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资料整理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3680840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资料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资料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资料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资料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资料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资料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资料整理(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档是四川大学历年考试题部分集合.不包括计算题名词解释(每个 3 分,共 15分)2. 微操作:是指令序列中最基本的、不可再分割的动作。3、进位链:进位传递的逻辑结构形态很像链条,因此常将进位传递逻辑称为进位链。+4、码距:将各合法码字(非出错的码字)间的最小距离称作这种码字的码距。+5、高速缓冲:是为了提高cpu的访存速度,在cpu和主存之间设置的一级速度很快的存储器,容量 较小,用来存放 cpu 当前正在使用的数据和程序.7、软硬件逻辑等价:对用户而言,软硬件功能上等价。8、断定方式 :一种直接给定微地址与测试判定微地址相结合的方式。12、位密度:是沿磁化轨道方向,单位长度内所记录的二进

2、制位数,单位为bpi15、虚拟存储技术:就是把内存与外存有机的结合起来使用,从而得到一个容量很大的“内存”, 这就称之为虚拟存储。17、中断源:引起中断的原因,或者能够发出中断请求信号的来源18、上溢:上溢是当一个超长的数据进入到缓冲区时,超出部分被写入上级缓冲区,上级缓冲区存 放的可能是数据、上一条指令的指针,或者是其他程序的输出内容,这些内容都被覆盖或者破坏掉。21、溢出:运算结果超出表示范围+22、三级时序系统:组合逻辑控制器由工作周期,时钟周期,工作脉冲构成三级时许系统25、虚拟机:通过配置软件,扩充机器功能后所形成的计算机+26、同步控制方式:同步控制方式是指各项操作由统一的时序信号

3、进行同步控制。27、道密度:是沿磁化半径方向,单位面积内所记录的二进制位数31、规格化浮点数:指浮点数的尾数部分用带符号定点小数表示,当R=2时,尾数的绝对值满足 0.5=|M|1 (即小数点后第一位不为零)的浮点数称为规格化浮点数。+32、接口:泛指两个部件的交接部分。33、微程序:由若干条微指令组成一段微程序,用来解释执行一条机器指令。34、虚拟存储器:依靠操作系统的支持来实现的,为用户提供一个比实际内存大的可访问存储器空 间,即在软件编程上可使用的存储器,称为虚拟存储器。35、硬件中断:指由某个硬件中断请求信号引发的中断。36、寄存器间址:由指令给出寄存器号,在该寄存器号所指定的寄存器中

4、存放着操作数地址,按此 地址访问主存,读取或写入操作数。37、总线:一组能为多个部件分时共享的公共的信息传输线路。+38、微指令:将一步操作所需的微命令编写在一串代码中,这串代码称为微指令。它由微命令字段 和微地址字段组成。+39、动态刷新:对动态存储器中原存信息为1的电容补充电荷,称为动态刷新。+40、软中断:指由执行软中断指令所引发的中断。41、物理机:指能够执行机器语言程序的实际的计算机。42、显地址:在指令代码中明显给出的地址。+43、工作周期:一个指令周期中,完成某一阶段操作所需的时间。44、集中刷新:在一定时间间隔(如2MS)之内集中安排若干刷新周期,其余时间可用于正常的读 写或保

5、持。45、现场保护:执行中断服务程序时,可能需要使用某些寄存器,会破坏它原先保存的主程序的内 容,因此需要事先将它们的内容保存起来,称为现场保护。47、隐地址:指令中不明显给出地址码,地址以隐含方式约定。48、指令周期:一条指令从取出到执行完毕所需的全部时间49、分散刷新:将每个存取周期分为两部分,前半期可用于正常的读写或保持,后半期用于刷新。 即将刷新周期分散地安排在各读写周期之后。50、断点保存:程序中断时,PC的值将作为恢复原程序后的指令地址,称为断点,用堆栈将这个值 保存起来,称为断点保存。选择题1、1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该包括(c)两大部分。A. 主机和外设 B.硬件系统和操作系统

6、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D.硬件系统和系统软件2、设x补=l.xlx2x3x4,当满足(d )时,x 1/2 成立。A. x1必须为1,x2x3x4至少有一个为1B. x1必须为1,x2x3x4任意C. x1必须为0,x2x3x4至少有一个为1D. x1必须为0,x2x3x4任意3、下列有关ALU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A. ALU用来实现算术运算逻辑运算B. 可用四个74181芯片和一个74182芯片级连,实现一个16位ALUC. ALU中可用先行进位方式实现快速加法D. ALU是运算器中的核心部件之一4、下面有关程序计数器PC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 )。A. PC是用户不可见的寄存器B

