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资料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3650207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0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法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劳动法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劳动法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劳动法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劳动法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法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法资料(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知识(一共占 20 分,单选 10 题,多选 8 题 各部分平均 2 道题) 重点看:基本概念、基本原则、流程框架,建立知识点的基本印象;劳动经济学、企业管理、 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为重点章节劳动经济学1、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力市场问题的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以劳动力市场为研 究对象。劳动经济学的框架体系可以概括为:四个主线两个层次四个主线:供给S、需求N、价格P和政府P两个层次:微观和宏观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2008-3) 相对性 绝对性 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与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二、效用最大化经济分析的基本假设企业利润最大化个人效用最大化

2、三、劳动力市场(P 2图收入循环模型)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2008-3研究方法主要特征实证研究法是什么客观事实规范研究法应该是什么价值判断2、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口劳动力:是指在一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 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口劳动参与率: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口比率。 例如:总人口劳参率=劳动力/总人口*100%年龄劳参率= 某年龄劳动力/该年龄人口*100%口劳动参与率的生命周期口劳动力供给弹性:劳动力供给量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2007-3) 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

3、人)愿意 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附加性劳动力假说一级劳动力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正向关系悲观性劳动力假说一级劳动力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反向关系前提观点都是:男性成年人(一级劳动力)的劳动参与率与经济周期不存在敏感的反应 (二级劳动力主要由中年妇女构成)口劳动力需求: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用的劳动量。 口劳动力需求弹性是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于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A D / DEd =AW /W1)需求无弹性,即Ed=0。A(2)需求有无限弹性,即Ed趋向于无穷大。 B(3)单位需求弹性,即Ed=1。C(4)需求富有弹性,即

4、Ed1。E(5)需求缺乏弹性,即EdV1。F口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当把可变的劳动投入增加到不变的其他生产要素上,最初劳动投入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 但是当其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开始递减。口 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MRP=(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VMP=MPP=MC=W一)劳动力市场的含义: P11口含义:广义与狭义口主体:/劳动力的所有者个体/使用劳动力的企业口性质:P12口本质属性的主要表现:/以产权边界界定清淅为前提/实现劳动要素与非劳动生产要素相结合的最有效率的最佳途径/通过劳动交换进行生产领域,开始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过程二)静态与动态均衡口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

5、均衡分析局部均衡:马歇尔一般均衡:瓦尔拉三)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口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口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口充分就业平均工资PP数量 平均工资为P1时,劳动力供需平衡 平均工资为P2时,劳动力需求小于供给,会存在数量为Q2 Q4的失业人 口。 平均工资为P3时,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会存在数量为Q5 Q3的短缺劳 动力。口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1. 人口规模2. 人口年龄结构3. 人口城乡结构口资本存量与劳动力需求的关系威廉刘易斯在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中指出,由于工业部门的劳动产出大于工资总量,因而形成剩余产出。如果工业资本家将利润再投资,则该部门资本存量 及其对劳动的需求将由此而

6、提高。只要农业部门尚有过剩劳动力存在,这个过程将一直持续 下去,一直到农业过剩劳动力全部被吸吮尽为止。这时劳动力供给曲线及工资水平将由水平 直线变为具有正斜率的曲线,工业劳动者工资和农业劳动者的收入将随投资增加而逐步增 加,工农业趋于均衡发展,国民经济结构逐步转变。口人口、资本存量与劳动力市场均衡3、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工资水平与结构一、均衡价格论的一般原理及工资决定二、工资形式(一)基本工资:是以货币为支付手段,按照时间或产量计算的报酬,是工资构成的主要部分。 口工资率: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以其计算的工资只是基本工资,并不是全部劳动报酬) 口货币工资:工人单位时间的货币所得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

7、格指数口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劳动量以劳动的直接持续时间来计量依据工人合格产品的数 量(作业量)和计件工资率计算工资报酬的工资支付形式。/ 计时工资是最为传统的工资形式/ 计件工资实为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工资形式(二)福利:工资的转化形式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构成部分。口特征: 支付以劳动为基础,但并不与个人劳动量直接相关 法定性 企业自定性和灵活性口支付形式 实物支付 延期支付4、就业与失业就业总量的决定1、就业包括三层含义 就业主体是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人 所参加的劳动是对社会有益的社会劳动 从事的是有报酬或收入的劳动2、一国的就业总量与一国的均衡国民收入是同时被决定的 总供给=消费+储蓄 总需

