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打造上海世博会国家名片1009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3676766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打造上海世博会国家名片1009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2022打造上海世博会国家名片1009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2022打造上海世博会国家名片1009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2022打造上海世博会国家名片1009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2022打造上海世博会国家名片1009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打造上海世博会国家名片100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打造上海世博会国家名片1009(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打造上海世博会国家名片10.09 用世博精神打造上海世博会“国家名片”(备选标题:映在世博人心中永远的一片红)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工程项目建设侧记 引言 中国馆坐落于上海世博规划围栏区b片区世博轴东侧,外型构思寓意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是上海世博会五个永久性建筑中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特质的建筑。中国馆因享有东道国的先天优势,紧邻黄浦江,处于南北、东西轴线交汇的视觉中心,总占地面积6.52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5.3万平方米,是上海世博会所有场馆中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场馆。 中国馆由国家馆、地区馆、港澳台馆三个部分组成。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

2、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国家馆、地区馆、港澳台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空间以南北向主轴统领,形成壮观的城市空间序列,以其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共同组成表达盛世中华主题的统一整体。世博会期间,国家馆将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下,展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地区馆和港、澳、台馆将分别为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提供展示平台,展示中国各民族、各地区的不同风采和城市的变迁。世博会后,中国国家馆将作为世博会永久性的专题博物馆保留,成为未来上XX县区规划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2007年召开

3、的国内参展动员会议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同志指出,办好上海世博会,难点和重点都在中国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我国第一次举办,也是发展中国家第一次举办的综合性注册类世博会。而中国国家馆则是上海世博会上的国家名片,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动员令下达,世博人赴汤蹈火 中国国家馆是上海世博会上的国家名片。 当XX省政府决定将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设任务交给世博集团来完成时,油然而生的自豪感荡漾在世博集团每一个人的心中;当十三亿华夏儿女的寄托和全世界关注的目光都聚焦在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上时,世博集团人也深刻体会到了肩上责任的沉重。 承担中国馆工程项目建设任务,我们只有成功一条路可以走。我们不仅要确

4、保做成功,更要力争做精彩,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留下难忘的记忆。世博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戴柳同志在中国馆项目建设筹备工作大会上向全体世博集团人发出了总动员。 上海世博会是新中国跨入二十一世纪后承办的举世瞩目的两大盛会之一,也是国际展览局第一次把综合性博览会的举办权交给一个发展中国家,这对上海乃至全国来说,既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机遇。作为要当一流的现代服务业领跑者的世博集团来说,戴柳董事长深刻意识到:机会不容错过。 这句看似简单的动员令,但要真正践行成功、精彩、难忘,世博人无不赴汤蹈火,倾注满腔的热血。 三通一平准备开工 2007年12月18日举行中国馆开工典礼。当接到这个通知时,留给世博集团世

5、博项目部工作人员只有不到一个月的准备时间。 俗话说,未雨绸缪,更何况对于中国馆这样一个集诸多不确定因素于一体的超大体量建筑工程,前期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尤为重要。除了要审核图纸,进行设计交底;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与专业分包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外,三通一平工程是开工前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三通一平,简单通俗地讲,就是在开工前要保证施工现场的水通、电通、路通,以及场地平整。 三通一平工程对于中国馆这样一个超大体量的建筑项目来说,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尤其是在能源和资源紧张的情况下,需要跨部门、多方面的统筹协调。按照常规操作,用一个月时间来准备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好在世博项目部的人员在接到开工通知前,已经

6、早有预谋地做好了前期的现场勘察和准备工作,只等一声令下,使命必达。 通电、通水,这在其他工程项目的前期准备中,走正常程序,一般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来统筹协调,但在中国馆项目中只用了3天时间就全部供应到位。我们要感谢XX省东供电局和上海浦东威利雅自来水公司在临水临电的供给上给予的大力支持。记者在采访世博项目部项目经理宋学春时,他不失时机地对这两家单位表达了感谢之意。当明确中国馆由世博集团来承建后,世博项目部的负责人就开始分别走访XX省重大工程办公室、供电局、自来水公司等单位,为项目开工做前期的准备。 好事需要多谋。尽管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但在平整场地时还是遇到了不小的难题。在接到开工通知时,中国馆的工

