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教师职业理念模拟题2019年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3674491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教师职业理念模拟题2019年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教师职业理念模拟题2019年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教师职业理念模拟题2019年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教师职业理念模拟题2019年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教师职业理念模拟题2019年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教师职业理念模拟题2019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教师职业理念模拟题2019年(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教师职业理念)模拟题2019 年(8)(总分150,考试时间120分钟)选择题1. 期末考试要到了,数学老师请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吴老师把课时让给他上数学课,吴老师 欣然同意。他们的做法()。A. 合理,体现了教师双方的意愿B. 不合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C. 合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D. 不合理,违背了团结协作的要求2. 现代学生观坚持()。A. 以人为本 B.以教材为本C.以课堂为本D.以教师为本3. 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A. 充分地传授知识B. 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C.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4. 尊重

2、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正确的是()。A. 学生喜欢什么,教师就教什么B.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其能动学习C. 对学生多表扬,不能批评学生D.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跟着学生走5. 某中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发不同颜色的校服。年级前60名学生穿红色校服,其他学 生穿蓝色校服。该校的做法()。A. 正确,便于分层教学B. 正确,利于激励学生C. 不正确,不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D. 不正确,不能平等对待所有学生6.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体现主体教育思想B. 强调学生自主发展C. 鼓励学生自我成才D. 注重对学生的引导7. 康老师经常在班上开展“

3、成语知识竞赛”、“演讲赛”、“辩论赛”等活动,营造运用语文知 识的情境。康老师的做法有利于()。A.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B. 发展学生的互补性C.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D. 减轻教师工作压力8. 考试结束后,又要调整座位了。赵老师排座位的原则是:考分高的学生坐在教室的中间 区域,考分低的学生坐在边角位置。赵老师的做法()。A. 符合公平竞争的要求B. 违背平等待生的理念C. 符合因材施教的理念D. 违背分组教学的要求9. 依据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的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 培养学生特长B. 发展学生潜能C. 尊重学生个性D. 私拆学生信件10. 初中生小虎平时纪律松散,经常迟到,上课还总与同

4、桌讲话。班主任让小虎把桌椅搬 到教室后面的角落里一个人坐。下列选项中,对该班主任行为评价正确的一项是()。A. 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B. 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C. 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D. 维护了教师的权威11. 乌申斯基指出:“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逻 辑不是别的东西,而是自然界里的事物和现象的联系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 在教学中要重视运用()原则。A. 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直观性D.巩固性12. 下列()不属于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应具备的条件。A. 学历素养B.职业道德素养C.知识素养D.能力素养13. 教师必须十分注重自身的言行,做到以身

5、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A. 繁杂性、创造性B. 继续性、广延性C. 长期性、间接性D. 主体性、示范性14. “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A.情境性B.创造性C.示范性D.个别性15. 第斯多惠曾说:“教师本人是学校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 最活生生的榜样。”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A.创造性B.示范性C.长期性D.复杂性16. “师者,人之楷模也”,这句话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A. 特殊的表现性B. 独特的复杂性C. 鲜明的示范性D. 显效的长期性17“才高八斗”和“学富五车”体现了教师的()。A. 道德形象B.人格形象C

6、.财富形象D.文化形象18. 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体现了教师的()。A. 示范者角色B. 授业解惑者角色C. 传道者角色D. 研究者角色19. 要想发挥素质教育的作用,就必须要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A. 主导作用B.主体作用C. 心理作用D.人格魅力20. 实现学校教育对学生发展的主导作用,其基本前提是()。A. 学校的环境创设B. 教师的主体作用C. 家长的积极配合D. 学生的能动活动21. 教师综合素质最突出的外在表现,也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是()。A. 专业动机B.专业知识C.专业能力D.专业人格22. 对教师职业的责任叙

7、述不正确的是()。A. 关心学生的健康B. 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C. 搞好教学D. 以人为本23. 教师在求知和传授知识、学问的过程中要做到严密谨慎、严格细致。这就要求教师必 须()。A. 严谨治学B.实事求是C. 与时俱进D.理论联系实际24. 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A. 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B. 精深的专业知识C. 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D. 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25. 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特定要求不包括()。A. 以谋生为主要目的B. 必须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C. 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D. 要达到符合规定的学历26. “要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

8、。”这要求教师应当具备的职业素质是()。A. 马列主义理论素养B. 教育理论知识素养C. 学科专业知识素养D. 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素养27. 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A. 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B. 认真备课,认真上课C. 提高教育研究能力D. 提高师德水平28. “行教”是指用教师的()教育影响学生。A.人格魅力B.品德修养C.思想观念D.实际行动29.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 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A.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C. 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

