吨年沙棘果浆吨年沙棘果油加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3654566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吨年沙棘果浆吨年沙棘果油加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吨年沙棘果浆吨年沙棘果油加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吨年沙棘果浆吨年沙棘果油加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吨年沙棘果浆吨年沙棘果油加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吨年沙棘果浆吨年沙棘果油加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吨年沙棘果浆吨年沙棘果油加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吨年沙棘果浆吨年沙棘果油加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概 况a、项目单位名称:靖边县陕北红沙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沙棘科技公司)b、所有制形式: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 c、企业发展历程: 公司成立于1992年10月,原名为“靖边县沙棘厂”,主要以沙棘果的收购和初加工为主,同时协助林业部门,推广种植和建设优质沙棘林。2011年公司扩大生产能力,购置土地建设新厂区,并引进“内蒙古高技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先进技术,在原有公司的基础上,1998年企业改制后变更为股份制企业,是陕北地区最大的以沙棘果及其他果蔬为原料,集研发、利用、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型高科技企业。该公司是“榆林市林果产业龙头企业”、“靖边农业产

2、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陕西省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也是靖边县政府确定的“十二五”规划重点企业。2006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胡锦涛总书记在陕西视察,对沙棘产业予以高度评价,强调要集中荒山荒坡大力发展沙棘种植,做大做强沙棘产业,使之成为带动农民致富的特色优势产业。d、现有产品类型:产品主要是以沙棘及当地其他特色果蔬为原料的功能饮品、保健食品、药用原料等系列产品。生产沙棘果汁、沙棘饮料、沙棘果油、沙棘化妆品等,并进行其他果蔬类产品的生产配送。其产品先后取得“国家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有机食品”认证,并于2007年获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银奖。企业已通过“HACCP”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3、。e、主营业务:以沙棘及其他当地特色果蔬为原料的综合开发和利用,生产和经营沙棘系列产品以及其他果蔬类产品的加工配送。目前公司拥有先进的全自动、全封闭加工生产线,现代化的产品研发中心和检测中心,在县域内建设优质高效良种沙棘种植基地61.92万亩,年加工处理沙棘枝果5000吨。f、人员结构:公司现有员工210人,其中科研技术人员22人,专业技术人员43人,管理及技术人员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财务状况2010年公司资产总额4796.55万元,固定资产2113.13万元,流动资产1597.24万元,负债总额1592.71万元,所有者权益3203.83万元,实收资本1220.0万元,营业收入1232.5

4、8万元,净利润368.11万元,净资产收益率11.49%,资产负债率33.21%,投资报酬率7.67%。2011年公司资产总额5178.59万元,固定资产2305.52万元,流动资产1786.89万元,负债总额959.78万元,所有者权益4218.81万元,实收资本1220.0万元,营业收入1864.32万元,净利润800.23万元,净资产收益率18.97%,资产负债率18.53%,投资报酬率15.45%。 法人代表基本情况法人代表王建斌,男,40岁,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果专业,大专学历,工程师。现任“沙棘科技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是榆林市和靖边县两级人大代表,榆林市十佳创业明星。多年来一

5、直从事林果产品研究开发和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无破产、银行欠资及其他不良社会形象和诚信的问题。1.2 项目建设方案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项目名称:榆林市靖边县5000吨/年沙棘果浆、10吨/年沙棘果油加工扩建建设性质:扩建建设地点:靖边县杨桥畔中小企业创业园区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项目年新增加工沙棘枝条果1.6万吨的生产能力,年产沙棘果浆5000吨,沙棘果油10吨,同时联产油料沙棘籽500吨。 技术、设备、建筑物a、主要技术及来源的可靠性、可得性本项目在沙棘果浆的加工过程中使用生物酶工程、速冻脱果、高速分离、超高温瞬时灭菌、无菌包装等先进的技术,该技术为本公司技术依托单

6、位及股东内蒙古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自有技术,以其技术、知识产权、资金及实物入股,其所有的技术在实践中证明成熟可靠,国内属领先水平,并可派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b、主要设备名称、数量等本项目充分利用企业原有的设备和生产设施,为提高产品质量、保证食品安全和扩大生产能力,本次扩建新增生物反应罐(槽)5台,2吨/h蒸汽锅炉一台,1800冷库一座及其相应配套制冷设备。c、主要建筑物本项目沙棘果浆的生产利用项目单位原来的沙棘果汁加工车间,不需新建生产厂房,但为了保证沙棘果浆的生产,需要建设辅助生产建筑物,主要有以下内容: 冷冻库建筑面积1800,采用轻型门式钢结构,聚氨酯保温; 产品库房建筑面积

7、370,砖混结构;d、建设期限:本项目计划建设期限为一年,从2011年12月开始,到2012年11月完成投产。1.3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本项目投资总额1463.9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863.95万元,流动资金投资600万元。资金来源:申请中央财政补贴资金80万元,陕西省财政配套补贴资金4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1343.95万元。1.4 项目效益 经济效益项目主要经济指标详见下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 号项 目 单 位单 位数 量备 注一总 投 资万 元1463.951建设投资万 元863.95申请财政补贴资金120万元,企业自筹743.95万元2建设期利息万 元0.003流动资金万 元600.0

