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艺术片创作笔记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3655644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视艺术片创作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电视艺术片创作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电视艺术片创作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电视艺术片创作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电视艺术片创作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视艺术片创作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视艺术片创作笔记(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电视艺术的崛起人类社会步入20 世纪之后,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已经进入了“电子时 代”。这其中,电视就是其中伟大的发明,它以日益深远的意义正在越来越深刻的改变着世 界。电视文化的迅猛发展,使得所有原来固有的文化传播方式,如文字传播、无线电传播 等,都为之相形见绌。电视观众的广泛性,是其他任何文化传播方式所难以比拟的。伴随着 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发展,势必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艺术形态。在当代社会,人类已经进入 了“电视艺术”的新时代。由于电视艺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审美方式,有剧场、影院回到了家 庭;而且改变了以往的社会文化结构,使得本来在人类文化生活中占

2、据重要位置的文化形态, 开始降为次要地位。电视艺术对其他艺术形态的冲击 p41 电视艺术给电影艺术造成了巨大的威胁。2 电视艺术的发展,几乎将戏剧艺术逼上了“绝路”。3 电视艺术给文学这一最古老的文化形态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上述事实足以证明,电视艺术的飞速崛起,正将人类带入一个电视艺术的新时代。第二节 什么是电视艺术“电视”是一种信息传播的媒介和载体,主要是传播的功能。“电视艺术”则是被电视传播的那种艺术形态。再从以下诸方面做较为深入的探讨和考察,从而对“电视艺术”有更为科学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从电视的传播形态考察。看他是以“实用性”为构成特征,还是以“幻想性”为构成特征1 传达形态2

3、表现形态3 混合形态 其次,从电视传播的功能考察。1 信息传播2 新闻纪实3 艺术表现 第三,从电视传播的表现手段考察。1 客观性2 感情性从中可以看出,他们之中所具备的:表现形态艺术表现感情行,均可以得出一 个共同的结论:“电视艺术”,这是客观存在;它本是一个科学的命题。“电视艺术”,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史书的审美思 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造型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的目的的屏幕艺术形态。 P12只有在电视节目中,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出创作者的思想感情, 具有鲜明的艺术感染力的屏幕作品,才称之为“电视艺术”;只有经过创作者的艺术创作活 动

4、,将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美和人情美加以艺术的概括和提炼,并集中表现为屏幕作品的美 才能称之为“电视艺术”。第三节 电视艺术的类别 电视节目,种类繁多,层出不穷。目前,“电视分类学”虽已引起电视理论界的重视, 然而却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一、目前有几种分类的方法。(一)内分法:依据电视节目的内容,可将其分为四类节目形态。1、新闻类。2、教育类。3、文艺类。4、服务类。(二)外分法:依据电视节目的外在形态,可将其分为三大类。1、综艺节目。2、主持人节目。3、受众参与节目。(三)平分法:依据电视节目的实用性,可将其分作四种类型。1、一般型。2、综合型。3、专题型4、对象型。二、电视理论家王维超将“电视艺术

5、”分作三类。(一)舞台演出的的直播和实况录像。(二)演播室加工的舞台艺术节目。(三)真正意义上的电视艺术。三、真正意义上电视艺术的分类。P17(一)电视文学类。(二)电视艺术类。(三)电视戏剧类。(四)电视综艺类。第二章 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 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1 兼容性:诸家所长,集于一身2 多样性:尺幅荧屏,大千世界3 参与性:荧屏内外,情感交融4 当代性:现代观念,当代意识 第一节 兼容性:诸家所长,集于一身 电视艺术是兼容性极强的艺术,它综合各家艺术之所长,集于一身,努力丰富和发展自 己,创造了独特的艺术样式,使之具有了多元化、多功能、多层次的审美特征。一、电视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兼容。二

