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美容学作业2012年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3672800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物美容学作业2012年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药物美容学作业2012年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药物美容学作业2012年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药物美容学作业2012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美容学作业2012年(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药物美容学平时作业 1、 什么是药物美容学?2、 如何学好药物美容学?3、 您如何理解“气”的概念?4、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5、 五行学说包含哪些内容?6、 什么是经络学说?7、 外用美容用药的原则是什么?8、 如何运用内用中药进行美容?1、什么是药物美容学?药物美容学是研究以药物作用为主要手段以达到美容目的的门医学学科。 2、如何学好药物美容学?药物美容学的内容包括药理学与美容药物学两个部分: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 (包括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原理的一门科学。它是一门临床医学、临床药学、美容医学等专业的基础医学课程,是医学原理与美容医学间的桥梁。学习本科要掌握必要的基本理论,

2、为在美容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在掌握药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培养观察、分析、综合和解决常见美容问题的能力。药物美容学是研究以药物作用为主要手段,达到美容目的的一门学科。药物种类包括西药、中药和药膳。作用途径包括内用和外用。因此该学科在内容上实际涉猎到传统临床医学的药物学、中医药学和皮肤病学等。 通过该学科的学习,要懂得如何选择和应用中、西药物,使之既能达到美容的目的,又不产生任何不良作用。同时不仅能发掘和利用既成的方药,而且要发现和拓宽新药途径,从而适应美容市场对无伤美容的急需。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3、您如何理解“气”的概念? 1)“元气论”又称“气-元论”,是中国

3、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体系,有着丰富的内涵。 2)中医学气是指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此概念的形成受古代哲学气学说的渗透和影响。一般认为它是构成人体与维持人体生命,流动迅速,无孔不入的物体.它在某脏叫某气,如在肾,叫肾气.在脾叫脾气.在肺叫肺气。 3)现从普及层面对人体之气说明如下:气的古字在气字头下面有个米,就是说人体的气是从米,也就是粮食经过脾胃消化而生成;再看粪字,古字是米田共,田共为异,也就是说粪字是米字下面一个异字.当人体利用了粮食中的营养成分后,其余糟粕变异化成为粪排出体外.以上就是人体气的简单理解

4、.是个人的一些见解,仅供参考.对于其他如宇宙之气,自然之气等,属形而上层面,精光大道,不可在此简述.您可读些古代经典,久则自通.4、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它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一般地说,凡是活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功能的、机能亢进的,都属于阳;沉静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物质的、机能衰减的,都属于阴。 阴阳的对立斗争阴阳的对立斗争阴阳的对立斗争阴阳的对立斗争,阴阳两方面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于它们之间相相互制约,相互斗争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

5、盛则阳病,阳励则阴病”。就是指出了阴阳的胜负、失调,就要导致疾病的发生。而人体处于正常生理状态下,阴阳两个对立着的方面,也不是各不相关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是互相排斥、互相斗争着的。 阴阳的两个方面,既是互相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面,都汉有脱离另一方面而单独存在。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无所谓下;热为阳,寒为阴,没有热,无所谓寒;没有寒,也无所谓热。阴阳两方面都是这样,阴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方都双另一方为存在条件。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又称为“互根”。 阴阳的消长转化阴阳的消长转化阴阳的消长转化阴阳的消长转化:阴阳消长,是说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阴阳双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

6、是处于变化之中。在正常情况下,这种“阴阳消长”,是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中。如果这种“消长”关系超出一定的限度,不能保持相对的平衡时,便将出现阴阳某一方偏盛偏衰,也就是疾病的发生。事物的阴阳两个方面,当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还可以各自向着相反的方面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过程的话,则阴阳转化便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以上阴阳对立斗争、依存互根,消长转化几方面的关系,是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些内容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5、五行学说包含哪些内容? 1)五行的医学含义:中医学的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五行范畴与中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医学认识世界和生命

7、运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医学对五行概念赋予了阴阳的含义,认为木、火、土、金、水乃至自然界的各种事物都是阴阳的矛盾运动所产生。阴阳的运动变化可以通过在天之风、热、温、燥、湿、寒六气和在地之木、火、土、金、水五行反映出来。中医学的五行不仅仅是指五类事物及其属性,更重要的是它包含了五类事物内部的阴阳矛盾运动。 2)中医学的五行概念:一是标示着物质世界,不论自然还是生命都是物质形态的多样性统一;二是标示着一种中国整体思想中的一种多元结构联系的思维形态.多元结构联系的整体思维是中国古代相关性思维的典型形态之-这种思维形态在中医学中获得了更典型、更充分的表达。中医学的五行概念,旨在说明人体结构的各个部分,

8、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属医学科学中的哲学概念,与纯粹哲学概念不同。五行的医学含义:中医学的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五行范畴与中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医学认识世界和生命运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医学对五行概念赋予了阴阳的含义,认为木、火、土、金、水乃至自然界的各种事物都是阴阳的矛盾运动所产生。阴阳的运动变化可以通过在天之风、热、温、燥、湿、寒六气和在地之木、火、土、金、水五行反映出来。中医学的五行不仅仅是指五类事物及其属性,更重要的是它包含了五类事物内部的阴阳矛盾运动。 3)对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 1五行的特性: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在长期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朴素认识

9、基础之上,进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理论概念。五行的特性是: (1)“木日曲直”:曲,屈也;直,伸也。曲直,。即能曲能伸之义.木具有生长、能曲能伸、升发的特性。木代表生发力量的性能,标示宇宙万物具有生生不已的功能。凡具有这类特性的事物或现象,都可归属于“木”。 (2)“火日炎上”:炎,热也;上,向上。火具有发热、温暖、向上的特性。火代表生发力量的升华,光辉而热力的性能。凡具有温热、升腾、茂盛性能的事物或现象,均可归属于“火”。 (3)“土爱稼穑”:春种曰稼,秋收曰穑,指农作物的播种和收获。土具有载物、生化的特性,故称土载四行,为万物之母。土具生生之义,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生存之本,四象五行皆藉土”。五行

