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变频调速电机原理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3650990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流变频调速电机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交流变频调速电机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交流变频调速电机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交流变频调速电机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交流变频调速电机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流变频调速电机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流变频调速电机原理(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交流变频调速基本原理异步电动机概述1. 异步电动机旋转原理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是由定子主磁通和转子电流相互作用产生的。磁场以no转速顺时针旋转,转子绕组切割磁力线,产生转子 电流 通电的转子绕组相对磁场运动,产生电磁力 电磁力使转子绕组以转速n旋转,方向与磁场旋转方向相同2. 旋转磁场的产生旋转磁场实际上是三个交变磁场合成的结果。 这三个交变磁 场应满足: 在空间位置上互差2n 13 rad电度角。这一点,由定子三相绕组的布置来保证 在时间上互差2n 13 rad相位角(或1/3周期)。这一点,由通 入的三相交变电流来保证3 电动机转速 产生转子电流的必要条件是转子绕组切割定子磁场的磁力 线。

2、因此,转子的转速 n 必须低于定子磁场的转速 n 0,两者之 差称为转差: n = no n转差与定子磁场转速 (常称为同步转速) 之比,称为转差率:s= n/no同步转速 no 由下式决定:no = 60 f / p式中, f 为输入电流的频率, p 为旋转磁场的极对数。 由此可得转子的转速n = 60 f (1 s) / p异步电动机调速由转速n=60 f (1 s) / p可知异步电动机调速有以下几方 法:1 改变磁极对数 p (变极调速) 定子磁场的极对数取决于定子绕组的结构。所以,要改变p,必须将定子绕组制为可以换接成两种磁极对数的特殊形式。 通常一套绕组只能换接成两种磁极对数。变极

3、调速的主要优点是设备简单、 操作方便、机械特性较硬、效率高、既适用于恒转矩调速,又适用于恒功率调速;其缺点是有极调速,且极数有限,因而只适用于不需平滑调速的场合。2 改变转差率 s (变转差率调速)以改变转差率为目的调速方法有: 定子调压调速、 转子变电 阻调速、电磁转差离合器调速、串极调速等。定子调压调速当负载转矩一定时, 随着电机定子电压的降低, 主磁通减少, 转子感应电动势减少,转子电流减少,转子受到的电磁力减少, 转差率 s 增大,转速减小,从而达到速度调节的目;同理,定子 电压升高,转速增加。调压调速的优点是调速平滑, 采用闭环系统时, 机械特性较 硬,调速范围较宽,缺点是低速时,转

4、差功率损耗较大,功率因 素低,电流大,效率低。调压调速既非恒转矩调速,也非恒功率 调速,比较适合于风机泵类特性的负载。分体机上的室内风机就是利用定子电压调速的方法进行调 速的,其调速电路如下图。根据风机速度的反馈信号,控制晶闸管 SCR 导通的相角, 从而控制风机定子的输入电压,以控制风机的风速。前面讲在空间位置上互差2 n /3 rad电度角的三相绕组通以 在时间上互差2 n /3 rad相位角(或1/3周期)三相交变电流可产 生旋转磁场,同样,在空间位置上互差 n 12 rad电度角的两相绕 组通以在时间上互差n /2 rad相位角(或1/2周期)两相交变电 流也可产生旋转磁场。下图中,电

5、容C的作用就是把一相电流移 相,以产生两相在时间上互差 n /2 rad相位角(或1/2周期)交 变电流,在空间位置上互差n /2 rad电度角的两相绕组是由风机 的内部结构来保证的。度馈 速反风机转子变电阻调速当定子电压一定时,电机主磁通不变,若减小定子电阻,贝S 转子电流增大,转子受到的电磁力增大,转差率减小,转速降低; 同理增大定子电阻,转速增加。转子变电阻调速的优点是设备和线路简单, 投资不高,但其 机械特性较软,调速范围受到一定限制,且低速时转差功率损耗 较大,效率低,经济效益差。目前,转子变电阻调速只在一些调 速要求不高的场合采用。电磁转差离合器调速异步电动机电磁转差离合器调速系统

