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钢筋砼梁承载能力校核与构造要求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3678629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 钢筋砼梁承载能力校核与构造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五章 钢筋砼梁承载能力校核与构造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五章 钢筋砼梁承载能力校核与构造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五章 钢筋砼梁承载能力校核与构造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五章 钢筋砼梁承载能力校核与构造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 钢筋砼梁承载能力校核与构造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 钢筋砼梁承载能力校核与构造要求(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钢筋砼梁承载能力校核与构造要求第一节 全梁承载能力校核目的:砼受弯构件(bending members)沿长度任一截面都要保证在最不利荷载作用下不出现正截面( normal section)和斜截面( oblique section)强度破坏。 1、弯距包络图: 2、承载能力图:表示梁上各正截面所能承受的弯距值的图形,又称材料图。 画法:a、在弯距包络图的基线上用同一比例尺标出Md ,并将Md按跨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截面积比例进行划分;b、由各分点划水平线;c、由斜筋的弯起点及斜筋与梁中线的交点引垂线,与对应的水平线相交,连接各交点的折线及为材料图。3、充分利用点:按正截面强度计算该根钢筋

2、的强度,开始得到的充分发挥的截面与弯距包络图的交点。 4、理论断点:按正截面强度计算不需要该根钢筋的截面与弯距包络图的交点。如图。 第二节构造要求一、保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1、进行全梁承载能力校核(图解法),承载能力图大于弯距包络图;2、钢筋与砼之间的锚固要保证最小锚固长度,见下表。R235(Q235)HRB335HRB400,KL400C20C25C30C40C20C25C30C40C20C25C30C40受压钢筋(直端)40d35d30d25d35d30d25d20d40d35d30d25d受拉钢 筋 直 端40d35d30d25d45d40d35d30d弯 钩端35d30d25d20d30

3、d25d25d20d35d30d30d25d受力主钢筋端部弯钩应符合表5.2。二、保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斜筋及箍筋的数量是通过斜截面抗剪强度计算确定的。但纵筋的具体弯起位置还应满足下列要求:1、第一排弯起钢筋的弯终点在支座中心截面处;2、以后各排弯起钢筋的弯终点在或超过前一排钢筋的起弯点截面;3、弯终点处尚应留有一定的锚固长度(anchoragelength)。三、保证斜截面抗弯承载力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抗弯强度可通过控制纵向钢筋的弯起点位置来保证。(如图5-3)在梁的受拉区中纵向钢筋的弯起点应设在根据正截面强度计算该根钢筋的强度充分被利用的截面(充分利用点)以外不小于h0/2处;同时弯起钢筋与梁纵

4、轴线的交点应位于根据正截面强度计算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称为理论断点)以外。充分利用点和不需要点的位置可根据纵向钢筋的根数和直径(即截面面积)而绘出的水平线与弯距包络图的交点来确定。第四节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形梁主梁设计 一、设计资料 设计荷载 汽车公路级。 桥面净空 净720.5。 3.主要尺寸 标准跨径13m。 计算跨径12.5m。 梁长12.96m。 .材料规格 混凝土强度等级C25。 主筋采HRB335级钢筋,直径12mm以下者采用R235级钢筋。 .设计规范 公桥规(JIJ0232003) 桥梁横断面布置情况见图5.4.1。 二、设计内容 截面尺寸拟定(见图5.4.2); 内力组合(

5、各片主梁内力计算结果见表5.4.1、5.4.2);梁号内力恒载汽车1273.42453.40M1/4205.1340.052288.26395.88M1/4216.23296.913288.26338.36M1/4216.23253.77梁号内力恒载汽车187.5172.623Q1/4076.76292.25152.456Q1/4067.02392.25132.788Q1/4057.29跨中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选择钢筋并复核截面强度; 斜截面承载力剪力钢筋设计; 全梁承载能力图校核; 裂缝及变形计算; 绘制钢筋图,编制钢筋明细表。第五章 钢筋混凝土梁承载能力校核与构造要求思 考 题51何谓梁的材

6、料抵抗弯距图?其意义和作用怎样?它与弯距图的关系怎样?52梁的斜截面受弯承载力是怎样保证的?53全梁承载力校核的目的是什么?都包括哪些内容?54钢筋混凝土梁应该满足哪些构造的要求?第五章 钢筋混凝土梁承载能力校核与构造要求学习方法指导一、基本内容第一节 全梁承载能力校核目的:砼受弯构件沿长度任一截面都要保证在最不利荷载作用下不出现正截面和斜截面强度破坏。1、弯距包络图:2、承载能力图:表示梁上各正截面所能承受的弯距值的图形,又称材料图。 画法:a、在弯距包络图的基线上用同一比例尺标出Mj ,并将Mj 按跨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截面积比例进行划分;b、由各分点划水平线;c、由斜筋的弯起点及斜筋与梁中线

7、的交点引垂线,与对应的水平线相交,连接各交点的折线及为材料图。3、充分利用点:按正截面强度计算该根钢筋的强度,开始得到的充分发挥的截面与弯距包络图的交点。4、理论断点:按正截面强度计算不需要该根钢筋的截面与弯距包络图的交点。(见全梁承载能力校核图5-1)第二节 构造要求一、保证正截面抗弯强度( bending strength of normal section)1、进行全梁承载能力校核(图解法),承载能力图大于弯距包络图;2、钢筋与砼之间的锚固要保证最小锚固长度。二、保证斜截面抗剪强度 斜筋及箍筋的数量是通过斜截面抗剪强度计算确定的。但纵筋的具体弯起位置还应满足下列要求:1、第一排弯起钢筋的弯终点在支座中心截面处;2、以后各排弯起钢筋的弯终点在或超过前一排钢筋的起弯点截面;3、弯终点处尚应留有一定的锚固长度。三、保证斜截面抗弯强度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抗弯强度可通过控制纵向钢筋的弯起点位置来保证。(如图5-2)在梁的受拉区中纵向钢筋的弯起点应设在根据正截面强度计算该根钢筋的强度充分被利用的截面(充分利用点)以外不小于 h0/2 处;同时弯起钢筋与梁纵轴线的交点应位于根据正截面强度计算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称为理论断点)以外。充分利用点和不需要点的位置可根据纵向钢筋的根数和直径(即截面面积)而绘出的水平线与弯距包络图的交点来确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