10、以土为贵。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性能的事物或现象,皆归属于“土”。 (4)“金曰从革”:从,顺从、服从;革,革除、改革、变革。金具有能柔能刚、变革、肃杀的特性。金代表固体的性能,凡物生长之后,必会达到凝固状态,用金以示其坚固性。引申为肃杀、潜能、收敛、清洁之意。凡具有这类性能的事物或现象,均可归属于“金”。 (5)“水曰润下”:润,湿润;下,向下。水代表冻结含藏之意,水具有滋润、就下、闭藏的特性。凡具有寒凉、滋润、就下、闭藏性能的事物或现象都可归属于水”。由此可以看出,医学上所说的五行,不是指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具体物质本身,而是五种物质不同属性的抽象概括。 2五行的调节机制 五行的正常调节机制:

11、五行生克制化: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是五行结构系统在正常情况下的自动调节机制。 规律:相生规律、相克规律 、制化规律6、什么是经络学说? 在中医医疗实践中建立起来的阐述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和体表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经络学说,即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它补充了脏象学说的不足,是中药归经的又一理论基础。该学说,即古代经络认为人体除了脏腑外,还有许多经络,其中主要有十二经络及奇经八脉。每一经络又各与内在脏腑相联属,人体通过这些经络把内外各部组织器官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整体。体外之邪可以循经络内传脏腑,脏腑病变

12、亦可循经络反映到体表,不同经络的病变可引发不同的症状。当某经络发生病变出现病证,选用某药能减轻或消除这些病证,即云该药归此经。如足太阳膀胱经主表,为一身之藩篱,风寒邪外客引经后,可引发头项痛、身痛、肢体关节酸楚等症,投用羌活(散风寒湿止痛)能消除或减轻这些症状,即云羌活7、外用美容用药的原则是什么?1.确定诊断,明确用药目的 2.制订详细的用药方案 3.及时完善用药方案 4.少而精和个体化5、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认识二6、患者用药前应先向有关医生咨询8、如何运用内用中药进行美容? 运用美容药方来使皮肤细腻,防皱。並治疗皮肤疾病。医师选用滋补药时,以补血。养阴为主,注重补益脾,肾,脾三脏,常用药材

13、包括人参,黄精,枸杞子,绞股蓝,银杏叶,大枣,覆盆子,当归,何首乌,玉竹,黑芝麻,灵芝,刺五加,蜂花粉,阿胶等,通过调理脏腑气血达到驻颜目的。另一方面,各种影响颜面美容的疾病,例如色斑,痤疮。皮疹等,必须加以活血祛瘀,祛风散寒,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处理。常用药材包括珍珠,陈皮,桃仁,防风,桃花,猪胰,辛胰,白芷,白附子,白芨,白鲜皮。传统上,为了便于长期服用,美容药方多熬成膏剂,俗称(膏滋),即将药材加水反复煎熬,去渣浓缩后,加入适量的蜂蜜,冰糖或砂糖在熬成膏状。由于大部分纤维杂质以去掉,固有效浓度高,方便服用,美味营养,更有补益作用,一下是一些简便驻颜古方 :白面散:陈皮(30g),冬瓜仁(

14、50g),桃花(40g)研磨成粉末即可,每次2g,每日3次,燥湿化痰,活血益颜。珍珠散:天然珍珠粉(2g)研成极细粉末,每次服0.5g每日3次,清热痰,润面容,可以治疗面部黑斑。容颜不老方:生姜(480g),大枣(240g),甘草(90g),茴香(120g),白盐(60g),丁香(120g)共研成粉末,和均匀用,每日早晨以沸水泡服10-15g,温补脾肾,悦泽容颜。白杨皮散:冬瓜仁(40g),桃花(30g),白杨皮(15g),研磨粉末,饭后服3g,每日三次令人面素白光泽。柏子仁散:柏子仁,冬瓜仁,冬葵子(各150g),炒熟研末,以温酒调服,每次8g,早午晚饭后服,适合肺胃积热,久薀不解而生粉刺者

15、桃花散:从树上采摘新鲜桃花,阴干捣细,过节为散,每日3次,每次3g,作为食物调味品用,令人面素白润泽。去老美容方:生黄精(6000g取汁),生地黄(2500g取汁),蜂蜜(10000g),以慢火煎之,令稠,制成子弹大丸,每次以温酒研一丸服之,每日3次,补益脾肾,抗衰老。神仙驻颜延年方:熟地黄,生地黄,菊花,天门冬(各50g),天门冬去心焙干,诸药捣碎为散,每次服12g,空腹温酒送服,可令人面色红润,肌肤光滑,身轻明目,容颜不老。扶桑驻颜丸:桑叶(480g),黑芝麻(120g)蜂蜜(360g),捣碎熬液,和为丸子,每日2次,早上以淡盐水送服,晚上以酒服下,每次15g,助养容颜,补髓填精。牛奶(240ml),生姜汁(120ml),辣椒粉(0.3g),茯苓(15g),人参(15g),先将茯苓和人参研磨,煮熟牛奶和姜汁,加入其它材料,慢火煎熬成膏,每日饭前温开水送服适量,补中养脏,润体悦色。肌肤养颜茶:山楂(20g),生地(12g),煎煮,加红糖当茶喝,使肌肤柔滑红润。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