7、. PC的值由CPU在执行指令过程中进行修改C. 转移指令时,PC的值总是修改为转移目标指令的地址D. PC的位数一般和存储器地址寄存器MAR的位数一样5、下面有关CPU的寄存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D )。A. CPU中的所有寄存器都可以被用户程序使用B. 一个寄存器不可能既作数据寄存器,又作地址寄存器C. 指令寄存器用来存放指令的地址D. 地址寄存器的位数一般和存储器地址寄存器MAR的位数一样6、CPU响应中断时,采用硬件方法保护并更新程序计数器PC内容,而不是由软件完成,这主要是 为了(C )。A.加快访问主存速度B.节省主存空间 C.提高中断响应速度D.易于编制中断处理程序7、程序控制类

8、指令的功能是(D )。B.进行主存与CPU之间的数据传送D. 改变程序执行顺序A.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C.进行CPU和I / O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8、以下四种类型的半导体存储器中,读出数据传输率最高的是( B)。A. DRAMB. SRAMC. Flash MemoryD. EPROM9、增加总线带宽的手段有很多,但以下( )不能提高总线带宽? AA.采用信号线复用技术B.增高总线的时钟频率C.采用猝发传送方式,允许一次总线事务传送多个数据D.增加数据线的宽度10、下述有关程序中断I/O方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 )。A. 程序中断I/O方式使CPU和外设能够并行工作B. 中断I/O方式下,

9、外设和CPU直接交换数据C. 中断I/O方式下,CPU会有额外的开销用于断点、现场的保护和恢复等D. 中断I/O方式适用像磁盘一类的高速设备1、已知:X补=11001011; Y补=01001110,则XY补二(C )A、01111101B、101111101C、负溢D、正溢2、堆栈指针SP的内容是(C)A、栈顶单元内容B、栈底单元内容C、栈顶单元地址D、栈底单元地址3、微程序控制中,机器指令和微程序的关系是( B )A、每条机器指令由一条微指令来执行。B、每条机器指令由一段微指令编成的微程序来解释执行。C、一条机器指令组成的程序可由一条微指令来执行。D、一条微指令由若干条机器指令组成。4、D

10、MA响应是在(C )A、一条指令执行开始B、一条指令执行中间C、一个总线周期结束时D、一条指令执行的任何时间5、若使用双符号位,则发生正溢出的特征是:双符号位为( B )。A、00B、01C、10D、116、在下述存储器中,CPU可以直接访问的存储器是(D )。A、磁鼓B、磁盘C、磁带D、Cache7、补码加法运算是指( A)。A、操作数用补码表示,连同符号位一起相加B、操作数用补码表示,根据符号位决定实际操作C、将操作数转化为原码后再相加D、取操作数绝对直接相知,符号位单独处理8、EPROM 是指(C )A、只读存储器。B、可编程只读存储器。C、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D、电可改写只读存储器9

11、、微指令中控制字段的每一位是一个控制信号,这种微程序是()的。AA、直接表示B、间接表示 C、编码表示D、混合表示10、在哪种机器数形式中,零的表示形式是唯一的()。BA、原码B、补码C、移码D、反码1、将X = 2T. ( - 0.1001)用浮点表示法表示。共占8位,阶码占3位,尾数占5位(各含1位符号位),阶码和尾数均用补码表示。()AA、101;10111B、111;11001C、101;11001D、111;101112、在程序中存放指令地址的寄存器叫( )BA、通用寄存器B、程序计数器pcC、变址寄存器D、指令寄存器3、在微程序控制的计算机中,若要修改指令系统,只要( D )。A、改变时序控制方式B、改变微指令格式C、增加微命令个数D、改变控制存储器的内容4、保存断点(响应中断后)是指保存()CA、所有存储器内容B、程序状态字寄存器内容C、程序计数器PC内容D、所有已使用的存储器内容5、若使用双符号位,则发生负溢出的特征是:双符号位为( C )。A、00B、01C、10D、116、静态半导体存储器SRA皿指(B )。B、不需动态刷新D、芯片内部有自动刷新逻辑A、工作过程中,存储内容保持不变C、在断电后信息仍能维持不变7、原码加减交替除法又称为不恢复余数法,因此( C )。A、做恢复余数的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