7、地上还堆积着大约9万立方米的土方,按照每立方土2吨计算,也就是说有18万吨的土方需要清理,平均以每辆工程车载重20吨计算,则要运输9000辆次。如果用一个月时间来清理完成,每天至少运输300辆次,而且为了保证不影响居民交通出行,白天不能清理运输。这样高密度的清理运输工作,对车辆调度、装运安全管理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集团世博项目部紧急与施工单位进行协商,调派多量工程车,开足马力清理搬运土方。最后,仅用了18天的时间就将18万吨土方全部清理完毕,为中国馆的顺利开工创造了良好的先决条件。 开工典礼如期进行 中国馆是世博园区建设的核心工程,中国馆的开工也将标志着上海世博会筹办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重要的

8、里程碑。 世博项目部的全体人员心里都非常清楚,一个好的开端对整个项目任务的顺利完成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馆开工典礼一定要办成功,不能有任何闪失,尤其是在中国馆项目已经引起全国各大媒体高度关注的情况下。 配合世博项目部承担中国馆开工典礼任务的是世博集团下属的两家专业公司-上海广告有限公司(简称:上广)和上海现代国际展览公司(简称:现代国际)。上广负责开工典礼活动的策划、公关和执行任务,现代国际负责活动现场的舞台搭建和安装工作。上广和现代国际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为开工典礼做着精心的准备。为了提升开工典礼活动的公众传播效果,世博项目部还专门让设计公司设计了一个中国馆建筑群的矢量模型。 就在大

9、家认为万事俱备,只等开工的时候,一个意外的小插曲打乱了世博项目部按部就班的工作。 12月17日下午18时,也就是开工典礼前一天的傍晚,当中国馆建筑群的矢量模型运到世博项目部时,细心的工作人员发现了一个问题:实物模型与设计图纸存在差异。尽管这个差异在外行人眼里很难察觉,而且制作厂家又远在XX县区,往返需要几个小时的路程,世博项目部副总经理宁风并没有抱侥幸心理,他坚持认为:关注中国馆开工的很多是行家,这是一个全社会都关注的开工典礼仪式,我们不能允许有任何瑕疵。 宁风,工程建筑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多年的专业研究养成了一丝不苟的做事风格。俗话说,一个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他希望通过举办一个精彩的开工

10、典礼仪式,为中国馆的建设项目起一个好的开端。当天晚上,他与中国馆项目副经理宋学春一起连夜开车赶到制作工厂,并在现场指导厂家技术人员对模型进行修改。宁风把中国馆的设计理念和建筑结构向技术人员进行了仔细的解释,帮助技术人员理解修改的方案。经过通宵的调整,一直到12月18日凌晨5点,一个崭新的、完全符合要求的中国馆模型终于呈现大家的眼前。 当记者在采访中国馆项目副经理宋学春时,他对自己和宁风通宵修改模型这件事只是轻描淡写地一句带过,而是把更多的赞许和溢美之词送给了上广和现代国际的同事们:那天晚上,上广和现代国际的同事们为了等我们的回音,通宵在现场守候。从他们的身上,你可以明显感受到世博集团人敢打硬仗

11、、能打硬仗的毅力和精神。 2007年12月18日,中国馆开工典礼如期顺利举行。中国贸促会万季飞会长等领导出席典礼仪式并致辞,XX省市长韩正亲自到场宣布中国馆正式开工建设。万季飞会长在致辞时表示:中国馆的开工是世博会筹办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中国馆建设一定要充分体现科学办博、和谐办博的精神,努力把中国馆工程建成世界一流的优良工程。 科学办博和谐办博 从世博集团组建成立的第一天起,世博集团人就与上海世博会结下了难以分割的缘分。无论是从集团名称上的世博两个字,还是世博集团参与世博项目的深度和广度,人们都不难理解世博集团人对上海世博会的情感,甚至外界有很多人产生误解:世博集团就是承办世博会的专门组织机构。

