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空中楼阁语文优质教学教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3656754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9.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空中楼阁语文优质教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我的空中楼阁语文优质教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我的空中楼阁语文优质教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我的空中楼阁语文优质教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我的空中楼阁语文优质教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的空中楼阁语文优质教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空中楼阁语文优质教学教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的空中楼阁语文优质教学教案 空中楼阁,中国成语,意指悬于半空之中的城市楼台。也比喻虚构的事物或不现实的理论、方案等。语本唐宋之问游法华寺诗:“空中结楼殿,意表出云霞。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我的空中楼阁语文优质教学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我的空中楼阁语文优质教学教案 教学重点 赏析课文的情趣美,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理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组织学生讨论本文与陋室铭在内容艺术上的异同。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对个别段落的背诵情况。 二、赏析课文的画面美 宋代苏轼曾经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同样,在这里,作者也用那美妙而自然的笔调,饱含深情的笔墨,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

2、请同学们从文中找一幅画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描绘小屋的英姿,并用自己的话来描述画面。 小结:作者以心爱的小屋为焦点,从各个角度描绘小屋,写出了小屋的神韵。小屋点缀了山,使山光水色平添异彩;树点缀了小屋,使小屋另添一种风韵,显得“含蓄有风度”。山与树是自然景观,屋是人文景观,人与自然不可分离。作者是诗人,是画家,更有哲学家的内蕴。 三、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通过描述作家形象,把握文章的情、志 1、“诗言志,文传情”,优美的散文总有一位抒情主人公形象。 上节课,我们用笔墨画出了如梦似幻的“荷塘月色”,今天,请同学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设想一下生活在小屋中的作者的形象,可以

3、用我们知道的文人为其画像。(要求动笔写出,时间5分钟) 明确: 是当代的“陶渊明”。陶渊明曾有诗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方宅十余亩,草屋_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更有甚者,他设想了文人千古一梦的“桃花源”。他把田园生活描述得这般可亲,把劳作写得如此富有诗意,表现了向往大自然、寄情山水、回归田园的恬适之情。 是当代的“王维”。王维在山居秋冥中写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中的“明月”“清泉”“竹”“莲”构成大自然清雅静美的画面,暗示诗人向往大自然、追求归隐的人生

4、理想。 是当代“李白”。李白有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在诗人笔下,明月、敬亭山有了灵性,与诗人相知、相亲,自然成为诗人的知己,使诗人精神上获得莫大的安慰。 是当代“欧阳修”。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表现了他钟情山水的美好情怀。 是当代的“周敦颐”。周敦颐在爱莲说一文中,借莲花表明自己高格脱俗的情怀。 是当代的“朱自清”。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借写荷塘朦胧淡雅的月下之景,抒发心中淡淡的忧愁,物我相融,景人一体。 总结:作者的形象是钟情于自然美景,向往淡泊宁静的境界。 2、重点品读文中直抒胸臆的句子,品

5、味作者的情、志。 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所主的游目骋怀。 空气在山上特别清新,清新的空气使我觉得呼吸的是香。 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我只觉得出外时身轻如飞,山路自动地后退;归来时带几分雀跃的心情,一跳一跳就跳过了那些山坡。我替山坡起了个名字,叫幸福的阶梯,山路被我唤做空中走廊。 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 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明确: 表明作者生活在这个天地里是何等自由舒畅。 “香”字不但说明因“清新的空气”而沁人肺腑,而且抒发了愉快的心情。 “觉得”二字,是作者的主观感受,表现作者的欢快心

6、情,反映了对大自然的爱。 表达了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的愉快心情。 自然风景如画,环境如此美好,足见小屋主人心情欢欣,对大自然发自内心的热爱。 总结:“空中楼阁”既指作者心爱的小屋建于山上,犹如耸入云天的楼阁,又指理想中的远离尘嚣、恬静安宁的生活环境。文章寄托了作者热爱自由快乐的生活,向往独立人格的思想感情。再者,从作者对“远离尘嚣”生活的肯定、追求和讴歌中,隐约感觉到作者对都市生活的厌恶,对现代文明束缚人自由、隔离人与大自然交融的消极一面的批判。、“空中楼阁”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 说明:不拘一格,言之成理即可。 四、讨论陋室铭和本文在内容与艺术上的异同,深刻理解本文的艺术表现手法 我的空中楼阁 陋

7、室铭 相同点 内容 写自己的居室 写法 托物言志 不同点 体裁抒情记叙散文 铭体(首尾议论,中间记叙) 主题 现代人对自由生活、独立人格的向往 封建士大夫的清高思想、安贫乐道的精神 内空 以周围环境为主 以室内生活为主 方法 含而不露地批判 直接批判官场生活 五、美读课文,重视意境,建构学生心中的“小屋”的意境美选七位同学读课文(1-3、-、91、2-13、14、5、16-18),其余同学点评。 六、课堂小结 朱光潜先生称赞弘一法师(李叔同)“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中国的文人,深受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主张积极用世,道家思想主张消极避世,这两种思想在历代文人的心中矛盾着

