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力市场营销的新理念及策略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3650916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电力市场营销的新理念及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析电力市场营销的新理念及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析电力市场营销的新理念及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析电力市场营销的新理念及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电力市场营销的新理念及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电力市场营销的新理念及策略(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电力市场营销的新理念及策略摘要:在电力体制改革继续深化的新形势下,电力市场营销成为电力企业的核心业务,关系到电力企业的生存与开展。为此,应针对目前电力市场营销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建立适应当前形势的电力市场营销新理念及策略。关键词:电力;市场营销;新理念;策略在电力体制改革继续深化的新形势下,对电力营销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电力营销逐渐成为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在市场经济导向下,电力营销工作作为供电企业的主营业务,供电企业的消费经营活动应服从和效劳于电力营销。电力营销工作的好坏成为电力企业生存和开展的关键。在电力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的过程中,电力企业为求得企业的生存和开展,在加强管理、

2、进步效率、降低本钱的同时,必须使电力营销观念由消费导向转为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市场营销新理念转变。在该电力营销新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对当前电力市场环境的分析,制定相应的电力营销策略,以有效开拓电力市场,创造高效益,提升电力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一、电力市场营销的新理念1、当前电力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多年来,电力企业供不应求的“卖方市潮,使电力企业员工形成不重视用户需求的作风,导致企业存在着以消费为导向的电力营销观念。详细表如今:第一,电力营销滞后于用户的需求。电力企业对大量终端用户的特性缺少分析研究,没有完好的售前、售后效劳体系,制约着电力销售,影响了电力市场的正常发育,形成了有效需求和电

3、力构造性矛盾并存的电力销售市场,无法充分满足居民用电需求。第二,市场营销手段有限,开拓市场成效不大。由于电力企业根底工作不扎实,信息不灵,对用电市场及用户消费需求、心理预期、用电潜力分析不够,电力市场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同时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系统,对用户用电变化不能及时掌握,也不能及时理解用户消费经营情况及设备的增减容量情况,对用户用电潜力挖掘深度不够。第三,电力企业观念落后、效劳意识不强。对优质效劳的认识仅限于上街宣传、发传单、微笑效劳、售电所设施更新等外表现象,没有触及加快办电速度、进步供电稳定性、减少停电损失等深层次效劳问题。第四,电力企业内部管理体系还没有完成从产品导向到需求导向的转

4、变,最突出的表现是电力营销和客户效劳还是少数职能部门的事情。而不是企业各职能机构的共同任务,方案、检修等等各个职能环节以及效劳功能的延伸上都还存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总之,当前电力市场营销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说明,电力企业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还没有调整好自己的营销策略,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开展的需要。为此,在电力市场营销中应坚决摒弃那些过时的和已不适应市场变化的经营理念和营销方式,要树立崭新的营销理念,及时调整自己的营销策略,才能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开展。2、新形势下应树立的电力市场营销新理念。在市场经济导向下,供电企业应当改变过去建立在卖方市场根底上的旧的供电管理形式,建立一个

5、能适应市场需求,充满市场活力的市场营销体系和机制。电力营销必须采取市场导向的管理形式,把电力营销定位为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电力的消费经营活动须服从和效劳于电力营销的需要。为此,电力企业要树立以下的电力营销新理念:第一,电力营销要树立营销策略建立在市场环境分析的根底上的新理念。在电力营销中要加强需求侧管理,把握市场开展动态,对电力市场的潜力以及将来市场情况都要做出一定程序的评估,并以此为根据及时制定或调整发电、售电等消费经营目的,及时调整电力营销策略,有效的开拓市常第二,电力营销要树立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新理念。一切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需求为目的,重点加强电网改造和建立,树立电网建立适应用户用电开

6、展的观念,完善供配电网络,满足广阔用户的需求,同时运用先进的通信、网络、计算机技术,为客户提供高效的、全方位的优质效劳,并以严格标准的管理对各项业务进展监控,以提供优质价廉的电力商品,减轻消费者负担。第三,电力营销要树立优质效劳理念。该理念要求电力企业利用现代化手段健全电力营销的功能环节,进步效劳质量和效率,同时企业内部机构设置、业务流程可以满足顾客需求导向要求,并尽可能借助社会化效劳体系,在最大限度满足客户效劳需求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效劳本钱。二、电力市场营销新理念指导下的营销策略及其施行1、电力市场营销新理念指导下的营销总策略。在以市场环境分析为根底,用户需求为导向,优质效劳为宗旨的电力市场营

