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县赖氏来源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3677614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紫金县赖氏来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紫金县赖氏来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紫金县赖氏来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紫金县赖氏来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紫金县赖氏来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紫金县赖氏来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紫金县赖氏来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紫金县赖氏来源一、赖氏来源赖氏起源于赖国,建于西周武王十三年(公元前1044年),至周景王七年(鲁昭公四年公元前538年)秋,被楚所灭,迁于鄢。赖国子孙以国为姓,尊叔颍王为太始祖。据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姓氏篇载:“春秋时有赖国,其后以国为氏”.南宋邓名世古今姓氏辩证载:“三代诸侯赖子之国,春秋鲁昭四年楚灭之,子孙以国为氏。现存于世的赖氏族谱、赖氏大宗谱和台湾赖氏大宗谱均载,赖氏自春秋以来,历世二千余年,郡凡三迁,亦三而其源,则本以赖国,始祖为轩辕黄帝第二十代孙,周文王第十九子,武王之弟叔颍。在商末年间,纣王昏庸无道,民不聊生,武王命弟叔颍率众诸侯兵伐纣,建立周朝.后,武王赐弟叔颍为子爵,封叔颍所居

2、地(今河南省息县包信镇)为赖国,史称赖子国.二、迁徙史略(一)首迁于鄢据左传昭公记载,赖国从西周建国,立国506年,到春秋时为楚所灭,赖国国君为保土安民,自缚双手,口衔玉壁,随从士兵袒胸赤臂,用车拉着棺材以死相许,求楚国国君不要扰害赖国臣民,感动了楚王,亲自为之松绑,接受了玉壁。两国不战,迁赖国臣民至鄢(今许昌市鄢陵县).赖国子孙以国为姓,在颍川郡形成赖氏的第一个郡望。(二)次迁松阳东晋孝武帝宁康三年(375年),赖庄任处州府太守加崇政班御史,见松阳(今浙江境内)山水秀美,率家人由颍川迁居松阳。又据福建永定县和广东蕉岭县等地赖氏族谱载,其由颍川继迁松阳,自赖庄始。西晋赖光,字列宝,官浙东从东海

3、王越,讨成都王颍,卒於军,反葬浙东。生一子赖元.赖元生二子:长子赖庄、次子赖厚。迁松阳家鄢。赖庄之子赖遇,任江东太守,于晋安帝二年(398年)上奏所居松阳为郡,晋安帝准奏,御笔亲书“松阳郡”赐之。(三)再迁江西等地叔颍五十七世孙赖硕(仲方),官任大常侍少卿,南朝文帝元嘉末(453年)时,遇世乱,辞官偕弟毅迁南康郡之揭阳(今赣州),隐居宜黄界之桴源,后又徙赤竹坪(又称雪竹坪)筑室开居,因号“筑室翁”。后赤竹坪改虔化县治(今江西宁都县城址)。传至赖郁、赖徽、赖灿时,蕃衍日盛,分派已繁,是赖氏发展的鼎盛时期.(四)继迁闽省上杭古田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赖标征西番有功,封锦衣卫副使,升直殿大将军

4、,初由揭阳县(今江西宁都县)移居福建汀州府上杭古田。赖极自浙江处州府松阳县移居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牛村开基。赖枢自浙江处州府松阳县移居福建汀州府清流县黄家地开基,赖度复徙桴源。此为赖氏裔孙的第四次迁徙。北宋末年,金元相继入侵,宋高宗南渡,赖氏裔孙向福建西部、南部,广东东部、北部进行第五次迁徙.赖六郎兄弟九人及同世次的赖荣分徙清流、归化、赣州、宁都、会昌等地。赖朝奉于南宋年间,迁福建蒲田县,后裔於宋元之交迁潮洲、澄海、潮安等地。赖虞观、赖朝美后裔于元泰定三年(1326年),自上杭古田迁居永定汤湖,赖朝英于南宋理宗年间任宁化县知县,卸任时迁宁化石壁开基。(五)由闽、赣播迁粤、湘、桂、滇、川、台等省。

