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关键词版(论材)】1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3657548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关键词版(论材)】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政治【关键词版(论材)】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政治【关键词版(论材)】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政治【关键词版(论材)】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政治【关键词版(论材)】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关键词版(论材)】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关键词版(论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论】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十七大,一大法宝,必须继续;1(定义)指导大破习主束缚新新2(理论)实事求是本质要求+前提条件不可能做到3(实践)改革开放实践理论工作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4(理实)常提常新重大课题不断解放思想,在实践中探索5(总结)中特的思想保证1、【论】论述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1经济结构看,三种主要的经济成分(社个资)社国营控制了国民经济命脉,个体经济占绝对优势2阶级结构看,与经济相联系的三种基本的阶级是工农资(其它小民族),农手个体不代表独立的发展方向,可以被引导走向社会主义3因此矛盾集中表现为资社两条路、资社两阶级的矛盾。土

2、改后我国主要矛盾,解决这一矛盾,必然使4当时我国社因素不管是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居统领地位,加上有利的国际条件,为了生产力为了国家民族,必须适时地过渡5属于社体系,是逐步过渡到社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1、【论】论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1定义2(地位)(要根、本石、路源)(是兴国之要,是党国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2立国之本,是党国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3强国之路,是党国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3(关系)一两相辩必须全坚一贯(1离开,就会失去物质基础,2离开,就会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4(一个中心)我国基本国情基本矛盾都没有变,根本任务是解发,中国一些都要依靠发展,

3、所以必须坚持以5(两个基本点)坚持两个基本点的统一,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资6(概括)实践证明,是重大法宝,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是党国生命线、人群幸福线。1、【论】论述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1深刻原因(国内国外党内另外(内在要求应有之义)2改革的性质和目的3改革的成绩4事实雄辩地证明:是关键是实现中特伟大必由之路,只有社救中,只有改发中社马!1、【论】论述为什么要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1(地位)毫不动摇地鼓支引是坚完社初基制的一条基本原则。2(范围)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私和混中的非3(根本原因)我国不发达不平衡,给广阔空间,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4(原因1)从经济

4、上看,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论述通过竞争,促进公有制经济加速市场化改革,增强市场竞争力。+论述外资企业进入所带来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一些先进的经营方式和资本组织方式,可为我国公有制经济借鉴。+论述5(原因2)从社会上看,非公有制经济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和满足人们多样化需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6综上,非公有制经济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促进公有制经济有利于形成社会创造活力。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统

5、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中。2、【材】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包括发挥市场和政府和作用)1(定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所有制基础和物质基础决定的。(1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由国民经济中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的。2按劳分配以外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分配的分配方式。)3个人收入出现差距,有合理或合法的原因,也有因为不合理或不合法导致的。+材料分析(1)合理或合法的原因包括:人的劳动能力有所不同;人们拥有的生产要素有所不同;市场经济发展中,优胜劣汰

6、。(2)不合理或不合法的原因包括:初次分配过程中存在不公平的竞争,如行业垄断;再分配过程中手段单一,如高收入调节不力,低收入保障不足;偷税漏税、走私贩假等非法行为。4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必须(1)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先富”与“共富”是有机整体,“先富”是手段,“共富”是目的。(2)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公平和效率有机结合,要发挥市场和政府和作用:随着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4、【论】论述如何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增强城乡居民收入。(往前提)【必背】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必须深

7、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3)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一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二要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三要切实对过高收入进行有效调节;四要取缔非法收入;五要规范垄断行业的收入、引入竞争机制,打破经营垄断。3、【论】论述追求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与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关系。答:(1)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地包含了追求社会公平。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体现了追求社会公平,这也

8、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标准。(2)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又是上述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3)社会保障是和谐社会的稳定基石。社会保障对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在于为整个社会经济的创造好环境,增强有序性,促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4)综上所述,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是追求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和方法。追求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是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目的和归宿。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统一于构建社会正义和谐社会之中。和谐包含公平,社保体现公平;和谐-民生-社保;社保是和谐社会的基石;社

9、保是途径,公平和谐是目的。【2011材】我国提出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的实质是什么?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即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

10、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4、【论】论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答:党的十七大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1、(定义)创新型国家,一般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2、(目标任务)党和国家提出用15年(20062020年)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重大战略任务。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3(内涵)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11、具体来讲(1)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2)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3)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大力推进理论、制度、科技的创新,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另外,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持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4、(原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1)这是我们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2)这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

12、争力的客观需要(3)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4)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5、(举措)建设创新型国家,1必须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即形成政府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各类创新主体互动的社会系统。2必须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即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知识创新体系、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等等。6、(方向)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为此,必须落实

13、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思想。【2010论】论述新时期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超2011考纲,略)5、【材】结合材料,分析“三农”问题的现状及解决的思路。(包括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A(地位)三农问题革建改根本问题小康关键问题。B(现状)1基础薄弱发展滞后增收困难2基础支撑最大潜力重点难点(在)C基本途径:统筹城乡经社,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构,建设社新农。D总要求:生产生活乡风村容管理(物质基础基本尺度政治保证)E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工作布局:社新农as战略任务中特农业现代化道路as基本方向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as根本要求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

14、业。F是贯科重大举措全建小重点任务构和重要基础现代化必然要求6、【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答:(1)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3)建设资源节约型、

15、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大意义这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这是继新世纪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以来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建设资环事关中民族生存发展、现建事业、人群根本利益,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意义。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能够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缓解能源资源匮乏问题。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增强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1、【论】论述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答:(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当代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形式。(2)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制度保障:通过加强中国共产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通过发挥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作用,处理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种问题和矛盾。通过民主党派的无党派人士的参政议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添智慧和力量。通过政治协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决策服务。(3)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