6、、电视艺术是时间艺术空间艺术的的兼容三、电视艺术是诸多艺术元素的兼容。四、电视艺术是多种艺术手段的兼容。电视艺术所具有的兼容性审美特征,使得它成为一种“侵入的艺术”、“占有的艺术”乃 至于“抢夺的艺术”。这正是电视艺术所独具的顽强生命力的所在,也是电视艺术这个时代 的艺术骄子,得以成为于整个艺术领域的重要美学因素。第二节 多样性:尺幅荧屏,大千世界一、电视艺术题材的多样性。二、电视类别的多样性。三、电视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四、电视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五、电视艺术结构的多样性。(一)戏剧结构。(二)散文结构。(三)心理结构。第三节 参与性:荧屏内外,情感交融1 电视的传播共性决定了电视艺术的参与性2

7、 特殊审美心理决定了电视艺术的参与性。3 特殊表达方式决定了电视艺术的参与性。 第四节 当代性:现代观念,当代意识一、真实的展现中国社会现实。二、向历史、文化的深层开掘。三、揭示人们心理结构的嬗变。第三章 电视艺术的语言系统1 画面语言:电视艺术的本体语言2 有声语言:声画艺术的重要一翼 p543 造型语言:声画结合的语言构成 p68第一节 画面语言:电视艺术的本体语言“画面语言”,主要是指电视艺术家用以构成视觉形象的各种因素和方式,体现创作构 思的各种手段和技法的总和。主要包括构图、光效、色彩、影调等诸多语言表达方式。P44一 构图语言的构成元素和作用构图语言主要是由被摄对象在画面中的位置和

8、空间,以及由此构成的视觉形象所传递的 思想和感情。屏幕画面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主体、陪体、环境和空白。二 光效语言的构成元素和作用 P46光效语言是指由光的性质、成分、角度、层次、强弱、明暗,所体现得千差万别的变化, 构成极为丰富的光效语言。主要作用有:(一)记叙时序(二)描写环境(三)塑造人物(四)表现感情三 色彩语言的构成元素和作用 p48色彩语言,是指色彩的艺术表现和合理配置是电视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同线条、 光效、影调相融合,构成了十分和谐的电视色彩语言。主要作用有:(一)描述自然环境(二)抒发深沉感情(三)确定情绪基调 实例:电视风光艺术片西藏的诱惑四 影调语言的作用和表现方式影调

9、,主要是指画面的明暗处理,这是一种更细腻的语言形态。 影调语言,是指屏幕上的事物呈现出的明暗层次,明暗反差和明暗对比,构成了电视 艺术的影调语言。影调语言,也是构成屏幕可视画面的基本因素,是处理造型、构图以及烘 托气氛,表达情感的重要语言手段。影调语言,是物体的结构、色彩、光线效果的客观再现,是创作者的创作意图、表现 手段的直接体现。主要表现方式:(一)影调层次。景物或影像的明亮程度(二)影调反差。景物或影像的敏感差别(三)影调对比。景物或影像所表现出的明暗对比 实例:电视专题艺术片巾帼风流第二节 有声语言:声画艺术的重要一翼 p54 有声语言主要是指在电视屏幕上,凡是能够表情达意的一切声音形

10、态,如人声、音乐 音响,总称之为有声语言。一 人声语言的定义及表现形态: (一)人声语言:是指屏幕上的人物在表达思想和情感时所发出的各种声音,诸如,言语 啼笑、感喟等。这些有声语言,是电视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之一。(二)主要的表现形态:1、 对白 人物对话2、 独白 自言自语3、 旁白 画外音4、 心声 内心活动5、播音 向观众直接传达信息6、解说 客观叙事者的角度7、 主持人8、 同期声 当事人的现身说法9、 现场声 实例:电视纪实作品少年启示录、沙与海二 音乐语言 p63 音乐语言主要是指专为电视艺术作品编配的音乐,主要由节奏、旋律和音韵所组成, 它构成了电视艺术作品的一个重要的表意