5、明、清之间,赖氏后裔进行第六次迁徙。其中赖朝美、赖承主后裔迁入广东蕉岭、大埔、梅县、平远、兴宁、五华、紫金等地。赖朝美后裔赖显佑三世孙赖汉臣迁梅县松口,传至赖昌迁至兴宁县西厢赖塘背小庵窝;赖显佑五世孙赖永昌迁至博罗;赖显佑七世孙赖宗泰、八世孙赖文兴、二十二世孙赖捷浪迁至五华安流。赖显益后裔迁至平远县石圳、大埔县阴那,五华县樟潭、安流等地;赖显吉后裔迁至梅县、五华、大埔、陆河、河源等地;赖朝英三世孙赖荆、赖梁、赖雍之子迁福建大溪安厚、南靖县葛竹、平和县漳汀、绍安下葛田心等地;赖豫、赖徐、赖杨随母许氏迁往饶平、潮州、惠州等地;赖灿第三子赖度后裔迁至广东和平、连平、河源、东莞、广州等地。至明朝隆庆三

6、年(1569年),置永安县前后,上述赖氏各系后裔陆续迁入紫金开基创业。三、迁入紫金概况紫金赖氏,系太始祖叔颍的九十二世孙、赖朝吉十三世孙赖旺一系,于明初由广东东莞茶园首迁归善寺背(今紫金蓝塘自然)开基,距今六百余年。明隆庆三年(1569年)置永安县,赖虞观(朝选)、赖朝美、赖朝英等三大系共39位赖氏先祖,先后由江西、福建和广东的平远、大埔、梅县、五华、兴宁、博罗、河源等地迁入紫金县18个镇(村)建基立业,至今,最早迁入历二十三世,最迟在1946年迁入历四世,以赖朝美后裔为最众。据1999年续修紫金赖氏族谱统计,全县赖氏总人口有26000多人.(一)赖虞观(朝选)世系赖带山赖虞观(朝选)十四世孙

7、,于明嘉靖年间,由福建永定金砂乡迁入广东永安开基,裔孙分居今上义镇老楼坝、沙岗、花园、窑口等村。(二)赖朝美世系1、赖显佑裔孙赖永昌赖显佑五世孙,于明初由福建永定迁博罗,又移河源,再徙今紫金附城黄花。赖永昌五世孙赖仁可,于明万历年间迁川龙(今瓦溪新龙)开基.赖文兴赖显佑八世孙,于明万历年间,由五华安流迁入今紫金艳桑开基。赖崇文、赖崇礼赖显佑十二世孙,于明末由兴宁西厢老虎陂分别迁入永安古竹约(今古竹上洞、义容园岭)开基.赖参廷赖显佑十四世孙、赖崇乐三世孙、赖鉴堂第三子,于明万历年后期由河源蓝口迁宽得都(今紫金义容古竹一带),初居古竹约河子径,后徙义容桥田约(甘棠)开基。赖参廷生四子,长子赖日兴、

8、三子赖日章留居甘棠;二子赖日贤、四世孙赖吾彪,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迁宝安大鹏古城乌涌村(今深圳市龙岗区大鹏镇鹏城村);四子赖日化迁本县古竹蓼坑。赖安仁赖显佑十四世孙。赖安仁四世祖赖思龙由大埔迁入永安县城,建立祠宇。传至赖安仁,于明雍正年间再迁至本县黄塘嶂下开基。后其八世孙赖煜铨、赖伟铨迁至黄塘车前村立居。赖耀南赖显佑十九世孙,由五华县平南镇大坑尾迁入紫金九树镇官田村开基.赖寿兰赖显佑二十三世孙,于清末由五华县安流约樟潭村迁入永安县义容桥田约(今南洋村)开基.赖洪科赖显佑二十一世孙,属兴宁县西厢老虎陂赖汉臣一脉。赖洪科之子赖焕祥,于1946年迁至紫金县石公神(临江镇)开基。2、赖显益裔孙赖

