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电子技术)习题答案第二部分第六版秦曾煌主编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3678877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72 大小:4.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工学(电子技术)习题答案第二部分第六版秦曾煌主编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电工学(电子技术)习题答案第二部分第六版秦曾煌主编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电工学(电子技术)习题答案第二部分第六版秦曾煌主编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电工学(电子技术)习题答案第二部分第六版秦曾煌主编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电工学(电子技术)习题答案第二部分第六版秦曾煌主编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工学(电子技术)习题答案第二部分第六版秦曾煌主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学(电子技术)习题答案第二部分第六版秦曾煌主编(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7.3典型例题例17.1 一个负反馈放大电路其开环放大倍数=1000,若要求电路的非线性失真从开环状态的10减小到闭环状态吼的1,试计算该电路的负反馈系数及闭环放大倍数。解:由于引入负反馈可使非线性失真减小1+倍,因此根据题意有, 则例17.2 电路如例17.2图所示,试用瞬时极性法判断电路中级间反馈的极性。例17.2图解: 正、负反馈的判断可用瞬时极性法。反馈的结果使净输入量减小的反馈为负反馈,使净输入量增大的反馈为正反馈。在图(a)所示电路中,电阻引入级间交、直反馈;由于的隔直作用,引入交流反馈。在的基极加一对“地”的瞬时极性为正的信号,并标上“”,第一级为共射组态,输出与输入反相,故的

2、集电极信号电压对“地”的瞬时极性为负,并标上“”。第二级也为共射组态,故集电极信号瞬时极性为“”,与同相,即发射极瞬时极性为“”。由于为“”,经电阻馈送至管发射极的信号瞬时极性也为“”,使管b、e间的净输入信号增加,故引入的级间反馈为正反馈。由于为“”,经电阻馈送至管发射极的信号瞬时极性也为“”,使管b、e间的净输入信号减弱,故引入的级间反馈为负反馈。在图(b)所示电路中,电阻引入级间交直流反馈。运算放大器电路反馈极性的判断同样可采用瞬时极性法。运放通常有两个输入端,即反相输入端和同相输入端。前者和输出相位相反,后者和输出相位相同。设同相输入端有一瞬时增量“”,则的输出瞬时极性为“”,经接到的

3、反相输入端。所以瞬时极性为“”,经馈送回反相输入端,使净输入信号()增加,故引入的是正反馈。例17.3 分析例17.3图所示电路中级间反馈为何种组态。例17.3图解: 通常反馈组态的讨论是针对交流反馈而言的。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的判断方法是:将 短路,若仍有反馈信号,为电流反馈;若无反馈信号存在,则为电压反馈。在图(a)所示电路中,接在的发射极和的发射极之间。设管基极有一瞬时增量“”,则管的集电极为“”,管的集电极为“”,管的发射极为“”。“”经电阻和馈送到管发射极的信号也为“”,使管b、e极间的净输入量减弱,故引入级间交、直流负反馈。现如果输出短路,经引回的负反馈信号仍然存在,故为电流反馈;其

4、次,将接在管的发射极,反馈量以电压形式串联在输入回路,故为串联反馈。因此,引入的是级间交、直流电流串联负反馈,能起到稳定输出电流的作用。引入的是级间直流反馈(由将交流分量旁路)。可以不判别其反馈组态,但要判别反馈极性。当管基极有一瞬时增量“”,开路时,管的发射极信号的瞬时极性为“”,经返送到输入端,其瞬时极性为“”,减小了净输入信号,故引入级间直流负反馈,能起到稳定第一级和第二级静态工作点的作用。在图(b)所示电路中,接在基极和发射极之间。采用瞬时极性法,所得公式如下: “” “” “”“”经电阻馈送到管的基极,是管的净输入信号减小,故为负反馈。若将输出短路,没有反馈信号反馈回输入回路,故为电