11、、抒情的语言要素。音乐语言的特征:1 它的语言表达内容,一般以电视艺术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构想为基础,音乐语言的 听觉形象和画面语言的视觉形象,应该结合、交融为一体。2 音乐语言根据电视艺术作品的情景和画面的长度来分段陈述,间断出现,并受电视画 面编辑的制约。3 音乐语言在电视艺术作品中出现时,必须经过演奏、演唱、录音、编辑等一系列制作 工艺流程。音乐语言的体现 音乐语言的表意功能,只有在与画面的相互结合,相互作用中才能体现。音乐语言的方式(一)表述方式1 音画同步2 音画对位(二)出现方式1 有声源的2 无声源的音乐语言的类别1 背景性音乐语言2 戏剧性音乐语言3 抒情性音乐语言4 描绘性音

12、乐语言5 说明性音乐语言6 主题歌、主题音乐和插曲三 音响语言(一)音响语言的定义:主要是指在电视艺术作品中,除人声语言、音乐语言之外,所 有能 够传递信息、表达思想、交代环境的一切声音形态的总称。 但是,音响语言的应用 范围之广,几乎囊括自然界的一切音响。(二)音响语言在介入创作时,应该达到以下的基本要求。1、自然音响的还原。2、音响应该成为语言。3、音响应该成为审美对象。实例:电视纪实作品雕刻家刘焕章第三节 造型语言:声画结合的语言构成 p68造型语言,就是对生活纪实画面,给予艺术的超越和升华,具有较强的绘画性、雕塑 性和可读性,给观众以立体感、凝固感和陌生感,寓意深刻、联想丰富、内涵充实

13、,艺术 冲击力强。并与有声语言相结合,构成满足观众某种窥视欲的独特屏幕语言形态。一、观念造型语言 通过独特的屏幕造型语言,含蓄地表现出作者的思想观念,称之为观念造型语言。观念 造型语言的运用范围极广,凡主观的、表现性的造型,均可纳入观念造型语言之列。实例:西藏的诱惑,通过三代僧侣,不远万里磕着长头行走在朝圣路上的独特造型, 并非单纯的客观纪实,而是一种观念造型语言的应用。二、象征造型语言 通过屏幕上特定的景物或物体,表现创作者的思想,促发观众的联想和想象,深悟其中 蕴含着的意念。电视艺术创作中的隐喻、对比、双关等,均具有某种象征性。比如:在电视片中各种不同颜色象征的不同含义。三、心理造型语言

14、通过特定的屏幕造型语言,形象而深刻地揭示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这种造型语言, 谓之心理造型语言。实例:沙与海,运用了大量心理造型塑造人物形象。四、模糊造型语言 造型语言在思想内涵的表达上,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只给观众一种朦胧的意识,目的 是激发观众的联想和想象思维,引发观众再创造能力的屏幕造型语言。实例:沙与海中的一些细节描写。第四章 电视艺术的思维方式遵循一部电视艺术作品产生的过程,有哪些值得重视的思维程序?1 角度:艺术眼光的试金石 p782 结构:开放型的艺术结构 p823 表现:现实生活的艺术升华 p854 细节:艺术的丰腴血肉 p885 含蓄:艺术的崇高境界 p916 节奏:艺术的和

15、谐旋律 p947 意境:鉴赏者总体的艺术感受 p978 哲理:思想的艺术结晶 p100第一节 角度:艺术眼光的试金石 p78 所谓角度,主要是指创作者观察和反映社会生活的总视点,也就是站在什么位置,选 取什么方向观察和反映社会生活。同一的创作题材,同一的生活形态,可以从不同的试点加以观察和表现。但是,选择独 特的最佳视点,则可以更艺术的表现社会风貌、时代气息、生活气氛和人物心态。一、主观视角。以创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眼睛,直接观察生活和抒发感情的角度。犹 如小说中“第一人称”表述方式。实例:大红大绿。二、客观视角。以旁观者的立场,依据事物的本来面貌来再现社会生活的视角。犹如 小说中的“第三人称”表述方式。实例:西藏的诱惑。三、主客观交叉视角。这是一种主客观相结合的特殊角度。有时在客观视角中插入主 观表现;有时,在主观视角中插入客观陈述。实例:朝阳与夕阳的对话。四、多角度表现。 这是一种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