8、,交织着,斗争着,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就是这种无奈的选择。怎样才能找到二者的平稳点李乐薇给我们做了很好的启示:做人时宁静淡泊,快乐而自在;做事时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把这句话送给大家,我们共勉。 我的空中楼阁语文优质教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把握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手法。 .鉴赏品味散文的内容,表现技巧、语言。 3.理解作者表达的对“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这是唐代刘禹锡陋室铭的语句,虽是一栋陋室,但在诗人眼里却充满了清幽雅静的情趣。如“苔痕上阶绿,草色如入帘青”,“可以

9、调素琴,阅金经”。今天,我们再一起去参观一座山间小屋。 二.解题 作者李乐薇,江苏人,现代作家。早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后一直在台湾从事文化教育工作,以散文见长,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风格柔和温婉而富有感情。 “空中楼阁”,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折射而出现的虚幻的楼台景物,后多比喻虚构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清代李渔闲情偶寄结构第一曾引用此语:“实者,就事敷陈,不假造作,有根有据之谓也;虚者,空中楼阁,随意构成,无影无形之谓也。”我的空中楼阁也正是通过虚实相生的写法,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小屋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独立人格的向往。 三整体感知 1.在文中“我的空中楼阁”具

10、体指什么 山上小屋“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2作者是怎样写山和小屋的关系 “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暗喻,拟人,突出了小屋的玲珑、小巧的特点 “柔和的一个角度上”:明暗和色泽差别不大、不刺眼,和顺悦耳,质地柔软,亲切、温顺。 山坡平缓,地势、地形,具体的事物赋予色彩、质地、性情。 “点破”:直接了当地捅破,力度突出的是小屋的位置的显眼、显要和。 博喻: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叫博喻,又叫连比。运用博喻能加强语意,增添气势。 a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去,像莲花,像海棠叶儿,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箫

11、说不定你忘记自己在漓江上了呢!(杨朔画山绣水) b一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的灰色的瓦瓴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王蒙春之声) c“砰”一声,郎平的一记重扣,激起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欢呼声和鼓掌声,像海涛击岸,像山洪爆发,像飞瀑倾泻。观众们蜂涌到场子里,将一束束散发着馨香的鲜花,献给教练、领队和姑娘们。(鲁光中国姑娘) d张老师却是一对厚嘴唇,冬春常被风吹得爆出干皮儿;从这对厚嘴唇里迸出的话语,总是那么热情、生动、流利,像一架永不生锈的播种机,不断在学生们的心田上播下革命思想和知识的种子,又像一把大笤帚,不停地把学生心田上的灰尘无情地扫去 上面例用“莲花”、“海棠叶儿”、“一挂一挂的葡萄

12、”、“仙人骑鹤”、“乐队吹箫”五个喻体来比喻“累累垂垂的石乳”这一个本体;例用“雪”、“玉”、“飞溅的浪花”三个喻体来比喻“白丁香花”这个本体;例用“海涛击岸”、“山洪爆发”、“飞瀑倾泻”三个喻体来比喻“欢呼声和掌声”这一个联合体;例用“播种机”、“大笤帚”两个喻体来比喻“话语”这一个本体。如果用一个喻体来比一个本体,又用另一个喻体来比另一个本体,这不是博喻,这是比喻的连续运用。 如果从选景、取景的角度看,这些内容从哪些角度观察 远处。-远观全景。 3.作者怎样写小屋和树林的关系: 树点缀了小屋(由近及远)。 近观: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树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满山皆树,为

13、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好的绿的背景,使小屋显得别致出色。高出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美而浓的树阴”,“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拟人)。 小屋点缀了树林、树丛(由远及近) 远看: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隐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这一部分重在自然景物的真实描写,尽管有丰富的联想、想像,但写的是确确实实的山、树、屋的形势和情姿。这是此文托物言志的第一个里程碑。 请用一个成语概括山和小屋的关系 相得益彰,相互掩映。 4.如果说以上内容是从实处写,那么作

14、者还从哪些方面怎样写其它 虚写 写花园:由“领土”有限,到“领空”无限;由“有形的围墙”到“无形的围墙”;由花园的花朵到天上的云霞。小屋的光线也富有浪漫的文学性;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早晨光线加强,花蕊慢慢绽开,傍晚,光线暗淡,花瓣微微收拢。明明是“高高的山坡”,崎岖的“山路”,却叫它“幸福的阶梯”,“空中走廊”;夜幕中的小屋,却觉得它仿佛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由实入虚,将现实的自然景观,融进迷离朦胧的诗一般的意境,难怪作者情不自禁,“身在小屋享受着人间清福,享受着充足的睡眠,以及一天一个美梦”啊!这是此文托物言志的第二个里程碑。 5.从文章的整体看,“我的空中楼阁”是不是确有其建筑 理想中的生活地方。从全文看,这小屋应是虚构的。作者特意让小屋踞于“高高的山坡”上,强调“山路和山坡不便行车”,暗合远离“入境”“不闻车马喧”之意。 文章题为我的空中楼阁,一语双关:既指“我”家居的“小屋”建于山上,在烟雾迷蒙中,犹如耸入天际的楼阁,又指幻景中的“空中楼阁”,理想中“独立”“安静”的生活环境。 6.“我的”这一定语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