5、压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都接到的基极,反馈量以电流的形式影响输入量,并为并联反馈。因此,图(b)电路的级间反馈为电压并联负反馈,可稳定输出电压。例17.4 反馈放大电路如例17.4图所示,分析电路中级间反馈的组态。(a) (b)例17.4图解: 图(a)所示电路中,电路的输出信号通过电阻反馈到的基极,采用瞬时极性法:设的基极有一瞬时增量“”,则集电极为“”,接到运放的反相端。所以运放输出信号极性为“”,经反馈到基极,使、发射结的净输入减少,为负反馈。当= 0时,= 0,故为电压反馈。又因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加在输入回路的两个输入端上,与以电压的形式加减,为串联反馈。因此,图(a)所示电路为电压

6、串联负反馈。图(b)所示电路中,设反相输入端有一瞬时增量“”,输出为“”。经反馈回反相输入端,使净输入量削若,为负反馈。而在输入端以电流的形式影响输入量,为并联反馈。当短路时,虽然= 0,但仍有反馈信号,为电流反馈。故图(b)所示电路为嗲没留并联负反馈组态。17.4练习与思考练习与思考 如果需要实现下列要求,在交流放大电路中应引入哪种类型的反馈? 要求输出电压基本稳定,并能提高输入电阻。 要求输出电流基本稳定,并能减小输入电阻。 要求输出电流基本稳定,并能提高输入电阻。答: 串联电压负反馈。 并联电流负反馈。 串联电流负反馈。练习与思考 在上题(1)中,是否能同时提高输出电阻?答: 不能,电压

7、反馈的放大电路使输出电阻减小。练习与思考17.2.3 如果输入信号本身已是一个失真的正弦量,试问引入负反馈后能否改善失真,为什么?答: 不能改善失真,负反馈只能改变环内引起的失真,它是利用失真了的输出波形来改善放大器的失真,若输入信号本身已失真,则与反馈的失真信号相减后,并不能使输出信号的失真得到补偿。练习与思考 什么是深度反馈?怎样理解“负反馈越深,放大倍数降低得多,但短路工作越稳定”。答:引入负反馈时的放大倍数,()为反馈深度,其值越大负反馈作用越强,若1,此时为深度负反馈,相应仅与反馈电路的参数有关;负反馈越深,()越大,也越小,即放大倍数降低的越多,但由,可知仅为的,即放大倍数的稳定性

8、越好,电路工作越稳定。练习与思考 在负反馈放大电路中,如果反馈系数发生变化,闭环电压放大倍数能否保持稳定?答: 如果发生变化,将使反馈深度发生变化,反馈越深,放大电路越稳定。练习与思考 对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教材图15.4.1)做试验时,在接入旁路电容和除去的两种情况下,用示波器观察的输出电压波形在失真和幅值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答: 接入旁路电容时,不存在交流负反馈,只有直流负反馈,因此输出电压波形失真程度大些,电压放大倍数降低的少些,因而幅度也较大些;除去时,存在直流负反馈和交流负反馈,输出波形的失真得到更大补偿,失真程度较小些,但电压放大倍数降低的多,因而幅度会小些。练习与思考 在教材图

9、17.1.3的分立元件放大电路中,发射极电阻上引入何种类型的交流负反馈?答: 引入的是串联电流负反馈。练习与思考 试说明振荡条件、振荡建立和振荡稳定三个问题。答: 振荡条件:相位条件: 与同相,即必须是正反馈;幅度条件:= ,. 振荡建立:起振时必须,以到是振荡建立过程,反馈电压和输出电压的幅值不断增大(正反馈,到达稳定。 振荡稳定:这是由于反馈元件或晶体管的非线性,使振荡幅度自动稳定下来。练习与思考 从到,是自激振荡的建立过程,在此过程中哪个量减小了?答: 以起振时起,随着振荡幅度的增大,自动减小,直到或时,振荡幅度达到稳定。练习与思考 正弦波振荡电路中为什么要有选频电路?没有它是否也能产生

