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采购成本的措施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3652240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2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降低采购成本的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降低采购成本的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降低采购成本的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降低采购成本的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降低采购成本的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降低采购成本的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降低采购成本的措施(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降低采购成本的措施:1、学会核价:不管采购任何一种物料,在采购前要熟悉它的价格组成,了解你的供应商所生产成品的原料源头 价格,为自已的准确核价打下基础。以此为基础有目的的谈判,做到知已知彼,百战百胜。2、信息来源要广:现今的社会是一个电子化的设备,作为采购人员要由不同的方面收集物料的采购信息,地域 差别等。3、选择适合自已公司发展的供应商:中国有句子古话“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开发供应商亦如此,一个好 的供应商能跟随着你共同发展,为你的发展出谋划策,节约成本,管理起供应商很省心;不好的供应商则为你的 供应商管理带来很多的麻烦。(判断一个好的供应商我觉得主要从其质量价格服务技术力量应变能力等多

2、方考虑)。4、采购人员的谈判技巧亦控制采购成本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好的谈判高手至少会给你的采购带来 5%的利润 空间),这亦要建立在采购员的德上。5、批量采购的重要性,任何人都懂得道理,批量愈大,所摊销的费用愈低。采购计划人员需把好此关。6、建立企业的采购信誉。条款必须按合同执行,如付款你可以拖一次、两次,但你决不能有第三次。失去诚信, 别说控制成本,可能货都不会有人给你供。7、建立月度供应商评分制度(从质量、价格、服务三方面入手),实行供应商配额制度,会收到你意想不到的 效果。8、建立采购人员的月度绩效评估制度。不但可以激励采购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是防止采购员贿赂的一个 有效手段。9、有

3、效的控制采购库存。避免停转产的风险及积压物资的风险,无形中控制自已企业的采购费用。具体的方法如下(参考 )通常有三种方法一:ABC SYSTERM (就是最有价值的产品占最少的存货量,以次类推)二:用EOQ(最佳采购规模):用一个公式(E0Q=2DC/H)再开个根号!其中,D是你需要的采购量,C是你的运 输成本, H 是你的堆货成本三: JUST IN TIME 法,这种法则在美国和日本用得很多就是没有存货,一旦有生意了,才进这一次生意的货, 总之永远没有存货的。ABC 成本法ABC 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目录隐藏 1什么是ABC成本法 2 ABC分析法的作用3

4、 ABC成本法是基于活动的成本管理 4 ABC分析法的过程5 ABC分析法的实施步骤 6 ABC的实施方法1 7 ABC成本法应用案例o 7.1案例一:农机厂应用ABC成本法o 7.2案例二:ABC成本法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1 8相关条目 9参考文献编辑什么是ABC成本法ABC成本法又称作业成本分析法、作业成本计算法,作业成本核算法,是基于活动的成本核算系统。ABC成本法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杰出的会计大师、美国人埃里克科勒(Eric Kohler)教授。科勒教授 在1952年编著的会计师词典中,首次提出了作业、作业帐户、作业会计等概念。1971 年,乔治斯托布斯(George Stau

5、bus)教授在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Activity Costing and Input Output Accounting)中对作业、成 本、 作业会计、 作业投入产出系统等概念作了全面、系统的讨论。这是理论上研究作业会计的第一部宝贵著作。但是,当时作业成本法却未能在理论界和实业界引起足够的重视。 20 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MRP、CAD、CAM、MIS的广泛应用,以及MRPII、FMS和CIMS的兴起,使得美国实业界 普遍感到产品成本住处与现实脱节,成本扭曲普通存在,且扭曲程度令人吃惊。美国哈佛大学的青年学者库伯(Robin Cooper)和教授卡普兰(Robert S Kapla

6、n)注意到这种情况,在对美国公司调查研究之后,发展了斯托布斯的思想, 提出了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1988)(Activity Based Cost in g,简称ABC法)。作业成本法在过去10年中受到 了广泛的关注,新型的咨询公司已经扩展了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范围并研发出相应的软件。ABC 成本法引人了许多新概念,下图显示了作业成本计算中各概念之间的关系。 资源按资源动因分配到作业或作 业中心,作业成本按作业动因分配到产品。分配到作业的资源构成该作业的成本要素(图中的黑点) ,多个成本要素构 成作业成本池(中间的小方框),多个作业构成作业中心(中间的椭圆)。成本动因包括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分

7、别是 将资源和作业成本进行分配的依据。ABC分析法的作用ABC 分析法虽然也可作为一个会计系统使用,但分析特定时点上产品盈利能力的高低才是它的真正作用。由于成 本动因和企业的业务是变化的,为确保过去的数据和分析结果能够仍然有效,ABC分析也需要定期进行修订。这种修 订应当促使定价、产品、顾客重点、市场份额等战略的改变,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编辑ABC成本法是基于活动的成本管理那么,什么是基于活动的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按照现行的会计制度,依据一定的规范计算材料费、人工费、管理费、财务费等的一种核算方法。这种 管理法有时不能反映出所从事的活动与成本之间的直接联系。而ABC成本法相当于一个滤镜,它

8、对原来的成本方法做 了重新调整,使得人们能够看到成本的消耗和所从事工作之间的直接联系,这样人们可以分析哪些成本投入是有效的, 哪些成本投入是无效的。ABC 成本法主要关注生产运作过程,加强运作管理,关注具体活动及相应的成本,同时强化基于活动的成本管理编辑ABC分析法的过程ABC 分析法的过程是:1. 定义业务和成本核算对象(通常是产品,有时也可能是顾客、产品市场等)。这一过程很耗时间。如果两种产品 满足的是顾客的同一种需求,那么在定义业务时,选择顾客要比选择单个产品更为恰当。2. 确定每种业务的成本动因(即成本的决定因素,如定单的数量)。3. 然后,将成本分配给每一成本核算对象,对各对象的成本