9、光宿赖显益公九世孙,于明嘉靖年间率四子,由平远县石圳镇迁入惠州府归善县古竹约(今紫金古竹镇)越王山下留洞村开基。越王山石壁凿有“光宿公寨”等字。尔后,其第三子赖祖宦于明万历年间由古竹留洞迁至永安城外社背立基。赖全赖显益公九世孙,于明万历初年率子赖万英、孙赖九云,由福建省龙岩州小池乡培斜村迁至永安南门外铳柜下(今紫城镇卫生院址)开基,后赖全后裔分居紫城镇河塘唇、大塘面。赖坤赖显益公十二世孙,于明隆庆年间由福建永定河塘背迁至永安东门外长龙屋,传至五世孙赖俊祯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再迁今附城井塘开基。赖可均赖显益十二世孙.赖可均次子赖廷锡于清康熙年间,由大埔阴那(今大埔县英雅镇)迁至紫金瓦溪川

10、龙柏子地开基。赖希松赖显益十五世孙,明清之交由福建永定古镇坪迁入永安县柏埔官田(今群星村)开基。赖惠清赖显益十八世孙,于清光绪年间,由长乐县大都约乐和寨长应村(今五华县大都镇长应村)迁入宽得都古竹约蓼坑(今紫金古竹蓼坑陵国村)开基。赖胜安、赖华赖显益二十一世孙,于清道光年间,由五华县安流天钩嘴(今五华文葵镇福岭村)迁入义容南洋村开基。3、赖显吉裔孙赖弘智赖显吉十世孙,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由福建永定汤湖迁入永安(紫金)增塘开基,传至三世孙赖士显、赖士祥长孙赖上挥留居增塘、茜坑,分居附城横径井头、樟村河排;赖士麟次子赖先登迁居乌石书田黎塘;赖士祥次子赖宏俊迁居黄塘曹坑;四子赖宏美迁居蓝塘茜

11、坑。赖振凤赖显吉十二世孙,由梅县程江油坊垅迁居镇平县(今蕉岭),传至赖明权之子赖士硕、赖士文、赖士盛、赖士举、赖土展、赖士仁兄弟,于清乾隆至嘉庆年间(17761800年),迁至永安县上石约黄塘埔(今紫金蓝塘自然村黄菓窝)开基。赖贤才赖显吉十二世孙赖贤才传至十一世赖奕汉、赖舜源,十二世孙赖均华、赖均钢、赖均权、赖振文、赖春秀、赖春和,十三世孙赖镜龙等,先后于民国时期,由五华长布迁至紫金义容坪山塘鸡公田开基。赖文茂赖显吉十二世孙,明朝年间自大埔县迁永安县(今紫金)黄塘车前璜坑上坪开基。传至三世孙赖朝任、赖朝烈迁本县乌石岗尾开基,赖朝玉留居车前横坑上坪.尔后赖朝任又迁广东高要市河台镇。赖世锡赖显吉十

12、五世孙,于清朝年间由大埔县大靖村亚鹊坪迁入永安县城内下厚街立居,后移附城黄花横径园墩,传至赖兆仁、赖俊仁又迁至青溪龙田开基。赖兆仁长子赖庆侯分居黄塘澄田坑.赖锦康、赖锦科赖显吉十八世孙,1943年由陆河县南万镇万全村迁至紫金义容鸡公田开基,后于1946年又迁至古竹镇雅色立居。赖如邦赖显吉十九世孙,清初由河源康禾迁入永安县桥田约(今紫金义容)和平神前围开基.赖锦源赖显吉二十一世孙,清初由河源康禾迁入古竹吉安田心立居。赖远容赖显吉二十二世孙.其十八世祖赖碧玉由长乐县(五华)梅林迁居五华长布西布蓝坑,传至赖远容之子赖方英、赖方义,于1947年迁入紫金蓝塘自然石龙头开基。(三)赖朝英世系赖万成赖朝英十