10、振荡?这时输出的是不是正弦信号?答: 为了得到单一频率的正弦输出信号,电路中必须有选频环节;没有选频电路,只要满足振荡条件也能产生振荡,但此时输出的不是正弦信号。17.5 习题详解 习题 在题17.1.1图所示的各电路中是否引入了反馈,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是正反馈好事负反馈?(a) (b)(c) (d)习题图解: (a)未引入反馈,因同相端接地了,无反馈信号。(b)引入了反馈,由输出端引至同相输入端的是交直流负反馈,由输出端引至反相输入端的是交直流负反馈。(c)引入了反馈,由运算放大器输出端引至的反相输入端的是直流负反馈。(d)引入了反馈,由的发射极引至运算放大器反相输入端的是交直流负反馈

11、。习题 试判别题图17.2.1(a)和(b)两个两级放大电路中引入了何种类型的交流反馈。习题图解: (a)设在正半周,则输出端瞬时极性为正,输出端瞬时极性为负,此时同相输入电位高于输出端电位,反馈电流削弱了净输入电流,故为负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以电流形式作比较,故为并联负反馈。(b)图中为反馈电阻,设在的正半周,晶体管各极交流电位的瞬时极性为: ()()()()即可看出,发射极交流电位的负极性反馈到基极,降低了的交流电位,使减小,故为负反馈,反馈电路从发射极引出,引到基极,故为并联电流反馈。习题 试分析射极输出器(教材图15.6.1)中引出了何种类型的负反馈,为什么说它负反馈很深?解: 射

12、极输出器的输出信号跟随着输入端电位的变化而变化,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压,故为电压反馈,且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在输入端以电压形式比较,故为串联电压反馈;因其输出信号全部反馈到输入端,反馈系数为1,即F=1反馈极深,电压放大倍数接近1。习题 为了实现下述要求,在题图17.2.3中应引入何种类型的负反馈?反馈电阻应从何处引至何处?减小输入电阻,增大输出电阻;稳定输出电压,此时输入电阻增大否?稳定输出电流,并减小输入电阻。习题解: 应从引至,并联电流负反馈;应从引至,串联电压负反馈,此时输出电阻增大了;应从引至,并联电流负反馈。习题 试画出一种引入并联电压负反馈的单级晶体管放大电路。解: 电路图如下:习题

13、 当保持收音机收听的音量不变,能否在收音机的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来减小外部干扰信号的影响?负反馈能不能抑制放大电路内部出现的干扰信号?解: 收音机的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后,对外来正常信号和干扰信号的放大倍数同时下降,不能保持音量不变;但引入适当的负反馈能抑制放大电路内部出现的干扰信号。习题 有一负反馈放大电路,已知A=300,F=0.01。试问:闭环电压放大倍数为多少? 如果A发生20%的变化,则的相对变化为多少?解: =+4.34% 和-5.88% 习题 有一同相比例运算电路,如教材图17.2.1所示。已知,。如果输出电压,试计算输入电压,反馈电压及净输入电压。解: V 习题 在上例的同相比

14、例运算放大电路中,=100K,=10K,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和差模输入电压均近于无穷大,输出最大电压为13V。试问:电压放大倍数和反馈系数各为多少?当时,为多少伏?若在开路、短路、开路和短路这四种情况下,输出电压分别变为多少?解: 时, 开路(=)或短路(=0)时: 未引入负反馈,工作在饱和区,则习题 已知一个串联电压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当其基本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相对变化了+10%,的相对变化应小于+0.1%,试问和各为多少? 解: 联立以上两式,可解得 ,习题 题17.3.1图是运算放大器构成的音频信号发生器的简化电路。 大致调到多大才能起振?为双联电位器,可从0调到14.4K,试求振荡频率的调节范围. 习题图解: 电压放大倍数按同相输入计算,即,因为产生振荡的最小电压放大倍数为3,所以,刚起振时振荡幅度小,不足以使二极管导通,这时,所以时才能起振。 振荡频率为 当将调到最小时,最大,即: 当将调到最大时,最小,即:习题 题图17.3.2是简易电子琴电路,按下不同琴键(图示为开关)就可以改变的阻值。当,而时,振荡频率:调在时: 当时,。已知八个基本音阶在调时所对应的频率如下表所列。调12345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