12、 正是因为这样一种难以割舍的缘分,世博集团人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是参与服务上海世博会最用心、也是最投入的企业集团;也正是因为这样一种情感,世博集团人可以骄傲地说:我们对科学办博与和谐办博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实事求是,不盲求气势 中国馆是上海世博会永久性场馆中建筑面积最大的一个,总造价超过15亿元人民币,光地下桩基就要打8000多个。在中国馆桩基工程实施方案的研讨会上,有人提出采用建筑工程上现在常用的phc管桩技术实施桩基础,也就是我们常常听到工地上发出碰碰巨响的锤敲击桩基施工技术。给出的理由有三个:一方面比较经济;另一方面可以加快施工进度。还有一种理由是采用这种施工技术,在开工典礼现场,

13、用桩锤敲击,一定会很有气势。 这三种理由表面上似乎都很有说服力,但世博项目部的工程技术人员可不会这么轻易认同。他们经过前期对工地现场的多次测量,发现中国馆所在场地的地下情况比较复杂,一方面地下存在许多不明的障碍物,包括过去建筑工程留下的地下方桩,可能会影响phc管桩方案的实施;另一个必须要被考虑的因素是,中国馆基坑与已经试运营的地铁8号线垂直零距离,用phc管桩方案施工,可能会影响到运营中地铁隧道盾构结构的安全。是要省钱、赶工期、求气势,还是确保工程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世博项目部的专家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他们决定采用高压旋喷桩工艺(以高压旋转的喷嘴将水泥浆喷入土层与土体混合,形成连续搭接的

14、水泥加固体。施工占地少、振动小、噪音较低,但成本较高,工期较长。)进行施工,这种施工技术对地下土层的挤压力比较小,对地铁的影响也会比较小,同时也可以在打桩前做到清除地下障碍物的作用。 从后期中国馆桩基工程施工现场情况来看,当时的这个决定是比较实事求是的,也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世博集团人不盲从传统做法,而是真正遵循了实事求是的大局观和科学发展意识。 遵循规律,不盲赶进度 2008年春节期间,上海下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雪。这场大雪对中国馆的施工进度带来的非常大的影响,不仅工地上厚厚的积雪和冻冰需要铲除,同时对坑基的围护要求提高。加上气温较低,水泥浇注工程不能照常进行。 天有不测风云,面对这

15、场突如其来的大雪,世博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没有盲目追求工程进度,而是与工程承建单位进行密切的沟通,双方达成共识:工期必须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进。中国馆项目副经理成晟在接受采访时说:施工过程中的工序是有严格要求的,我们必须要确保工程的质量标准和安全标准,遵循客观规律。在谈到工期受影响这一敏感话题时,成晟坦诚地说:其实我们只能通过加班加点来赶进度,中国馆工地上的建筑工人真的很辛苦,也很令人敬佩。 科学严谨,不盲存侥幸 中国馆基坑西侧邻近已投入运营的轨道交通m8号线隧道及地铁周家渡站,地铁m8线的保护等级为一级。其中西侧北段,最外侧工程桩桩心距地铁周家渡站外边线最近处只有不到1.5米的距离,打破了地铁3米内不得施工的界限。地铁8号线的4个风井口位于中国馆红线范围以内,更关键的是中国馆外围还有九个围护桩基正好位于地铁8号线盾构正上方,这一情况在上海地铁工程建设上是绝无仅有的,更何况,地铁8号线已经试运营通车。从上海的地铁建设历史经验来看,一律都是地面建筑给地下轨道交通让路。在全国范围内,地面建筑与地下轨道交通产生零距离接触的只有广州发生,但当时的广州地铁还没有通车,在安全上的要求相对会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