6、以恒定转速运转的异步电动机为原动机,通过改变电磁转差离合器的励磁电流进行速 度调节电磁转差离合器由电枢和磁极两部分组成, 二者之间没有机 械的联系,均可自由旋转。离合器的电枢与异步电动机转子轴相 连并以恒速旋转,磁极与工作机械相连。电磁转差离合器电磁转差离合器的工作原理是:如果磁极内励磁电流为零, 电枢与磁极间没有任何电磁联系, 磁极与工作机械静止不动,相 当于负载被“脱离”;如果磁极内通入直流励磁电流,磁极即产 生磁场,电枢由于被异步电动机拖动旋转, 因而电枢与磁极间有 相对运动而在电枢绕组中产生电流, 并产生力矩,磁极将沿着电 枢的运转方向而旋转,此时负载相当于被“合上”,调节磁极内 通入

7、的直流励磁电流,就可调节转速。电磁转差离合器调速的优点是控制简单, 运行可靠,能平滑 调速,采用闭环控制后可扩大调速范围,运用于通风类或恒转矩类负载;其缺点是低速时损耗大,效率低。串极调速前面介绍的定子调压调速、 转子变电阻调速、 电磁转差离合 器调速均存在着转差功率损耗较大、 效率低的问题, 是很大的浪 费。如何能够将消耗于转子电阻上的功率利用起来, 同时又能提 高调速性能?串极调速就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提出来的。串极调速的基本思想是将转子中的转差功率通过变换装置 加以利用,以提高设备的效率。串极调速的工作原理实际上是在转子回路中引入了一个与 转子绕组感应电动势频率相同的可控的附加电动势,

8、通过控制这 个附加电动势的大小,来改变转子电流的大小,从而改变转速。 见下图。串极调速具有机械特性比较硬、调速平滑、损耗小、效率高 等优点,便于向大容量发展, 但它也存在着功率因素较低的缺点。 3 改变频率 f (变频调速)当极对数 p 不变时,电动机转子转速与定子电源频率成正 比,因此,连续的改变供电电源的频率,就可以连续平滑的调节 电动机的转速。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具有调速范围广、 调速平滑性能好、 机 械特性较硬的优点, 可以方便的实现恒转矩或恒功率调速, 整个 调速特性与直流电动机调压调速和弱磁调速十分相似, 并可与直流调速相比美。三.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1.变频器与逆变器、斩波器变频调速

9、是以变频器向交流电动机供电,并构成开环或闭环系统。变频器是把固定电压、固定频率的交流电变换为可调电 压、可调频率的交流电的变换器,是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的控制 装置。逆变器是将固定直流电压变换成固定的或可调的交流电压 的装置(DC AC变换)。将固定直流电压变换成可调的直流电 压的装置称为斩波器(DC DC变换)。2 .变压变频调速(VVVF )在进行电机调速时,通常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希望保 持电机中每极磁通量为额定值,并保持不变。如果磁通太弱,即电机出现欠励磁,将会影响电机的输出转矩,由Tm = Kt G M 12 COS 二(式中Tm :电磁转矩,门M :主磁通,丨2:转子电流,COS

10、:】: 转子回路功率因素,Kt :比例系数),可知,电机磁通的减小, 势必造成电机电磁转矩的减小。由于电机设计时,电机的磁通常处于接近饱和值,如果进一 步增大磁通,将使电机铁心出现饱和,从而导致电机中流过很大 的励磁电流,增加电机的铜损耗和铁损耗,严重时会因绕组过热 而损坏电机。因此,在改变电机频率时,应对电机的电压进行协调控制,以维持电机磁通的恒定。为此,用于交流电气传动中的变频器实际上是变压 (VariableVoltage,简称 VV)变频(Variable Frequency 简称 VF )器,即VVVF。所以,通常也把这种变频器叫作 VVVF装置或VVVF。根据异步电动机的控制方式不

