢!以香为突破口,学习第二自然段。师:先听老师读第二自然段,同学们找一找这段话中描写桂花香的句子。师:谁能通过朗读把这迷人的桂花香传递给大家。师:沁人心脾的花香让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来,让我们再次沉浸在桂花香中生齐。引读:这么好的桂花,如任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多可惜啊,所以桂花成熟时就应当紧扣摇花乐,学习第三节。师:同学们,那浓郁的桂花香让作者非常喜欢,而童年时代摇桂花的情景更是让她难以忘怀。师:下面请一个同学轻声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其余同学找出一个最能概括作者摇花时感受的字。师:一个“乐

14、”还不足以体现作者全部的快乐,要细细读文章才能领会这种快乐。下面请同学自学第三自然段,我给大家一些提示。1、品读摇花乐“这下我可乐了使劲地摇”师:那你觉得自己最想读好这句话中的哪些词?为什么?学生读词师:听出快乐了吗?何不加上些动作表情去读一读?自己先练练吧。师:谁愿意展示一下你的朗读成果。“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好香的雨呀!”师:同学们这句话写得美吗?如果要把这种美感读出来,你认为要读好哪些词“纷纷”“满头满身”从这两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师:作者也被这样的美景陶醉了,他情不自禁地赞美到(引读)师:这里作者把()比作雨,而且是()的雨。这是为什么?师:说得太好了,别说作者,甚至连我们大家也会这样喊。师:这么美的景色不看太可惜了,还是去看看吧师:看完后,你最想说什么?来,就让我们把自己的体会用朗读表现出来吧。2、学习请求摇桂花这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