13、世孙,于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由福建平和漳汀山柑水尾迁入永安县城教场开基.赖道统、赖道纪赖朝英十二世孙,于明朝万历年间,随叔父赖天义由福建平和山柑茅仙庵(今芦溪漳汀田心楼)迁入永安县(今紫金)城内,于崇祯二年(1629年)在县城内龙腾街,建筑宗祠。赖道统长子赖胤泰生六子,长子赖时腾后裔迁四川,第四子赖时惠,于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迁蓝塘寺背,赖时惠九世孙赖辉文,于1949年前迁至本县义容圩经商定居;次子赖胤恒分居龙窝高塘;赖道纪生八子:长子赖胤达留居县城,分居城郊鲤子塘,三世孙赖文钧迁附城林田双龙坪;次子赖胤伟迁居黄塘双下;三子赖胤香迁九和双罗;四子赖胤嘉迁本县下石黄洞坑及石公神(

14、临江镇),后迁徙未详;五子赖胤璋迁上义镇;六子赖胤震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迁至本县附城黄花水尾开基,其长孙赖文钜迁青溪田心赖屋排;七子赖胤辉无嗣;八子赖胤桂居县城龙腾街。赖道弘、赖道才赖朝英十二世孙,据福建省南靖县葛竹赖氏族谱载,属赖朝英四世孙赖元兴一脉。赖道弘、赖道才之父赖大顺,约于明嘉靖年间由平和县留恩平林初迁博罗莫村石嘴围。赖大顺生四子,次子赖道弘于明万历年间,由博罗莫村迁入永安汤坑洋尾湖(紫金义容),再迁县城东门儒林街,后迁至石马阁创业。三子赖道才承耕其兄赖道弘田产,移居中坝袁田.赖道才九世孙赖招、赖义,于民国时期由中坝袁田迁至瓦溪新龙粽子岗定居.赖殿白赖朝英十五世孙,于清康熙

15、年间由福建平和漳汀司山柑村(今平和县芦溪镇)迁居永安县(紫金)蓝塘万寨子开基。赖程赖朝英二十世孙,约于清咸丰年间,偕赖道才支系迁入永安县中坝镇姜輋村立居。赖发赖朝英二十九世孙,赖发四世孙赖佛波过嗣给赖殿白九世孙赖文祥,后裔居蓝塘镇汉塘村梅树屯。(四)赖朝吉世系赖旺赖朝吉十三世孙,于明初由东莞茶园迁惠州府归善县(今紫金)蓝塘寺背开基。(五)待考支系赖锡三赖朝英二十一世孙,该支系裔孙居住紫城镇山排下,上祖源流待考。该支系裔孙历代习惯到县城龙腾街“赖氏宗祠”祭祖,故归属赖朝英系。赖如来赖朝美十六世孙,其子赖源奎约于清朝初年,由福建省携先祖赖如来骨骸,迁至紫金凤安横排锡坑开基.上祖源流待考.赖惟桥赖朝美十八世孙,约于清康熙年间由紫金蓝塘迁至上义陂角开基.上祖源流待考。四、宗祠、堂联及故事(一)紫金县城赖氏宗祠1、紫金县城龙腾街赖氏宗祠该祠始建于明崇祯二年(1629年),座南向北,属客家围龙屋结构,共有厢房28间。围龙与祠堂之间,东西南三面是露天天井,两横门厅东西两侧各挖有古井一口,一年四季井水甘甜,可供饮用。总建筑面积约1600平方米.民间称为“蟹形”.门联:宗功广大,祖德高深。顶梁联:始于周而兴于唐,忆当年富贵相承,文安邦武定国,祖德宗功,瓜瓞绵延垂不朽;来乎闽则迁乎紫,观此日儿孙蕃衍,父能仁子尽孝,水源木本,箕裘绍美福无边。2、黄花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