11、同,变压变频调速可分为恒定 压频比(V/F)控制变频调速、矢量控制(FOC)变频调速、 直 接转矩控制变频调速等。3.变频器分类从变频器主电路的结构形式上可分为交-直-交变频器 和交-交变频器。交-直-交变频器首先通过整流电路将电网的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再由逆变电路将直流电逆变为频率和幅值均可变的交 流电。交-直-交变频器主电路结构如下图。交-交变频器把一种频率的交流电直接变换为另一种频率的交流电,中间不经过直流环节,又称为周波变换器。它的基本 结构如下图所示。常用的交一交变频器输出的每一相都是一个两组晶闸管整 流装置反并联的可逆线路。正、反向两组按一定周期相互切换, 在负载上就获得交变的输出

12、电压 U0。输出电压U。的幅值决定于 各组整流装置的控制角,输出电压Uo的频率决定于两组整流装 置的切换频率。如果控制角:一直不变,则输出平均电压是方波, 要的到正弦波输出,就在每一组整流器导通期间不断改变其控制 角。对于三相负载,交-交变频器其他两相也各用一套反并联的 可逆线路,输出平均电压相位依次相差 工。交-交变频器由其控制方式决定了它的最高输出频率只能达到电源频率的】 -,不能高速运行,这是它的主要缺点。但由于没有中间环节,不需换流,提咼了变频效率,并能实现四 象限运行,因而多用于低速大功率系统中,如回转窑、轧钢机等。从变频电源的性质上看,可分为电压型变频器和电流型变 频器。对交-直-

13、交变频器,电压型变频器与电流型变频器的主要 区别在于中间直流环节采用什么样的滤波器。电压型变频器的主电路典型形式如下图。 在电路中中间直流 环节采用大电容滤波,直流电压波形比较平直,使施加于负载上 的电压值基本上不受负载的影响, 而基本保持恒定,类似于电压 源,因而称之为电压型变频器。电压型变频器逆变输出的交流电压为矩形波或阶梯波, 而电流的波形经过电动机负载滤波后接近于正弦波, 但有较大的谐波分量。由于电压型变频器是作为电压源向交流电动机提供交流电功率,所以主要优点是运行几乎不受负载的功率因素或换流的影 响;缺点是当负载出现短路或在变频器运行状态下投入负载,都易出现过电流,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

14、施加保护措施。电流型变频器与电压型变频器在主电路结构上基本相似,所不同的是电流型变频器的中间直流环节采用大电感滤波,见下 图,直流电流波形比较平直,使施加于负载上的电流值稳定不变, 基本不受负载的影响,其特性类似于电流源,所以称之为电流型 变频器。电流型变频器逆变输出的交流电流为矩形波或阶梯波,当负载为异步电动机时,电压波形接近于正弦波。电流型变频器的整流部分一般采用相控整流,或直流斩波, 通过改变直流电压来控制直流电流, 构成可调的直流电源,达到 控制输出的目的。电流型变频器由于电流的可控性较好, 可以限制因逆变装置 换流失败或负载短路等引起的过电流, 保护的可靠性较高, 所以 多用于要求频

15、繁加减速或四象限运行的场合。一般的交交变频器虽然没有滤波电容, 但供电电源的低阻 抗使它具有电压源的性质, 也属于电压型变频器。 也有的交交 变频器用电抗器将输出电流强制变成矩形波或阶梯波, 具有电流 源的性质,属于电流型变频器。交直交变频器根据 VVVF 调制技术不同,分为 PAM 和 PWM 两种。PAM 是把 VV 和 VF 分开完成的,称为脉冲幅值调制 (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 )方式,简称 PAM 方式。PAM 调制方式又有两种:一种是调压采用可控整流,即把 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的同时进行相控整流调压, 调频采用三相六 拍逆变器,这种方式结构简单,控制方便,但由于输入环节采用 晶闸管可控整流器,当电压调得较低时,电网端功率因素较低, 而输出环节采用晶闸管组成的三相六拍逆变器,每周换相六次, 输出的谐波较大。其基本结构见图 a;另一种是采用不控整流、 斩波调压,即整流环节采用二极管不控整流,只整流不调压,再 单独设置 PWM 斩波器,用脉宽调压,调频仍采用三相六拍逆变 器,这种方式虽然多了一个环节,但调压时输入功率因素不变, 克服了上面那种方式中输入功率因数低的缺点。 而其输出逆变环 节未变,仍有谐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