8、求=消费+投资均衡国民收入=总供给=总需求摩擦性失业由于求职的劳动者与需要提供的岗位之间存在着时间上的差异而 导致的失业,如新生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工人想转换工作岗位时出现的工作中断等 (2008-2)技术性失业由于使用新机器设备和材料,采用新的生产工艺和新的生产管理方 式,出现社会局部劳动力过剩而导致的失业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由于某些行业生产条件或产品受气候条件、社会风俗或购买习惯的 影响,使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季节性变化而导致的失业需求不足性失业/ 增长差距性失业/周期性失业/ 缓解需求不足性失业的对策 失业率:P21 失业持续期 失业存在许多不良的后果:/ 造成劳动力的闲置浪费/导致劳动

9、者的生活困难/ 使人受到多方面的损失/导致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失业原因分析:主因是总需求不足2008-3对策:/ 依靠政府宏观调控,对国民经济运行的政策实施干预,实现国民经济均衡 发展/ 依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将两者与产业政策紧密结合,推行积极的劳 动力市场政策(一)政府支出: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二)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1. 最低劳动标准:最低工资标准、最长劳动时间标准2. 最低社会保障3. 工会4. 政府购买支出1. 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如购买机关办公用品,警察 装备用品、军需品、公共工程、政府雇员的工资薪金2. 政府购买是一种实质性支出,直接形成社会需求和购买力,是

10、国民收 入的一个组成部分3. 调整政府购买支出可以对整个社会总支出水平起调节作用O 转移支付转移支付主要包括社会保障福利支出、教育科研支出、政府公债利息、政府对 农业的补贴等政府转移支付是是一种货币性支出,因此不能算作国民收入的组成部分转移支付是政府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是重要的财政政策工具影响就业总量的三大宏观调控政策:1 、财政政策 2008-3口为促进就业,实现稳定增长,防止通货膨胀,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 。口国家财政由政府收入和政府支出构成,其中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而政府收入包括税收和公债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

11、影响就业总量的三大宏观调控政策:2、货币政策口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为达到预定的经济目标,通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的经济政策。口与财政政策不同,货币政策通过利率的变动对总需求发生影响,是间接地发挥作用。2007-2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影响就业总量的三大宏观调控政策:3、收入政策口狭义:仅指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用于控制货币工资和物价的增长。口 广义:不仅包括上述的宏观调控,还包括在一定社会总收入、一定工资总量的条件下,对以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居民个人分配关系的调整政策。口收入政策的作用有利于宏观经济稳定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缩小不合理的收入差距宏

12、观政策内容类型财政政策政府税收、预算支出扩张性和紧缩性货币政策调控利息扩张性和紧缩性收入政策调节工资和物价调节收入和物价的关系 收入平等化洛伦兹曲线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用来描述社会收入分配状况的一种曲线。图中 的 45对角线称为绝对平等线,由横轴和纵轴组成的折线称为绝对不平等线。实际收入分 配曲线,即洛伦兹曲线,则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该曲线向下弯曲的程度 越大,表示社会收入分配不均的程度就越严重;反之,则表示社会收入分配就越接近于平均。 后来,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了判断收入分配平均程度。基尼系数=3 (A+B)如果A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

13、;如果B为零则系数为1, 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该系数可在零和1之间取任何值。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 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 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如果个人所得税能使收入均等化,那么,基尼系数即会变小。联合国 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 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 0.2-0.3 表示比较平均; 0.3-0.4表示相对合理; 0.4-0.5 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6 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国际认定的基尼系数警戒线为0.4。 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中称,中国基尼系数目前已扩大至0.458。今后如能在福利政策和 税收政策方面加以调节,基尼系数是有

14、可能逐步降低的。 2010 年大致维持现有水平不再扩 大,保持在0.45左右, 2020年略有下降达0.40左右。第二章 劳动法一、劳动法的概念劳动法是调节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 和。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1、基本原则的特点 指导性、纲领性法律规范 反映所调整劳动关系的特殊性 高度稳定性 高度权威性2、基本原则的作用 3、基本原则的内容:2008-2 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原则首要原则平等就业权和自主择业权是劳动权的核心 2007-2 劳动保障:基本保护、优先保护、全面保护 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 (三方原则:政府、工会和企业家协会/雇主协会) 物质帮助权原则社会强制保险 (社会性、互助性和补偿性)1、劳动法律渊源含义国家规定认可的劳动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2、劳动法律渊源类别 宪法中关于劳动问题的规定 劳动法律(劳动关系法和劳动标准法)全国人大及常委会 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国务院 劳动规章劳动社会保障部 地方性劳动法规地方人大及常委会 我国立法机关批准的相关国际公约 正式解释(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 此外:雇用规则(内部劳动规则)、劳动(雇佣)合同、 集体合同、习惯法、法官法或判例法劳动法律体系(P39)劳动关系法1.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2. 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3.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劳动标准法4. 劳动标准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