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京剧文化现状调查报告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3648021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京剧文化现状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北京京剧文化现状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北京京剧文化现状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京剧文化现状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京剧文化现状调查报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京剧文化现状调查报告32011060151 对外汉语 曾建前言:京剧又称京戏,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 近代中国汉族戏曲的代表。在台湾又称平剧、国剧,是中国戏曲曲种 之一。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最,至今已有200 年的历史。它 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的优点和 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公元1790 年(清乾隆55 年),徽戏开始进京。 最早进京的徽戏班是享有盛名的安徽“三庆班”,随后又有“四喜”、 “和春”、“春台”诸班,史称“四大徽班”(四大徽班从扬州进京)。 四大徽班和以后陆续进京的徽班,以其优美动听的唱腔和卓越的表演 受到观众的欢迎。从全国

2、300 多个戏曲剧种中脱颖而出,与豫剧、越 剧同为中国戏曲三鼎甲:(京剧为榜首)。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 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京剧的腔调以西皮和二黄为 主,主要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京剧作为全国性的大剧种,其中蕴含了非常丰富的北京文化。京 剧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着一个特殊的位置,被国家认定为国粹。然而,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进一步加快,京剧这种传统的文艺及 信息传播方式,已逐渐被其他的娱乐形式所取代。作为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我想对于京剧说一些自己切身的感受。 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信息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以及娱乐方式的多 样化,我想京剧作为传统舞台表演艺术在当

3、下的青年人当中已经非常 缺乏群众基础,现在热爱京剧的人主要还是集中于老年人以及那些中 年票友。而我们这代人一般来说都对京剧缺乏了解和接触,更不用谈 喜爱了。我们能上网能看电视,能玩游戏,有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 相比于京剧而言,显然这些东西更加符合我们当下年轻人的胃口。当 下的生活节奏太快,很多人都适应了快节奏的生活,很少有人会喜欢 那些冗长的京剧节目,快餐文化显然对于传统文化的冲击不少,随着 时光的流逝,如果我们这代人逐渐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那么可想而 知,京剧的群众基础是少之又少的,而缺乏群众基础,显然京剧是无 法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的。现在京剧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培养新的观众.昆曲牡丹亭在

4、南 开大学的火暴场面值得思考。观看的大学生还是占多数,不管他们中 凑热闹,好奇或者附庸风雅的人有多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有一部 分学生开始欣赏古典戏曲艺术了。京剧也要大力展开走入青年,走入 大学的活动.先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声腔特点,在引导他们了解京剧的内 涵.慢慢地,京剧艺术会进入部分年轻人的心中的,如果一百个人中有 一个人开始喜欢京剧,那这个比例也是非常大的.各项政策举措对京剧艺术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20 世纪90年 代以来,在京剧振兴方面陆续实施了京剧音配像工程、开办京剧优秀 青年演员研究生班、举办京剧艺术节以及各类艺术活动、比赛和展演 等,这些实实在在的政策和举措积极推动了京剧艺术的发

5、展繁荣。 2005 年,文化部对全国京剧院团进行了全面评估验收,在全国范围 内确定了11个国家重点京剧院团和17 个省级重点京剧院团。随后, 文化部制定了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和扶持规划,并与财政部设 立了“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和扶持专项资金”。截止今年7 月,财 政部、文化部共资助国家重点京剧院团2950 万元,实施了形式多样 的人才培养计划,资助国家重点京剧院团新剧目创作及进校园演出, 并资助京剧院团赴国外演出。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京剧院团的生存 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在传统继承和艺术创新方面不断取得成绩,表 演人才培养的成果开始显露,演出场次和收入有所提高。综合来说,京剧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之下发展还是挺可观的,但是 同时也存在的很多的问题。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京剧得学会创新,让 他能够更好的被当代青年人所接受,毕竟时代在变,京剧如果不加以 创新,只能被时代所淘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