9、和价格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其盈利能力的高低。编辑ABC分析法的实施步骤作业成本的实施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设定作业成本法实施的目标、范围,组成实施小组;(2)了解企业的运作流程,收集相关信息;(3)建立企业的作业成本核算模型;(4)选择/开发作业成本实施工具系统;(5)作业成本运行;(6)分析解释作业成本运行结果;(7)采取行动。企业是一个变化的实体,在作业成本正常运行后,还需要对作业成本核算模型进行维护,以使其能够反应企业的发 展变化。伴随企业的运行,作业成本的运行、解释和行动是一个循环的过程。编辑ABC 的实施方法1传统的成本核算程序分为两个阶段,如图 1 所示。第一步包括计量共同成本

10、的不同类别和把它们用适当标准归集 到各个生产部门。大多数公司都可以很好地完成这一步。第二步是用一个数量标准(如直接人工工时、直接材料和机器 小时等)把这些成本分配到各个产品线中。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这种分摊方法过于简单。ABC的核心在于主张以活动量作为分配大多数间接成本的基础。ABC 方法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而各种耗费资源 的活动驱动了成本的发生,每种产品的成本将取决于其对诸如制度计划、工程准备、加工制造、市场营销、销售发运、 开票结算和其他服务等活动的需要量。 驱动成本发生的那些重要的活动或事务,是隐藏在成本之后的推动力,即为 成

11、本驱动因素。成本行为是由成本驱动因素所决定的。要把间接成本分配到各产品上去,首先需了解成本行为,以便 识别出恰当的成本驱动因素。如果简单地用一个数量标准把它们分配到各个产品中,那么计算出的产品成本势必发生扭 曲。因此,应采用以活动量或事务量为基础的成本驱动因素来分配共同成本。同时,几乎所有活动的成本都是可分的, 因此它们都能被分解并追溯到具体的产品或产品系列中去。ABC 方法也分为两步,如图 2 所示。制境费團产晶系列第一軌就第二阶段:和策也劭廈草熔用喘車隹图2 A0C方法曲买施步橐第一步包括识别不同活动的成本,并把它们分配到活动成本库(Activity cost pool)中。活动成本库可以

12、根据企业实际经营所发生的各种活动,灵活加以确定。它们可能包括设置调试机器、订货、材料处理、储存、发运、生产过程监管、供电等。对成本驱动因素的分析有助于确定把制造费用分配到各个产品或产品系列上的适当比率。第二步是运用这些比率把成本库中的制造费用分摊子各个产品中。分摊的制造费用二成本库分摊比率耗用的成本 驱动因素量(活动量)。编辑ABC成本法应用案例编辑案例一:农机厂应用ABC成本法某农机厂是典型的国有企业,以销定产、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传统成本法下制造费用超过人工费用的 200%, 成本控制不力。为此,企业决定实施作业成本法。根据企业的工艺流程,确定了 32 个作业,以及各作业的作业动因,作业

13、动因主要是人工工时,其他作业动因有运 输距离、准备次数、零件种类数、订单数、机器小时,客户数等。通过计算,发现了传统成本法的成本扭曲:最大差异率达到 46.5%。根据作业成本法提供的信息,为加强成本控制, 针对每个作业制定目标成本,使得目标成本可以细化到班组,增加了成本控制的有效性。通过对成本信息的分析,发现生产协调、检测、修理和运输作业不增加顾客价值,这些作业的执行人员归属一个分 厂管理,但是人员分布在各个车间。通过作业分析,发现大量的人力资源的冗余。根据分析,可以裁减一半的人员,并 减少相关的资源支出。分析还显示,运输作业由各个车间分别提供,但是都存在能力剩余,将运输作业集中管理,可以 减

14、少三四台叉车。此外,正确的成本信息对于销售的决策也有重要的影响,根据作业成本信息以及市场行情,企业修订了部分产品的 价格。修订后的产品价格更加真实地反映了产品的成本,具有更强的竞争力。编辑案例二:ABC成本法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i一、物流系统中实施ABC的意义在当今状况下,在物流系统中实施 ABC 方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首先,物流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 在中国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已初露端倪、专业化物流企业开始涌现、多样化物流服务有一定程度的发展、物流基础设施 和装备发展初具规模、物流产业发展正在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其次,如上文所述,过去的十多年在作业成本管理这个领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

15、研究,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并在国 外的大公司里逐渐地成为普遍的实践。这使得在物流系统中实施 ABC 方法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实践基础。再次,目前在物流系统的成本核算中存在明显的缺陷。例如在运输费用上面,传统会计仍然保留了在零售会计上的 标准实践的方法,即将运费作为货物成本的一部分从总销售额中扫除而取得一个总的利润。在许多情况下,运费不作为 一项特殊成本而作出报告。许多产品是以发送价格为基础进行计价,它包括了运输成本。然而越来越多的不断改进的采 购程序要求将所有的服务费用,包括运输费用,从总购买成本中分离出去以便于评估。在物流系统的传统会计实践中还有一个重要缺陷:未能特别指明和分配库存成本。第一,并未确认和分配有关库存 维持的全部成本,诸如保险以及税收,因此导致了库存成本的低估或模糊。第二,对于投入到原料、在产品、产成品库 存上的资金的财务成本,并未从企业发生的其他形式的财务费用中被确认、测量和分离。二、物流系统中实施 ABC 的关键以活动为基础确定成本的方式将所有的有关费用与完成增值活动联系起来。在物流系统中,关键事件是一个客户的 定单,以及由此产生的完成该项定单工作所需要的相关活动或成本。当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