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专制政体演进与强化》导学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3658692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君主专制政体演进与强化》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君主专制政体演进与强化》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君主专制政体演进与强化》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君主专制政体演进与强化》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君主专制政体演进与强化》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君主专制政体演进与强化》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君主专制政体演进与强化》导学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三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班级: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课程标准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重点难点重点: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过程,主要阶段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消极影响。难点:君主专制政体的评价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以挥的作用的分析与把握。自主学习一、法令出一-皇帝制度(自主学习第一目思考) 1、创立:秦始皇开始使用“ ”称号,确立了“皇帝”制度。2、特点:皇帝天下独尊,集 、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主宰政治而无制约。3、弊端:皇权具有 性和 性,影响了国家政治决策的合理性。4、影响:(1)历代官僚体制的变化都以 为基本准则

2、。 (2)君臣关系,实质上是“ ”和“奴才”的关系。 二、君权与相权-中央政治制度(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斗争原因:1、相权过大威胁皇权(“相”既是皇帝的助手,又是君权的分割者);2、君主采取限制 的方式以独揽大权。(二)汉到元君主专制的演变1、西汉:汉武帝削弱相权(1)原因汉初,丞相位高权重,实际上是掌握行政实权的 ;汉武帝加强 需要。(2)措施: 频繁更换 ;提拔亲信近臣,参与机要决策,形成与以 、 为首构成的官僚机构“ ”(执行机构)相对应的“ ”(决策机构)。(中外朝制度)(3)作用:中央决策权由“外朝”向内廷转移,从而削弱了 ,加强了 。2、唐朝三省六部制(1)确立:隋朝;完善

3、:唐朝。(2)内容三省: 。三省最高长官都是 ,六部:尚书省设 。(门下省下设置 ,是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3)职权中书省:负责草拟颁发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下设六部,具体分工。(4)作用三省分工使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既分工又合作,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了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减少了决策失误,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沿袭。【图解】三省六部分工示意图3、宋初:二府三司制(1)措施二府:设 为最高行政机构,增设 为副宰相(分割宰相行政权);设 为最高军政机构,管军事

4、,长官为 (分割宰相军权)。三司:设 总理财政,长官为 。(分割宰相财政权)(2)影响: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但造成行政效率低下,是宋朝积贫积弱的原因之一。4、元朝:一省制。元朝中央政府的组织大都沿用 。 措施: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为最高军事管理机关。小结:演变趋势: 不断加强, 不断削弱。三、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一)汉到元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1.秦汉:主要 、 两级,后设置了 。2.唐代: 、 、 三级。3.宋代: 、 、 。4.元代: 、 、 、 、 。(二)汉到元中央集权的演变1.汉朝(1)汉初: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郡县制与封国制),对中央集权形成威胁。(2)汉武帝:颁布“推

5、恩令”以及附益法,加强中央集权;设置刺史,代表中央监察诸侯王和地方官吏。2.唐朝:唐中期,在地方设置诸多节度使,安史之乱,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3.宋朝军事上:实行“更戍法”;收地方将领的兵权于中央,抽调精兵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上:派文臣出任地方长官,并设通判监督。财政上:设转运使把地方赋税运到中央。4. 元朝:元代确定了 作为地方行政制度。(1)目的:加强对地方的管理。(2)内容全国分设 个行中书省;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 ”中书省直辖(大都及其周边的河北、山西、山东三省), 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以及统领宗教事务。 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行使权力受 的节制。(3)

6、作用便利了 对 的管理;对于加强 ,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中央意义。对于巩固和扩大统一多民族国家有重要意义。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小结:演变趋势: 权力不断加强, 权力不断削弱。四、 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1、 开始于秦朝:中央: (填写监察机构或官职,下同)2、 发展在两汉:西汉:中央: ;地方:汉武帝时,十三个州作为监察区,置 (补充:东汉:刺史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东汉末年,刺史成为州的最高长官,使地方制度由两级制(郡、县两级)变为三级制(州、郡、县三级)。)3、 唐朝: 4、完善在北宋:中央: ,地方:通判。5、 元朝: 6、明清:中央:设都察院,地

7、方:设提刑按察使司。评价:积极: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有不断加强的趋势,一定程度上有利于 ,防止 。 消极:专制制度的本质中决定了 的实际效能必须是有限的。五、中国古代选官制度(1)选官制度:选官制度世官制 察举制 科举制 实行时间先秦时期 西汉至魏晋南北朝 隋唐至明清时期 依 据 备 注下层人士一般没有参政机会体现封闭的特征。以官举士,百姓不得参与中下层地主知识分了提供了机会。(2)科举制:评价:(积极)破除了 垄断官场的情形;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及文化修养,提高了 ;形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利于社会 的形成;从追求 的角度看,有一定的合理性;(消极)明清八股取士,阻碍着人们思想和文化

8、的进步,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落后。过关窗口一、 单项选择题1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检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2下列各项中,分割宰相军权的官职是A.秦朝的御史大夫 B.汉朝的刺史 C.唐朝的节度使 D.宋朝的枢密使3关于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下列提法中不正确的是A打破了门第限制 B 削弱了皇权C有利于选拔人才 D 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4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唐初三省的职能是A尚书省和中书省决策,门下省执行 B中书省决策尚书省和门下省执行C门下省决策,中书省和尚书省执行 D中书省和门下省决策,尚

9、书省执行5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A秦朝设立御史大夫和太尉 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北宋设立枢密使和通判 D元朝设立中书省6.隋唐三省六部中制定完善了自秦朝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A.分清了中央与地方机构的不同职权 B.有效地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C.中央机构分工明确,行政效率提高D.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了政治清明7.“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这段引文描述的是哪一朝代的财政官制?A汉代 B唐朝 C宋初 D元朝8.唐太宗时,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

10、机构,按照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D.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9、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的实质是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加强 B中央政府的民主政治不断加强C丞相权力的不断 D中央对于地方政府的控制日益严密二、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二(1) 材料一、二指的是唐朝的哪项制度?这项制度使宰相的权力有何变化? (2)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重大决策只要三省一致就可以付诸实施吗?为什么? (3) 三省六部制有何特色?这一制度的实行有和重大历史意义。(4) 唐朝中书省和元朝中书省的地位和职责是一样的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