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都梅州民风民俗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3677020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客都梅州民风民俗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客都梅州民风民俗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客都梅州民风民俗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客都梅州民风民俗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客都梅州民风民俗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客都梅州民风民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客都梅州民风民俗(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客都 xx 民风民俗在两晋至唐宋时期,因战乱饥荒等原因,黄河流域的中原汉人被迫南迁, 历经五次大迁移,先后流落南方。由于平坦地区已有人居住,只好迁于山区或 丘陵地带,故有“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之说。当地官员为这些移民登记户 籍时,立为“客籍”,称为“客户”、“客家”,此为客家人称谓的由来。为防外敌及 野兽侵扰,多数客家人聚族而居,形成了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土围楼、 四角楼等,其中以围龙屋存世最多和最为著名,是客家建筑文化的集中体现。围龙屋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 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选择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主体结 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

2、围”,建筑材料有沙、石、土、瓦等。普通的围龙屋占地8 亩、10亩,大围龙屋的面积已在30 亩以上,建好一座完整的围龙屋往往需要五 年、十年,有的甚至更长时间。一间围龙屋就是一座客家人的巨大堡垒。屋内分别建有多间卧室、厨房、 大小厅堂及水井、猪圈、鸡窝、厕所、仓库等生活设施,形成一个自给自足、 自得其乐的社会小群体。围龙屋不论大小,大门前必有一块禾坪和一个半月形池塘,禾坪用于晒 谷、乘凉和其它活动,池塘具有蓄水、养鱼、防火、防旱等作用。大门之内,分上中下三个大厅,左右分两厢或四厢,俗称横屋,一直向后 延伸,在左右横屋的尽头,筑起围墙形的房屋,把正屋包围起来,小的十几 间,大的二十几间,正中一间为

3、“龙厅”,故名“围龙”屋。小围龙屋一般只有一至 二条围龙,大型围龙屋则有四条五条甚至六条围龙,在兴宁花螺墩罗屋就有一 座 6 围的围龙屋。在建筑上,围屋的共同特点是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东西两 边对称,前低后高,主次分明,坐落有序,布局规整,以屋前的池塘和正堂后 的“围龙”组合成一个整体,里面以厅堂、天井为中心设立几十个或上百个生活 单元,适合几十个人、一百多人或数百人同居一屋,讲究的还设有书房和练武 厅,令人叹为观止。围龙屋的设计与建造融科学性、实用性、观赏性于一体,显示出客家先人 的出色才华及高超技艺。围龙屋与北京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云南的“一颗印”并列一起,被中外建筑学界

4、称之为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 筑。如今,客家人已走出封闭的围龙屋,走出狭窄的山门,走向辽阔的世界, 围龙屋成为一种历史的遗迹、一种独特的景观。现在梅州市保留下来的围龙 屋,仅在梅州城区和城郊40 公里内,就有几百座。以下是 xx 围屋的介绍:梅县“围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 “一颗印”,合称为中国民间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它的建筑和设计艺术之独 特,给这个侨乡带来了浓郁的乡土风情。人们说,梅县“围屋”充满着客家人的 “客味”。“围屋”是由一座弧形或方形的辅助建筑群,象城堡一样将主体住宅包围 着的建筑。屋内布局“三堂四廊,十厅九井”:进深三座高堂,以天井和屏

5、风墙隔开;横向是四排住房和过厅,错落有 致;后面由一排排列成半圆形的房屋围成天井,叫花头。屋内房间数十间,可 以住上几代数十口人家。整个“围屋”靠山坡而建,前低后高,自成阶梯形,最 外围墙筑得很高,窗子开得很小,显得壁垒森严。从低处往上看,“围屋”层层叠叠,有盘龙之状,兴宁人又称“围龙屋”。如果 连大厅前的晒禾坪和一口半圆形鱼塘拼起来看,一个单元的“围屋”,就呈现一 个椭圆形。它把生活起居,辅助劳作和饲养加工等统一在住宅内部,同时各部 分又互不干扰,显得协调而又和谐。人们说的“客味”,精髓就在于此。梅县“围 屋”的筑墙全部是三合土(五华人称“三炮土”)锻打而成,其抗压强度和抗拉抗 剪度,均超过

6、一百号混凝土。它的建筑尺度精确,地墙、地面、楼面、屋面的 平度和标高,误差不超过几毫米。每座房子的造型,檐梁雕塑,内外装饰和绘 画,均有极高的艺术造诣。座落在梅县白宫富良美村有一座华侨建的联芳楼, 又称华侨“围屋”。它长近百米,宽四五十米,四周以建筑物环成“围屋”大院。屋 的正面是三个凸起的钟楼式大门,其上下左右及所有窗户顶端,都装置着匀称 的各种动物、花草浮雕,大大小小不下一二百幅,钟楼上端有狮子滚球,双龙 夺宝,雄鹰展翅,天使临门等塑像,正楼大门的阳台下,还雕有郭子仪拜寿群 像,工艺精巧。正观整座楼面,富丽堂皇。“围屋”内,分建房室一百多间,“十 厅九井,三堂四廊”。最后是一间长长的枕头屋

