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过去现在未来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3665733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的过去现在未来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药的过去现在未来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药的过去现在未来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药的过去现在未来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药的过去现在未来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的过去现在未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的过去现在未来(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药的过去现在未来简谈摘要: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医药一直扮演着举足轻 重的作用,它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处不在。小至治愈感 冒、咳嗽,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大到支配着人的生死、时代的强盛 乃至历史的更替。我认为目前正是中医药应在医疗史上大放光明的时 代,也是应在建设和谐社会大显身手的时候,作为炎黄子孙、作为一 个从小就与中药有过接触、作为一个对中医药有着专业性学习的我们 在这里我根据一些我自己的认识以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与大家简述 一下中医药的发展史。关键字:中医药 发展史 过去 现在 未来 一、中医药辉煌的过去:中国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为中 华民

2、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以显著的疗效、浓郁的民族特色、独特的诊断方法、系统的理论体系,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成为 人类医学宝库的共同财富。1、中药的历史成就中药是古代人们在生产活动和不断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逐步 发现的,古书淮南子修务训曾记载“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成书于汉朝的神农本草经载有药物365 种,其中记载 的水银治皮肤病比阿拉伯和印度要早 500 多年;明嘉靖年间的李时珍历经 27 个寒暑,遍访各地药草,终于编出了中国医药巨典本草纲 目,该书共50 卷, 190 万字,收药物1892 种,附药方 11091 个, 绘有动植物插图 1110 幅,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刻印本

3、初版问 世后仅十余年就流传到日本、朝鲜,而后又被陆续译为拉丁文、法文、 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流传世界各地。2、中医的历史成就中医的发展过程也是在人类与自然作斗争的实践过程中积累起 来的,西周时期,医学尚与巫术结合在一起,唯心主义的成分还很多。 到了春秋时期,医学进一步发展,并逐渐摆脱了巫术而独立。其代表 人物有如下:扁鹊,扁鹊姓秦,名越人,曾周游列国,治愈了许多疑难杂症。史记扁鹊列传的记载表明,春秋后期的齐国人扁鹊就是我国最 早的杰出民间医生,。那时,他已经开始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断 方法诊病,兼通内、妇、五官、小儿等各科,治病的方法有汤(汤药)、 熨(用药物熨贴、按摩)、针石(针灸

4、)、酒醪(药酒)等。张仲景、华佗,东汉时期的最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名机,南阳人, 被后世医家尊为医圣,他把内经以来的病因学说,脏、腑经络学 说同四诊(望、闻、问、切)、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 热)等辩证方法有机地联系起来,并且总结出汗、吐、下、和、温、 清、补、消等治疗法则,还论述了一些处方用药的加减变化规律,著 有伤寒杂病论一书,后由西晋的王叔和分为伤寒论和金匮 要略二书。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是一名精通针 灸术的外科医生,发展了我国的麻醉学和外科手术学。他施行手术, 先让病人冲服麻沸散,然后进行手术,完成后进行缝合,敷上膏药, 四五天伤口便可愈合,一个月后即可痊愈,

5、他的麻醉学和腹腔手术, 在当时世界上是最先进的。孙思邈,隋唐时期著名医学家,人称“药王”。著有千金要方 和千金翼方,发明了蛭吸法吸取脓毒、瘀血,谷糠麦麸治疗脚气, 动物肝脏治疗夜盲症,导尿法治疗尿潴留等。活了 102岁的孙思邈还 是针灸圣手,曾用针灸治愈了因难产致尸厥已经在发丧途中的孕妇, 因“一针救两命”的奇迹而被人们称为“活神仙”。可以看到的是我们的中医药在历史上所拥有的成就是辉煌的,它 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有着辉煌的过去,有着优良的传承,同样有着 无限的发展潜力。中医药在历史上享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推动 了人类的文明前进。二、中医药的现状1、中医药的应用中医药现如今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

6、经验的指导下应用于以下几 个方面:中药材、饮片、中成药等。 中药材:是指源于未加工或经过简单加工过的药物,通常分为植物药、 动物药、矿物药三种,这也是中医传统的利用方式,作为几 千年来疾病的防治武器,该种药材对保障人民的健康安定起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点很明显是因为它完全来源于自然, 毒副作用小,而且处理方便;然而,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它 没有经过加工,这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药效流失,利用度不 饮片: 将中药经过净制、切制、泡制等初级加工手段处理而得到的 加工品。这类加工药品在民间还是有着很大一部分人在应用, 效果较一般的未加工药品要好,而且增加了药物的利用率; 缺点也是很明显的,不利于保存、不能

7、大批量生产,这严重 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道路。中成药:以中药材或者饮片为原料,根据不同处方要求,采用相应的 制备工艺和加工方法生产的制剂。分很多种剂型,如散剂、 片剂、丸剂等等成药方式。作为现如今中药利用的最大的一 个板块,中成药的发展用量标志着中医药的发展势头,是当 今中药发展的一个大体趋势。它克服了中药的难吸收、不能 大批量生产的特点,这使得中医药在与西药的竞争中不落下 风。可是,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很先进的利用方式,还是存 在着或多或少的缺点。由于中医药的治疗方式是以治本为主, 所以广泛的表现为中药见效慢,而且对很多需要手术的疾病, 中医药在这方面还不完善。2、国内外不同的面对态度2.1、国