7、销新理念的指导下,电力营销总体策略定位为可持续扩张策略,即:以可持续开展为前提,以需求预测管理为根底,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优质效劳为宗旨,以满足用户需求、引导用户消费为中心,实行多种促销策略,不断开拓市场,实现电力拥护价值最大化,进而进步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上述营销总策略的指导下,可以详细化为以下四个分策略:第一,优质环保产品策略。电能质量是电力营销的根底保证。清洁、高效、快捷是电能的优势,使用电能符合国家的环保能源政策,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能源用户的重视,以此为契机作为能源市场的切入口在宣传和推广上打出环保能源的品牌,并成为形象设计的主要特点。同时,为了进步电力产品的质量,可通过

8、电网构造,进步供电可靠性,改善电能质量,满足客户对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不断进步的要求,为电力用户提供优质环保的电力产品。第二,弹性灵敏的价格策略。积极推行新的电价政策,处理好电度电价和根本电价的比例关系,在电价中考虑充分考虑各类费用因素,建立灵敏弹性的电价体系,对不同类型的电力用户采取差异定价,争取最大的市场份额。第三,采取长短结合的渠道策略。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电力市场除采取发电公司输电公司配电公司用户的长渠道销售外,在一定条件下还可采取分销短渠道,即发电公司通过签订合同直接向大用户批发销售电量,同时要求输电公司提供传输通道的有偿效劳,各发电公司均有时机使用传输通道。这样有利于进步效率,降低电

9、价,刺激大用户电力消费,促进电力工业整体经济效益的进步。第四,采取丰富多样的促销策略。促销的手段以人员推销和公共关系促销为主,以广告促销为辅,采取立体的、多方位促销方式,加强与电力用户之间的双向信息沟通,向用户传播电能、电力效劳及电力观念等方面的信息,建立和完善各种社会关系,增强用户对电力企业的好感和信任,在促进电力企业销售的同时,塑造电力公司的良好形象。2、电力市场营销新理念指导下的营销策略的施行。在新形势下,要实现电力市场营销的可持续扩张策略,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优化供电品质,充分满足电力用户的需求。进步供电品质的根底是电网的建立与运行管理。为此,电力企业要充分利用市政建立、电网建立

10、等时机,加快电网建立步伐,做好配电网络和设备治理的整体规划,统筹安排,逐步进步城市配电网的绝缘化、电缆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并以强大电网为支撑,加强可靠性管理,不断进步供电可靠性,以随时随地为客户提供优质、连续的电力,满足各类用户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第二,根据市场细分,采取弹性灵敏的电力价格,扩大供电销售。通过电力用户市场细分,可掌握市场负荷的变化规律,研究不同客户不同时间的用电规律和开展需求。在此根底上,采用灵敏的电价政策,可实行质量差价和数量折扣,对一些对电压质量要求高的用户可适当进步价格,而对购电量大而稳定的用户应对其施行数量折扣,以充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扩大电力销售。第三,在信息技

11、术支撑下,努力进步电力企业的效劳和管理程度。建立配电自动化系统和客户效劳计算机管理系统,进展数据共享,实现营销在线监控和营销信息自动采集,施行对电力市场营销全过程的计算机网络化控制与管理。通过配电自动化系统和客户效劳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建立,可以简化用电手续,标准效劳行为,使用户享受到优质效劳,并可以杜绝人为阻塞电力销售渠道的行为,满足各层次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三、结语电力市场营销是一种有意识的经营活动,为了保证电力市场营销目的的实现,必须树立满足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营销理念,以电力用户需求为导向,提供环保优质的电力产品,并在市场细分的根底上采取弹性灵敏的电力定价策略,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为用户提供优质高

12、效的效劳,以充分满足不同电力用户的需求,进一步拓宽电力市场份额,促进电力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进步。参考文献:1、陈乃昊.关于电力营销策略的考虑J.电力需求侧管理,2022(2).2、刘夏清,向卫东,沈文莉.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总体策略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3、骆志华.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策略与施行J.科技资讯,2022.4、王军关.电力营销渠道和售电市场的开发J.电力需求侧管理,2022(3).5、王运明.浅谈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总体策略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1).6、赖勇生.浅谈电力市场与电力营销J.广西电力,2002(2).7、秦亮堂.当前电力营销环境分析及建议J.湖北电力,2022(25).8、曾洁.当前电力营销面临的市场环境及对策讨论J.云南电力技术,200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