7、。堂、厅、房间、走廊、天井、 楼上楼下,设计十分巧妙。梅县“围屋”历史悠久,它与古代中原人南迁后,不时发生的“土“、“客”之争 有关。客人为适应当时的环境,便建筑了能集群聚居的房子,以抵御来犯者。 他们为了便于生活,把防盗、防火、饲养、加工、贮存、凉晒等各种生活设施 综合一体,以图达到安居乐业的要求。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围屋”的 建筑也日趋完善精美。然而,在历史的发展长河和变革中,古老的“围屋”,将 成为一种住宅形式而载入史册。客家方言客家方言是以梅县话为中心的一支方言。它主要分布在广东的东部和北部 地区,全省约有二十多个县市属客家方言区。它以梅县话为标准,因为梅县话 影响大,语言较清

8、晰。客家方言也是在民族迁移中形成的一种汉语方言。东晋 以前,客家先民原来聚居在中原一带。西晋末,中原地区发生了各种战争和自 然灾害,客家先民不得不向南移。有的移居于湖北、湖南等地,后又经唐末五代十国的离乱,又有的进一步 南迁移居江西、福建等地。到南宋末年,宋元交兵,天下大乱,客家先民又进 一步移入广东,逐渐入居粤东一带。宋代户口有主户和客户之分,分,后来者 入客户,故有客家之称。在移居的过程中,由于在湖南湖北停留了近四百年时 间,至唐、宋时期方入粤,因此其方言较接近两湖方言。在广东四种方言中, 也显得与普通话差异最小。客家方言有六个音调,平、入声分阴、阳,上、去声不分,保留了六个古 人声韵尾。

9、其书面语与口头语在语音上有较大差别。此外,客家先民本用北方 话,入居广东后,受着不同广东方言和地理历史环境影响,因而逐渐消失了卷客家传统客家人是汉族的一支特殊民系,两千多年来,中原地区的汉人由于战乱、 饥荒、迫或政府调迁等因素而大量南迁,集中定居在闽、粤、赣地区,又进而 扩散至四川、广西、海南、台湾、香港、东南亚等各地。相对于那些地区的原 住民而言,他们是外来的客人,被称为“客家人”。在客家人的迁移过程中,广东梅州是客家人最主要的集散中心(福建龙 岩、江西赣州也是客家人聚居区);由于元代梅州的原住民畲族人起义抗元失 败而大量外逃,到明代时,梅州已不设“畲官”,当地住的基本上都是客家人, 梅州也

10、成为客家人主要聚居区(现仅在大埔有少量畲族人居住)。从集散中心 和主要聚居地这两个方面而言,梅州成为客家文化的代表区域,这里曾经举办 过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和世界客家联谊会,被称为世界客都,具有浓郁的客家风 情。客家人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艰苦奋斗、热情好客、尊师重 教、爱国爱乡的优秀品质。早期客家人居住在人烟稀少的山区,因而团结互助 的意识就特别强,虽然生活艰苦,但养成了热情好客的文化传统;客家先民从 中原迁来,大多出身于“书香门第”,长久以来还是延续着“耕读传家”的传统,历 史上出过不少名人,梅州也因此被誉为“文化之乡”。客家人作为古代中原人的后代,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可集中

11、 概括为艰苦奋斗、热情好客、尊师重教、爱国爱乡。客家人从中原迁移到闽粤 赣地区,由于平原地区已被原住民占据,一般只能定居在贫瘠山区,因而生活 艰苦,必须奋斗。客家人的拓荒精神、白手起家能力也就十分突出。尤其是客 家妇女,以勤劳贤淑闻名天下,农活家务都出色,家庭观念特别强。早期客家 人作为移民,居住在人烟稀少、落后偏僻的山区,人际交往的心理需求和团结 互助共同克服困难的意识也就特别强,虽然生活艰苦,但养成了热情好客的文 化传统;客家先民从中原“衣冠南下”,大多数都有是出身于“书香门第”,长久以 来还是延续着“耕读传家”的传统,因而文化素质较高,历来有重视文化教育的 传统,历史上出过不少名人。其中

12、梅州表现最为突出,被誉为“文化之乡”。闹元宵正月十五元宵节,是农历年头一个月圆之夜,它象征着幸福美满。广大侨乡人民迎神赛会。闹大锣鼓,舞金狮,迎花灯,烧烟火,以祈新的 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丰顺县埔寨镇元宵之夜迎锣鼓,烧“烟 架”、“火龙”,久负盛名,饮誉海内外。据传,埔寨烧火龙己有二三百年历史。 起初是由硫磺、白硝、木炭未制成火药,做火箭、火花、大犁等燃放,经过几 百年来的不断演变,烟架由原来的五七架发展到今十三架,高达十多米;火龙 由原来的三四段发展到今十一段,长达三十余米。并采用有声有色的烟花,表 演奇特,惊险壮观。在广场上,礼炮三声巨响,在锣鼓声中,舞龙开始,百来个小伙子挥舞火 炬,赤膊飞路登场,二十多个壮士高举五米龙头,由绣球引路,近百名勇士手 擎“金鲤”、“龙虾”、“鳌鱼”漫游广场。由长者点燃引火索,龙口吐出金珠来后, 各段火龙发出五光十色的火花,火箭呼啸腾空,五彩缤纷。舞龙者在火海中翻 腾,场面壮观。现在,埔寨火龙已腾跃于揭阳、梅县、深圳等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