8、内对待中医药的态度目前中医药在我国正在走下坡路,中药产业发展最好最强的也不 是中国。在医院等医疗领域逐渐被边缘化,中药常被作为辅助治疗药 物;针灸作为理疗的一种手段,已非传统意义上的针灸广泛用于治疗 各种疑难杂症了;中医也不被作为首选方案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我 们全民族的悲哀,作为我们一直引以为豪的中医药领域,我们自己的 涉猎却是越来越少,更甚于有的人还大肆宣传取消中医药。这让我们 这些中医药的学习者不禁愤怒的同时,还引我们深思,为什么在人们 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的今天我们以养生为主要目标的中医药逐步在 没落。从我对专业学习的只是层面上来看,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是造成 这种现象的主要的原因:首先,与

9、西医比,中医是一个收益不高的行当,效益不如西医住 院好。没有利益的一个行业这让很多人不去涉足这个领域,这也导致 了中医药的发展失去了很多机会。其次,中医药是一个复杂的学科,习者从入门到独立行医不仅需 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而且在诊病方面、用药配方方面需要靠经验 积累和长时间实习,在针灸方面要熟记穴位、针法、留针时间等,才 能成为真正的中医。这让中医药的门槛很高,普及中医药知识有难度。再次,由于历史原因,许多科学的中医治疗方法未被记载遗传下 来,这导致一大部分中医药精华知识流失,间接的导致了中医药的底 蕴不够结实。从春秋时的扁鹊,到汉朝的华佗,再到隋唐时期的孙思 邈,和明朝的李时珍,虽然纵向比都

10、有很大进步,但侧重和流派大不 相同。而且因为一些特定的历史原因,他们的医学理念、知识并没有 被完全传承下来。另外,对传统中医药的保护制度不完善,既是没有专门的专利保 护法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专利的重要性显得越来越重要,各种 盗版不断频繁出现,这让我们的中医药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因为 专利法律保护的不完全,导致了很多专利法律纠纷的发生。2.2 国外对中医药的态度在国外,中医药可是另一番光景:据有关资料显示,国际中药市 场销售中,日本产品占到了80%,韩国占10%,而我国只占了3%,其 中大部分为原料中药材和保健药。且我国中药进出口已经出现贸易逆 差。被西方国家抢注的中成药专利已达1000

11、多种。自 1971 年时任纽约时报副社长的莱斯顿应邀访华,偶尔感 受了中医针灸的神奇疗效后,从而引起了针灸在美国35 年的繁荣。 目前,针灸在美国许多州正在逐步纳入美国正规医学教育的轨道,针 灸用针也被纳入美国食物与药品管理局监管的第二类医疗用品的范 畴。中药不仅在一些其它国家被普遍使用,而且目前在许多国家刮起 中药研制风潮,欧美一些医药科学家按照西医理论,认为中药所以对 病症起作用,是几种药草综合反应生成的一种或几种有机化合物在起 作用,因此耗数百万美元巨资加紧了对中药的研究挖掘。中医药正在 逐渐被许多国家所接受。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中医教育和中医科研受到空前重视, 他们创办自己的中医

12、药教育,具有相当高的中医水平。新加坡中医学 院成为东南亚很有影响的中医师培训基地,全国有中医1000 余人; 美国、韩国还设有中医博士学位;日本和南朝鲜在中医研究方面投入 了大量人力物力,有取中国代之成为世界中医研究中心之势。面对方 兴未艾的世界“中医药热”。这不禁发人深省,激励着我们这些中医药人不断前进,不断进取。三、中医药的未来美国一位医学专家曾作过这样的预言:中医药能适应现代人向往 无损伤治疗和自然疗法的大趋势,能适应医学模式改变的需要,能为 健康和长寿提供保健,因此它会受到全世界的欢迎。事实上,随着现 如今社会上人们对中医药的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中医药的发展也受到 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

13、。就专业学习过的知识层面上来说,中医药 的发展取决于两个大的方面。首先,是中医药自身的完善、发展以及研究。只有中医药自身表 现出自身不菲的价值时才能够让其在与其他行业竞争中表现出特有 的优势,这方面主要是生物制药技术的完善。广义的生物制药是指利 用现代生物技术发现、筛选或生产得到的药物。其既包括利用生物技 术作为发现药物的研究工具而发现小分子药物,又包括利用生物技术 作为新技术而研制生产的药物。而狭义的生物制药是指利用生物体、 生物组织或其成分,综合应用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 物理化学和现代药学的原理与方法进行加工、制造而成的一大类预防 诊段、治疗制品。只有中医药完善了自己的治疗

14、、药物体系,才能让 患者更放心的应用,才能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其次,一个行业的发展少不了外界的支持、帮助。不管是国家层 面的也好、企业层面的也好、个人层面的也好,我们每个人的一小步 努力都会带给中医药发展的动力。对于政府层面上来说,制定严格的 法律保护是第一药物,只有这样我们的中医药才能在发展过程中受到 保护,不致夭折;对于企业层面上来说,不要一味暂时的利益而放弃 对中医药市场的投入,中医药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我们应该看到的 是它巨大无比的前景市场,坚定不移的把中医药做大做强;对于我们 个人来说应该相信我们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医药传统的可信度,不 盲目的诋毁中医药,崇拜西药,厚此薄彼只能让我们被挡在真理的大 门外。正如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论断:“医学的发展最终会走上 中医的道路,西医最终会归结到中医里来,中医是科学的,而且是潜 科学或前科学”。中医学的良好国际前景,必须会带动国内中医学行 业的发展,而那一天的中医药学也将为世界人民的健康做出贡献,中 医学必将光大于世界医学之林。学号:2020 年 9 月18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