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力学实验学业水平考试练习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3644003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力学实验学业水平考试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力学实验学业水平考试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力学实验学业水平考试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力学实验学业水平考试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力学实验学业水平考试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力学实验学业水平考试练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力学实验复习 1某同学将纸带穿过限位孔,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拉动纸带,但在纸带上打不上点,其可能原因是( abc )A.复写纸放反 B.使用了直流电源 C.振针过短 D.纸带运动过快2如图所示为同一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两条纸带,由纸带可知(bd )A在打下计数点“0”至“5”的过程中,纸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B在打下计数点“0”至“5”的过程中,纸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小C纸带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D纸带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3关于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电磁打点计时器用的是直流电源,而电火花计时器用的是交流电源B.它们每隔0.02s打一个点 C.它们的工作电压均为2

2、20V的交流电源D.使用它们计时时,必须先拉动纸带,再立即接通电源。4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为了计算加速度,最合理的方法是( c )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a =v/t算出加速度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量取其倾角,由公式a =tan求出加速度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由图象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式a=v/t算出加速度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5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极短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下列哪种物理方法( d )A微元法 B假设法 C控制变量法

3、D极限的思想方法6(1)下列有关高中物理实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d )A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通过在纸带上打下的一系列点迹可求出纸带上任意两个点迹之间的平均速度B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拉橡皮筋的细绳要稍长,并且实验时要使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面平行,同时保证弹簧的轴线与细绳在同一直线上C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必须要用天平测出运动小车的总质量D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必须要用天平测出下落物体的质量7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原理是等效性原理,其等效性是指( c )A使两分力与合力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B使两次橡皮筋伸长的长度相等C使两次橡皮

4、筋与细绳套的结点都与某点O重合D使弹簧秤在两种情况下发生相同的形变8库仑通过实验研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与距离、电荷量的关系时,先保持电荷量不变,寻找作用力与电荷间距离的关系;再保持距离不变,寻找作用力与电荷量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常被称为“控制变量法”。下列应用了控制变量法的实验是( c )A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B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C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D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9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用重物牵引小车,使小车在木板上(或轨道上)做匀变速运动。对此,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d )A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B在平衡摩擦力,调

5、整木板的倾角时,应将吊着重物的细线通过定滑轮拉着小车,使拖着纸带的小车在木板上做匀速运动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D实验中应始终保持小车和砝码的质量远大于被悬吊重物的质量10某同学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保持小车所受的合力F的大小不变,改变小车的质量m,得到了不同m时的加速度大小a,并绘出了a1/m 的图象,则( b )A图像是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力的倒数 B图像是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力C图像是一条曲线,曲线各点的切线斜率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力的倒数D图像是一条曲线,曲线各点的切线斜率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力11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做验证牛顿第三定

6、律的实验,点击实验菜单中“力的相互作用”如图(a)所示,把两个力探头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观察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的结果图(b)观察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以得到以下实验结论( ab) (a) (b)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有时相等有时不等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12如图所示,在研究平抛运动时,小球A沿轨道滑下。离开轨道末端(末端水平)时撞开轻质接触式开关S,被电磁铁吸住的小球B同时自由下落。改变整个装置的高度H做同样的实验,发现位于同一高度的A、B两球总是同时落地,该实验一现象说明了A球在离开轨道后 (

7、 c )A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B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C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D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13下列哪些因素会使“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测得的初速度误差增大?( bc )A小球与斜槽之间有摩擦 B安装斜槽时其末端不水平C释放小球时没有让小球从某一固定位置自由下滑D根据曲线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时,在曲线上取作计算的点离原点较远14如图示是用平木板、橡皮筋、小车、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橡皮筋所做的功可根据公式:W=FL算出.B.进行试验时,必须先平衡摩擦力.C.分

8、析正确实验所打出来的纸带可判断出:小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后做减速运动.D.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W与v成正比15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相同,工作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 )A他们打点周期相同 B频率都为50HzC都使用610 V的低压交流电源D都使用220 V的高压交流电源16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d )A长木板要适当倾斜,以平衡小车运动中受到的阻力B重复实验时,虽然用到橡皮筋的条数不同,但每次应使橡皮筋拉伸的长度相同C利用纸带上的点计算小车的速度时,应选用纸带上打点最密集的部分进行计算D利用纸带上的点

9、计算小车的速度时,应选用纸带上打点最稀疏的部分进行计算17在“研究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中,先在水平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橡皮条一端固定在纸边,将带两个绳套的另一端放在纸面上,弹簧测力计拉住绳套可使橡皮条伸长。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b )A.实验前,将弹簧秤水平调零B.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的刻度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节点拉到记下的位置O点D.通过细绳套用一个弹簧秤拉和用两个弹簧秤拉,只要橡皮条伸长相同长度即可18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1)要使每次合力与

10、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做到下列做法中的那一项? a A每次将橡皮条拉到同样的位置 B每次把橡皮条拉直C每次准确读出弹簧秤的示数 D每次记准绳的方向19如图所示是电火花计时器的示意图,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一样,工作时使用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工作电压为_V,当电源的频率是50 Hz时,每隔_s打一次点其工作时的基本步骤如下:A当纸带完全通过电火花计时器后,及时关闭电火花计时器B接通开关,听到放电声,拖动纸带运动C将纸带从墨粉纸盘下面穿过打点计时器D将电火花计时器插头插入相应的电源插座上述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按顺序填写步骤编号)【答案】交流 220 0.02 CDBA20一

1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某处,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如图甲所示(1)电火花计时器,它使用_电源(填“直流”或“交流”),工作电压_V.(2)若工作电源的频率为50赫兹,纸带上打点如图,则打点计时器打A点时小车的速度vA_m/s,若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该运动过程的加速度a=_m/s2【答案】(1)交流、220V(2),22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先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的另一端到某一点并记下该点的位置;再将橡皮条的另一端系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1)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

12、必须注意以下几项: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D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要注意使两个弹簧秤的读数相等E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必须将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用一个弹簧秤拉时记下的位置其中正确的是_(填入相应的字母)(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3)本实验中,某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已知力F1和F2,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2 N,两力的合力用F表示,F1、F2与F的夹角分别为1和2,关于F1、F2与F、1和2关系正确的有_AF14 N B.F12 N

13、C145 D.12【答案】(1)CE(2)B(3)BC2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在实验过程中:(1)为了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应保持 不变(选填“m”、“ a”、“ F”);为了直观地判断加速度a与质量m的数量关系,应作 图象(选填“”“”)。(2)如图甲所示为该同学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有几处还需要改进的地方,请你找出两处并分别写出:a. b. (3)该同学改正实验装置后顺利完成了实验。如图乙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是计数点(交变电源频率为50赫兹,纸带上每打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其中L1=3.07cm,L2=12.38cm, L3=27.87cm, L4=49.62cm。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m/s,小车的加速度是 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答案】(1)F ; (2)应使用交流电源; 应适当倾斜木板平衡摩擦力; 细绳应与长木板平行;(3)1.24m/s ; 6.22m/s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