8、03.1铺底流动资金万 元180.00二销售收入万 元4750.00正常年份三销售税金及附加万 元322.06正常年份四利润总额万 元386.59平均值五所得税万 元96.65平均值六投资利润率万 元26.41平均值七投资利税率万 元47.92平均值八财务净现值万 元1682.65税前1134.51税后九财务内部收益率%32.13税前24.53税后十投资回收期年4.44税前(含建设期)5.24税后(含建设期)十一总 成 本万 元3942.95平均值十二盈亏平衡点%55.37不含建设期十三资本金利润率%28.76平均值 生态效益沙棘又名醋柳,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是一种神奇和特殊的野生植物。主要生

9、长在中国、俄罗斯、蒙古等国海拔500米4000米的高原地带,其根系发达,串根萌蘖,具有耐干旱、耐瘠薄、生命力强的特点,其根部的根瘤菌,具有极强的固氮能力,是根治土地沙漠化、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优良植物,他的嫩枝及叶营养丰富,也是牛羊的优质饲料。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沙棘的规模人工种植和综合开发利用,九十年代末,随着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的逐步落实,沙棘成为西部省市、自治区退耕还林和生态综合治理的先锋树种,其综合利用范围进一步扩大,生产加工技术得到突破性进展,产品种类不断增加,种植面积以60100万亩/年的速度递增,沙棘也由过去单纯的生态林逐步向经济林转变,沙棘产业

10、的发展给农民增加收入带来了机遇,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和政府种植和管理沙棘的积极性,能够有力地促进沙棘种植的发展,进而加快 “三北”防护林和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有利于荒漠化治理和水土保持,对防风治沙、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实现蓝天绿地工程都起到积极作用,具有广泛的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本项目对沙棘资源进行了深加工和利用,采用生物工程酶技术、高效分离等技术,使项目产品中的功效成分更容易被吸收利用,生物利用度得到提高,进一步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节约了能耗,减少了排污,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沙棘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项目原料全部来自于周边农民,项目建设在综合利用、多

11、种经营的方针指导下,对低价值的农林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为农民带来了农牧业生产之外的收入,为当地村镇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当地政府的税收,项目的实施也为进一步扩展和延伸产业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项目可以增加农牧民收入,充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政策,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1.5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陕西省农业综合开发2011年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陕农开办2010107号) 陕西省农业开发办公室关于2009年度产业化经营财政补贴项目实施意见(陕农开办2008108号)陕西省农业综合开发中央财政贴息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陕农开办2008109号) 榆林市2012年度农业综合开发产业

12、化经营安排意见 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国家现行财会、税收政策及有关技术标准及规范。 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等。1.6 综合评价项目原料全部从当地农民手中直接收购,直接带动农户1250户(5000人)以上,辐射带动能力强,示范带动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定边、横山、内蒙古等地众多农民参与沙棘产业化,多种渠道实现就业和增加收入。项目地沙棘资源丰富,优势突出,原材料有保证,将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农民的收入,每年可为农民直接增加收入2000多万元,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有利于培育当地优势主导产业。项目的建设将带动沙棘的种植,加快 “三北”防护林、京津绿色屏障的建

13、设,推动当地林业建设和沙棘种植基地的建设,对当地农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水土保持的治理、防风治沙、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促进林业发展,实现蓝天绿地工程都起到积极作用。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区经济发展规划。项目的建设起点高,采用生物酶工程等国内外先进技术生产沙棘果浆产品,工艺技术路线先进合理,技术成熟,技术依托可靠,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设备方案先进,与技术方案、工艺路线匹配,低耗节能。项目对“三废”进行了综合治理,符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要求。项目产品质量好,科技含量高,具有天然、绿色、营养的特色,在国内及国际上都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市场潜力大,销售方案切实可行。项目建设不

14、仅能推动沙棘产业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为企业创造很好的经济效益,带动下游医药、保健、食品工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本项目投资收益率高,风险小,还可出口创汇,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项目投资规模适宜,投资估算合理,企业自筹资金能力强,筹资方案可行。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能够踏瑞雪、冒严寒亲临陕西视察,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沙棘产业的重视,也说明了沙棘产业在改善生态环境和带动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作用和意义,充分证明了沙棘产业化发展,不但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也符合国家的环境政策,社会政策和发展方向。该项目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建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部

15、门给予大力支持。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沙棘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其固有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极高,含有190种以上的生物活性成份,是少有的集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类黄酮物质(VP)于一体的神奇植物,被称为“维生素宝库”。沙棘果实具有养胃健脾、激活免疫机能、抗氧化、抗辐射、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调节血脂、活血化瘀、抗炎生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等功效,能够强化维生素(特别是VC)的作用。沙棘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的种类及含量配比完全符合人体健康营养需要,也是我国藏医常用药材和药食同源植物。我国是1985年开始沙棘资源建设的,起步点是为了生态环境治理,同时鼓励综合开发利用,其目的是期望通过开发利用增加农民的收入,激发农民种植沙棘的积极性,进而达到加快环境综合治理的目的。近20年来,我国的沙棘产业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资源总面积增加了一倍,达到200万hm2(近3000万亩),占世界总面积的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