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一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说课稿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3653208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地理必修一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说课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们好,我叫吉嫣然,我荣幸能站在这里给大家说课,今天我说课的主题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我将从教材、学生、教学目标、教学法、教学过程5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一、 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这节内容在在必修1、2、3的教学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承接了必修1第2、3、4章有关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大气、水、地貌,并在此基础上,讲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地理环境作综合分析,从整体上来认识地理环境,所以本节内容是对前面知识的阶段总结。同时,本节也是高中地理必修2、3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只有了解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2、整体性,才能更好的理解自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才能在生产、生活中因地制宜的处理好人地关系。可以说本节是整个高中地理关于人地关系学习的转节点。 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内涵和体现教学难点:地理环境要素的间的相互作用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说出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内涵;能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学会利用地理过程图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过程与方法:掌握探究合作学习的方法,形成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情境,讨论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树立事物普遍联系的的观念,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二、 学情分析学

3、生通过对必修1前四章的学习,已经对地球的自然环境,包括大气、岩石、水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但是学生对几大部分的认知是独立的,学生对它们之间的联系是不清楚的,所以这一部分内容的设置恰到好处的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可以更加深入的加强和延伸原有的认知结构。这一阶段的学生正是处于学习方法的培养阶段,在上课时,要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可以多采用探究合作等学习方法来建构学生的认知结构。三、 教学法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采用案例分析法、归纳总结、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要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通过激发学生的旧知识,通过问题进行引导,按照从现象到规律的归纳法,帮助学生获得新的认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交给他们

4、学习方法,帮助他们从“学会”到“会学”进行转变。学生原有的地理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地理方法简单;但学生思维活跃,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合作探究法;案例分析法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团队精神,增强学习效果;体会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复杂性,将学习目标内化到行动上。四、 教学过程首先我播放一段西双版纳风光的纪录片,这样可以很快的将学生拉到课堂,引起他们的兴趣。并请学生思考视频当中的风光包括了哪些自然要素?从而引出大气、水、岩石、生物和土壤这5个自然要素。提出“这些自然要素是偶然地聚集于同一空间吗

5、?如果不是,那它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从而紧凑的抓住学生的心,并进行积极的思考。说明五个地理要素不是简单地汇集在一起,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在它们之间进行着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从而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的整体。紧接着,请学生思考“在西双版纳这几个地理要素是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保持景观上的一致性的?”学生这个时候应该能打出一些,但是不会大全面和充分,所以我就会趁热打铁,趁着学生思考的劲头。开始进行案例分析。首先是分析课本85页案例1。这个分析,我会请学生先自己阅读材料,由于学生没有系统性的学习生物循环的知识,所以这里要补充生物循环等知识(光合作用、分解作用、

6、有机物、无机物等),这个主要是为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做铺垫。然后围绕着课本86页活动的问题“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请学生代表展示小组成果。这一讨论活动环节的设计主要为了让学生联系自然现象,培养观察地理现象、分析表述的能力。同时通过讨论这种方式,提高学生要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及团结的精神品质。然后通过部分小组成果的异同,来进行补充,并小结归纳出各要素间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成为一个整体。接着,提问学生活动中的那棵树有什么作用?学生能够回答出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木材燃烧,建造房屋

7、等,然后我会小小结说明这棵树有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紧接着追问一棵树,一片森林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学生回答水、太阳、土壤等等。这就充分说明了绿色植物的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不是它自己就能够拥有的,是在其他地理要素的帮助下完成的,这些功能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作用和体现。之后请学生自行学习课本86页正文内容。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请学生看P92的“活动”,思考:藏羚羊的数目为什么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保持相对的稳定?这个一方面是检验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看是否理解到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之间的平衡功能的含义,另一方面是通过具体的例子加深学生对平衡功能的理解,也让学生进行一些关于人类不恰当

8、活动的反思,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通过羚羊的案例,可以看到各个地理要素的演化是统一的,一个地理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地理要素的变化。请学生自行阅读案例2的材料“水土流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变化过程”,并通过填表的形式归纳总结表达出案例中的演化过程中,地貌、水文、地面组成物质等发生了什么变化?请一部分学生递交答案,然后用幻灯片投影展示给大家。然后我进行补充和纠正。接着请学生仍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课本88页的活动,围绕“请根据统一变化过程的原理、分析在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中,各地理要素是如何变化的”。这以环节主要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各地理要素统一演化这个整体性体现的印象和判断演化过程各要素如何变化的

9、思路。然后进行案例3的分析“东北森林变化导致环境的整体变化”,首先是请学生观察几幅图片(“原生态森林”、“大规模森林砍伐”、“地表土壤变化”、“森林蓄水能力变化”等),并回答一些问题(森林的环境功能有哪些?森林破坏后,能否恢复?森林的变化,对其他要素及其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这环节依然是学生自己学习,老师进行纠正和补充。这样也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巩固之前的内容,举一反三。教师再进行总结整节主要内容,并布置作业(课本90页活动的内容)。五、教学效果预测要使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就要先让学生了解地理环境的复杂性。教学中选取具有典型性和鲜明性的地区录像来引出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景观录像中各地理要素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因就是地理要素间不是简单的汇集,而是各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通过几个活动的开展,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课堂氛围应当不错。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不能把地理要素彼此割裂开来,而应充分认识到各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统筹考虑,避免不合理的利用给生态带来不良的后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