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限时练十四生物技术实践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3660918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后限时练十四生物技术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课后限时练十四生物技术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课后限时练十四生物技术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课后限时练十四生物技术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课后限时练十四生物技术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后限时练十四生物技术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后限时练十四生物技术实践(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后限时练(十四)生物技术实践时间40分钟班级_姓名_1(2023江苏,3)下列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关的叙述,对的的是()A腐乳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最高B果醋发酵涉及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C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D使用的菌种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解析:果醋制作中所需温度最高,为3035C。制果醋所用的醋酸菌是好氧菌,只能进行有氧发酵。腐乳制作所用菌种是霉菌。细菌与真菌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答案:D2(2023江苏,16)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对的的是()A愈伤组织是一团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薄壁细胞B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得到稳定遗传

2、的植株C用人工薄膜将胚状体、愈伤组织等分别包装可制成人工种子D植物耐盐突变体可通过添加适量NaCl的培养基培养筛选而获得解析:愈伤组织是一团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解决后会得到单倍体植株,然后再经秋水仙素解决,得到能稳定遗传的二倍体植株。胚状体外包上人工薄膜,可制成人工种子。答案:D3(2023广东理综,5)以下关于猪血红蛋白提纯的描述,不对的的是()A洗涤红细胞时,使用生理盐水可防止红细胞破裂B猪成熟红细胞中缺少细胞器和细胞核,提纯时杂蛋白较少C血红蛋白的颜色可用于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的监测D在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中,血红蛋白比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蛋白移动的慢解析:

3、大分子物质由于分子直径较大,不易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而只能分布在颗粒之间,所以在洗脱时向下移动的速度较快,相反,分子质量较小的物质向下移动速度较慢。答案:D4(2023安徽理综)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 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恒温培养2448小时D拟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解析: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取104、105、

4、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 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恒温培养2448小时,在拟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一组平板为代表进行计数。答案:D5(2023东海模拟)下列关于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的相关知识的叙述,不对的的是()A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常用有机溶剂作为提取剂B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常用的方法是萃取法C在胡萝卜颗粒的加热过程中,应严格将温度和时间控制在一定范围内D提取胡萝卜素时,提取效率与原料颗粒的含水量成正比解析:胡萝卜素易溶于有机溶剂,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提取胡萝卜素应考虑用有机溶剂作萃取剂。提取胡萝卜素最常用的办法是萃取法,

5、使胡萝卜素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蒸发溶剂后就可获得胡萝卜素。高温会使胡萝卜素分解,所以在加热干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好温度和时间。原料颗粒的含水量会影响提取的效率,提取效率与原料颗粒含水量成反比。答案:D6(2023杭州质检)下图甲是果醋发酵装置。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香。图乙中能表达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液pH变化的曲线是()ABC D解析:果醋制作的基本过程是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获得果醋。在酒精发酵过程中,产生的CO2溶于水后形成碳酸(酸性较弱),pH会下降,但不会急剧下降;当接入醋酸菌后,在有氧的情况下,醋酸

6、菌能将乙醇变为醋酸,酸性物质连续增长,pH连续下降,图乙中曲线是比较符合此过程pH变化的。答案:B7(2023南昌模拟)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改变NaCl溶液的浓度只能使DNA溶解而不能使其析出B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进行灭菌解决C采用诱变技术可获得微生物的优良菌种D密封瓶口前最佳将瓶口通过火焰以防杂菌污染解析: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随NaCl溶液浓度的不同而改变。答案:A8(2023芜湖模拟)下列关于DNA和蛋白质提取与分离实验的叙述,对的的有()A提取细胞中的DNA和蛋白质都需用蒸馏水胀破细胞B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反复溶解与析出DNA可去除蛋白质C蛋白质提取和分离过程中通过透析可去除

7、溶液中的DNAD蛋白质和DNA都可以用层析法进行分离纯化解析:在提取DNA时,假如是用动物的细胞需要用蒸馏水胀破,假如用植物细胞则不需要,因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的保护,不会吸水胀破;用2 mol/L的NaCl溶液溶解DNA,然后过滤出蛋白质,再减少NaCl溶液的浓度,析出DNA。DNA是大分子物质,透析适于小分子物质。蛋白质和DNA都可以用电泳法进行分离纯化。答案:B9(2023江西重点中学联考二)酶A、B、C是大肠杆菌的三种酶,每种酶只能催化下列反映链中的一个环节,其中任意一种酶的缺失均能导致该菌因缺少化合物丁而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化合物甲化合物乙化合物丙化合物丁现有三种营养缺陷型突变体,在

8、添加不同化合物的基本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见下表:添加物突变体a(酶A缺陷)突变体b(酶B缺陷)突变体c(酶C缺陷)化合物乙不生长不生长生长化合物丙不生长生长生长由上可知:酶A、B、C在该反映链中的作用顺序依次是()A酶A、酶B、酶C B酶A、酶C、酶BC酶B、酶C、酶A D酶C、酶B、酶A解析:由题信息可知,缺酶C,添加化合物乙不影响生长,所以酶C的作用是催化化合物甲变成化合物乙的反映过程。添加化合物丙,只有在缺少酶A的情况下不能生长,说明酶A的作用应当是催化化合物丙变成化合物丁。所以酶A、B、C在该反映链中的作用顺序为酶C、酶B、酶A。答案:D10(2023福建模拟)“限塑令”的出台打响了治理