9、导作用D.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30. 邱老师经常梳理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分析问题的成因, 寻找解决策略,邱老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主要角色是()。A. 教育教学的研究者B. 行为规范的示范者C. 心理健康的维护者D. 学生学习的组织者31.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变化,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B.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权威、批评C. 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教导、答疑D.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独立自主精神3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没有让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进行有意义

10、的记 忆。这说明该教师()。A. 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B. 过分重视知识的讲授,而没有让学生进行实践C. 没有关注学生的情感特征D. 关注知识传授-而非教会学生学习材料分析题33.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培育了许多杰出的人才,对我国教 育的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孔子在长期从事教育事业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也 提出了许多著名的教育理论。孔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 下,不可以语上也。”问题:请分析这句话蕴涵了怎样的教学理念,并分析它对我们从事教学活动有怎样的启/示O34.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任教六年的李老师回忆

11、道:读初二时,新来的语文老师以“春游”为题,让我们写一篇作 文。我写了一次与爸爸上山采杨梅的经历,由于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所以写得有声有色。这 个语文老师对班上的情况不了解,并不知道我是班里最差的学生,在批改完作业后,我的作 文成了班里唯一优秀的范文,老师拿着我的作业本声情并茂地大声朗读着,我一听是自己的 作文,心狂跳起来。语文老师读完了以后,就对全班同学说:“请写这篇作文的同学站起来。” 我在后排怯生生地站了起来,全班同学以惊奇的目光注视着我,我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自 豪。老师在读完了我的作文后,还分析了作文好在什么地方,并给了我几张空白稿纸让我在 誊写一遍,然后在班里墙壁上开辟了一个作文园地

12、。我的作文就是作文园地里的第一篇范文。 由此,我找到了自信,发现自己原来并不是一无是处,我也有很多闪光点。自从那以后,我 开始要求自己坚持写周记和日记,并送给老师批改。老师在看完之后要么写一句评语,要么 盖一个“优秀”字样的图案,我非常满足。写日记这个习惯从初二开始一直保留至今,现在我 的日记本已达到五十多本了。问题: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材料中语文老师的教学行为。35.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历史课上,教师让学生阅读有关古希腊和中国古代神话的两段描述,然后,提问:“从 这两段描述中,可以发现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神话有什么不同?”学生甲回答:“希腊神话有比 较完整的系统,而中国神话比较零散。”教师

13、点评道:“这位同学的回答很不完整,哪位同学 来补充一下?”这时,甲同学羞得满脸通红,而班里则是一片宁静。问题(一):教室里为什么会出现“一片宁静”?问题(二):请对老师的“点评”进行评价。36.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赵峰是班里的数学课代表,不仅数学成绩好,其他各科成绩也名列前茅。可他上课发言 积极,课余时间却不愿与同学交流,也不喜欢参加班集体活动,显得有些冷漠。每当有同学 问他题时,他总是先强调一下:“连这样的题都不会做?那好吧,由我来教教你吧” 久而久之,同学们渐渐地疏远了他,他的成就感只能从老师的表扬和肯定中获得。虽然 老师明知同学们不喜欢赵峰,却视而不见。在学期评语中,班主任对他的学

14、习成绩赞赏有加, 对其他方面只字不提。数学老师也认为他是班上最优秀的学生。问题:请从职业理念的角度评析材料中两位老师的教育行为。37.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王老师讲秦牧的土地一文时,对其中精彩段落动情地高声朗诵:“骑着思想的野马, 奔驰到很远的地方,收起缰绳,回到眼前灿烂的现实。”话音刚落,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 师,野马怎么会有缰绳?”王老师毫无准备,不耐烦地说:“秦牧说的会错吗!”学生脸涨得通 红,欲言又止。班里的气氛也一下子紧张起来。问题:请运用教师职业理念相关知识分析王老师的做法。38.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对学生来说,由于知识基础的差异和个性品质的不同,对课程也有很多不适应的

15、地方。 比如,新课程提倡的研究性学习,就让很多学生不知所措。一个班少则四五十人,多则六七 十人,要进行有效的合作探究,难度很大。据上课教师分析,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只有那些 主动性强的学生能够受益,三分之二的学生是跟着走或跟不上。在众多的课堂实践活动中, 表现突出的只是那些性格外向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只能做旁观者。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 出现两极分化。问题:结合教师职业理念,谈谈对材料中反映出的问题的认识。39.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一名初三学生发来邮件说:“按成绩排座位是非常不合理的一件事。以往班上每次考完 试,就按考分从前到后排座位,我几乎每次因成绩优异都排在前面,可越是这样,每次考试 的心理压力就越大,总想着不能多丢一分,不然就可能到后排去了。我记得有次考试失利后, 座位忽然跌到了中间位置,那段日子,坐在那个座位上,感觉就是恨不得自己是透明的,惧 怕任何一丝他人的目光。”学习好的有压力,而对成绩排名靠后的,则起不到激励作用。几位在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