9、白色污染的第一枪。一些环保专家则认为,政府应大力宣传并推广使用环保塑料,让更多的人了解不可降解塑料的危害性。现在科学家们已开发出环保塑料,聚乳酸塑料就是其中一种,程序是对甘蔗渣或玉米秸秆(重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进行解决、水解成糖液,再进行乳酸发酵产生乳酸,乳酸聚合形成聚乳酸。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运用甘蔗渣或玉米秸秆生产乳酸一方面选用_ _酶进行水解,使之转化为发酵所需的葡萄糖等,然后进行发酵获得乳酸,反映式是_。但乳酸菌缺少相关酶系无法直接运用甘蔗渣或玉米秸秆成分,请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列举两种)_。(2)耐高糖的乳酸菌是抱负的乳酸发酵菌种的因素是_ _。为获

10、取耐高糖的乳酸菌,可将野生乳酸菌进行空间诱变,然后运用_培养基筛选出突变菌。(3)运用获得的突变菌和糖汁进行乳酸发酵实验,除了将培养基灭菌、保持空间洁净外,发酵过程中防止外来杂菌入侵尚有哪些可行方法?(列举两种)_。解析:高糖环境会使乳酸菌失水发生质壁分离,所以具有耐高糖特性的乳酸菌是抱负的乳酸发酵菌种。野生乳酸菌要诱变成具有耐高糖特性的乳酸菌的方法是先通过诱变,形成变异种后再通过选择培养基筛选。根据所需要乳酸菌的特性,在培养基中添加高浓度含糖物质,使其他杂菌不能生长;此外微生物培养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培养基的酸碱度、氧气的含量、液体培养基的浓度、抗生素等,因此根据这些特性,可以防止外来杂菌

11、入侵。答案:(1)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C6H12O62C3H6O3能量在乳酸菌中转入与分解酶系相关基因;运用酶或微生物分解秸秆;运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分解秸秆;将乳酸菌与其他能分解秸秆的微生物混合发酵(任选两种)(2)高糖环境会使乳酸菌失水发生质壁分离选择(3)运用突变菌的耐酸特性,减少培养基的pH,达成抑菌的目的;运用突变菌的耐高糖特性,通过高渗环境达成抑菌目的;保持厌氧环境,达成抑菌目的;在培养基中添加一些克制物如特殊的抗生素,达成抑菌目的(任选两种)11(2023淄博模拟)酵母菌是一种真菌,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进行果酒酿制实验时,对清洗干净的发酵瓶还要用70%的酒

12、精进行擦拭,其意图重要是_。往发酵瓶内装发酵液时,一定要留有1/3的空间,这是为了_。为了提高果酒的品质,更好地克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最佳直接在果汁中加入_。发酵的过程实际也是酵母菌的培养过程,发酵液中的有机物重要为其提供_源等。(2)将土壤浸出液接种到特定的培养基上可得到酵母菌菌落。这一步叫做_,所用的培养基又称为_。(3)在酵母菌的纯化培养中,培养基上会出现一些分别由一个酵母菌繁殖而成的菌落,在生态学上,一个菌落的所有酵母菌称为一个_。为了能反复运用,需要将纯化后并通过繁殖培养得到的酵母菌与海藻酸钠混合制成“凝胶珠”,这一技术叫_。解析:(1)由于进行果酒酿制实验时,要尽量避免其他杂菌的污

13、染干扰,而质量分数为70%的酒精具有杀菌作用,故要用这种酒精擦拭发酵瓶。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生长繁殖较快,故发酵瓶中应留有一定量的氧气;又由于酵母菌在进行发酵时会产生相对多的二氧化碳,而这些气体需要一定空间来容纳,故发酵瓶中应留有1/3的空间。酒精发酵的过程,就是培养酵母菌的过程,需要充足的碳源和氮源等。(2)土壤浸出液中具有多种微生物,而通过特定培养基的培养,仅得到酵母菌,故这一步叫做酵母菌分离,所用的培养基又称为选择培养基。(3)一个菌落中的所有酵母菌是一个种群;将纯化后并通过繁殖培养得到的酵母菌与海藻酸钠混合制成“凝胶珠”的实质是将细胞固定化,这一技术叫固定化细胞技术。答案:(1)消毒留一定量的氧气,让酵母菌生长增殖;容纳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人工培养的酵母菌碳(2)酵母菌分离选择培养基(3)种群固定化细胞技术12(2023银川模拟)某同学采用甘蓝为原料制作泡菜,将甘蓝分组并置于不同温度下3天后,生成乳酸的含量结果如下表:温度()2126313641乳酸含量(%)0.811.041.201.120.95(1)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